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6024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厂安全教育.docx

化工厂安全教育

化工厂安全教育

一安全生产定义内容与基本方针政策

二安全基本原则与安全知识常识

三危险化学品管理

四消防安全管理与基本常识

五应急救援预案和异常汇报流程

一、我国的安全基本方针与政策

1、什幺是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与交通运输安全等。

它既包括对劳动者的保护,也包括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2、我国的安全基本方针与政策?

2.1、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方针

2.2、以积极预防源头管制为工作心

2.3、以“PDCA”管理循环为行动准则

PDCA是一个能够使问题不断解决并提高组织能力的好工具,其中P是计划,D是实施,C是检查,A是更具价差结果采取更正措施

2.4、以规章制度、法规、标准为依据

2.5、强调以人为本

二、安全生产基本原则与安全知识

2.1安全生产原则

2.1.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2.1.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1.3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生产责任制)

2.1.4三同时原则

新建、改建、扩建的主体工程与之相配套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1.5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处理不放过;

肇事者没有受教育不放过;没有落施防范措施不放过;

2.2安全知识与基本常识

A安全色含义与定义:

安全色标是特定的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和标志。

它以形象而醒目的信息语言向人们提供表达禁止警告、指示、提示等安全信息。

我国《安全色》国家标准中采用了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为安全色。

这四种颜色有如下的特性

 蓝色;为指令标志的颜色。

 黄色:

为警告色。

 绿色:

用提示安全信息。

红色:

用其表示危险、禁止和紧急停止的信号。

注:

1.蓝色只有与几何图形同时使用时,才表示指令

2.为了不与道路俩旁的绿色行道树相混淆,道路上的提示樗用蓝色

注:

黑白色互为对比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白色作为安全色红.黄.蓝.绿的背景色,也可作于安全标志的文字或图形符号

红色和白色,黑色和黄色间隔条纹,是俩种较为醒目的安全标志,其含义与

用途如表

2.2.2事故预防原理

A:

事故致因理论

(1)事故频发倾向论

(2)海因里希理论(3)能量意外释放论(4)危险源分类

第一类危险源:

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主要包括人、物、环境三方面的问题)

B.事故灾害发生原因

(1)事故灾害原因:

(A)人的不安全行爲或设备不安全的状态:

预防措施:

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爲,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B)实为管理上的缺陷所引起

预防措施:

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全天候安全管理。

(2)怎样预防事故灾害发生

1、加强安全卫生管理,做好安全预防工作!

2、加强安全教育训练,提高安全意识!

3、掌握紧急应变知识,减少灾害损失!

2.2.3安全生産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A.安全生産法规内容

(1)安全生産管理法规

(2)安全技术法规(3)职业卫生法规(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

B.我国安全生産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

2.2.4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招收的员工,新调入员工,来厂实习的学生或其他人员所进行的厂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

1.厂级安全教育;2.车间安全教育;3.班组安全教育。

2.2.5、职业安全中的术语与定义

一、事故

——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相应法规: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定》

1987年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

二、危害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按导致事故、危害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

2)化学性

3)生物性

4)心理与主观性

5)生理性

6)行为性

7)其他

三、危险

——持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可能性:

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严重性:

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组织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危险不存在。

如有电击可能性的地方,人员不能进入则认为不存在危险。

四、安全

——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经过危险评价,确定了不可接受的风险,那幺它就要采取措施将不可接受危险降低至可容许的程度,使人们避免遭受到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五、事件

——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

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因此说事件包括事故。

对于没有造成职业病、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之为“未遂过失”。

事件包括未遂过失。

三.危险品化学管理

1.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九大类: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质;杂类.

2.化学危险品的储存

危险化学品储存方式分为三种:

A隔离储存;B隔开储存;C分离储存;

四.消防安全管理与基本常识

1.总则: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对消防工作与对火灾的预防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2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3.燃烧和爆炸

A.火灾燃烧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在火灾预防时,只要将其中任何一项破坏,火灾都不会发生。

B.燃烧的类型:

(1)闪燃和闪点

(2)着火与燃点(3)自燃和自燃点

C.爆炸发生的场合与种类:

是根据产生的爆炸声和冲击波的破坏力来分

(1)种类

物理性爆炸

化学性爆炸

(2)术语

爆炸极限(上限;下限)

(3)爆炸按场合分类

过氧爆炸;物料互串爆炸;违章动火引起爆炸;

静电引起或在爆炸;积炭引起或在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安全装置失灵引起爆炸;

负压引起爆炸;等等!

4.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

一般性(固体)火灾用水就可扑灭的。

B类火灾:

化学性油品引起的火灾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5.消防器材的种类与灭火器使用方法:

A.消防器材的种类

消防联动报警系统

(烟感;温感;光感;应急广播系统)

安全通道;应急灯;警铃;防火卷联门;各种灭火器;

灭火器的分类:

1.化学泡沫灭火器2.酸硷灭火器3.二氧化碳灭火4.干粉灭火器5.1211灭火器

B.灭火的方法:

1.冷却灭火法2.隔离灭火法3.窒息灭火法4.抑制灭火法

灭火器的构造与基本操作方法:

桶体;药品;压力把手(开啓把手/鸭舌把);压力表;安全插销(保险销);喷嘴。

由训练者亲自演示与讲解

化学品泄漏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

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消灭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

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注意:

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

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

电器设备如何处理电器火灾:

首先应立即关闭电源总开关;

电线起火应快速用1211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之;(切记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

如果在确认断电的情况下,才可用水去灭火

一般固体物质火灾

一般用水、干粉和1211灭火器即可

火灾通报流程:

发现火灾应:

1、向上级主管报告,并通知安卫室或警卫

2、当火势较大时,直接拨打119

3、对小范围燃烧应立即用周围的灭火器将其扑灭,不能拖延时间以免燃烧范围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