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6277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docx

15岛津LC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

15-岛津LC-203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岛津LC-203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操作规程,确保仪器的正确操作。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岛津LC-2030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维修、保养。

3责任:

化验室负责人,化验员。

4内容:

4.1概述

本系统由四元低压梯度系统输送泵、自动进样器、UV检测器、柱温箱、LabSolutions色谱数据工作站和电脑等组成。

4.2原理

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4.3技术参数

流量设定范围

0.0001~10mL/min

流速精度

±1%或±2µL/min

最大操作压力

44MPa

进样数

216个样品

外形尺寸mm

410×500×605mm

波长重现性

±0.1nm

温控精度

±0.1℃

波长范围

190~700nm

噪声

±2.5×10-6AU

漂移

100×10-6AU/h

4.4设备安装位置

设备名称

放置房间

LC-203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精密仪器室

4.5操作方法

4.5.1准备

4.5.1.1准备所需的流动相,用合适的0.45µ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20~30min。

4.5.1.2根据待检样品的需要更换合适的洗脱柱(注意方向)。

4.5.1.3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也可在平衡系统时配制),用合适的0.45µm滤膜过滤。

4.5.1.4检查仪器各部件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输液管道是否连接正常。

4.5.2开机

接通电源,依次开启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关,电脑主机、显示器,待高效液相色谱仪自检结束后,打开色谱工作站。

4.5.3等度洗脱

4.5.3.1排气

打开Purge,点击程序中的“自动排气”,系统自动进行排气,若使用多通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道进行排气;如果不出液,用针头接上“p”的管路,进行抽气,至到有液体从“Purge”这个管路排出。

4.5.3.2参数设定

4.5.3.2.1波长设定:

在[数据采集]窗口的[时间程序视图]中[检测器A],选择波长

(1)输入所需波长。

4.5.3.2.2流速设定:

在[数据采集]窗口的[时间程序视图]中[泵],选择泵总流量,输入所需流速。

4.5.3.2.3流动相比例设定:

在[数据采集]窗口的[时间程序]中[泵],选择所用泵,输入泵项下所需的浓度比例。

4.5.3.3设置好后,点击“下载”系统自动按照设置好的方法,进行走基线。

4.5.3.4基线平稳后,方可进样。

可以进行单次分析或批处理分析。

4.5.3.4.1单次分析:

单击[数据采集]窗口助手栏上的“单次开始”图标;设置“样品名”“方法文件”“数据文件”“样品瓶”“样品架”“进样体积”等信息;点击确定,系统即自动进行单次分析。

4.5.3.4.2批处理分析:

单击[数据采集]窗口助手栏上的“批处理”图标;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批处理文件];设置“样品名”“方法文件”“数据文件”“样品瓶”“样品架”“进样体积”等信息;点击保存,保存批处理文件;点击[批处理]助手栏中的“批处理开始”,系统即执行批处理程序。

4.5.4梯度洗脱

4.5.4.1排气:

打开Purge,点击程序中的“自动排气”,系统自动进行排气,若使用多通道或梯度,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道进行排气;如果不出液,用针头接上“p”的管路,进行抽气,至到有液体从“Purge”这个管路排出。

4.5.4.2参数设定

4.5.4.2.1波长设定:

在[数据采集]窗口的[时间程序视图]中[检测器A],选择波长

(1)输入所需波长。

4.5.4.2.2流速设定:

在[数据采集]窗口的[时间程序视图]中[泵],选择泵总流量,输入所需流速。

4.5.4.3梯度洗脱设置程序:

在[数据采集]窗口的[时间程序视图],选择[时间程序]图标中的[LC时间程序];设置程序洗脱的时间及流动相比例;设置完后应以controllerstop(控制仪器停止)为结尾;点击“时间程序”查看设置时间程序是否正确;点击“泵”选择泵,调节压力限制(最大压力设为20.0MPa);

4.5.4.4设置好后,点击“下载”系统自动按照设置好的方法,进行走基线。

4.5.4.5基线平稳后,方可进样。

可以进行单次分析或批处理分析。

4.5.4.5.1单次分析:

单击[LC实时分析]窗口助手栏上的“单次开始”图标;设置“样品名”“方法文件”“数据文件”“样品瓶”“样品架”“进样体积”等信息;点击确定,系统即自动进行单次分析。

4.5.4.5.2批处理分析:

单击[数据采集]窗口助手栏上的“批处理”图标;从[文件]菜单中选择[新建批处理文件];设置“样品名”“方法文件”“数据文件”“样品瓶”“样品架”“进样体积”等信息;点击保存,保存批处理文件;点击[批处理]助手栏中的“批处理开始”,系统即执行批处理程序。

4.5.5泵的清洗

检测完毕后,如流动相无盐、酸及缓冲液,可直接用甲醇或乙腈冲洗30分钟即可,如流动相含有盐、酸及缓冲液,先用甲醇:

水=10:

90冲流30分钟,再用甲醇冲洗30分钟即可。

4.5.6样品测试完毕后,绘制标准曲线。

方法如下:

4.5.6.1点击“LabSolutions”中的再解析图标,LC再解析开始;

4.5.6.2单击[再解析]助手栏中的[LC数据分析]图标,出现[LC数据分析]窗口;

4.5.6.3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数据文件],然后选择与测量的数据文件,数据文件打开;

4.5.6.4单击助手栏中的[向导]图标,出现[化合物向导];

4.5.6.5请确保设置了正确的积分参数,然后单击[下一步];

4.5.6.6记录要识别的峰的保留时间,然后单击[下一步];

4.5.6.7指定定量计算方法和校准曲线类型,然后单击[下一步];

4.5.6.8设置识别的方法,然后单击[下一步];

4.5.6.9提供化合物表的详细设置,然后单击[完成];

4.5.6.10单击[LC数据]助手栏中的[应用到方法]图标;

4.5.6.11命名方法文件并单击[保存];

4.5.6.12单击[确定]而不进行任何更改;

4.5.6.13单击[再解析]助手栏中的[校准]图标;

4.5.6.14打开用于生成校准曲线的方法文件;

4.5.6.15拖入需要作校准曲线的数据,即得出校准曲线。

4.5.7使用校准曲线计算数据浓度

4.5.7.1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数据文件],然后指定数据文件名;

4.5.7.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加载方法参数],然后指定方法文件名,出现[方法参数]屏幕;

4.5.7.3使用方法文件中的校准曲线计算数据的浓度。

4.5.8出具报告

4.5.8.1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报告格式;

4.5.8.2把测定的数据拖入设置好的报告模块中,即得报告。

4.5.9关机

全部分析完毕后,先关检测器和柱温箱电源,再用适宜的溶剂清洗色谱系统。

依次关闭系统控制器、泵和微机电源,拔下各插头,做好使用记录。

4.6泵的使用和维护注意事项

4.6.1为了延长泵的使用寿命和维持其输液的稳定性,必须按照下列注意事项进行操作:

4.6.1.1防止任何固体微粒进入泵体,因为尘埃或其它任何杂质微粒都会磨损柱塞、密封环、缸体和单向阀,因此应预先除去流动相中的任何固体微粒,而常用的方法是滤过,可采用微孔滤膜(0.2µm或0.45µm)等滤器。

泵的入口都应连接砂滤棒(或片)。

输液泵的滤器应经常清洗或更换。

4.6.1.2流动相不应含有任何腐性物质,含有缓冲液的流动相不应保留在柱内,尤其是在停泵过夜或更长时间的情况下。

如果将含缓冲液的流动相留在泵内,由于蒸发或泄漏,甚至是由于溶液的静置,就可能析出盐的微细晶体,这些晶体将和上述固体微粒一样损坏密封环和柱塞等。

因此,必须泵入加入少量甲醇或乙腈和纯水将泵充分清洗后,再换成适合于色谱柱保存和有利于泵维护的溶剂(对于反相键合硅胶固定相,可以是甲醇或甲醇水)。

4.6.1.3泵工作时要留心防止溶剂瓶内的流动相被用完,否则空泵运转也会磨损柱塞、缸体或密封环,最终产生漏液。

4.6.1.4输液泵的工作压力决不要超过规定的最高压力,否则会使高压密封环变形,产生漏液。

4.6.1.5流动相应该先脱气,以免在泵内产生气泡,影响流量的稳定性如果有大量气泡,泵就无法正常工作。

4.6.2如果输液泵产生故障,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排除故障。

4.6.2.1没有流动相流出,又无压力指示。

原因可能是泵内有大量气体,这时可打开泄压阀,使泵在较大流量下运转,将气泡排尽,也可用一个50ml针筒在泵出口处帮助抽出气体。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密封环磨损,需更换。

4.6.2.2压力和流量不稳。

原因可能是气泡,须要排除;或者是单向阀内有异物,可卸下单向阀,进入丙酮内超声清洗。

有时可能是砂滤棒内有气泡,或被盐的微细晶粒或滋生的微生物部分堵塞,这时,可卸下砂滤棒浸入流动相内超声除气泡,或将纱滤棒浸入稀酸内迅速除去微生物,或将盐溶解,再立即清洗。

4.6.2.3压力过高的原因是管路被堵塞,需要清除和清洗。

压力降低的原因则可能是管路有泄漏。

检查堵塞或泄漏时应逐段进行。

4.6.3关于试剂

4.6.3.1试剂类别:

有机溶剂、无机化合物、水

4.6.3.2试剂的要求:

4.6.3.2.1有机溶剂的级别优级纯以上专用试剂。

4.6.3.2.2无机化合物要求分析纯以上。

4.6.3.2.3水要求是去离子纯净水。

4.6.4流动相

4.6.4.1无气泡,通过超声脱气,通氦气等方法进行脱气。

4.6.4.2纯净无杂质,常用方法为用0.45µm微孔过滤膜进行过滤。

4.6.5色谱柱的注意事项

4.6.5.1压力:

注意每根柱的耐压(最大使用压力)。

4.6.5.2pH的范围:

不同柱子的pH值范围有所不同。

4.6.5.3清洗:

柱子需要必要的清洗,请用户参考柱子的说明书。

4.6.5.4保存:

长时间不使用柱子时需要用合适的试剂进行保存,请参考柱子的说明书。

4.6.6关于吸滤过滤器堵塞

4.6.6.1现象:

塞吸现象、管路中不断产生气泡

4.6.6.2处理方式:

将吸滤头1从溶剂管中拔出,放在正己烷或稀硝酸(一般〈10%〉中超声清洗。

4.6.7在线过滤器堵塞

4.6.7.1现象:

不连接柱子及管路、混合器(松开泵进混合器或柱子的管路接头),设定泵流速为1ml/min,泵压力大于0.3MPa,说明在线过滤器堵塞。

4.6.7.2处理方式:

一般建议用户更换新的过滤器,也可以将在线过滤器拆下,用稀硝酸(浓度小于10%),进行超声清洗。

4.6.8压力波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4.6.8.1产生波动的原因:

有气泡;密封圈有磨损,产生微量的泄液;进口单向阀中有异物(较常见);在线过滤器,管路,柱子进口处有盐析出或杂物;

4.6.8.2处理方法:

流动相进行脱气,排除流路中的气泡;更换密封圈;清洗进出口单向阀,将单向阀置于烧杯中,用异丙醇进行超声清洗;检查并清洗过滤器及流路。

4.6.9引起柱压升高的原因

4.6.9.1色谱柱长时间使用后用户发现柱压比以往要高出许多,造成此情况可能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在线过滤器堵;高压混合器堵;进样器堵;流路中部分细管堵;流通池堵;柱子内部吸附样品产生堵。

4.6.9.2确认方法:

进行分段检测,确认的确是柱子压力高还是以上5点原因中某个引起的。

4.6.10进样峰分叉的原因

4.6.10.1流路及柱子等没有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分析样品时,被检测峰产生分叉,则说明保护柱或分析柱柱效下降,需再生保护柱或分析柱。

4.6.10.2柱的出口到检测池的管路偏长或管路内径宽所致(常用内径0.3mm以下),导致样品扩散,造成峰分叉。

4.6.11什么情况下需更换D2Lamp(氘灯)

4.6.11.1显示D2LampERROR时,一般情况下认为氘灯不良需更换。

4.6.11.2氘灯超过使用时间(理论为2000小时),需要更换氘灯。

4.6.12造成检测池能量低的原因

4.6.12.1氘灯使用时间过长(大于2000小时),灯老化所致。

4.6.12.2光路系统受到污染或老化。

说明:

检测池能量高低以参比池为准。

4.6.13检测池中有气泡如何排除

一般情况下,很小的气泡会停留在检测池中,所以需要在池管路出口1处加一个背压管,池中气泡不易在池中产生。

(加背压:

出口处加上一段阻尼管增加压力)

4.6.14如何清洗流通池

一般情况下,请用户不要将池拆散,而是用仪器附带的工具进行清洗。

常用流程:

水-甲醇-异丙醇-甲醇,或再用稀硝酸冲洗池流路。

4.6.15基线漂移,噪音增大的原因。

4.6.15.1所用试剂不纯

4.6.15.2整个流路系统不干净

4.6.15.3流动池污染

4.6.15.4氘灯使用时间过长

4.6.15.5电压不稳,或者有环境干扰

4.6.15.6柱子污染等因素

4.6.16梯度洗脱时可能产生的干扰峰

在进行梯度洗脱时,由于溶剂的变化,导致吸光度背景值的该改变。

所以会产生基线上下波动,这是正常现象。

由于不断的洗脱,特别是水及无机盐混合的流路,流过柱子后部分杂质被柱子吸附,随着体系洗脱液极性的变化,以及在不同的检测波长下,某些成分被检测,导致在没有进样情况下,基线上出现峰,即被认为是干扰峰。

4.6.17色谱柱的再生

色谱柱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导致柱效下降,此时需要对柱子进行再生,提高柱效。

4.6.17.1甲醇冲洗半小时

4.6.17.2三氯甲烷冲洗十分钟

4.6.17.3异丙醇冲洗十分钟

4.6.17.4三氯甲烷冲洗十分钟

4.6.17.5甲醇冲洗半小时

说明:

柱使用时间的长短与被分离的样品有很大的关联,所以碰到像生物样品、血制品、发酵产品等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及大分子量的组分,柱子很容易损坏,柱效易下降。

这种情况下用以上方式进行再生几乎没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