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健康教育.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6455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学校健康教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健康教育.docx

《学校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健康教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健康教育.docx

学校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南(节选)》之学校健康教育

学校健康教育

 中国政府已经把学校健康教育纳入政府法规中。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条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第十三条明确规定:

“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规划。

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

”并指出:

“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

1991年12月卫生部颁布的《中国农村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规划试点阶段评价标准》中要求:

“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100%;基础知识知晓率达60%~90%,基本健康行为形成率达50%~80%。

”1992年9月1日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卫会联合颁布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其中包括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目的、意义和内容。

随之制定了《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并将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总体规划中。

1994年7月国家教委下发的《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更明确规定每周要有0.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已逐渐走人正轨。

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意义

处于求智发育、生命准备阶段和身体定型阶段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和群体生活等特点,决定了学校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已有长足的发展,被誉为春天的事业。

实际上,是我国健康水平的重要资源和标志,也是启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

  一、学校健康教育目标

  

(一)中小学健康教育目标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在中小学中,以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儿童、青少年作为主要受教育者,开展适宜、适时的健康教育,其总目标为:

  1.增进儿童、青少年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儿童、青少年自我保健、预防疾病的意识。

  2.使儿童、青少年逐步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二)大学生健康教育目标

  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以处于青春发育后期的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应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进行,其总目标是:

  1.增进大学生的卫生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健康的价值和意义,增强维护自身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自我保健和预防疾病的能力。

  2.帮助大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促进身心健康。

  二、学校健康教育要求

  

(一)中小学健康教育要求

 1.使儿童青少年掌握一定的卫生知识,认识个人卫生习惯、营养、体育锻炼、防病保健、环境卫生、心理卫生、用眼卫生、用脑卫生、安全措施等诸因素与个人健康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作用。

逐步自觉地形成对自己健康负责的卫生观念。

  2.培养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正确了解自身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特别是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改变不良行为,建立健康行为,改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育。

  

(二)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求

 1.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的健康意识,使他们真正认识健康不仅是躯体无病,体格健壮,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卫生防病知识和急救知识,养成用脑卫生、起居卫生、运动卫生、环境卫生、心理卫生、性卫生、营养和饮食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并督促他们身体力行以增进其自我保健能力。

  3.使大学生认识到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突出的是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合理、缺少体育运动和心理应激)给自身健康带来的危害,帮助他们改变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方式。

  4.使大学生强烈认识到健康是当代成才的重要素质,并进一步认识到增进健康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的使命,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从而增强他们维护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5.针对大学生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并从大学生卫生知识的掌握,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的改善等方面来检验健康教育的效果。

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总结和交流教育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和体系。

  三、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中外健康教育的发展多从学校开始,然后扩展到社会。

我国健康教育学科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后开始引进。

我国,也是首先在学校授课,逐步推向社会。

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下:

  

(一)学校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素质体现在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上。

从德的方面讲,学生从小讲卫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遵守卫生法规和道德规范,养成健康行为;从智的方面讲,学生受到了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为一生的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体的方面讲,有卫生知识保驾护航,体质会锻炼得更强健,更健康:

从美的方面讲,那些以损害健康为代价的爱美行为,如以饥饿方法追求苗条身材,以吸烟来追求所谓潇洒风度的不良行为通过健康教育是可以改变的,从而实现健康美.

  

(二)学校健康教育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国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我国正推行“科教兴国”的政策,学校是人人必经的阶段,学校又有群体生活的特点,有利于进行健康教育。

学生可塑性大,易形成“动力定型”,他们较易形成良好的行为、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并对他们一生的行为与身心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是从根本上提高整个国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学校健康教育具有强烈的社会影响,可以辐射于周围人群,并和家庭社会产生良性互动,是健身强国的治本措施。

学生与家庭与社会有着天然而广泛的联系。

学生获得卫生知识,和行为技能,不仅本身可以健康成长,必然对父母、邻里、亲友和社会产生深刻影响。

从培养造就跨世纪人才的角度讲,学校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产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健康工程,是塑造跨世纪合格人才体质的系统工程。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按小学、中学和大学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小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和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

   一、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人体的解剖生理知识

  1.从人体的外部形态了解人体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的作用,了解眼、耳、口、鼻的基本功能。

  2.初步了解人体内部心、肺、胃肠、大脑等主要器官的所在位置和基本功能,懂得如何爱护人体这些器官的基础知识。

  3.学会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测量方法,懂得其测量的意义。

  4.在小学高年级(5、6年级)时,适当加人有关青春期变化特点和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女孩月经来潮、乳房发育、男孩变声等)。

  第二部分 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

  1.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常剪指甲、早晚洗脸、睡前洗脚,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水杯;不吸烟,识别不吸烟标志,认识吸烟危害健康;生活作息要有规律,睡眠充足,坚持午睡,劳逸结合。

  2.口腔卫生 早晚刷牙,掌握刷牙的正确方法,怎样选择牙刷、牙膏。

  3.用眼卫生 保护眼睛、预防近视,如何做眼保健操,养成正确读写姿势,注意看电视卫生。

  4.正确的坐、立、行姿势,讲究仪表美。

  第三部分 合理营养与健康

  1.初步认识人体需要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与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和水。

  2.食物是提供各类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3.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不偏食、不挑食,定时定量进餐,暴饮暴食的危害,吃早餐的必要性,不吃零食。

  4.预防食物中毒,不吃变质腐烂的食品。

  5.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不洁食品,防止病从口人。

  6.水与生命 注意饮水卫生,不喝生水。

 第四部分 环境卫生与健康

  1.健康三要素 日光、空气和水。

  2.保持环境卫生的重要性,环境污染(废水、废物、噪音)的危害。

  3.保护环境及环境美化,爱护益虫,益鸟和花草。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室、家庭居室的采光、照明和通风。

  5.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不乱扔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讲究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6.消灭蚊、蝇、蟑螂、臭虫、老鼠。

  第五部分 体育运动与健康

  1.了解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

  2.要坚持做广播体操。

  3.了解户外活动的好处、课间活动的作用和方法。

  4.要劳逸结合,如何安排一天的学习、锻炼和休息,怎样度过节假日。

  第六部分 常见疾病的预防

   1.了解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病的一般传播途径,怎样预防这些传染病。

   2.计划免疫的意义,小学阶段应完成的预防注射。

   3.小学阶段常见病的预防 沙眼、近视、龋齿、脊柱异常弯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肥胖。

   4.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 蛔虫、蛲虫、钩虫、鞭虫。

   5.常见肠道传染病的预防 肝炎、菌痢。

   6.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流感。

   7.地方性甲状腺肿、冻疮和中暑的预防。

  第七部分 安全和意外事故的预防

   1.交通安全 识别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2.游戏和锻炼中的安全 不做危险游戏,燃放鞭炮注意安全,体育课的衣着要求,运动前做准备活动,游泳注意安全,溺水的预防。

   3.劳动中的卫生和安全,预防外伤。

   4.预防触电、烫伤煤气中毒、气管异物。

   5.一般外伤的简单处理 止血、包扎,发生意外伤害要及时求医。

  第八部分 心理卫生

  1.健康的概念。

  2.保持心理健康,良好的情绪,与父母、同伴、教师和睦相处,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3.团结互助、尊重他人、正确对待身体残疾的同伴。

  二、中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1.对人体九大系统建立全面认识

  

(1)运动系统 骨骼、关节、肌肉的发育特点和生理功能。

  

(2)循环系统 血液的成份及功能,心脏和血管的构造与功能,儿童、青少年心脏、血管的发育特点,心率、脉搏、血压与成人的差异,学会血压和脉博的正确测量方法。

  (3)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构成与功能,儿童、青少年呼吸系统,尤其是肺脏的发育特点,如何判定肺功能的强弱,学会肺活量的测量方法。

  (4)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构成与功能,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肝脏的作用。

  (5)神经系统 脑的发育特点,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的主要作用。

  (6)泌尿系统 构成与功能,尿的形成和排出。

  (7)内分泌系统 构成与功能,甲状腺、胰腺、肾上腺、垂体的主要作用。

  (8)免疫系统 构成与功能,扁桃体、淋巴结的作用。

  (9)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器官的构成、皋丸的主要功能:

女性生殖器官的构成,卵巢、子宫的主要作用。

什么叫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

  2.了解人体生长发育一般过程及规律

  

(1)生长、发育的概念,人体生长发育的主要阶段和一般规律。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个体因素——年龄、性别、遗传等作用;环境因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

  第二部分 青春期生理卫生

  1.青春期的概念,一般年龄范围,男女少年在青春期发育的差异。

  2.青春期男女少年生理发育特点 身高、体重、胸围、肩宽、皮下脂肪、肌肉等方面的变化,男女差异。

  3.青春期男女少年在生殖系统的发育特点,生殖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女性月经的形成,男性遗精的形成。

  第三部分 个人卫生习惯

  1.青春期卫生 女生如何注意经期卫生,男生注意外阴部卫生,正确对待处理第二性征的出现(不束胸、不穿紧身衣裤、不乱拨胡须,保护嗓音)。

  2.注意睡眠卫生,生活要有规律。

  3.建立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 不吸烟、不酗酒,认识吸烟、酗酒对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危害,以及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第四部分 合理营养与健康

  1.营养素对人体的主要作用

 三大热能营养素: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钙、铁、碘、锌.

  维生素:

维生素A、B1、B12:

、PP、C、D。

  维生素和水。

  2.食物的营养价值 粮谷类、豆类、禽肉类、蔬菜水果类等食物中的一般营养素构成。

  3.营养缺乏与健康 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维生素A不足、维生素B,不足、维生素C不足、贫血、甲状腺肿。

  4.营养过剩与健康 常见的营养过剩表现——肥胖,肥胖对心血管疾病形成的影响。

  5.营养卫生指导 合理膳食的构成。

  6,考试、运动、劳动过程中的饮食营养卫生。

  第五部分 学校生活卫生

  1.学习过程中的大脑皮层的活动特点,功能区与休息互相镶嵌,学习疲劳的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

  2.注意用脑卫生,培养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学习方式,利用好人体“生物节律”,建立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如何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睡眠的重要意义,中学生一天睡眠需要多长时间.

  第六部分 常见疾病预防

  1.健康的定义。

  2.与学习生活相关疾病的预防 近视眼、脊柱异常弯曲、神经衰弱。

   3.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预防 青春期高血压,肺结核、痤疮、女性月经异常。

   4.了解青少年预防成年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意义。

5.性病 重点掌握艾滋病的有关知识,一般了解有关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的预防知识。

 

第七部分 心理卫生

   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由性发育相伴的性意识的产生、独立意向的发展、成人感的形成。

   2.如何顺利地渡过青春期;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3.性道德教育。

   第八部分 体育锻炼与健康

   1.体育锻炼时运动系统的作用。

   2.体育锻炼时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体育锻炼时呼吸系统的作用。

   4,注意体育锻炼的卫生与安全,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锻炼项目的安排要适合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坚持循序渐进,全面锻炼,在运动前作准备活动,在运动后做恢复活动,预防常见的运动损伤(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

三、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健康和健康教育

   1.健康概念。

   2.健康标准。

   3.健康教育的概念。

   4.健康促进的概念。

   5.健康教育及其相关学科。

   6.我国学校健康教育。

   7.影响健康的因素。

   8.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9.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第二部分 大学生的身心发育

   1,人体的发育。

   2.大学生的身体发育。

   3.大学生的生理特征。

   4.大学生的心理发育。

   5.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第三部分 心理卫生

   1.心理健康标准。

   2.影响心理健康因素。

   3.大学生如何妥善处理生活事件与心理压力(应激).

   4.大学生如何提高对挫折的耐受力与自我心理调节。

   5.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6.心理咨询的概念、对象、内容、形式、方法。

   7.防止自杀行为。

   第四部分 学习卫生和起居卫生

   1.用脑卫生的概念.

   2.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3.作息制度与睡眠的重要意义。

   4.如何保护与矫正视力。

   5.口腔卫生。

   第五部分 饮食与曹养

   1.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和热能。

   2.主要食品的营养价值。

   3.合理营养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3)大学生的合理膳食.

   (4)大学生的膳食制度.

   4.正确的烹调方法。

   5.饮食营养与大学生健康.

   6.饮食卫生。

   7.防止食物中毒.

       第六部分 运动卫生

   1.体育运动对身心的影响。

   2.体育运动的基本原则。

   3.体育运动的自我监督。

   4.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

   5,拟订科学的健身计划。

   第七部分 性与性病

   1.男女性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2.性成熟带来的身心变化。

   3.性道德。

   4.婚前性行为的不良后果。

   5.计划生育与避孕。

   6.性病。

   7.艾滋病。

   第八部分 行为环境与健康

   1.健康行为。

   2.不良行为。

   3.不良嗜好行为

   

(1)吸烟。

   

(2)酗酒。

   (3)高危行为。

   4.环境与人类健康。

   5.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6.校园环境与大学生健康。

   第九部分 传染病

   1.传染病的概念。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3.传染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4.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5.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6.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2)肺结核

   (3)病毒性肝炎

   (4)细菌性痢疾

   (5)流行性出血热。

   第十部分 各科常见病

   1,症状 发热、头痛、腹痛、腹泻、咳嗽、胸痛是疾病的信号。

   2.常见疾病的防治

   ①上呼吸道感染,②肺炎,⑧急性扁桃体炎,④急性支气管炎;⑤消化性溃疡;⑥慢性胃炎;⑦高血压病;⑧急性肾小球肾炎;⑨急性兰尾炎;⑩沙眼:

(11)神经衰弱;(12)手足癣;(13)近视眼;(14)龋齿;(15)单纯性牙周炎。

   第十一部分 急症自救与互救   .

   1.生命的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

   2.急救方法

   

(1)人工呼吸,

(2)心脏按压;(3)止血;(4)骨折固定;(5)包扎。

   3.物理因素性急症

   

(1)电击伤;

(2)淹溺;(3)中暑。

   第十二部分 用药知识

   1.药品保存的基本知识。

   2.药品使用的基本知识。

   3.常用中西药物。

   第十三部分 新知识结构内容

   1.生命科学的现状。

   2.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3.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

   四、课时、课表

   

(一)中小学

   1994年7月国家教委下发的“实行新工时制对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的意见”规定每周要有0.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

   

(二)大学

   根据教育部文件教体[1998]4号“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的通知,要求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选修课或必修课)或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

   (三)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列入正式课表为准

   五、教学计划

   应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确定执行情况时可参考教案)。

   六、教案

   应包括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教学难点8项主要内容。

教案应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等3项内容,共计11项内容。

   七、授课质量

   教师授课应做到概念清楚、启发式教学、语言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板书工整5项内容。

   八、教材

   教材应使用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通用教材。

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学生应做到教材人手一册。

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教材,不能作为教材使用.

   九、开课率、覆盖率,小学、中学和大学二项指标均要求达到100%

   开课串;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数占应开设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班总数的百分比。

   覆盖率:

开设健康教育课教学班的学生数占应开设健康教育课教学班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十、教具

   为使健康教育教学正常进行,根据“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和“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应有以下必备教具:

   小学(42项内容)

   人体外部形态;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眼、耳、口、鼻的结构,皮肤结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身高、体重、体温的测量器具;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公共卫生习惯;眼保健操和用眼卫生;对数视力表;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的坐、立、行、睡姿势,牙刷和牙齿(模型);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玩耍和体育锻炼安全;健康三要素和环境污染,美化环境,蚊、蝇、蟑螂、臭虫、老鼠形态,蛔虫、蛲虫、钩虫、鞭虫的形态;碘缺乏病,交通标

志;计划免疫,女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女学生形态的变化,男性内生殖系统,儿童期、青春期男学生形态的变化,伤口擦洗、包扎方法及用具。

   中学(19项内容)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眼、耳、口、鼻的结构,对数视力表;七大营养素及其来源;青春期男、女学生形态的变化,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艾滋病),血压计,肺活量计。

   高等院校

   教具包括挂图、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教片、教学软件等教学用具。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高等教育中,应掌握如下13方面知识、信念和技能的必备教具;

   健康,健康促进,身体发育;心理卫生,饮食营养;健康行为;性,疾病防治:

急症救护;体育卫生;药物:

环境,生命科学前沿知识。

其中,要突出4大热点;食品卫生安全;心理卫生,艾滋病,青春期(青春后期)卫生。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规范

   为了促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掌握学校健康教育活动的进程,调整和确定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纳人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制定学校健康教育规范。

   一、组织管理及任务

   1.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内容之一,要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2.建立健康教育机构,由学校领导参加、有专职保健医,(独立校医室)各班有卫生宜传员组成健教网络。

   3.应有健康教育工作记录,工作制度。

   二、形式与方法

   充分利用橱窗、画廊、专栏、板报、健康教育课,进行健康教育宣传。

   1.健康教育课应有完整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计划一致。

   2.开设健康教育课应有课表、课时、教师、教材、教案、考核。

   3.教案应有课时、课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具,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小结等多项内容,教案书写应做到无概念错误、整洁、简练。

   4.学生应有笔记,有试卷,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应达90%以上,学生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应达90%以上。

   5.利用广播、讲座、电视、板报、宜传单对学生进行形象化的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

   6.健康教育专栏 橱窗按季度更换,板报应每月更换一次,内容新颖,有教育意义,学校每学期应举办一次大型健康教育活动,有活动计划、实施内容、效果评价。

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利用家长会、班队会,向学生和家长宜传不同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于20次。

   三、健康档案

   1.每年一次健康体检,有体检登记,有疾病登记和防治记录。

   2.有学生出勤记录。

   中小学生六病普查:

对学生近视眼、沙眼、龋齿、蛔虫、贫血、营养不良,进行普查、普治。

   四、学校环境和控烟要求

   学校应给学生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