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6672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603篇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A、家庭教育

B、社区教育

C、社会教育

D、课外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略。

2.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

那么,教学设计理论的主要依据是()

A、教育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教学设计既是每位教师都要完成的一项教学的基本环节,又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教学设计理论的主要依据是教育心理学。

3.课程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主题、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任务、课程主题、课程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文本的三种表现形式。

4.某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人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

下列对该老师的做法叙述正确的是()

A、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B、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C、该老师的做法没有侵害学生的著作权,因为作文不算“作品”,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D、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根据有关规定,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体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构思和表达方式的,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都是著作权法所称的作品。

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发表权,任何人不得未经许可发表其作品。

中小学生的作文也是作品,是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5.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

体现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A、逻辑组织

B、直线式组织

C、心理组织

D、纵向组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直线式组织是前后内容不重复的,螺旋式组织是内容不断重复出现,不断加深和扩展。

纵向组织即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

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编排课程内容。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课程结构方面,强调要体现()。

A、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B、均衡性、系统性和发展性

C、科学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D、科学性、系统性和选择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具体目标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7.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具备()

A、教育科学知识

B、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D、政治理论修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教师的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学生身心发展知识;

(2)教与学的知识;(3)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题干中的“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即体现了教师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也即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科学知识。

8.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评判了传统智力理论,提出了()理论。

A、智力结构

B、多元智力

C、智力三元

D、智力二因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知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主义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

9.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实际锻炼法

C、品德评价法

D、陶冶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做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文化的统一体,优良的校风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培育优良学风、教风的保证。

A、社会

B、精神

C、人文

D、地方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1.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内容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全面性、先进性

B、从影响深度和时间上看,教师职业道德比一般职业道德更具深远性

C、从道德行为的结果上看,教师职业道德可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D、从行为条件上看,教师职业道德对劳动者心理品质有更高的要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在道德行为上具有典范性和示范性,它能间接地影响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12.荀子曰: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荀子的这句话是对直观性教学原则的典型阐释。

13.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面向优秀学生、全面提高其基本素质

B、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一技之长

C、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D、面向残疾儿童、努力提高其基本素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14.能够最小限度地打断课堂不良行为的处理方式是()

A、非言语线索

B、反复提示

C、应用后果

D、表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由于一般问题行为大都是一些暂时性的干扰,教师在处理这些行为时,通常只需要运用简单的非言语线索进行暗示,就可以得到既制止问题行为又不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的双重效果。

15.在文献检索时,查阅资料最快捷的方法是()

A、联机检索

B、光盘检索

C、索引检索

D、网络检索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网络检索是查阅资料最快捷的方法。

16.苛勒用以说明“关系转换的学习迁移理论”的著名实验是()

A、黑猩猩与香蕉

B、小白鼠取食

C、小鸡啄米

D、鸽子转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

17.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初中生的兴趣还不稳定,所以教师在指导课外活动时要注意()。

A、使课外活动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参与

B、按自己的兴趣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喜欢上老师的兴趣

C、使课外活动带有知识性.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

D、课外活动要全体同学共同参加.尽量保证活动人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18.第斯多惠曾说:

“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题干所述内容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的典型体现。

19.某小学黄老师把一个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叫作“学渣”。

这个学生因此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造成恶劣影响。

对于黄老师的行为,学校依法可以给予()。

A、行政处分或解聘

B、行政警告或拘留

C、行政强制或拘留

D、行政处罚或解聘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

(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A、教师的经验和生活

B、学生的经验与生活

C、师生的经验与生活

D、社会实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21.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了故障的时候,司机紧急刹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产生一种特殊的紧张的情绪体验。

这属于情绪种类中的()

A、热情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

司机紧急刹车就属于应激。

22.打字高手不看键盘就可以打字,这说明操作技能形成的标志是()

A、意识调控减弱

B、利用细微线索

C、动觉反馈加强

D、在不利条件下维持正常操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在操作技能形成初期,各种动作都受意识支配调节,否则,就会出现停顿或错误。

通过反复练习,一旦动作达到熟练程度,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时,意识调控会被自动化所取代,这时动作往往是自动进行的。

例如,熟练的电脑操作员,可以不看键盘迅速地打字。

23.班集体是一个以()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

A、直接交往

B、间接交往

C、相互沟通

D、个人与集体相互作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班集体是一个以直接交往为特征的人际关系系统。

交往和人际关系,动态地反映了集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集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标志着集体形成的过程。

24.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2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A、“传道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授业、解惑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意思是:

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这体现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传道者”角色。

26.以下不是托尔曼提出的概念的是()

A、中介变量

B、潜伏学习

C、顿悟学习

D、认知地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顿悟学习是苛勒提出的,其他三项都是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中的概念。

2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有()。

A、饮鸩止渴

B、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C、鸟儿筑巢

D、儿童模仿大人的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A选项不符合“练习和反复经验”这一特征,B项是人的个体生理反应,C项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因此,只有“儿童模仿大人的行为”属于学习。

28.教师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依靠努力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焦点进行讲解。

这指的是()

A、尝试教学

B、自学辅导教学

C、情境教学

D、暗示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尝试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

29.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

这体现了编写教科书要遵循()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B、理论与实践统一

C、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D、知识与能力统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略。

30.“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反映了课外、校外教育能()

A、进行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

B、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C、强化教师统一指导

D、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

A、唐宋时期

B、春秋时期

C、明清时期

D、元朝时期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

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

32.教师上课的必要补充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布置作业

B、检查作业

C、课外辅导

D、课后练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课外辅导是对上课的补充,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33.下面哪个理论为改变差生提供了依据()

A、加涅的学习条件论

B、孔子的差异心理思想

C、韦纳的归因理论

D、桑代克的试误说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韦纳的归因理论把人经历过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即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环境。

他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成败的原因主要是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四个方面,为改变后进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34.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

B、教师

C、教育问题

D、教育理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它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35.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A、课程即知识

B、课程即复杂会话

C、课程即活动

D、课程即经验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课程即知识”的课程观最大的缺点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经验活动,即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36.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适当进行“小干部”轮换,按民主程序选择班级干部的做法,目的是为了()。

A、把班集体作为教师权威和意志的再现

B、确保班级教与学不受干扰

C、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D、确保教师对班级预先期望能达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制度中的民主管理的目的。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实质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37.“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对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

38.某初中张老师应朋友要求.在所教班级推销教学辅导资料,其做法()。

A、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B、符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

C、体现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D、违反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39.在学生的学习策略训练中,使策略与动机相结合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使学生能陈述策略学习的重要性

B、让学生开展学习竞赛

C、使学生知道策略应用的适当条件

D、使学生体验到应用策略能提高学习效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策略与动机激励相结合意味着儿童有主动使用策略的动机。

在学习策略的训练中应包括动机训练,让学生相信策略的运用能够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策略的效力,完成任务后自我效能感就会提高。

40.某班级中很多学生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班集体意识差,同学之间几乎没有合作行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

这个班级的班主任所采取的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A、集权型

B、权威型

C、放任型

D、专断型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放任型领导方式的班主任对学生过于溺爱,让学生随心所欲,有时会失控。

学生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唯我独尊等。

从题中“品德差、学习差”等描述可以判断该领导方式为放任自流型。

二、多选题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A、生活辅导

B、择业指导

C、学习辅导

D、健身辅导

E、健康指导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2.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A、定时举行家长会

B、举办家长学校

C、与家庭相互访问

D、组织家长委员会

E、建立通讯联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学校可以通过与家庭相互访问、建立通讯联系,定时举行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3.班会的主要特点有()

A、集体性

B、教育性

C、自主性

D、针对性

E、强制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

【解析】:

班会的特征是集体性、自主性和针对性。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是()。

A、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B、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C、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D、开展普法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章指出,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是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完善监督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5.关于陈述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B、又可以称为描述性知识

C、个人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

D、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E、主要用于活动中的具体操作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知识的共同特征就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陈述性知识又可以称为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E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特征。

6.科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全班交流学习成果。

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参观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E、陶冶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

【解析】:

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教具和示范性的实验来说明、印证某一事物和现象,使学生掌握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演示所使用的工具分为以下四大类:

实物、标本、模型、图片演示;图表、示意图、地图的演示;实验演示;幻灯片、电影、录像的演示。

题干中的老师让学生观察蚕宝宝,体现了演示法的实物直观工具。

讨论法是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题干中的老师让学生在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这体现了对讨论法的运用。

7.“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有()

A、“非关注”阶段

B、“虚拟关注”阶段

C、“生存关注”阶段

D、“任务关注”阶段

E、“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论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分为“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8.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责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根据违法主体的法律地位、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将教育法律责任分为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三种。

除了这三种法律责任之外,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还可以追究违宪的责任。

9.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包括的发展阶段是()。

A、自我中心阶段

B、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C、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

D、权威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

【解析】:

A和D是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10.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中的学习过程包括()

A、观察

B、获得

C、转化

D、评价

E、同化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D

【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

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知识的评价。

11.综合课的结构包括()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E、检查复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12.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相似性

B、原有认知结构

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D、智力水平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

相似性,主要有学习材料之间的相似性、学习情境的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主要有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学习策略的水平;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除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13.课堂管理的功能可概括地分为()

A、维持功能

B、促进功能

C、制约功能

D、强调功能

E、发展功能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E

【解析】:

课堂管理的功能有:

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和发展功能。

14.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有()

A、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B、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E、原型的完备与概括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E项是心智技能的培训要求。

15.成熟班集体的特征有()。

A、高度的自主性

B、班干部队伍富有威信

C、高度的凝聚力

D、班级规范明确合理

E、大多数成员积极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成熟班集体的特征有:

①师生对班集体活动目标认同,自愿为实现组织目标奋进;②师生分工明确,对班集体规范内化,组织严密,自觉遵守纪律;③师生对班集体归属感强,集体舆论健康,富有感染力;④师生对班集体活动积极参与,良好的班风形成传统;⑤师生具有共同的心理倾向,并在集体活动中都能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

所有选项符合上述特征,故全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