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081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目:

数学

班级:

(1)班

教师:

汤丽娟

学校:

四甲中心小学

 

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制

 

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习惯等)

四年级

(1)班有学生50人。

上学期期末成绩是:

优秀率63%,良好率86%,及格率95%。

班上比较优秀的有张灵钰,周梁,吴欣欣,张施颖,朱鋆,董婷婷等学生。

不及格的有周栋华、俞冬杰。

我班学生总的说来,成绩较为平衡,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课上发言踊跃;有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但个别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他们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

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

而且班级内缺少特别优秀的学生来带队。

大部分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好,但部分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会分析数量关系,甚至不明白自己求的是什么。

少数学生粗心大意,审题失误,没看清题目就急于动笔做题;其次,对概念的理解不深,没有真正理解概念的意思;计算能力有也待提高。

 本学期的努力目标:

优秀率达70%,良好率达90%,及格率97%。

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本册教科书以《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采用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本册教科书在第一学段和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内容标准的要求下,安排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数与代数:

乘法、混合运算、找规律、运算律、倍数和因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二、空间与图形:

升与毫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称、平移和旋转;三、统计与概率:

折线统计图;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美妙的“杯琴”、我们去春游、图案的欣赏和设计和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教材还结合学习内容安排了一些思考题,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认识;混合运算;运算律;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

倍数和因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知识与技能方面:

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掌握有关的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发现并初步理解一些简单的运算规律;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及其特征,了解图形的对称和图形位置关系的简单变换;了解容量的意义及其常用计量单位。

联系具体问题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能按照统计图里的数据变化特点进行简单的分析、交流;初步学会根据数据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统计图。

▲数学思考方面:

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运算规律的过程中,开展类比、猜想、归纳、验证等活动,发展合理推理能力。

在探索自然数的一些特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在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对图形进行简单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在收集和整理数据、选择相应的形式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

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逐渐增强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意识。

▲情感与态度方面:

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习习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社团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习报》等,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优化作业设计,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6.借助家校通这个平台,积极主动地与家长多联系,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同时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分单元教学进度及具体教学要求

单元

周次

单元或章节内容

教时

本单元重点、难点

本单元教学要求

1~3

乘法

7

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相应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使学生联系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便算法,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乘几十几(不进位)和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3~4

升和毫升

5

重点:

认识容量和单位,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难点:

培养学生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4~5

三角形

6

重点:

三角形的特征和分类,测量和画出底和高。

难点:

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和高,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使学生会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会测量或画出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6~7

混合运算

7

重点:

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试题的计算。

难点:

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

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7~8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

重点: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并能测量它们的高。

难点:

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在联系生活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底、高,能正确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8~9

找规律

3

重、难点:

发现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的规律,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经历对几种事物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过程,初步发现简单搭配和排列现象中的规律,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抽象、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感知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符号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9~10

运算律

6

重点: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

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学会应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使学生经历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10~11

对称、平移和旋转

4

重点:

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并能在纸上把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

难点:

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图案。

使学生学会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连续平移两次,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11~12

倍数和因数

5

重点:

认识倍数和因数,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和奇数、偶数、素数、合数。

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验证猜想。

使学生在经历探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倍数和因数;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以及10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知道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或3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

13~14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5

重点:

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

难点:

应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并掌握积的一些变化规律和商不变的规律,能够将这些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俄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十一

 

14~15

 

解决问题的策略

 

4

重、难点:

用画只管示意图和线段图等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示意图、线段图等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直观图或线段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感受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或列表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十二

 

15~16

统计

6

重点:

认识折线统计图,并能表示数据。

难点:

能描述数据和解释统计的结果。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表示数据;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十三

 

16~17

用字母表示数

6

重点:

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难点: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符号感。

使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会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符号感。

 

 

十四

 

17~18

整理与复习

5

重、难点:

掌握本学期所学习的所有内容。

复习巩固本册内容,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计划审核情况

审核人:

年月日

计划实施情况

周次

计划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内容

记载人

 

计划修订内容

目次

教学内容

课时调整

教学重点、难点、要求调整

教学进度安排表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时间

备注

一、乘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

2月21、22日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

2月25、26日

练习一

2

2月28日、3月1日

补充练习

1

3月4日

二、升和毫升

认识容量和升

2

3月5、7日

认识毫升

1

3月8日

练习二

1

3月11日

实践活动:

美妙的“杯琴”

1

3月12日

三、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

2

3月14、15日

三角形的分类与内角和

2

3月18、19日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1

3月21日

练习三

1

3月22日

四、混合运算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1

3月25日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

3月26、28日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

3月29日

练习四

2

4月1日

单元练习

1

4月3日

五、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

1

4月7日

认识梯形

1

4月8日

综合练习

1

4月9日

六、

找规律

找规律

(1)

1

4月11日

找规律

(2)

1

4月12日

机动(思维训练、阅读或单元练习)

1

4月15日

七、

运算律

乘法分配律

1

4月16日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1

4月18日

练习五

2

4月19、22日

实践活动:

我们去春游

1

4月23日

机动(思维训练、阅读或单元练习

1

4月25日

八、对称、平移和旋转

图形的对称

1

4月26日

 

图形的平移

1

4月27日

图形的旋转

1

4月28日

实践活动:

图案的欣赏和设计

1

5月2日

九、

倍数和因数

倍数和因数

1

5月3日

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2

5月6、7日

素数和合数

1

5月9日

单元练习

1

5月10日

十、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1

5月13日

用计算器探索商不变的规律

1

5月14日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1

5月16日

练习七

1

5月17日

单元练习

1

5月20日

十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2

5月21、23日

机动(思维训练、阅读或单元练习)

2

5月25、27日

十二、统计

折线统计图

1

5月28日

选择统计图

1

5月30日

练习八

1

5月31日

实践活动: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1

6月3日

机动(思维训练、阅读或单元练习)

1

6月4日、

十三、用字母表示数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1)

1

6月6日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

1

6月7日

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

1

6月8日

练习九

1

6月9日

机动(思维训练、阅读或单元练习)

2

6月13、14日

十四、整理与复习

整理与复习

(1)

1

6月17日

整理与复习

(2)

1

6月18日

整理与复习(3)

1

6月20日

整理与复习(4)

1

6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