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7172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docx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

四川射洪射洪中学2018-2019学度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生物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1卷第l页至7页,第二卷8页至10页。

总分值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须知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第l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第工卷的机读卡和第二卷的答题卡收回。

【一】本卷共40题,l~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

以下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C、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人的一生中,细胞中的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逐渐上升

2、水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

B、水分过多与水分过少对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影响相同

C、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

D、葡萄糖等有机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能产生水

3、医生常给脱水病人注射0、9%的生理盐水。

因为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在浓盐水中会因失水过多而皱缩,从而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这个实例说明:

A、水分子不容易进出细胞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的特性造成的D、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4、某一蛋白质由4条肽链组成,共含有109个肽键,那么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一NH2和—COOH的个数,以及形成此蛋白质需要的氨基酸数分别为

A、4个,4个,ll3个B、110个,ll0个,ll0个

C、105个,l05个,l05个D、4个,4个,l05个

5、有关组成细胞的糖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乳糖、蔗糖是动植物细胞都含有的二糖B、少数糖类的组成元素中含有N、P

C、淀粉、肝糖原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单糖D、糖类是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

6、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细胞器。

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形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不同

B、线粒体和叶绿体均为双层膜结构,其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而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囊状结构堆叠成基粒

7、以下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酵母菌、硝化细菌B、蓝藻、流感病毒C、乳酸菌、大肠杆菌D、水绵、好氧细菌

8、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形态与分布”、“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和“花生子叶细胞内脂肪的鉴定”三个实验中,共同点是

A、实验过程中实验材料须无活性B、都需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将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D、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9、关于酶的性质,以下表述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B、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其基本单位多数为氨基酸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酸碱度影响

10、为了验证淀粉酶具有专一性,某同学用淀粉酶分别催化淀粉和蔗糖的水解反应,再用斐林试剂鉴定溶液中有无还原糖,但结果发现两支试管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你认为在以下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由于加热水浴温度不适宜而引起B.由于试管使用前未充分洗净而引起

C、由于所用蔗糖的纯度不高而引起D、由于使用淀粉酶的纯度不高而引起

11、关于细胞内能源物质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ATP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但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

②糖元、纤维素是动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

③ATP水解时最先断裂的是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④在动物体内,根据机体需要,葡萄糖与肝糖元、肌糖元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12、关于生物体的结构,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除病毒外,生物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B、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与该物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其作用越大

C、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13、以下关于生物大分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肽链,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

解共需要M-Z-N个水分子

B、在小麦细胞中由A、G、T、U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的种类有6种

C、质量相同的糖原和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

D、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不一定是同一种蛋白质

14、能够反映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特点的实例有()

①渗透作用②细胞吸收膜外钾离子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④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

⑤海带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海水中的碘离子浓度

氧气透过细胞膜

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⑤D、

1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核酸②蛋白质③染色体〔质〕④液泡

⑤叶绿体⑥线粒体⑦核膜⑧核糖体⑨细胞壁

A、①②③⑧在乳酸菌、酵母菌、病毒体内都存在

B、①②⑧⑨在噬菌体、烟草细胞内都存在

C、衣藻、蓝藻的细胞中都存在①②⑤⑧

D、①~⑤在衣藻体内都存在

16、如下图所示为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B、细胞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17、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以下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选项是

A、从A-→B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强,气温上升

B、从B-→C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

C、从C-→D主要原因是气孔打开,CO2供应增加

D、从D-→E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气温下降

18、将红色的萝卜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假设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

其原因是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B、水温增高,液泡中色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温使生物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加温使水中自g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19、将不同洋葱鳞片叶放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有3种状态的细胞,如下图。

那么这3个细胞在实验前,其细胞液的浓度大小依次是

A、A>B>C

B、A

C、B>A>C

D、B

20、假设对离体的心肌细胞施用某种毒素,可使心肌细胞对Ca2+吸吸量明显减少,而对K+、C6H1206吸收那么不受影响。

这种毒素的作用是

A、抑制呼吸酶的活性B、抑制Ca2+载体的活动

C、改变了细胞膜的结构D、改变了细胞膜两侧的Ca2+浓度

21、以下有关血糖来源和去向,以及调节的表达正确的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素能够促进⑥和抑制③等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22、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

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

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

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施肥情况

尿素

磷酸二氢钾

磷酸二氢铵

硫酸铵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

55.56

65.26

56.88

55.44

55.11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A、KB、NC、P  DS

23、关于ATP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ATP分子水解去掉两个磷酸基后变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

C、ATP分子中储存着大量的活跃化学能,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D、小麦根尖成熟区细胞能产生ATP的结构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24、以下物质转化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A、葡萄糖-→丙酮酸、B、丙酮酸-→酒精+C02

C、ADP+Pi+能量-→ATPD、H20-→【H】十O2

25、关于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A、无氧呼吸过程不需氧气参与,但其底物分解仍然属于生物氧化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物质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厌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需氧型生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D、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因此有氧呼吸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

26、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同化作用类型的根本区别在于:

A、硝化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  B、硝化细菌细胞呼吸需要氧气参与

C、硝化细菌能利用化学能  D、硝化细菌能将外界简单无机物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

27、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

以下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28、关于人体体温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体温的相对恒定也是人体稳态的一部分

B、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C、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D、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

29、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

以下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30、将等体积的两个琼脂块放置在胚芽鞘尖端的切面下,琼脂块中间用玻璃片纵向隔开,对胚芽鞘尖端进行单侧光照射,如下图。

关于这项实验结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M长得比N快   B、N长得比M快

C、M弯向—侧而N不弯曲   D、N弯曲向一侧而M不弯曲

31、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X、Y为神经纤维上供实验用的刺激位点,Z为突触间隙。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A代表感受器,B代表效应器

B、刺激A,Y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C、突触由突触小体和2所代表的突触间隙构成

D、刺激Y点,X点和8处均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32、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下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

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33、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

A、假设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假设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3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35、以下据图所作出的说明错误的选项是

A、图1说明该物质跨膜运输时会出现饱和现象B、图2说明此物质进出细胞时需要消耗能量

C、图3说明该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图4说明该植物吸收K+不需载体协助

36、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02的量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12mol

产生酒精的量

9mo1

6.5mol

6mol

3mol

A、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

B、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

C、c浓度时有4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D、d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37、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

右图是相关实验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温度增加到15℃以上,膜质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38、图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仅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39、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

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图Ⅰ中,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需至少穿过3层磷脂分子层

B、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与无机盐、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Y的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②③

40、如图为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a、b、c和d依次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具膜小泡和细胞膜

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仅说明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

C、在图中e结构内,丙酮酸可氧化分解产生CO2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须知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二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答题卡作答的内容或问题。

41、(8分,每空1分)右图为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图。

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在题中内填图中番号,在____上填文字。

(1)比较该图A、B两部分,A是▲(动物/植物)细

胞。

假设B是蓝藻细胞,那么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只有▲。

(2)⑤的结构特点是▲。

(3)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并能作为细胞内蛋白质运输通道的细胞器是▲。

(4)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细胞器是▲,其中产生的气体扩散到细胞外会穿过▲层磷脂分子。

(5)⑨中的液体称为▲,细胞失水后,该液体浓度将会▲。

42、〔9分〕下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如果以缺镁的植物培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那么b点的移动方向是▲。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方向移动〔“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或“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 〕。

如右图所示中与c点相符合的是▲。

〔2分〕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2分〕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为N1▲N2。

〔2分〕

43、〔11分,每空1分〕下图-15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

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下图,请回答:

〔1〕假设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各试管口会出现什么现象〔每空2分〕?

答:

1号试管口火柴▲;2号试管口火柴▲;

3号试管口火柴▲;4号试管口火柴▲。

〔2〕假设1号,2号,3号,4号都是为了验证酶的某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哪一号设置得不科学,应如何改进?

答:

▲号设置得不科学,改进的方法:

▲。

〔3〕假设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

①5号试管内应加入:

▲。

②5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

▲。

③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5号试管口,将出现的现象:

▲。

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4、(10分)单侧光照、重力等许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到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如重力会导致根具有向地性,茎具有背地性。

(1)上图表示根和茎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示中字母表示根近地侧的是▲、茎近地侧的是▲。

(2)科学研究发现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

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IAA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

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需要严格控制的无关变量有▲(请举出两种,2分〕。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

〔2分〕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2分〕

45、(12分,每空2分)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完善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酒精灯等。

(二)实验步骤:

(1)确定其中一只鼠为实验鼠,注射▲;另一只鼠起对照作用,对它的处理是▲。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l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3)给药l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另一只鼠的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结果:

1号试管中▲,说明▲;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

实验结论:

▲。

射洪中学高2017级入学《生物》考试答案

【二】非选择题

41、〔1〕动物③核糖体〔2〕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②内质网〔4〕⑥线粒体6〔5〕细胞液增大

42、

(1)A

(2)向右(3)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D(4)低(5)>

43、〔1〕余烬更明亮或复燃迅速复燃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

〔2〕4号应将0℃改成37℃,或将熟猪肝改成鲜猪肝

〔3〕①加入1克用酸液或碱液浸泡过的鲜猪肝。

〔假设在5号试管加入酸液或碱液,那么在其他试管也要加入等量的蒸馏水〕②37℃③无明显变化④2号过酸或过碱会影响酶的活性

44、

(1)BD

(2)①IAA浓度乙烯浓度每组根尖的数量、溶液的体积、蔗糖的量、环境的温度等

②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

③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根细胞合成了乙烯,乙烯抑制了根近地侧的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