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手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304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仓库管理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仓库管理手册.docx

《仓库管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库管理手册.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仓库管理手册.docx

仓库管理手册

 

仓库管理手册

 仓储管理不论是在流通领域,还是在企业运营管理及经济建设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学习仓储管理有助于对物流整体流程的把握。

掌握仓储保管的一些基本概念,储存保管的作业方法,出入库基本流程,学会库存控制的一些定量订货、定期订货和模拟库存算法,了解现代自动化立体仓库一些基本知识。

  第一节储存保管的功能与作用

  一储存保管的含义与作用

  

(一)储存保管的含义

  储存保管是指通过仓库对商品进行储存和保管。

  “仓”也称为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称为储存。

“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

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二)储存保管的功能

1.是社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过程

2.调整生产和消费的时间差别,维持市场稳定

3.劳动产品价值保存的作用

4.流通过程的衔接

5.市场信息的传感器

6.开展物流管理的重要环节

7.提供信用保证

8.现货交易的场所

  二储存保管的作用

  

(一)现代储存保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现代仓储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2.是国家满足急需特需的保障

  国家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社会储存,主要用于应付自然灾害、战争等人力不可抗拒的突发事变对物资的急需特需,否则就难以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二)现代仓储管理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

  1.储存是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的重要条件

流通储存可在供过于求时吸纳商品,增加储存,供不应求时吐放商品,以有效地调节供求关系,缓解矛盾。

这样既可保证生产的稳定性,又可防止物价的大起大落,避免生产供应的恶性循环。

  2.仓储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仓储活动直接影响到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物资从实物形态上一直到确定分配供销的经济关系的实现。

  3.现代仓储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

  (三)现代仓储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

  在采购、生产、销售的不断循环过程中,库存使各个环节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

同时仓储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量的不一致而发生的变化,使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三储存保管新业务

  仓储的物资储藏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仓储的基本任务是存储保管、存期控制、数量管理、质量维护;同时,利用物资在仓储的存放,开发和开展多种服务是提高仓储附加值、促进物资流通、提高社会资源效益的有效手段,因而也是仓储的重要任务。

  

(一)储存保管的基本业务

  1、物资存储

  物资的存储有可能是长期的存储,也可能只是短时间的周转存储。

进行物资存储既是仓储活动的表征,也是仓储的最基本的任务。

  2、流通调控

  流通控制的任务就是对物资是仓储还是流通做出安排,确定储存时机、计划存放时间,当然还包括储存地点的选择。

  3、数量管理

  仓储的数量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存货人交付保管的仓储物的数量和提取仓储物的数量必须一致;另一方面为保管人可以按照存货人的要求分批收货和分批出货,对储存的货物进行数量控制,配合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向存货人提供存货数量的信息服务,以便客户控制存货。

  4、质量管理

  为了保证仓储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保管人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合理的保管措施,妥善和勤勉地保管仓储物。

  

(二)储存保管新业务

  1、交易中介

  仓储经营人利用大量存放在仓库的有形资产,利用与物资使用部门广泛的业务联系,开展现货交易中介具有较为便利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加速仓储物的周转和吸引仓储。

  2、流通加工

  加工本是生产的环节,但是随着满足消费多样化、个性化,变化快的产品生产的发展,又为了严格控制物流成本的需要,生产企业将产品的定型、分装、组装、装璜等工序留到最接近销售的仓储环节进行,使得仓储成为流通加工的重要环节。

  3、配送

  仓储配送业务的发展,有利于生产企业降低存货,减少固定资金投入,实现准时制生产;商店减少存货,降低流动资金使用量,且能保证销售。

  4、配载

  货物在仓库集中集货,按照运输的方向进行分类仓储,当运输工具到达时出库装运。

而在配送中心就是在不断地对运输车辆进行配载,确保配送的及时进行和运输工具的充分利用。

  第二节现代储存保管的作业方法

  一储存保管的作业原则

  

(一)作业原则

  1.效率的原则

  仓储的生产管理的核心就是效率管理,实现最少的劳动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品产出。

  2.经济效益的原则

  实现利润最大化则需要做到经营收入最大化和经营成本最小化。

  3.服务的原则

  仓储企业进行服务定位的策略:

  进入或者引起竞争时期:

高服务低价格且不惜增加仓储成本。

  积极竞争时期:

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仓储服务。

  稳定竞争时期:

提高服务水平维持成本不变。

  已占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处于垄断竞争(寡头):

服务水平不变,尽力降低成本。

  退出阶段或完全垄断:

大幅降低成本,但也降低服务水平。

  

(二)、仓储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1仓库管理人的基本素质要求

  

(1)具有丰富的商品知识。

  

(2)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

  (3)熟悉仓储设备。

  (4)办事能力强。

  (5)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

  (6)具有一般的管理素质。

  2仓库保管员的职责

  二分区分类作业

  

(一)商品分区分类储存的意义

  1.商品分区分类储存的概念

  仓库商品的分区分类储存是根据“四一致”的原则(性能一致、养护措施一致、作业手段一致、消防方法一致),把仓库划分为若干保管区域;把储存商品划分为若干类别,以便统一规划储存和保管。

  2.仓库的分区分类与专仓专储的主要区别

  

(1)仓库阶性质不同。

  

(2)储存商品的种类多少不同。

  (3)储存商品的数量多少不同。

  (4)储存商品阶性质不同。

  3.分区分类储存商品的作用

  

(1)可缩短商品拣选及收、发作业的时间;

  

(2)能合理使用仓容,提高仓容利用率;

  (3)有利于保管员熟悉商品的性能,提高保管养护的技术水平;

  (4)可合理配制和使用机械设施,有效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操作程度;

  (5)有利于仓储商品的安全,减少损耗。

  

(二)商品分区分类储存的原则

  仓库分区分类储存商品应遵循以下原则:

1.商品的自然属性、性能应一致

2.商品的养护措施应一致

3.商品的作业手段应一致

4.商品的消防方法应一致

  (三)商品分区分类储存的方法

  由于仓库的类型、规模、经营范围、用途各不相同,各种仓储商品的性质、养护方法也迥然不同,因而分区分类储存的方法也有多种,需统筹兼顾,科学规划。

1.按商品的种类和性质分区分类储存

2.按商品的危险性质分区分类储存

3.按商品的发运地分区分类储存

4.按仓储作业的特点分区分类储存

5.按仓库的条件及商品的特性分区分类储存

  三货物规划和统一编号作业

  

(一)货位编号的要求和方法

  1.货位编号的要求

  

(1)标志设置要适宜

  

(2)标志制作要规范

  (3)编号顺序要一致

  (4)段位间隔要恰当

  2.货位编号的方法

  

(1)仓库内储存场所的编号

  

(2)库房编号

  (3)货位编号

  

(二)商品分类及编码的原则、方法

  1.商品分类的原则、方法

  商品的分类是指为满足某种目的和需要,根据商品的特征、特性,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划分为不同类别和组别的过程。

  

(1)商品分类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可扩性原则;

  兼容性原则;

  惟一性原则。

  

(2)商品分类的方法:

  ①按商品的用途分类:

可将全部商品分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类;若将生活资料继续按用途分类,又可分为食品、医药用品、纺织品等等。

  ②按商品的原材料分类:

这种分类适用于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对商品的性能和品质影响较大,或起决定作用的情况。

  ③按商品的加工方法分类:

若生产工艺不同,生产出的商品特性、品种也就不同的商品可使用这种分类方法。

  ④按商品的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分类:

有的商品其特性、质量、用途,往往是由其主要成份或特殊成份所决定,则可采用该种分类方法。

  ⑤按其他特征分类:

譬如按商品的形状、尺寸、颜色、重量、产地、产季等分类。

  2.商品编码的原则和方法

  商品编码,又称商品货号或商品代码,它赋予商品以一定规律的代表性符号。

符号可以由字母、数字或特殊标记等构成。

  

(1)商品编码的原则:

  唯一性原则;

  简明性原则;

  标准性原则;

  可扩性原则;

  稳定性原则。

  

(2)商品编码的种类:

商品编码以所用的符号类型分为:

数字代码、字母代码、字母一数字代码、条形码共四种。

其中,最常用的是数字代码和条形码。

  (3)商品编码的方法:

商品编码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

  ①层次编码法:

是按照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次、顺序,依次进行编码,主要采用线分类体系。

  ②平行编码法:

以商品分类面编码的一种方法,即每个分类面确定一定数量的码位,各代码之间是并列平行的关系。

例如:

服装的平行编码法如下表所示。

若是全毛淑女西装,其编号为(AHl)。

编码时可全部用字母或全部用数字编码,也可同时用字母、数字进行编码。

服装面料式样款式服装面料式样款式

全毛(A)男士装(I)西装

(1)毛绦(C)童装(1II)连衣裙(3)

全棉(B)淑女装(H)大衣

(2)丝麻(D)婴儿装(Iv)衬衫(4)

  ③混合编码法:

是层次编码法与平行编码法的结合运用。

  四堆码与苫垫作业

  

(一)堆码作业技术

  1.堆码的要求

  

(1)对堆码场地的要求。

  

(2)对堆码商品的要求。

商品在正式堆码前,须达到以下要求:

①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已全查清;

②商品已根据物流的需要进行编码;

③商品外包装完好、清洁、标志清楚;

④部分受潮、锈蚀以及发生质量变化的不合格商品,已加工恢复或已剔除;

⑤为便于机械化作业,准备堆码的商品已进行集装单元化。

(3)堆码操作的要求

  ①安全。

  ②合理。

  ③方便。

  ④整齐。

  ⑤节约。

  2.货垛安排

  

(1)货垛“五距”的规范要求。

货垛的“五距”指:

垛距、墙距、柱距、顶距和灯距。

  

(2)货垛可堆层数、占地面积的确定。

  (3)货垛底层排列。

  (4)货垛的基本形式。

为适应不同商品的性能、外形和保管要求,货垛的形式可以各异。

箱形商品的堆垛通常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重叠式;砖砌式;纵横交错式;中心留空通风式。

  

(二)苫垫作业技术

  1.苫盖技术

  

(1)苫盖目的。

为了防止商品直接受到风吹、雨打、日晒、冰冻的侵蚀,存放在露天货场的商品一般都需苫盖。

  

(2)苫盖材料。

通常使用的苫盖材料有:

塑料布、席子、油毡纸、铁皮、苫布等,也可以利用一些商品的旧包装材料改制成苫盖材料

  (3)苫盖方法。

苫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垛形苫盖法、鱼鳞苫盖法、隔离苫盖法、活动棚架苫盖法。

  2.垫垛技术

  垫垛就是在商品堆垛前,根据货垛的形状、底面积大小、商品保管养护的需要、负载重量等要求,预先铺好垫垛物的作业。

  五保管作业流程

  

(一)仓储业务作业的概念

  仓储业务作业是指从商品入库到商品发送的整个仓储作业全过程。

主要包括入库流程出库流程和库房管理等内容。

  

(二)仓储业务作业的全过程

  仓储业务作业全过程所包含的内容:

商品验收入库作业、商品保管作业、商品盘点作业、呆废商品处理、退货处理、账务处理、安全维护、商品出库作业、资料保管等。

其作业流程大体上如下图所示。

退货

财务

入库

储存

出库

储存条件控制

储存期限管理

超期商品管理

盘点管理

核对出库单

检验质量

核对实物

  (三)仓储业务作业的要求

仓储业务作业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组织严密的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准确、严格、经济。

1.及时

2.准确

3.严格

4.经济

  第三节仓库的出入管理

  一入库作业管理

  

(一)商品接收的依据

  商品入库的依据是仓库同货主企业签订的仓储合同、仓库的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入库通知或物资入库计划。

  

(二)商品入库的方式

  1.车站、码头:

  

(1)提货人员对所提取的商品应了解其品名、型号、特性和一般保管知识、装卸搬运注意事项等。

  

(2)提货时应根据运单以及有关资料详细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并要注意商品外观,查看包装、封印是否完好,有无沾污、受潮、水渍、油渍等异状。

  (3)在短途运输中,要做到不混不乱,避免碰坏损失。

危险品应按照危险品搬运规定办理。

  (4)商品到库后,提货员应与保管员密切配合,尽量做到提货、运输、验收、入库、堆码一条龙作业,从而缩短入库验收时间,并办理内部交接手续。

  2专用线接车:

  3仓库自行接货:

  4库内接货:

  (三)商品入库交接的程序

  入库流程:

订购单一送货单一点收检查一办理入库手续一物品放置到指定位置一物品标识卡加以标识。

  (四)商品入库的验收

  商品验收是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

  1商品验收的作用。

  

(1)验收是做好商品保管保养的基础。

  

(2)验收记录是仓库提出退货、换货和索赔的依据。

  (3)验收是避免商品积压,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

  (4)验收有利于维护货主利益。

  2验收作业流程及其内容。

商品验收包括验收准备、核对证件和检验实物三个作业环节。

  

(1)验收准备。

  

(2)核对凭证。

  (3)实物检验。

  a.数量检验。

  b.质量检验。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机械物理性能检验和化学成分检验四种形式。

  (五)入库中的问题处理

  1商品验收中,可能会发现诸如证件不齐、数量短缺、质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应区别不同情况,及时处理。

  2在商品验收过程中,如果发现商品数量或质量的问题,应该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进行处理。

  二出库业务作业

  

(一)商品出库的依据

  商品出库必须依据货主开的“商品调拨通知单”,才能出库。

  

(二)商品出库的要求和基本方法

  1商品出库要求:

做到“三不三核五检查”。

“三不”,即未接单据不登账,未经审单不备货,未经复核不出库;

“三核”,即在发货时,要核实凭证、核对账卡、核对实物;

“五检查”,即对单据和实物要进行品名检查、规格检查、包装检查、件数检查、重量检查。

  2商品出库的形式:

  

(1)送货。

  

(2)自提。

  (3)过户。

  (4)取样。

  (5)转仓。

  (三)商品出库的程序

1出库流程:

  

(1)内部:

领料人填写领料单一主管签字一凭单领料一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并发料。

  

(2)外部:

商务代表填写库单一用户确认一收银一出库单送到装机处一装机人员领料一仓库发料一装机人员核对规格、数量并签字。

  2货物出库的方式:

货物出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客户自提。

是客户自己派人或派车来公司的库房提货。

  第二种,委托发货。

自己去提货有困难的客户,他们会委托公司去找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送货服务。

  第三种,是仓储企业派自己的货车给客户送货的一种出库方式。

  3出库程序:

出库程序包括核单一复核一包装一点交一登账一清理等过程。

  

(1)核单备料。

  

(2)复核。

  (3)包装。

  (4)点交。

  (5)登账。

  (6)现场和档案的清理。

  4退货手续:

退货流程:

商务填红字出库单一收银一装配一核对货单办理退库手续一货物归还原位

  (四)出库中的问题处理

  商品出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是多方面的,应分别对待处理。

  1出库凭证(提货单)上的问题。

  2货数与实存数不符。

  3串发货和错发货。

  4包装破漏。

  5漏记和错记账。

  第四节分拣配货作业

  一拣选式配货作业

  

(一)拣选式配货作业

  分拣作业过程包括四个环节:

行走、拣取、搬运和分类。

  从分拣作业的四个基本过程可以看出,分拣作业所消耗的时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形成拣货指令的定单信息处理过程所需时间;

(2)行走或货物运动的时间;

(3)准确找到储位并确认所拣货物及其数量所需时间;

(4)拣取完毕,将货物分类集中的时间。

  

(二)拣选式配货作业管理

  分拣作业系统的能力和成本取决于配送中心或仓库的组织管理。

分拣作业管理内容包括:

储位管理、出货管理、拣选路径管理、补货管理、空箱和无货托盘的管理等。

1.基于分拣作业的储位管理

2.出货管理

3.拣选路径管理

4.补货管理

5.空箱和无货托盘的管理

  二分货式配货作业

  

(一)“人到货”分拣方法

  这种方法是分拣货架不动,即货物不运动,通过人力拣取货物。

在这种情况下,分拣货架是静止的,而分拣人员带着流动的集货货架或容器到分拣货架,即拣货区拣货,然后将货物送到静止的集货点。

  

(二)分布式的“人到货”分拣方法

  这种分拣作业系统的分拣货架也是静止不动,但分货作业区被输送机分开。

这种分拣方法也简称为“货到皮带”法。

  三分拣式配货作业

  

(一)“货到人”的分拣方法

  这种作业方法是人不动,托盘(或分拣货架)带着货物来到分拣人员面前,再由不同的分拣人员拣选,拣出的货物集中在集货点的托盘上,然后由搬运车辆送走。

  

(二)闭环“货到人”的分拣方法

  闭环“货到人”分拣方法中载货托盘(即集货点)总是有序地放在地上或搁架上,处在固定位置。

输送机将分拣货架(或托盘)送到集货区,拣货人员根据拣货单拣选货架中的货物,放到载货托盘上,然后移动分拣货架,再由其它的分拣人员拣选,最后通过另一条输送机,将拣空后的分拣货架(拣选货架)送回。

  四自动分拣式配货作业

  自动化分拣系统的分拣作业与上面介绍的传统分拣系统有很大差别,可分为三大类:

自动分拣机分拣、机器人分拣和自动分类输送机分拣。

  

(一)自动分拣机分拣系统

  自动分拣机,一般称为盒装货物分拣机。

是药品配送中心常用的一种自动化分拣设备。

这种分拣机有两排倾斜的放置盒状货物的货架,架上的货物用人工按品种、规格分别分列堆码;货架的下方是皮带输送机;根据集货容器上条码的扫描信息控制货架上每列货物的投放;投放的货物接装进集货容器,或落在皮带上后,再由皮带输送进入集货容器。

  

(二)机器人分拣系统与装备

  与自动分拣机分拣相比,机器人分拣具有很高的柔性。

  (三)自动分拣系统

  当供应商或货主通知配送中心按订单发货时,自动分拣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从庞大的存储系统中准确找到要出库的商品所在的位置,并按所需数量、品种、规格出库。

自动分拣系统一般由识别装置、控制装置、分类装置、输送装置组成,需要自动存取系统(AS/RS)支持。

  第五节现代保管技术

  一仓库温湿度保管

  

(一)温湿度的基本知识

1.空气温度

指空气的冷热程度,又叫气温,仓库温度的控制既要注意库房内外的温度,也要注意储存物资本身的温度。

2.空气湿度

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通常以绝对湿度、饱和湿度和相对湿度来表示。

3.露点

  在绝对湿度和气压不便变阶情况下,若气温降低,空气中容纳不了原气温时所含的水蒸气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

  

(二)空气温湿度的变化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1.商品的吸湿性

指商品吸着和放出水分阶性质,它与商品养护有着密切关系。

商品吸湿性的大小以及吸湿速度的快慢,都直接影响该商品含水量的增减,对商品质量的影响极大。

2.商品的安全水分

是指吸湿性商品可以安全储存的最高含水量(也叫临界含水量)。

3.商品的安全相对湿度与安全温度

吸湿性商品的含水量是随着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商品在储存中,为了保证其质量的安全,都要求空气温湿度条件与之相适应,使商品的含水量不超过临界水分。

  (三)仓库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

1.仓库的密封

仓库密封就是把整库、整垛或整件商品尽可能地密封起来,减少外界不良气候条件对其影响,以达到商品安全储存的目的。

2.通风

通风就是利用库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气压差,使库内外空气形成对流,来达到调节库内温湿度的目的。

3.吸潮

吸潮是与密封配合,用以降低库内空气湿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霉雨季节或阴雨天,当库内湿度过大,又无适当通风时机的情况下,在密封库里常采用吸潮的办法,以降低库内的湿度,常采用吸潮剂或去湿机吸潮。

  二金属的防锈与除锈

  仓储商品的锈蚀一般是指金属制品的锈蚀,即金属制品的生锈和腐蚀,它是由于金属表面受到周围介质的化学作用或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现象,它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仓储商品养护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金属制品的防锈

  

(1)认真选择储存场所

  

(2)保持库房和货场干燥

  (3)保持库内外清洁,清除堆跺周围杂草,不使材料受到沾污和附着尘土。

  (4)认真选择储存条件

  

(二)金属制品的除锈

  1.密封法防锈蚀

  

(1)干燥空气封存法

  

(2)充氮封存法

  (3)涂油防锈

  (4)化学药剂除锈

  三霉变和虫害的防治

  

(一)商品霉变的防治

  1.化学药剂防霉

  防霉变最主要方法是使用防霉腐剂。

其基本原理是使微生物菌体蛋白凝固、沉淀、变性,或破坏酶系统使酶失去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和代谢;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破裂体。

  2.气相防霉变

  就是使用具有挥发性的防霉防腐剂,利用其挥发生成的气体,直接与霉腐微生物接触,杀死或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以达到防霉腐的目的。

有的在生产中将防霉腐剂直接加到商品上,对其外观与质量没有不良影响。

为了提高防霉腐的效果,一般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常用的气相防霉腐剂有多聚甲醛和环氧乙烷。

  3.气调防霉腐

  气调防霉腐要在密封条件下,通过改变空气组成成分,以降低氧的浓度,造成低氧环境,来抑制腐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生物性商品的呼吸强度,从而达到防霉腐的效果。

  4.低温冷藏防霉腐

  低温冷藏防霉腐所需的温度与时间,应以具体商品而定,一般温度愈低,持续时间愈长,霉腐微生物的死亡率愈高。

  5.干燥防霉腐

  它是通过减少仓库环境中的水分和商品本身的水分,使霉腐微生物得不到生长繁殖所需水分而达到防霉腐。

  6.其他方法

  利用紫外线、微波、红外线、辐射等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