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7775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docx

最新中国地理资料复习资料资料

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

中国人地关系地域综合体

中国地理的学科特点:

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

中国2016年GDP744127亿元

五岭:

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

两湖平原:

湖北、湖南

高原季风:

青藏高原冬夏季的冷热源作用,形成高原面与同高度周围大气之间的气压梯度差。

夏季,气流从四周向高原面辐合,风向高原面上吹;冬季相反,风从高原向外吹,形成高原季风。

南槽北脊:

在对流层下层,西风带遇青藏高原后受阻,产生分支绕流,形成南槽北脊,北支急流形成地形脊,南支急流为地形槽。

昆明准静止锋:

位于云贵高原,主要有变形的极地大陆气团和西南气流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滞演变而形成。

云层低而薄,易形成阴雨天气。

锋区位置多在贵阳与昆明之间。

干燥度:

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用以表示一个地区的干湿程度。

中国文化源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齐鲁文化:

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统称。

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鲁文化尊重传统。

东临滨海的齐国吸引了当地土著文化(车夷文化)并加以发展,齐文化讲求革新,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

巴蜀文化:

指四川省,重庆市的文化。

是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组成文化。

长江经济带:

东起上海,西至云南,贯穿七省二直辖市,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转型实施新区域开放开发战略,依托长江推动经济带发展。

黑潮起源于菲律宾东南,主干流沿台湾以东,经台湾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进入东海,顺东海大陆坡向东北流去。

在台湾东北,黑潮向北分出一股支流,流向浙闽沿海,称台湾暖流。

黑潮主干流到日本九州岛以南的分流西支称对马暖流。

对马暖流至济州岛东南海面分流的支流向西北进入黄海,称黄海暖流。

蜀身毒道古老的国际通道,西汉形成,起自四川,经过云南,进入缅甸,直抵印度。

始于丝织业发达的成都平原,并沿途的丝绸商贸著称,历史学家又称之为南方丝绸之路。

吐蕃-泥波罗古道在唐代,是自长安起。

经吐蕃和泥波罗通往印度的一条重要国际通道。

历史上是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通道

★★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发展意义:

①有利于形成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建设一个包容性很强的互利互惠的平台,为我国内陆和血缘地开国际市场通道

②加快中国巨额外汇储备走出去的步伐

③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

④开启中国型经济新常态的引擎,带动沿线产业发展

⑤全面构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发展空间

参与全球治理意义:

①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种推进的途径

②发挥了我国的地缘政治优势

③可以摆脱一些国家的不平等国际贸易谈判

④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为世界和平发展添上正能量

中国的自然区位及意义:

⑴自然地理区位

①半球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处于北半球的东部,评价:

陆地最集中的半球。

受大陆性影响深刻。

②经纬度位置:

纬度;3。

52’N-53。

33’N,评:

昼夜长短差异,热量南北差异

经度:

73。

40’E-135。

5’E,评:

东西时差大,气候变化性较强

③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评价:

使我国海陆兼备,形成季风气候

④地形位置:

北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原,西有帕米尔高原,西南有青藏高原,

东为太平洋。

评价:

使我国相对封闭,加剧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⑤大地构造位置,中国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汇位置。

评价:

地壳活动强。

⑵经济地理区位

①环太平洋经济圈,处于三大经济区之一

②区域性区位:

和东亚、南亚、中北压邻接。

与14个国家相邻。

③交通区位:

海上交通要冲,有两大亚欧大陆桥,铁路与其他国家想通。

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

气温:

近2000年来,中国气候总体上处于大暖期后的降温过程,但仍有较大的气候波动。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年平均气温波动上升趋势基本与北半球一致,略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值。

极端最低气温与平均气温都出现增高的趋势

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

①植被,气温升高将改变许多局部地区植被分布格局,在我国表现为:

东部森林植被带将北移,尤其是北方落叶针叶林有可能移出我国境内,华北地区和东北辽河流域未来可能荒漠化;西部沙漠和草原略有退缩,将被草原和灌丛取代;高寒草甸分布可能略有缩小,将被萨瓦纳和常绿针叶林取代。

另外,广泛分布于高寒草原和高寒沼泽草甸植被将因干旱而退化,湿生草甸植被向中旱生植被演替。

②冰川、冻土、湿地减少

③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海岸侵蚀比较普遍,赤潮灾害频繁,红树林和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退化。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

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山地面积广,地势高差大;

③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类型齐全。

五种常态地貌类型: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中国特殊地貌类型:

(1)丹霞地貌:

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峭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貌特征。

(2)张家界地貌:

是石英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在中国华南板块大地构造背景和亚热带湿润区内,由产状水平的中、上泥盆统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力等营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以及深切嶂谷、石墙、天生桥、方山、平台等造型地貌为代表的地貌景观。

(3)雅丹地貌:

陡峭的小山峰。

(4)嶂石地貌:

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张家界地貌是以塔柱状峰林为特色,看上去是千峰耸立、万石峥嵘的景观。

丹霞地貌红色的奇峰异石与嶂石岩有点相似,但它是由流水整体侵蚀切割形成的,以块状结构为主。

而嶂石岩地貌则是以延续不断的丹崖长墙、弯曲相连的型嶂谷以及一头开口的峡谷为主要特色。

中国大地构造位置、单元及演化:

构造位置:

中国夹峙在西伯利亚地台与印度地台两大稳定单元之间的相对活动地带;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带和亚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附近。

构造単元:

塔里木——中朝板块、扬子板块、青藏板块和印度板块。

构造演化:

大致以塔里木——中朝板块和扬子板块为核心,逐渐向外扩展。

扩张方式为俯冲后退式和碰撞相接式。

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东北、华北多煤炭、稀土,中南区和西南区以有色金属、化学矿为主,南方多以有色金属和磷,华东有色金属较多,西北区产钾盐、有色金属等。

矿产资源的组合特点:

①资源丰富,种类齐全;②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独立矿少;③大矿少、中小型矿多,坑采矿多露天矿少;

④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矿藏相对集中。

内生矿产和外生矿产的分布,均受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控制。

一般内生矿产多分布在较活动的构造带,或一个构造体系中想对不稳定的部分;沉积矿产大部分分布于地壳活动性不太强烈的地带,或一个构造体系中相对稳定的部位

内生矿产成矿带:

①川滇经向构造带;②滇西—西藏弧形构造带;③湘黔边境山地、太行山、大兴安岭、东北东部山地以及浙、闽、粤等地

外生矿的分布:

天山—阴山构造带;天山—阴山与昆仑山—秦岭构造带之间的塔里木—中朝地块;昆仑山—秦岭构造带南面的扬子板块。

铁矿成因:

①内生铁矿;②外生铁矿⒈浅海沉积铁矿⒉海陆交替相和湖相沉积铁矿;③多成因铁矿沉积变质铁矿石碌式铁矿

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①季风气候显著;②气候的大陆性强;

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亚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中国气候的形成因素

⑴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是决定太阳辐射和热量条件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气候特征的基本因素。

②海陆位置: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疆土西北半壁伸入亚洲大陆腹地,东南半壁频临海洋。

由于海洋与大陆的热容量不同,热力发生差异,形成不同的气压场。

中国东部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在西北内陆,应距海遥远,形成大陆性气候

⑵下垫面①地势与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使冬季风加强、夏季风阻滞,导致中国气候夏季风强,冬季风更强。

此外,纵横交错的山脉,对气流起明显的影响作用。

②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面积广、海拔高,形成独特的气候与天气。

青藏高原冬夏季的冷热源作用,形成高原面与同高度周围大气之间的气压梯度差。

夏季,气流从四周向高原辐合,风向高原面上吹;冬季,风从高原向外吹,形成青藏高原季风。

高原季风加强了中国海陆间的季风环流,使近地面的冬夏季风环流厚度增大,视力增强,冬季风南下、夏季风北上更远。

影响水汽输送量。

⑶季风环流①冬季环流冬季风控制中国大陆的时间是10月到翌年4月,最强盛时期为12月到翌年3月。

②夏季环流夏季风控制中国大陆的时间是5到10月,最强盛时期为6到8月。

水热结构

⑴气温与温度带①冬寒冷夏暖热:

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同纬度地区最冷。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于冬季;同纬度气温偏高。

②气温年较差大,但年平均气温偏低:

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所以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加由南往北加大。

中国全年平均气温分布一是北冷南热,二是平原暖、高原冷。

③温度带与四季划分:

划分温度带的依据是与农作物生长关系较大的≥10℃积温数和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同时参照自然景观及作物分布情况进行划分。

候平均气温(五天为一候)。

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

四季分布:

大体上是北方冬长夏短,南方冬短夏长。

北温带长冬无夏,春秋相连;中温带、南温带、亚热带寒来暑往,四季分明,热带长夏无冬。

⑵降水与干湿地带①降水量由东南往西北减少;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③降水变率大;④干燥度和干湿地带

湿润地区的干燥度:

<1.0

半湿润地带的干燥度:

1.0~1.5

半干旱地带的干燥度:

1.5~4

干旱地带的干燥度:

>4

特殊天气:

①寒潮:

冬季天气过程,冷空气强烈爆发过程中引起的天气现象,规模大,势力强,降温剧烈。

②梅雨:

从中国江淮流域到日本东南部,每年初夏的6—7月,都有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的连续阴雨期。

③台风:

热带洋面上的强大深厚的气旋性涡旋。

雨带推移:

(1)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

(2)6月:

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

(3)7月中旬:

雨带移到黄河流域,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进入伏旱期。

(4)7月下旬~8月初:

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

(5)9月上旬起副高南撤,雨带开始南移。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日月山、巴颜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而止于西端的国境线。

大致与400mm年降水量线相近。

外流区中的内流区:

鄂尔多斯高原、松嫩平原及雅鲁藏布江南侧的羊卓雍湖等

内流区中的外流区:

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的喀拉海

五大湖区及成因:

①青藏高原湖区:

多构造湖和冰川作用形成,也有因泥石流阻塞河床形成的堰塞湖,湖水较深,湖面海拔高。

②东部平原湖区:

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湖区,多河流作用形成,有的是河流受阻潴水形成,有的是牛轭湖。

湖泊多与河流相通,在水文性质与河流有密切联系,洪水期,水位上升,水面扩大。

③蒙新高原湖区:

区内以黑河为界分东西两部分,西部多构造湖,东部多小型风蚀湖,亦有部分构造湖。

多为内陆咸水湖。

④东北湖区:

多为外流的淡水湖。

平原地区的形成大都因地壳下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并有不透水层,使地表水积水而成。

山地湖泊一般与地质构造和火山活动有关,火山堰塞湖尤多。

⑤云贵高原湖区:

多为构造湖,也有喀斯特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溶蚀湖

冰川分类:

山岳冰川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冰川,大陆型冰川分布最广,以唐古拉山东段的碑加雪山,经嘉黎、工布江达至措美一线为界,以西各大山区的冰川均属大陆型冰川

地下水类型①松散沉积物孔隙水;②岩溶裂隙溶洞水;③基岩裂隙水④冻土空袭裂隙水

四大海区分界线:

①渤海与黄海分界线:

辽东半岛老铁三角与、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蓬莱角的连线;②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

长江口北侧的启东角与朝鲜半岛西南侧的济州岛西南角之间

的连线;

③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

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侧鹅銮鼻的连线。

对外水道:

黄海:

济州海峡

东海:

朝鲜(对马)海峡、大禹小禹海峡、吐噶喇海峡、冲绳海峡、宫古海峡

渤海:

渤海海峡

南海:

巴士海峡、巴连塘、民都洛、巴拉巴克、卡里驼、马六甲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流系统:

(1)外来的黑潮暖流

(2)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

沿岸流:

黄海沿岸流、辽东沿岸流、东海沿岸流、季风漂流

四大海区冬夏季环流格局:

渤海:

冬季:

南部气旋型,北部反气旋型夏季:

气旋型

黄海:

逆时针气旋环流

东海:

冬季:

准气旋型夏季:

同向型

南海:

冬季:

气旋型夏季:

反气旋型

海岸:

中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按成因和形态分为三类,①平原海岸,泥沙堆积物而成、岸线平直;②生物海岸,珊瑚礁和红树林组成;③基岩海岸,具有突出岬角和凹入海湾。

以杭州湾为界,以北主要是上升的基岩海岸和下降的平原海岸交错分布;以南基本是隆起的基岩海岸。

岛屿分为大陆岛(95%)和海洋岛,大陆岛按成因分为基岩岛和冲积岛。

海洋岛分为珊瑚岛和火山岛。

土壤植被分布规律:

东部沿海地带是季风湿润气候下的森林土壤,主要发育有铁铝土和淋溶土,属湿润海洋性土壤地带谱。

西部内陆地带是亚欧大陆的干旱中心。

主要发育干旱土和漠土,属于大陆类型地带谱,两者之间为多种类型的过渡性地带谱(半淋溶土和钙层土)。

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温度和降水都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土壤类型也随着纬度变化,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南向北依次为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和黄壤,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

秦岭淮河以北的温带与暖温带地区,自东向西,干燥度逐渐增加,土壤按东西近乎经度方向更替,表现出干湿带性分布规律。

在温带,土壤的演替顺序是从暗棕壤经东北平原的黑土,大兴安岭一带的灰色森林土,向西出现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在上述阴暗的暖温带地区,土壤分布则由沿海的山东、辽东半岛的棕壤向西北依次为半湿润地区森林草类混生条件下的褐土,半干旱地区的黑垆土及栗钙土,干旱稀疏植被下的灰钙土,至荒漠地区的灰漠土,并逐渐过渡到棕漠土和戈壁沙漠共存。

西北干旱内陆山地,常见的土壤垂直带谱结构是从山地灰漠土依次递变为山地棕钙土、山地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灰褐土和山地草甸土。

东部湿润地区山地,在亚热带地区,土壤垂直带为从山地红壤、黄壤依次递变为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和山地草甸土。

三大自然区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1、面积、人口

面积约占全国陆地46%,人口约全国总人口95%

面积约全国陆地27.3%,人口约全国总人口4%

面积约全国陆地26.7%,人口约全国总人口1%

2、新构造运动

上升幅度不大,沉降

差异上升为主

大幅上升为主

3、地势地貌

堆积平原、低山丘陵

高大山脉

大高原

4、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干旱气候

高寒气候

5、地貌与外引力

流水作用、化学风化

风力作用、干旱

物理风化作用、冰川作用

6、水文

降水、淡水、河川、径流大、地下水丰富

内流流域,矿化度高、径流少,季节性断流

湖泊众多

7、土壤

淋溶作用强、多为淋溶土、铁铝土,红壤

草甸土、漠土

土壤发育年轻,年轻的高山土

8、植被

森林、森林草原

草原、荒漠

荒漠、高山草甸

9、遗承性因素

遗承性强、古红色风化壳、土壤发育古老

冰川遗迹

遗承性少

10、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深刻

人类活动弱,生态环境脆弱

人类活动弱

11、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

热量

水分

水热综合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

⑴结构特征①性别结构不均衡;②年龄结构成年型;③文化构成偏低性;

④职业结构过渡型

⑵分布特征(最主要的特征是人口分布及不均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而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①位置距海越远,人口密度越少;

②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高原人口少;③温暖湿润地区人口多,寒冷干燥地区人口少;④人口密度增加与耕地分布、城镇发展直接相关。

解放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⑴第一阶段:

1952—1978年①三次结构:

G(增加值)Ⅰ:

Ⅱ:

Ⅲ。

由Ⅰ>Ⅲ>Ⅱ到Ⅱ>Ⅰ>Ⅲ,L(劳动力)Ⅰ:

Ⅱ:

Ⅲ,由Ⅰ>Ⅲ>Ⅱ到Ⅰ>Ⅱ>Ⅲ。

②Ⅰ产业内部结构:

以农耕为主,以粮为主③Ⅱ④Ⅲ

⑵第二阶段:

1979—1992年①三次结构:

G(增加值)由Ⅱ>Ⅰ>Ⅲ到Ⅱ>Ⅲ>Ⅰ;L(劳动力)由Ⅰ>Ⅱ>Ⅲ到Ⅰ>Ⅲ>Ⅱ。

②③④

⑶第三阶段:

1992—2004年①三次结构:

G总体结构没变,但Ⅰ有所下降;L总体结构不变,但Ⅲ有所上升,Ⅰ下降。

②③④

⑷第四阶段:

2005年以来①三次结构:

G:

由Ⅱ>Ⅲ>Ⅰ到Ⅲ>Ⅱ>Ⅰ;L:

Ⅰ>Ⅲ>Ⅱ到Ⅲ>Ⅰ>Ⅱ。

②③④

解放后我国区域发展模式及经济空间总体格局的演变

⑴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阶段(1949—1978年)①战略:

均衡发展。

②布局原则:

政治、国防、民族。

③总体格局:

沿海、内陆差距缩小,内地发展速度大于沿海发展速度,投资比例相似。

⑵区域优先发展阶段(1979—2000年)①战略:

效益优先。

②布局原则:

经济原则为主。

③总体格局:

出现东中西经济发展差异。

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阶段(2000年以后)①战略:

(四模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支撑)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

②原则:

经济、社会、生态。

★七区二十三带

东北平原农业主产区:

①优质水稻带;②专用玉米带;③优质大豆带;④优质畜产品带。

黄淮海平原农业主产区:

①优质专用小麦带;②优质棉花带;③专用玉米带;

④优质大豆带;⑤优质畜产品带

长江流域农业主产区:

①优质水稻带;②优质专用小麦带;③优质棉花带;

④优质油菜带;⑤优质畜产品带;⑥水产品产业带

汾渭平原农业主产区:

①优质专用小麦带;②专用玉米带

河套灌溉农业主产区:

①优质专用小麦带

甘新农业主产区:

①优质专用小麦带;②优质棉花带

华南农业主产区:

①优质专用小麦带;②甘蔗产业带;③水产品产业带

粮食安全问题:

①人口不断增长压力;②自然灾害;③结构性问题;

④农民收入问题;⑤国际市场问题;⑥耕地问题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改革方向

基本举措

主要目标

调结构

优化粮食品种结构,调整种植面积

改善供给关系

去库存

扶持粮食加工企业,纵深延伸产业链

提高供给效率

降成本

创新体制机制,农业科技进步

提升供给效益

补短板

加大农业投入,强化基础条件建设

强化供给能力

能源工业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能源工业特点:

①能源供应能力不断增强;②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③能源科技进步不断加快;④节能发展初显成效;⑤国际合作成果丰硕;⑥能源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问题:

①资源环境约束与能源需求的矛盾将日益扩大;②清洁能源比重小,发展阻力很大;③转变能源发展方式道路漫长;④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对策:

(低碳可持续)

1.加强地质勘察、对能源资源进行评价,探明储量

2.构建能源资源储备体系

3.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

4.加强能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

5.加强能源利用效率、能耗管理、节能产品生产

6.合理能源工业布局

十大钢铁工业基地:

上海、鞍本、京津唐、武汉、攀枝花、太原、包头、重庆、

马鞍山、台湾

十个旅游地理区:

中原历史文化区、华东山水园林区、东北林海雪原区、

华中名山峡谷区、华南热带景观区、西北丝路文化区、西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区、

北疆塞外草原风情区、青藏高原区、台港澳区。

★★我国中长期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八纵通道:

①沿海通道:

大连(丹东)~秦皇岛~天津~东营~潍坊~青岛(烟台)~连云港~

盐城~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深圳~湛江~北海(防城港)

②京沪通道:

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杭州),包括南京~杭州~

蚌埠~合肥~杭州;

③京港(台)通道:

北京~衡水~菏泽~商丘~阜阳~合肥(黄冈)~九江~

南昌~赣州~深圳~香港(九龙);

④京哈-京港澳通道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

长沙~广州~深圳~香港

⑤呼南通道:

呼和浩特(张家口)~大同~太原~郑州~襄阳~宜昌~常德~

益阳~永州~南宁。

⑥京昆通道:

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重庆)~昆明高速铁路

⑦包(银)海通道(包海铁路):

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成都(重庆)~

昆明高速铁路

⑧兰(西)广通道:

兰州(西宁)~成都(重庆)~贵阳~广州

八横通道:

①绥满通道:

绥芬河~牡丹江~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满洲里

②京兰通道:

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兰州

③青银通道:

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银川

④陆桥通道:

连云港~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乌鲁木齐

⑤沿江通道:

上海~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

⑥沪昆通道:

上海~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

⑦厦渝通道:

厦门~龙岩~赣州~长沙~常德~张家界~黔江~重庆

⑧广昆通道:

广州~南宁~昆明

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

四纵客运专线:

①北京-上海客运专线,包括蚌埠-合肥、南京-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②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

③北京-沈阳-哈尔滨客运专线,包括锦州-营口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④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四横客运专线:

①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②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

连接西南、华中和华北地区。

③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

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④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我国高速公路7918网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简称7918网,由七条首都放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共三十四条主线以及五条地区环线、两条并行线、三十七条联络线组成。

①首都放射线七条,北京到上海,北京到台北,北京到港澳,北京到昆明,北京到拉萨,北京到乌鲁木齐,北京到哈尔滨。

②南北纵向九条,鹤岗到大连,沈阳到海口,长春到深圳,济南到广州,大庆到广州,二连浩特到广州,包头到茂名,兰州到海口,重庆到昆明。

③东西横向十八条,绥芬河到满洲里,珲春到乌兰浩特,丹东到锡林浩特,荣成到乌海,青岛到银川,青岛到兰州,连云港到霍尔果斯,南京到洛阳,上海到西安,上海到成都,上海到重庆,杭州到瑞丽,上海到昆明,福州到银川,泉州到南京,厦门到成都,汕头到昆明,广州到昆明

PRED系统:

(P人口R资源E环境D发展)一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等关系构成的紧密相连的复杂开放巨系统

土地退化的类型及表现:

类型:

沙漠化、石漠化、盐漠化、水漠化(沼泽化、草甸化、水土流失)

表现:

①森林资源危机:

森林质量下降,用材林面积缩小,森林资源面临枯竭

②草场退化:

草原生态系统脆弱性明显,不适当地利用极易造成退化

③水土流失严重:

表土层流失和耕地肥力下降,淤塞河道和湖泊水库,增加下游洪涝灾害和抗旱能力,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退化,最终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建设

④土地荒漠化:

⒈湿润及半湿润地带的荒漠化,⒉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