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801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docx

金属塑性成型原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俞汉清主编

第一章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

什么是塑性成形?

塑性成形有何特点?

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

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

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塑性成形的特点:

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

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

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

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

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

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

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

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

成型工序:

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Ⅱ.按成型时工件的温度可分为热成形、冷成形和温成形。

第二章

3.试分析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

不同时性是由多晶体的各个晶粒位向不同引起的。

2)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

晶粒之间的连续性决定,还要求每个晶粒进行多系滑移;每个晶粒至少要求有 5个独立的滑移系启动才能保证。

3)晶粒与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的变形的不均匀性。

Add:

4)滑移的传递,必须激发相邻晶粒的位错源。

5)多晶体的变形抗力比单晶体大,变形更不均匀。

6)塑性变形时,导致一些物理,化学性能的变化。

7)时间性。

hcp系的多晶体金属与单晶体比较,前者具有明显的晶界阻滞效应和极高的加工硬化率,而在立方晶系金属中,多晶和单晶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就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4.试分析晶粒大小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①晶粒越细,变形抗力越大。

晶粒的大小决定位错塞积群应力场到晶内位错源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又影响位错的数目n。

晶粒越大,这个距离就越大,位错开动的时间就越长,n也就越大。

n越大,应力场就越强,滑移就越容易从一个晶粒转移到另一个晶粒。

②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就越好。

a.一定体积,晶粒越细,晶粒数目越多,塑性变形时位向有利的晶粒也越多,变形能较均匀的分散到各个晶粒上;

b.从每个晶粒的应力分布来看,细晶粒是晶界的影响区域相对加大,使得晶粒心部的应变与晶界处的应变差异减小。

这种不均匀性减小了,内应力的分布较均匀,因而金属断裂前能承受的塑性变形量就更大。

5.什么叫加工硬化?

产生加工硬化的原因是什么?

加工硬化对塑性加工生产有何利弊?

加工硬化----随着金属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

加工硬化的成因与位错的交互作用有关。

随着塑性变形的进行,位错密度不断增加,位错反应和相互交割加剧,结果产生固定割阶、位错缠结等障碍,以致形成胞状亚结构,使位错难以越过这些障碍而被限制在一定X围内运动。

这样,要是金属继续变形,就需要不断增加外力,才能克服位错间强大的交互作用力。

加工硬化对塑性加工生产的利弊:

有利的一面:

可作为一种强化金属的手段,一些不能用热处理方法强化的金属材料,可应用加工硬化的方法来强化,以提高金属的承载能力。

如大型发电机上的护环零件(多用高锰奥氏体无磁钢锻制)。

不利的一面:

①由于加工硬化后,金属的屈服强度提高,要求进行塑性加工的设备能力增加;

②由于塑性的下降,使得金属继续塑性变形困难,所以不得不增加中间退火工艺,从而降低了生产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6.什么是动态回复?

为什么说动态回复是热塑性变形的主要软化机制?

动态回复是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自发地向自由能低的方向转变的过程)。

动态回复是热塑性变形的主要软化机制,是因为:

①动态回复是高层错能金属热变形过程中唯一的软化机制。

动态回复是主要是通过位错的攀移、交滑移等实现的。

对于层错能高的金属,变形时扩展位错的宽度窄,集束容易,位错的交滑移和攀移容易进行,位错容易在滑移面间转移,而使异号位错相互抵消,结果使位错密度下降,畸变能降低,不足以达到动态结晶所需的能量水平。

因为这类金属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即使变形程度很大,变形温度远高于静态再结晶温度,也只发生动态回复,而不发生动态再结晶。

②在低层错能的金属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回复虽然不充分,但也随时在进行,畸变能也随时在释放,因而只有当变形程度远远高于静态回复所需要的临界变形程度时,畸变能差才能积累到再结晶所需的水平,动态再结晶才能启动,否则也只能发生动态回复。

Add:

动态再结晶容易发生在层错能较低的金属,且当热加工变形量很大时。

这是因为层错能低,其扩展位错宽度就大,集束成特征位错困难,不易进行位错的交滑移和攀移;而已知动态回复主要是通过位错的交滑移和攀移来完成的,这就意味着这类材料动态回复的速率和程度都很低(应该说不足),材料中的一些局部区域会积累足够高的位错密度差(畸变能差),且由于动态回复的不充分,所形成的胞状亚组织的尺寸小、边界不规整,胞壁还有较多的位错缠结,这种不完整的亚组织正好有利于再结晶形核,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发生。

需要更大的变形量上面已经提到了。

7.什么是动态再结晶?

影响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动态再结晶是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动态再结晶和静态再结晶基本一样,也会是通过形核与长大来完成,其机理也是大角度晶界(或亚晶界)想高位错密度区域的迁移。

动态再结晶的能力除了与金属的层错能高低(层错能越低,热加工变形量很大时,容易出现动态再结晶)有关外,还与晶界的迁移难易有关。

金属越存,发生动态再结晶的能力越强。

当溶质原子固溶于金属基体中时,会严重阻碍晶界的迁移、从而减慢动态再结晶的德速率。

弥散的第二相粒子能阻碍晶界的移动,所以会遏制动态再结晶的进行。

9.钢锭经过热加工变形后其组织和性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见 P27-31)

①改善晶粒组织②锻合内部缺陷③破碎并改善碳化物和非金属夹杂物在钢中的分布④形成纤维组织⑤改善偏析

10.冷变形金属和热变形金属的纤维组织有何不同?

冷变形中的纤维组织:

轧制变形时,原来等轴的晶粒沿延伸方向伸长。

若变形程度很大,则晶粒呈现为一片纤维状的条纹,称为纤维组织。

当金属中有夹杂或第二相是,则它们会沿变形方向拉成细带状(对塑性杂质而言)或粉碎成链状(对脆性杂质而言),这时在光学显微镜下会很难分辨出晶粒和杂质。

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钢锭内部粗大的树枝状晶逐渐沿主变形方向伸长,与此同时,晶间富集的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的走向也逐渐与主变形方向一致,其中脆性夹杂物(如氧化物,氮化物和部分硅酸盐等)被破碎呈链状分布;而苏醒夹杂物(如硫化物和多数硅酸盐等)则被拉长呈条状、线状或薄片状。

于是在磨面腐蚀的试样上便可以看到顺主变形方向上一条条断断续续的细线,称为“流线 ”,具有流线的组织就称为“纤维组织”。

在热塑性加工中,由于再结晶的结果,被拉长的晶粒变成细小的等轴晶,而纤维组织却被很稳定的保留下来直至室温。

所以与冷变形时由于晶粒被拉长而形成的纤维组织是不同的。

12.什么是细晶超塑性?

什么是相变超塑性?

①细晶超塑性它是在一定的恒温下,在应变速率和晶粒度都满足要求的条件下所呈现的超塑性。

具体地说,材料的晶粒必须超细化和等轴化,并在在成形期间保持稳定。

②相变超塑性要求具有相变或同素异构转变。

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或合金在相变温度附近反复加热和冷却,经过一定的循环次数后,就可以获得很大的伸长率。

相变超塑性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温度幅度和温度循环率。

15.什么是塑性?

什么是塑性指标?

为什么说塑性指标只具有相对意义?

塑性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它是金属的一种重要的加工性能。

塑性指标,是为了衡量金属材料塑性的好坏而采用的某些试验测得的数量上的指标。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和扭转试验。

由于各种试验方法都是相对于其特定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条件的,由此所测定的塑性指标(或成形性能指标),仅具有相对的和比较的意义。

它们说明,在某种受力状况和变形条件下,哪种金属的塑性高,哪种金属的塑性低;或者对于同一种金属,在那种变形条件下塑性高,而在哪种变形条件下塑性低。

16.举例说明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对钢的塑性的影响。

(P41-44)

①碳:

固溶于铁时形成铁素体和奥氏体,具有良好的塑性。

多余的碳与铁形成渗碳体(Fe 3C),大大降低塑性;

②磷:

一般来说,磷是钢中的有害杂质,它在铁中有相当大的溶解度,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降低,在冷变形时影响更为严重,此称为冷脆性。

③硫:

形成共晶体时熔点降得很低(例如 FeS的熔点为 1190℃,而 Fe-FeS的熔点为 985℃)。

这些硫化物和共晶体,通常分布在晶界上,会引起热脆性。

④氮:

当其质量分数较小(0.002%~0.015%)时,对钢的塑性无明显的影响;但随着氮化物的质量分数的增加,钢的塑性降降低,导致钢变脆。

如氮在α铁中的溶解度在高温和低温时相

差很大,当含氮量较高的钢从高温快速冷却到低温时,α铁被过饱和,随后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氮逐渐以 Fe 4N形式析出,使钢的塑性、韧性大为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时效脆性。

若在 300℃左右加工时,则会出现所谓“兰脆”现象。

⑤氢:

氢脆和白点。

⑥氧:

形成氧化物,还会和其他夹杂物(如 FeS)易熔共晶体(FeS-FeO,熔点为910℃)分布于晶界处,造成钢的热脆性。

合金元素的影响:

①形成固溶体;②形成硬而脆的碳化物;……

17.试分析单相与多相组织、细晶与粗晶组织、锻造组织与铸造组织对金属塑性的影响。

①相组成的影响:

单相组织(纯金属或固溶体)比多相组织塑性好。

多相组织由于各相性能不同,变形难易程度不同,导致变形和内应力的不均匀分布,因而塑性降低。

如碳钢在高温时为奥氏体单相组织,故塑性好,而在 800℃左右时,转变为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组织,塑性就明显下降。

另外多相组织中的脆性相也会使其塑性大为降低。

②晶粒度的影响:

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也越好。

因为在一定的体积内,细晶粒金属的晶粒数目比粗晶粒金属的多,因而塑性变形时位向有利的晶粒也较多,变形能较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晶粒上;又从每个晶粒的应力分布来看,细晶粒时晶界的影响局域相对加大,使得晶粒心部的应变与晶界处的应变差异减小。

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变形不均匀性较小,由此引起的应力集中必然也较小,内应力分布较均匀,因而金属在断裂前可承受的塑性变形量就越大。

③锻造组织要比铸造组织的塑性好。

铸造组织由于具有粗大的柱状晶和偏析、夹杂、气泡、疏松等缺陷,故使金属塑性降低。

而通过适当的锻造后,会打碎粗大的柱状晶粒获得细晶组织,使得金属的塑性提高。

18.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体趋势是:

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并不是简单的线性上升;在加热过程中的某些温度区间,往往由于相态或晶粒边界状态的变化而出现脆性区,使金属的塑性降低。

在一般情况下,温度由绝对零度上升到熔点时,可能出现几个脆性区,包括低温的、中温的和高温的脆性区。

下图是以碳钢为例:

区域Ⅰ,塑性极低—可能是由与原子热振动能力极低所致,也可能与晶界组成物脆化有关;区域Ⅱ,称为蓝脆区(断口呈蓝色),一般认为是氮化物、氧化物以沉淀形式在晶界、滑移面上析出

所致,类似于时效硬化。

区域Ⅲ,这和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形成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共存有关,也可能还与晶界上出现FeS-FeO低熔共晶有关,为热脆区。

19.什么是温度效应?

冷变形和热变形时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有何不同?

温度效应:

由于塑性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变形体温度升高的现象。

(热效应:

塑性变形时金属所吸收的能量,绝大部分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一般来说,冷变形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开始时塑性略有下降,以后由于温度效应的增强,塑性会有较大的回升;而热变形时,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开始时塑性通常会有较显著的降低,以后由于温度效应的增强,而使塑性有所回升,但若此时温度效应过大,已知实际变形温度有塑性区进入高温脆区,则金属的塑性又急速下降。

第三章

2.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

①X量:

由若干个当坐标系改变时满足转换关系的分量所组成的集合称为X量;

②应力X量:

表示点应力状态的九个分量构成一个二阶X量,称为应力X量; .ζη η.x xy xz

③应力X量不变量:

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

④主应力:

在某一斜微分面上的全应力S和正应力ζ重合,而切应力η=0,这种切应力为 零的微分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叫做主应力;

⑤主切应力:

切应力达到极值的平面称为主切应力平面,其面上作用的切应力称为主切应力

⑥最大切应力:

三个主切应力中绝对值最大的一个,也就是一点所有方位切面上切应力最大的,叫做最大切应力ηmax

⑦主应力简图:

只用主应力的个数及符号来描述一点应力状态的简图称为主应力图:

⑧八面体应力:

在主轴坐标系空间八个象限中的等倾微分面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的每个平面称为八面体平面,八面体平面上的应力称为八面体应力;

⑨等效应力:

取八面体切应力绝对值的3倍所得之参量称为等效应力

⑩平面应力状态:

变形体内与某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无应力存在,并所有应力分量与该方向轴无关,则这种应力状态即为平面应力状。

实例:

薄壁扭转、薄壁容器承受内压、板料成型的一些工序等,由于厚度方向应力相对很小而可以忽略,一般作平面应力状态来处理

11)平面应变状态:

如果物体内所有质点在同一坐标平面内发生变形,而在该平面的法线方向没有变形,这种变形称为平面变形,对应的应力状态为平面应变状态。

实例:

轧制板、带材,平面变形挤压和拉拔等。

12)轴对称应力状态:

当旋转体承受的外力为对称于旋转轴的分布力而且没有轴向力时,则物体内的质点就处于轴对称应力状态。

实例:

圆柱体平砧均匀镦粗、锥孔模均匀挤压和拉拔(有径向正应力等于周向正应力)。

3.X量有哪些基本性质?

①存在X量不变量②X量可以叠加和分解③X量可分对称X量和非对称X量④二阶对称X量存在三个主轴和三个主值

4.试说明应力偏X量和应力球X量的物理意义。

应力偏X量只能产生形状变化,而不能使物体产生体积变化,材料的塑性变形是由应力偏X量引起的;应力球X量不能使物体产生形状变化(塑性变形),而只能使物体产生体积变化。

12.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

1)位移:

变形体内任一点变形前后的直线距离称为位移;

2)位移分量:

位移是一个矢量,在坐标系中,一点的位移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称为改点的位移分量,一般用 u、v、w或角标符号ui 来表示;

3)相对线应变:

单位长度上的线变形,只考虑最终变形;

4)工程切应变:

将单位长度上的偏移量或两棱边所夹直角的变化量称为相对切应变,也称工程切应变,即δrt = tanθxy =θxy =αyx +αxy (直角∠CPA减小时,θxy取正号,增大时取负号);

5)切应变:

定义γ yx =γ xy= 1θyx 为切应变; 2

6)对数应变:

塑性变形过程中,在应变主轴方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增量的总和,记为它反映了物体变形的实际情况,故称为自然应变或对数应变;

7)主应变:

过变形体内一点存在有三个相互垂直的应变方向(称为应变主轴),该方向上线元没有切应变,只有线应变,称为主应变,用ε1、ε2、ε3 表示。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可以认 为小应变主方向与应力方向重合;

8)主切应变:

在与应变主方向成± 45°角的方向上存在三对各自相互垂直的线元,它们的切 应变有极值,称为主切应变;

9)最大切应变:

三对主切应变中,绝对值最大的成为最大切应变;

10)应变X量不变量:

11)主应变简图:

用主应变的个数和符号来表示应变状态的简图;

12)八面体应变:

如以三个应变主轴为坐标系的主应变空间中,同样可作出正八面体,八面体平面的法线方向线元的应变称为八面体应变

13)应变增量:

产生位移增量后,变形体内质点就有相应无限小的应变增量,用dεij 来表示;

14)应变速率:

单位时间内的应变称为应变速率,俗称变形速度,用ε& 表示,其单位为 s -1;

15)位移速度:

14.试说明应变偏X量和应变球X量的物理意义。

应变偏X量εij / ----表示变形单元体形状的变化;

应变球X量δijεm ----表示变单元体体积的变化;塑性变形时,根据体积不变假设,即εm = 0,故此时应变偏X量即为应变X量

15.塑性变形时应变X量和应变偏X量有何关系?

其原因何在?

塑性变形时应变偏X量就是应变X量,这是根据体积不变假设得到的,即εm = 0,应变球X量不存在了。

16.用主应变简图表示塑性变形的类型有哪些?

三个主应变中绝对值最大的主应变,反映了该工序变形的特征,称为特征应变。

如用主应变简图来表示应变状态,根据体积不变条件和特征应变,则塑性变形只能有三种变形类型

①压缩类变形,特征应变为负应变(即ε1<0) 另两个应变为正应变,ε2 +ε3 = .ε1 ;

②剪切类变形(平面变形),一个应变为零,其他两个应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ε2 =0,ε1

= .ε3 ;

③伸长类变形,特征应变为正应变,另两个应变为负应变,ε1 = .ε2 .ε3 。

17.对数应变有何特点?

它与相对线应变有何关系?

对数应变能真实地反映变形的积累过程,所以也称真实应变,简称真应变。

它具有如下

特点:

①对数应变有可加性,而相对应变为不可加应变;

②对数应变为可比应变,相对应变为不可比应变;

③相对应变不能表示变形的实际情况,而且变形程度愈大,误差也愈大。

对数应变可以看做是由相对线应变取对数得到的。

21.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

Ⅰ屈服准则:

在一定的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质点才开始进入塑性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也称塑性条件,它是描述受力物体中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质点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所必须遵守的力学条件;

Ⅱ屈服表面:

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在主应力空间中的几何图形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曲面称为屈服表面。

假如描述应力状态的点在屈表面上,此点开始屈服。

对各向同性的理想塑性材料,则屈服表面是连续的,屈服表面不随塑性流动而变化。

Ⅲ屈服轨迹:

两向应力状态下屈服准则的表达式在主应力坐标平面上的集合图形是封闭的曲线,称为屈服轨迹,也即屈服表面与主应力坐标平面的交线。

22.常用的屈服准则有哪两个?

如何表述?

分别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常用的两个屈服准则是 Tresca屈服准则和 Mises屈服准则,数学表达式分别为max min

Tresca屈服准则:

ηmax =ζ .ζ = C2 式中,ζmax 、ζ min ----带数值最大、最小的主应力; C----与变形条件下的材料性质有关而与应力状态无关的常数,它可通过单向均匀拉伸试验求的。

Tresca屈服准则可以表述为:

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体内的一点的最大切应力ηmax 达到某一值时,该点就进入塑性状体。

Mises屈服准则:

ζ= 1 (ζ1 .ζ 2 )2 + (ζ 2 .ζ3 )2 + (ζ3 .ζ1)2 =ζs2 = 1

ζ)()()( )2(s2zx2yz2xy2xz2zy2yx6ζηηηζζζζζ=+++.+.+.所以 Mises屈服准则可以表述为:

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当受力体内一点的等效应力 ζ达到某一定值时,该点就进入塑性状态。

23.两个屈服准则有何差别?

在什么状态下两个屈服准则相同?

什么状态下差别最大?

Ⅰ共同点:

①屈服准则的表达式都和坐标的选择无关,等式左边都是不变量的函数;

②三个主应力可以任意置换而不影响屈服,同时,认为拉应力和压应力的作用是一样的;

③各表达式都和应力球X量无关。

不同点:

①Tresca屈服准则没有考虑中间应力的影响,三个主应力的大小顺序不知道时,使用不方便;而 Mises屈服准则则考虑了中间应力的影响,使用方便。

Ⅱ两个屈服准则相同的情况在屈服轨迹上两个屈服准则相交的点表示此时两个屈服准则相同,有六个点,四个单向应力状态,两个轴对称应力状态。

Ⅲ两个屈服准则差别最大的情况:

在屈服轨迹上连个屈服准则对应距离最远的点所对应的情况,此时二者相差最大,也是六个点,四个平面应力状态(也可是平面应变状态),两个纯切应力状态,相差为 15.5%。

28.叙述下列术语的定义或含义:

1)增量理论:

又称流动理论,是描述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应力与应变增量或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理论,它是针对加载过程中的每一瞬间的应力状态所确定的该瞬间的应变增量,这样就撇开了加载历史的影响;

2)全量理论:

在一定条件下直接确定全量应变的理论,也叫形变理论,它是要建立塑性变形全量应变和应力之间的关系。

3)比例加载:

外载荷的各分量按比例增加,即单调递增,中途不卸载的加载方式,满足Ti =CT i 0 ;

4)标称应力:

也称名义应力或条件应力,是在拉伸机上拉伸力与原始横断面积的比值;

5)真实应力:

也就是瞬时的流动应力,用单向均匀拉伸(或压缩)是各加载瞬间的载荷 P与该瞬间试样的横截面积A之比来表示;

6)拉伸塑性失稳:

拉伸过程中发生缩颈的现象

7)硬化材料:

考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因形状变化而会发生加工硬化的材料;

8)理想弹塑性材料:

在塑性变形时,需考虑塑性变形之前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硬化的材料,也即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应力不在增加可连续产生塑性变形;

9)理性刚塑性材料:

在研究塑性变形时,既不考虑弹性变形,又不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材料;

10)弹塑性硬化材料:

在塑性变形时,既需要考虑塑性变形前的弹性变形,又要考虑加工硬化的材料;

11)刚塑性硬化材料:

在研究塑性变形时,不考虑塑性变形前的弹性变形,但需要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材料。

29.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关系有何特点?

为什么说塑性变形时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与加载

历史有关?

在塑性变形时,应力应变之间的关系有如下特点:

①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时非线性的,因此,全量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不一定重合;

②塑性变形时可以认为体积不变,即应变球X量为零,泊松比 υ=0.5;

③对于应变硬化材料,卸载后在重新加载时的屈服应力就是卸载时的屈服应力,比初始屈服应力要高;

④塑性变形时不可逆的,与应变历史有关,即应力-应变关系不在保持单值关系。

塑性变形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与加载历史有关,可以通过单向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和不同加载路线的盈利与应变图来说明 P120

30.全量理论使用在什么场合?

为什么?

全量理论适用在简单加载的条件下,因为在简单加载下才有应力主轴的方向固定不变,也就是应变增量的主轴是和应力主轴是重合的,这种条件下对劳斯方程积分得到全量应变和应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