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8016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docx

川成都七中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模拟检测理综

成都七中高2011级高三下期理科综合试题

命题人:

俞献林魏光军文宗,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选择题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甲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甲图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

甲图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

B.在乙图的ab区间,甲图中的3数

目会加倍

C.在细胞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2.关于反应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1和酶2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C.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3.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

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下表数据说明

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

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α(°)

0

3

7

12

15

18

15

10

A.生长素浓度不同,促进效应就不同

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其它激素无关

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

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

4.已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阔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该植物的某个种群进行调查,发现有60%的植株表现为窄叶,余者表现为阔叶。

从该种群中分别取两种性状的足够样本让其自交,发现约有30%阔叶植株的子代出现窄叶植株,而窄叶植株的子代未发现阔叶植株。

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对该种群进行调查时应采用样方法

B.阔叶植株的子代表现为窄叶是性状分离现象

C.原种群中阔叶基因的频率高于窄叶基因的频率

D.原种群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88%

5.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B.接受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C.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D.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6.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沙子覆盖

B.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迅速用硫磺粉覆盖

D.皮肤上沾有苯酚时,立即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擦洗,再用水洗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mol氨基(―NH2)所含有的电子总数为9NA

B.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溶液和Na2SO4溶液的阳离子总数相等

C.在31g白磷分子中含有NA个P―P键

D.硬脂酸、软脂酸不是乙酸的同系物

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

Na+、K+、A1O2–、CO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

NH4+、A13+、SO42–、NO3–

D.在pH=0的溶液中:

K+、Fe2+、C1–、NO3–

9.下列各组物质各自形成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CCl4、NH4NO3、H2O2B.P2O5、SO2、H3PO4

C.H2O、HD、C2H5OHD.SO2、SiO2、CS2

10.氟化氢气体能以(HF)n形式存在,已知氟化氢气体中存在下面的平衡:

H3F33HF(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H2F22HF(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0g/mol,则H3F3的体积分数可能为10%

B.若在定温定容下再充入H3F3,则H3F3与HF的浓度(mol/L)比值增大

C.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42g/mol,则H3F3的体积分数必小于10%

D.若在定温定容再充入HF,则H3F3与HF的浓度(mol/L)比值增大

11.向1L0.3mol/L的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CO2气体至溶液增重8.8g,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质为Na2CO3和NaOH

B.溶质为Na2CO3和NaHCO3

C.2c(Na+)/3=c(HCO3-)+c(CO32-)+c(H2CO3)

D.c(Na+)=c(HCO3-)+2c(CO32-)+c(OH-)-c(H+)

12.八角、茴香中含有一种抗亚川禽流感病毒的重要成分莽草酸,它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也能被催化氧化生成醛

B.该化合物属于多元酚类物质,能使溴水褪色

C.该化合物只有酸性,不具有碱性

D.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只有4个

13.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其燃烧热为1455kJ/mol;工业上用合成气(CO、H2)直接或间接制取二甲醚。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二甲醚分子中只含有极性键

B.二甲醚为不可再生能源

C.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

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CH3OCH3-12e-+12OH-=2CO2+8H2O

D.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H3OCH3(g)+3O2(g)=2CO2(g)+3H2O(g);△H=-1455kJ/mol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下列有关光的现象和应用与光的粒子性有关的是

A.太阳光下物体的阴影轮廓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

B.高级照相机镜砂表面涂了一层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C.光控电路的关键元件是光电管(光电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利用了光电效应

D.摄影爱好者常在照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使景像更清晰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15.下面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引力还是斥力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较大时分子间就只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当分子间距离较小时就只有相互推斥的作用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的

D.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16.关于电磁场的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一定是变化的

B.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不一定是变化的

C.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的电场也是均匀变化的

D.振荡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同样频率的振荡磁场

17.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的半径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地球自转周期T,不考虑地球自转对重力的影响。

利用以上条件不可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A.地球的质量和密度B.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

C.第一宇宙速度D.第三宇宙速度

18.如图所示,为一半圆形的玻璃砖,C为AB的中点a、b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可见细光束垂直AB边从空气射入玻璃砖。

且两束光在AB面上入射点到C点的距离相等,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P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C.a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大于b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

D.若a、b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a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b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19.矩形金属线圈共l0匝,绕垂直磁场方向的转轴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交流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0.1s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B.线圈在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为1/100πWb

C.此交流电经l∶5的升压变压器升压后,周期变为1秒

D.若仅线圈的转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则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V

20.酒精测试仪用于机动车驾驶人员是否酗酒及其他严禁酒后作业人员的现场检测。

它利用的是一种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不同的酒精气体浓度对应着传感器的不同电阻.这样,电压表的指针就与酒精气体浓度有了对应关系。

如果二氧化锡半导体型酒精气体传感器电阻的倒数与酒精气体的浓度成正比,那么,电压表示数U与酒精气体浓度C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U越大,表示C越大,C与U,成正比

B.U越大.表示C越大,但是C与U不成正比

C.U越大,表示C越小,C与U,成反比

D.U越大,表示C越小,但是C与U,不成反比

21.如图所示,a、b、c、d是某匀强电场中的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平面平行。

已知a点电势为16V,b点电势为20V,d点电势为8V。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点电势高于a点电势B.场强的方向由b指向d

C.c点的电势为12VD.若一电子从b运动到c,电场力做功为—4ev

成都七中高2011级高三下期理科综合试题

卷(物理部分)

班级姓名成绩

22.实验题:

(19分)

(1)在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时:

①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如右图所示。

但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没有示数,实验前仪器都检查过是好的,也就是说只可能是某根连接导线断了。

那么,请你分析一下,可能发生断路故障的导线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断的导线的编号)。

②某同学在实验时对该电路作了改进,其方法是:

加接了一个定值电阻R0,如图所示。

他加接此电阻的作用是。

(2)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左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通过时的挡光时间。

为了测定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利用光电计时器设计了一个实验:

如右图所示,在小铁块A和木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木板B水平固定,铅锤通过细线和小铁块相连。

l和2是固定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

释放铅锤,让小铁块在木板上加速运动,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铁块的宽度d如下图所示。

①读出小铁块的宽度d=cm。

②铁块通过光电门l的速度v1=m/s,铁块通过光电门2的速度v2=m/s。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测量,除了测量v1、v2和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外,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用文字说明并用字母表示)。

④用③中各量求解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23.(16分)如图所示(俯视图),相距为2L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一部分处在以OO'为右边界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下,导轨右侧接有定值电阻R,导轨电阻忽略不计。

在距边界OO'为L处垂直导轨放置一质量为m、电阻不计的金属杆ab。

求解以下问题:

(1)若金属杆ab固定在导轨上的初始位置.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时间t内由B均匀减小到零.求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l。

(2)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不变,金属杆ab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3L距离,其V--X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求:

①金属杆ab刚要离开磁场时的加速度大小;

②此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Q2。

24.(19分)如图所示,A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表面绝缘、质量m1=1kg的小车,小车的左端放置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2=2kg、电荷量q=+1×10-4C的小物块B,距小车右端s=2m处有一竖直的墙壁。

小车所在空间有一个可以通过开关控制其有、无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3×104N/C。

若小车A和小物块B一起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在小车与墙壁碰撞的瞬间撤去电场;碰撞时间忽略不计,碰撞过程无机械能的损失;小物块B始终未到达小车A的右端,它们之问的动摩擦因数

=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小车不带电,g取10m/s2。

求:

(1)有电场作用时小车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

(2)小车A第一次与墙壁相碰后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为多少?

(3)小车A第二次与墙壁相碰时的速度为多少?

(4)要使小物块B最终不滑离小车A,小车的长度至少多长?

25.(20分)如图所示,矩形区域I和II内分别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和向里的匀强磁场(AA′、BB′、CC′、DD′为磁场边界,四者相互平行),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矩形区域的长度足够长,两磁场宽度及BB′与CC′之间的距离均相同。

某种带正电的粒子从AA′上O1处以大小不同的速度沿与O1A成α=30°角进入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当粒子的速度小于某一值时,粒子在区域I内的运动时间均为t0.当速度为v0时,粒子在区域I内的运动时间为t0/5。

求:

(1)粒子的比荷q/m

(2)磁场区域I和II的宽度d;

(3)速度为v0的粒子从Ol到DD′所用的时间。

成都七中高2011级高三下期理科综合试题

卷(化学部分)

班级姓名成绩

26.(14分)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C与E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F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E与F可形成E2F2的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C、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与D、E形成的化合物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C、E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H,其浓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可与ag铜反应,则被还原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E的一种常见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实验室可用足量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来吸收,则吸收生成的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gD单质在纯净的C单质中燃烧放出QkJ热量,则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5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未画出),其中A为气体发生装置。

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

①NH4HCO3、②NH4Cl、③Ca(OH)2、④NaOH。

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铂丝继续保持红热,F处铜片逐渐溶解。

(1)实验室制取A中气体时若只用一种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填代表备选试剂的序号);此时A中主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下面关于A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施用该物质会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而对环境无影响

B.向该物质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H4++OH–=NH3?

H2O

C.可通过加热方法区别该试剂和(NH4)2SO4

D.工业上用NH3等合成该物质的过程可称为氮的固定

(3)装置C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A、B中的药品充足,则装置F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导老师从安全与环保角度考虑,指出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其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23.5%,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图(部分反应条件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和F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

H中______________;F中_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机物G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加聚反应E.氧化反应

(4)以M表示有机物的摩尔质量,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M(A)=M(B)+M(C)B.M(D)=M(G)+14

C.2M(F)+18=M(D)+M(G)D.M(D)>M(F)>M(G)>M(H)

(5)简述检验有机物F中的官能团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机物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X,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含有与E相同的官能团。

则X的同

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7)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3分)已知B是常见金属单质,E为常见非金属单质,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C的浓溶液在加热时才与D反应。

根据下列框图所示,试回答: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工业上采取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工业上采取的操作不是K直接与H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每生成1molK,反应放出98.3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都七中高2011级高三下期理科综合试题

卷(生物部分)

班级姓名成绩

30.(22分)

.(10分)图甲表示在适宜的CO2条件下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图乙表示玉米在一昼夜内对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

请回答:

(1)甲图中,B点光合作用速率主要限制因子是,据此原理提高冬

季农作物产量的具体措施是。

(2)甲图中,若A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3的含量将    (增加或减少)。

(3)乙图中,7点时玉米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有    。

玉米在    时

有机物的积累总量最多,在    时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4)当乙图中S1、S2、S3三者的关系为   (数学表达式)时,该玉米才能正常生长。

(5)玉米在洪涝期间会发生烂根现象,原因是。

Ⅱ.(12分)图丙为某家族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及X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图已表示5号个体生殖腺中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示意图。

请回答: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2号个体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I代的号个体。

(2)9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14号个体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3)图已中细胞c1的名称是。

正常情况下,细胞d1和d4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否相同?

(4)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通过图2的(填图中数字)过程实现的。

若细胞e1和e2的基因组成并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

31.(20分)

.(13分)某实验室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

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

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

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两种观点孰是孰非?

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支持何种观点):

(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