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8169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docx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活跃学校文化,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促进各中小学科技、文化、艺术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主题:

创新·体验·成长

三、组织领导

名誉主任:

李越

主   任:

朱道鸿、陶杰、赵鸣、何昌廉、董林春

执行主任:

金观、张迅、阮华平、於波、刘杰

副主 任:

严邦星、王志强、潘友方、邱振庭

委   员:

何广勇、丁景杨、陈赟、潘金珏、朱银富、张彩春、叶湧、王尚国、王能、陈志明、黄吉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

主   任:

何广勇

成 员:

王尚国、王能、马成逊、金新、李永昌、刘家安、周荷玲、钟琳燕、林锦荷、陈玲玲、吴静、徐玲红

四、主办单位

区教育局、团区委、区科技局、区文广新局、区科协、区少工委

五、承办单位

海门小学、台州一中

六、比赛项目

(一)科技类(5个项目)

1.中小学生电脑技能比赛

2.小学生放飞科学梦

3.小学生“机械奥赛”

4.中学生“空中探索”

5.中学生遥控滑翔机定点竞时赛(P5B)

(二)文化类(4个项目)

1.中小学生绘画比赛

2.中小学生毛笔字比赛

3.中小学生硬笔字比赛

4.中小学生英语讲故事演讲比赛

(三)艺术类(4个项目)

1.中小学生声乐比赛

2.中小学生器乐比赛

3.中小学生舞蹈比赛

4.中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七、活动时间

11月26日至12月4日

八、活动地点

主赛场:

海门小学 

分赛场:

台州一中(“空中探索”、“机械奥赛”、遥控滑翔机定点竞时赛、放飞科学梦)

九、报名办法:

请于11月20日前在椒江教育局域网上报名(请点击“椒江区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报名系统”),逾期不报作自动放弃处理。

十、报名要求:

参加比赛的参赛选手只可报名参加一个项目比赛(集体项目除外)。

每个项目辅导老师不得超过3人。

十一、参赛要求:

各参赛选手凭学籍网上学籍证明(加盖学校公章)参加比赛,组委会将组织人员在比赛时抽查。

如有举报,情况属实,将取消比赛成绩。

中小学生电脑技能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参赛中小学,每校1组,小学组每组2名,中学组每组1名。

二、比赛时间:

中学组2小时,小学组2.5小时

三、比赛内容:

学生根据现场提供的题目和素材及相关资料,并进行合理的处理加工制作成作品。

小学组制作一个Scratch作品;中学组制作1张Photoshop平面设计作品;制作完成后按要求将作品上传到指定的FTP服务器上。

四、比赛要求:

1.现场通知比赛主题并提供素材,比赛现场不提供外网连接。

2.作品应由学生现场创作,作品中不得出现学校校名和学生姓名。

3.学生入场不得带入任何资料和工具器材(包括手机、U盘等通讯和存储工具),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4.小学组Scracth作品设计除提交动画作品文件外,还必须上交纸质趣味编程说明书。

5.中学组提交的作品分为三部分:

作品源文件(*.psd)、作品效果文件(*.jpg)和作品说明文件(*.doc)。

6.由于个人原因,文件没有提交或中途丢失等原因未按时提交相关文件,相关试题不得分。

7.机器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若擅自处理或误操作所造成的损失由选手自负。

五、比赛环境:

1.通用部分:

每人一台多媒体电脑,不开通互联网,安装以下常用软件:

Office2003 sp3 全套软件,firework8.0简体中文,ACDSee5.x中文版,WinRAR3.20中文版,常用的拼音和五笔输入法,FlashFXP等软件。

2.根据比赛内容不同分组安装软件:

小学组:

操作系统(winXP),Scratch1.4,PhotoShop CS2简体中文,IE浏览器等。

中学组(包括初中和高中):

操作系统(WIN7),office2010套件,PhotoShop CS3简体中文,IE9.0等。

六、操作辅导

电脑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汉字输入,局域网共享操作,利用资源管理器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用Photoshop等软件处理图片,使用Scratch编程软件完成创作,用FTP客户软件将制作的作品上传到服务器发布。

七、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指标

1.定性指标:

作品如有明显的政治原则性错误和科学常识性错误(如:

违背有关公理、定理、规则、常识、规律等),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2.定量指标

小学组Scratch作品设计分两部分计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30分)按要求完成,每完成一条要求即可得相应分值。

第二部分为创作部分(70分)参照趣味程序说明书,结合程序给予具体评判。

其中程序技巧30分,创意表现30分,作品完整、完美、精致程度10分。

中学组(包括初中、高中)评分标准:

(1)思想性、科学性、完整性20分

(2)创造性30分

(3)艺术性30分

(4)技术性20分

小学生放飞科学梦

一、参加对象

全区各参赛的小学学生。

每个学校组织一个参赛小组,每个小组1-3人,年级不限。

二、比赛内容

1.主题不限,题目由各校自行拟定。

按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要求,参赛作品要有学生自主性,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

2.形式:

可以是论文(含调查、实验),也可以是小发明作品(要有说明书)。

三、比赛要求

1.参赛作品的论文或说明书要在比赛前一周上交(发至邮箱)。

论文或说明书的电子稿用word形式上交,文件名以“学校名”命名,第一张为封面,注明项目名称、学校、参赛选手、指导教师。

2.参赛报到时,请交1份研究报告(论文或作品说明书)给评委。

3.论文类作品,要制作学生讲解用的5-10分钟PPT,可以带研究过程的原始材料或实验现场展示。

发明类必须带作品现场讲解和演示。

4.每项作品的参赛学生还需接受评委的提问。

四、评分要素

1.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

2.学生的参与情况(通过提问)。

3.学生的讲解、演示、解释水平。

小学生“机械奥赛”

一、比赛对象:

全区各小学参赛的学生,每个学校组织一个参赛小组(2~4人),每个参赛小组分成2个项目小组(1~2人),每个项目小组选择其中一项参加比赛,但不能重复。

二、比赛内容:

项目1:

机器人爬直杆比赛

项目2:

机器人撞保龄球比赛

三、奖级评定:

学校成绩评定:

将2个项目得分相加,按名次总分从小到大依次排名(如名次总分相等的,按项目1名次排名)。

(一)项目1:

机器人爬直杆比赛

1.参赛人员:

每校(1~2人)

2.器材要求:

学生可带调试用的直杆、机器人制作的辅助材料、工具、5号双鹿电池进入场地。

组委会给每组提供机器人套件1套,5号双鹿电池2节,泡沫胶若干(公用)。

3.比赛用的直杆:

材料: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VC-U饮水管Φ20×2.0mm。

比赛用直杆的起点设在离底部30cm处,终点与起点距离80cm。

用黑色记号笔在比赛用杆上标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并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标出每厘米的刻度线。

4.制作要求:

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套件进行制作,并完成调试。

制作和调试时间共1.5小时,制作调试完成后向裁判老师报告,若全体参赛选手均提前完成,可提前结束制作环节,进入比赛。

比赛时,不得在比赛用直杆上进行切割、划痕、贴纸等处理,并要求比赛结束后直杆保持原状,不得出现有残留的粘性材料等粘在比赛用的直杆上,如有上述现象,作违规处理,本次成绩不算,并不再安排补测。

5.比赛要求:

(1)按抽签顺序进行比赛,采用计时方式,连续比2次。

也允许参赛选手只参加1次比赛。

(2)比赛准备,裁判手持比赛用直杆固定,参赛选手将机器人(任一部分)均放在起点线下方。

裁判发出指令“开始”后,参赛选手方可开启电源开关,同时,开始计时,当机器人任一部分触及终点线,停止计时,记录爬行时间。

开启电源后,机器人因故无法动作,可允许调整后进行比赛,但调整时间不得超过最后一位选手比赛结束的时间,否则取消重新比赛资格。

注:

若在第2次比赛时,机器人因故无法动作,不再安排第2次比赛。

(3)机器人出发后,中途因故不能前进的(5秒内无法到达新的高度),本次比赛结束,记录爬行最大高度和爬行时间。

6.成绩:

(1)比赛成绩取2次最好成绩作最终成绩。

(2)到达终点线的先排名次,爬行时间少的名次靠前。

未到达终点线的,爬行最大高度高的名次靠前;若爬行最大高度相同的,其爬行时间少的名次靠前。

(3)项目1记分:

按名次从小到大分别记为1、2、3、4……分。

(二)项目2:

机器人撞保龄球比赛

1.参赛人员:

每校(1~2人)

2.器材要求:

学生只允许带1把十字螺丝刀进入场地。

组委会给每组提供机器人套件1套,5号双鹿电池2节,泡沫胶若干(公用)。

3.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设1张细木工板(120-240cm),在保龄球放置图中的圆圈内各放置保龄球18个。

比赛场地设30cm宽的出发区,画上一条中线。

 

保龄球放置位置:

1号球放在中间,球心距出发线150cm,1号、2号、3号3个球构成边长(球心距离)为30cm的正三角形。

1号区、2号区、3号区分别放置6个球,分别构成正三角形(且每3个保龄球构成正三角形),每两个保龄球的球心距离为15cm。

参考图如下。

4.制作要求:

参赛选手根据提供的套件进行制作,机器人的总宽度尺寸(静态)不超过15cm,开启机器人电源后,机器人在运行中宽度尺寸不作限制。

制作和调试时间共1小时,制作调试完成后向裁判老师报告,若全体参赛选手均提前完成,可提前结束制作环节,进入比赛。

5.比赛要求:

(1)按抽签序号连续进行2次比赛。

(2)裁判发出指令“开始”后,参赛选手方可开启电源开关,机器人前行,直接撞向保龄球(可用机器人的任何部位撞击保龄球)。

(3)开启电源因故机器人无法动作,可允许进行调整,但须在其他选手比赛结束前完成调整,否则作弃权处理。

6.成绩:

(1)每次比赛记录保龄球被撞倒的个数,计算两次比赛撞倒保龄球的总个数,如两次比赛撞倒保龄球的总个数相同时,按单次(两次中任一次)个数多的名次靠前,个数再相等的,名次并列。

注:

如保龄球未被撞倒,但被机器人平移推出图示中的圆圈(要求整个保龄球被推出圆圈),也算入被撞倒的个数。

(2)项目2记分:

按名次从小到大分别记为1、2、3、4……分。

中学生“空中探索”

一、项目简述:

用给定的材料制作轨道,让一颗钢珠从轨道的顶部释放,然后使钢珠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直至它到达该轨道的终点。

钢珠到达终点的时间越接近指定值越好。

二、参赛对象:

中学生,由3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

三、材料:

参赛选手可携带轨道的支架和底板(必须是分散零件)、辅助工具、粘结材料等。

现场只提供套件材料1套。

四、轨道设计:

1.轨道的起点端必须为90cm(钢珠与底板的距离),有一个约5cm长呈凹槽状的平台,用以放置钢珠;

2.轨道必须完成2个竖直平面的360°迴转;

3.轨道的终点必须在距离底板3cm高处,终点设置一个卡子使钢珠停在终点处。

4.轨道必须限制在一个长90cm、宽50cm、高90cm的立体范围内;

5.制作轨道的支架和底板自备,可以进行预加工,但必须是分散零件,需进行现场组装。

6.从钢珠出发到达终点,要求的时间区间为初中组10-12秒。

五、现场搭建:

1.工具和粘结材料自备。

2.钢珠运行的指定时间在比赛现场公布。

3.搭建时间为3小时。

六、测试:

1.裁判发出“开始”指令后,开始计时。

参赛选手可用手指轻推轨道顶端平台上的钢珠使其滑下;钢珠到达终点停止计时,记录运行时间。

2.允许进行二轮测试(连续进行),取最好的一轮为比赛成绩。

3.在整个滑行过程中,不得再碰钢珠,以及不能施加任何能够引起钢珠改变运动状态的外力,否则该轮测试视违规,不计成绩;

4.钢珠到达轨道终点(翻出轨道),记录运行时间;

5.钢珠没能到达终点就翻出轨道,测试失败,记录运行时间;

6.如果钢珠在轨道上停止不动达3秒,测试失败,记录运行时间;

7.对于3)、4)二种情况,按运动时间区分名次,运动时间接近指定时间的为好。

七、成绩排名:

1.运行时间与规定时间之间的差值,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后2位;此差值越小越好。

2.钢珠到达终点并停留在终点处的,先排名次;接下来对钢珠到达终点(翻出轨道)进行排名;最后,对未对终点的进行排名。

参考图

中学生遥控滑翔机定点竞时赛(P5B)

一、参赛对象:

全区各中学,每校派2名学生(含一名助手)参加

二、参赛材料:

无线电遥控滑翔机,具体型号不限

三、比赛程序安排:

1、运动员报名检录

2、运动员抽签编号

3、运动员关闭发射机,送交裁判组统一保管

4、按抽签编号顺序参加比赛

5、赛后关闭发射机,交回裁判组,并签字确认成绩

四、飞行规则和评分标准

1、模型技术要求

(1)可用各种电池做动力电源,最大标称电压为8.4v。

(2)最多可操纵2个舵面和电机开关。

(3)电机限用380有刷电机,外径尺寸不大于27.7mm

(4)模型的外型尺寸、重量不限。

2、竞赛办法和要求

(1)飞行成绩为留空时间分和定点着陆分之和。

总成绩=留空成绩+定点成绩

(2)每轮比赛总时间为5分钟,在此时间内允许多次试飞,声明试飞的成绩无效;比赛时间结束后2分钟仍未着落,该轮成绩为零分。

留空成绩测定:

(3)每轮最大测定留空成绩时间为120秒(2分钟)。

超过最大测定时间,每超1秒扣1分;不足120秒的也是每少1秒扣1分。

(4)超过最大测定留空时间30秒未着陆或留空时间不足20秒,该轮着陆分为0分。

就是滑翔时间不足20秒或者大于2分半的飞行留空后定点成绩都为0。

定点成绩测定:

(5)着陆后机头在地面的垂足距靶心1米内为100分;每超过0.1米,扣0.4分;50米以外,该轮成绩为0分。

(6)着陆时与本队人员相碰,则该次定点分为0分,但可声明为试飞。

(7)只允许开1次动力,动力工作时间不限,但不计作留空成绩分。

2分钟的滑翔需要减去动力所耗时间,所以动力时间尽量少。

(8)比赛2轮,2轮成绩之和为正式成绩。

如2人以上成绩相同无法排名时,则进行加时赛。

(9)模型在飞行过程中,飞机解体的,按照本轮成绩为0分计算。

五、安全责任规定

1、运动员入场比赛前领回发射机;比赛完毕,立即将发射机交回收管,违者将取消竞赛资格。

该轮比赛全部结束后,在裁判长的许可下,方能领回自己的发射机。

2、运动员应遵守纪律、服从裁判、不得影响裁判员的工作,对破坏纪律、无理取闹、弄虚作假的运动员或运动队,组委会可视情节予以批评、警告直至取消比赛资格的处分。

3、教练员及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期间,必须戴上有面罩的安全帽、风镜或眼镜等护眼用具。

4、所有非裁判人员一定要退到安全线之外。

5、严禁运动员等在人群中飞行。

中学生绘画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各参赛中学,每校2名学生参加,每画种1名学生(分别评奖)。

二、比赛时间:

3个小时

三、绘画种类:

素描(静物写生)、色彩(静物写生)

四、材料准备:

1.组委会提供统一四开铅画纸。

2.画架、画板等其它绘画工具一律自备。

五、比赛要求:

1.比赛位置以抽签来决定,各参赛选手于绘画前20分钟到现场抽签。

2.现场作画时,要求参赛者将参赛序号写在画纸背面右下角。

六、评分标准(素描、色彩分别打分):

素描:

1.形体准确40%

2.构图完整30%

3.整体统一,效果好30%

色彩:

1.色彩塑造形体25%

2.整体组织和把握画面35%

3.色彩关系45%

小学生绘画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参赛的小学,每校2名(分别评奖)。

二、比赛时间:

3个小时

三、绘画表现:

色彩、黑白两类(画种均不限)。

四、绘画内容:

学生通过对组委会提供的四幅照片(在一张A4纸上呈现,均为有关建筑元素的内容)进行解构、重组,创作两幅作品,其中一幅以色彩表达,一幅以黑白表达。

学生创作的作品必须要在组委会所提供的照片中至少选取2个或2个以上的元素作为画面的主体。

五、材料准备:

1.组委会提供4开200克素描纸及120克双胶画纸。

2.参赛选手需自带4开画板一块。

2.其它绘画工具一切自备。

六、比赛要求:

1.各参赛选手于绘画前10分钟到比赛场地。

2.参赛者将参赛序号写在画纸背面右下角。

3.参赛者不得将其它参考画稿带入比赛场地。

中小学生毛笔字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各参赛中小学,每校1名。

二、比赛时间:

90分钟

三、材料准备:

自带笔墨,纸张(生宣)现场提供

四、比赛要求:

1.书写内容现场提供,不可写其他内容。

2.纸张(宣纸)学生自裁,并且自己折叠。

3.每位选手只可领4张宣纸,作品只上交一张,不可多交。

4.要求纸面清洁,不可在纸上标注学校、姓名和其他标记。

5.要求参赛者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参赛序号写在宣纸的背面右下角。

中小学生硬笔字比赛

中学组(中学生钢笔字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各参赛的中学,每校1名。

二、比赛时间:

90分钟

三、材料准备:

钢笔、钢笔水自带,比赛用纸现场提供

四、比赛要求:

1.每人限用5张纸,以写得最好的一张参加比赛。

2.书写内容现场提供,不可写其他内容。

3.要求纸面清洁,不可在纸上标注学校、姓名和其他标记。

4.要求参赛者将参赛序号写在比赛用纸的背面右下角。

小学组(小学生铅笔字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各参赛的小学低年级学生(一年级~三年级),每校1名。

二、比赛时间:

90分钟

三、材料准备:

铅笔自带,比赛用纸现场提供

四、比赛要求:

1.每人限用5张纸,以写得最好的一张参加比赛。

2.书写内容现场提供,不可写其他内容。

3.要求纸面清洁,不可在纸上标注学校、姓名和其他标记。

4.要求参赛者将参赛序号写在比赛用纸的背面右下角。

中小学生英语讲故事演讲比赛

小学组(小学生看图讲英语故事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各参赛的小学,每校1名。

二、比赛内容、要求:

小学A组:

现场抽取一幅图画,要求学生根据图画的主题、内容,发挥想象力,用英语讲一个故事。

脱稿演讲,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准备时间为15分钟。

小学B组:

自行准备一幅图画(一张纸上一幅画),可以在实物投影仪上放映的图片或投影片,不可以带挂图。

要求学生根据图画的主题、内容,发挥想象力,用英语讲一个故事。

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不安排准备时间。

三、评比标准:

1.主题、内容占35%;

2.语音语调标准占35%;

3.表情、仪表占15%;

4.流利程度占10%;

5.时间控制占5%。

中学组(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

一、参加对象:

全区各参赛的中学,每校1名。

二、比赛内容及要求:

1.主题演讲。

以“筑梦路上”为主题进行演讲。

选手事先准备,脱稿演讲。

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

2.即兴演讲。

现场抽取题目,谈自己的看法。

不安排准备时间,选手即兴发挥。

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

三、评比权重:

1.主题演讲为70%;

2.即兴演讲为30%。

四、评比标准:

1.语音语调标准占35%;

2.流利程度占35%;

3.表情、仪表占15%;

4.主题、内容占10%;

5.时间控制占5%。

中小学生艺术类比赛

一、主题和内容

主题是“民族魂•中国梦——阳光下成长”,展现我区中小学生在党的十八大精神鼓舞下,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朝气蓬勃、勇于探索、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创新性,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

二、项目形式

1.中小学生声乐比赛形式为合唱或重唱、小组唱、表演唱。

伴奏和指挥必须是本校师生。

合唱人数不超过40人,唱2首歌,至少有一首为中国作品,总时间8分钟以内,伴奏一律使用钢琴,不得使用伴奏带;重唱或小组唱、表演唱人数不超过15人,唱一首歌曲,节目时间不超过5分钟,伴奏形式不限。

2.中小学生器乐比赛形式为合奏或重奏、小合奏。

除打击乐表演外,其它均不能用音带伴奏。

合奏人数40人以内,时间8分钟以内,指挥必须是本校师生;小合奏或重奏人数15人以内,时间6分钟以内,不设指挥。

3.中小学生舞蹈比赛形式为群舞。

表演时间不超过6分钟,群舞人数不超过30人。

4.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目形式为个人朗诵或集体朗诵。

2人及2人以上参加朗诵的均属集体朗诵,集体朗诵含领颂、伴舞等人数不得超过30人。

演出时间个人节目不超过3分钟,集体节目不超过5分钟。

朗诵作品必须是中华经典诗文,可以是中国古代、近代或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不能是自创作品。

朗诵环节可以根据诗词内容适当配以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手法,以增强朗诵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

作品表现方式要求注重“诵读”,避免“课本剧”倾向。

演出时各学校统一不做PPT、背景等,可用适当的道具。

三、演出要求

1.参加对象及编组见《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科技文化艺术节分组情况一览表》

2.节目形式与要求:

A组、C组代表队分别选送声乐、器乐、舞蹈、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目各1个;B组代表队必选项目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声乐、器乐、舞蹈中选2个项目参赛。

四、评分标准

1.中小学生声乐比赛:

音准、节奏、乐感占40%;演唱方法、歌曲处理占30%;台风形体表演占10%;服装占10%;印象分(整体感觉)占10%。

2.中小学生器乐比赛:

乐感、节奏、音准占50%;乐曲处理占20%;技巧20%;印象分10%。

3.中小学生舞蹈比赛:

表演(整齐、动作到位、韵味)占60%;技艺性占20%;服装占10%;印象分占10%。

4.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

内容与表述占70%;形象占15%;创新占15%。

五、注意事项

1.中小学生声乐比赛的伴奏必须是本校师生,所有节目的演员必须是本校学生。

2.每个节目演出时间以音乐开始至结束为准。

超时节目为三等奖。

3.伴奏乐器、化妆用品、道具等均由各校自行解决。

台州市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评奖办法

一、分组及评分规则

1.分组:

中学分A、B、C组;小学分A、B组。

2.评分规则

本次比赛采取现场打分,并按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评出一、二、三等奖。

二、个人奖奖项设置

中学A组设一等奖2名(组),二等奖2名(组),其余为三等奖;中学B组设一等奖2名(组),二等奖2名(组),其余为三等奖;中学C组设一等奖1名(组),二等奖1名(组),其余为三等奖。

小学A组设一等奖3名(组),二等奖3名(组),其余为三等奖;小学B组设一等奖3名(组),二等奖4名(组),其余为三等奖。

三、团体奖奖励办法

(一)团体奖奖项设置及比例

中、小学生团体均设优胜奖和组织奖。

优胜奖和组织奖各占参赛总数的50%,因参赛队伍数量不能平均分配则往上靠。

(二)团体奖结分办法

1.各竞赛项目得分按个人或小组得分累计,一等奖为9分,二等奖6分,三等奖3分。

因违反规则,取消资格者不计分。

2.各学校必须在2016年11月20日前组织校(街道)级选拔比赛,并将比赛方案、比赛结果公示在校园网站上。

请各校将相关材料及时上交教育局普教科刘家安处(邮箱:

)。

椒江区第二十五届中小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分组情况一览表

中学(初中)

A 组

(6所)

椒江二中椒江五中椒江六中

书生中学双语学校椒江八中

中学(初中)

B 组

(7所)

台州学院椒江附中洪家二中三甲中学下陈中学

前所中学章安中学育英中学

中学(中职)

C组

(3所)

职业中专第二职校建联职业学校

小 学

A 组

(9所)

实验小学实验二小云健小学人民小学书生小学

海门小学中山小学桔园小学双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