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8365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 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5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华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华蓥市统计局

2008年3月

2007年,全市上下抢抓扩权强县试点新机遇,以科学发展为统揽,以利民惠民为目标,以开拓创新为动力,围绕“四化”目标,实施“六大”战略,推进“五大”跨越,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增长加快。

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GDP)46.14亿元,同比增长(下简称增长)14.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26.21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3.79亿元,增长1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69.3%、2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7个、9.8个、3.7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发展提速。

民营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的活力更加显现。

2007年全市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25.65亿元,同比增长19.3%,增速高于公有制经济 10.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1.4%,拉动GDP增长10.1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5.6 %,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7个百分点。

二、农业

种植业结构小幅调整。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2587公顷,与上年持平。

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667公顷,增长9.1%;水稻6083公顷,减少2.3%;玉米3789公顷,增长1.5%;马铃薯3065公顷,减少7.3%;红苕3983公顷,增长0.6%;油料作物1165公顷,增加7.4%;药材524公顷,下降3.7%;蔬菜3649公顷,减少3.1%,;青饲料1192万公顷,减少23.4%。

粮食实现恢复性增长。

全年粮食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产1.12万吨,增长12.3%,基本恢复到正常年景的生产水平。

其中,小春粮食产量1.88万吨,大春粮食产量8.32万吨。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产量较上年都有所增长。

油菜籽产量1189吨,增长12.9%;花生产量583吨,增长6.6%;茶叶产量207吨,增长3.5%;水果产量2984吨,增长4.9%;药材产量1844吨,增长0.6%;蔬菜产量86892吨,增长2.5%。

(见表1)

表1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

吨)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102003

12.3

#小春

18810

4.2

#大春

83193

14.4

#谷物

73342

12.5

油料

1772

10.8

#花生

583

6.9

油菜籽

1189

12.9

蔬菜

86892

2.5

药材

1844

0.6

茶叶

207

3.5

水果

2984

4.9

 

 

 

 

 

 

 

 

 

 

 

 

 

 

 

养殖业生产平稳发展。

全年出栏生猪370921头,增长3.1%;出栏小家禽4250106只,增长10.3%;出栏羊53200只,增长4.7%。

主要畜产品产量继续增加。

全年肉类总产量35839吨,增长2.9%。

禽蛋产量4232吨,增长1.8%;牛奶产量296吨,下降2%;蚕茧产量211吨,下降1.9%。

(见下页表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年工业增加值21.64亿元,增长19.6%,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2%,拉动经济增长9.1个百分点。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户,年末规模以上企业户数为54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6.76亿元,增长37.2%,实现增加值12.91亿元,增长28.7%,其中市属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9.39亿元,增长34.1%。

表22007年主要畜牧产品和畜牧存栏情况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肉类总产量

35839

2.9

生猪出栏

万头

37

3.1

出栏小家禽

万只

425

10.3

出栏羊

万只

5.32

4.7

牛奶产量

296

-2.0

蚕茧产量

211

-1.9

年末生猪存栏

万头

23.98

4.2

年末大牲畜存栏

6125

5.4

 

 

 

 

 

 

 

 

 

 

 

 

轻工业增长快于重工业。

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化工为主的轻工业总产值达到5.68亿元,增长58.5%,以煤炭、建材、冶炼为主的重工业总产值31.08亿元,增长33.9%,轻工业增速比重工业快24.6个百分点。

市属工业拉动作用突出。

市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7.31亿元,增长49%,比市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11.8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9.39亿元,增长34.1%,比市域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5.4个百分点。

工业产品生产持续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煤炭437.7万吨,增长26.4%,生产水泥310.18万吨,增长8.9%,白酒12840吨,增长446.9%,发电量14459万度,增长0.4%(见下页表3)。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8亿元,增长40.7%。

实现利税3亿元,增长108.9%。

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12674万元,增长258.7%。

表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工业总产值

万元

367597

37.2

#省属

万元

76098

20.1

地属

万元

18361

-14.1

市属

万元

273138

49.0

工业增加值

万元

129123

28.7

#市属

万元

93943

34.1

水泥产量

万吨

310.1

8.9

原煤产量

万吨

437.7

26.4

白酒

12840

446.9

发电量

万度

14459

0.4

 

 

 

 

 

 

 

 

 

 

 

 

 

骨干企业培育成效明显。

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户,新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企业2户,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4户。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

全市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0个,实现总产值22.97亿元,增长3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27.3万平方米,下降24.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6.55平方米,下降37.8%。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增势平稳。

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亿元,增长22.6%,比上年快8.9个百分点。

其中,基本建设77520万元,增长23.3%;更新改造投资46420万元,增长98.6%;其他投资81106万元,下降0.9%;房地产投资12421万元,增长22%;农村投资完成21578万元,增长16%。

全市限额以上投资项目达127个,投资额500-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到23个,投资额1000万以上的项目达61个。

(见表4)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消费品市场销售持续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明显升级。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5亿元,增长17.2%。

其中,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16亿元,增长17.2%,对消费品市场增长贡献率达到47.2%;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89元,增长17.2%,对消费品市场增长贡献率达到52.8%。

表4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单位:

万元)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39045

22.6

#限额以上投资

217467

23.3

#基本建设

77520

98.6

更新改造

46420

31.5

其他投资

81106

-0.9

房地产投资

12421

22.0

农村投资

21578

16.0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2.34亿元,增长19.5%;零售业零售额2.97亿元,增长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45亿元,增长18.4%;其他行业零售额5.29亿元,增长15.3%。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零售额0.87亿元,下降18.8%;集体经济零售额0.92亿元,增长18.4%;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8.83亿元,增长22.1%;股份制经济零售额2.43亿元,增长18.3%。

2007年,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1.4亿元,增长16.3%,全市外贸出口1165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7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68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含一、二、三、四级)633公里。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2838万吨公里,增长35.5%。

完成客运周转量22885万人公里,增长2.3%。

通信行业较快发展。

全年邮电主营业务收入9277万元,增长21%。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6977户,增长6.7%,住宅电话47011户,增长21.3%。

移动电话用户67375户,增长7.7%。

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2007年,我市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实施精品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144.7万人次,增长4.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7亿元,增长20.3%。

2007年末,全市星级宾馆4个,其中4星级宾馆1个,3星级宾馆1个,2星级宾馆2个。

星级宾馆客房总数438间。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52848万元,增长39.4%。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39万元,增长20%,其中税收性收入6097万元,增长21%,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0.7%。

地方财政总支出52733万元,增长39.1%。

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8341万元,增长29.7%,对农业、科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的投入继续加大。

金融保险平稳运行。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3198万元,比年初增加47660万元,增长14.2%。

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2868万元,比年初增加31064万元,增长10.6%。

各项贷款余额102192万元,与年初增加5891万元,增长6.1%。

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1470万元,比年初增加5303万元,增长8%。

全市共有保险公司5家,全年保费总收入7819.5元,增长41.9%。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007年,全市小学13所,普通中学23所,小学在校学生31025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2195人,小学专任教师1284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257人。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初中升学率76.1%,高中升学率71%。

突出文化三级联创,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在巩固省文化先进市、文化先进镇、广安市级小康文化镇、村及华蓥市级文化先进镇、小康文化村的基础上,新创建一批广安市级小康文化镇和广安市级小康文化村,全面启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全年电影放映600场,解决了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

同时精心组织开展了送文化进院坝活动,组织业余文艺小分队精心排练了小型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深入基层作文艺节目演出,完成了10家“农家书屋”和2家“农村书社”的规划建设工作,为农村群众解决了读书难的问题。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良好。

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通工程,2007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99%;全市传送有线电视节目39套,全市有线电视用户5.2户,电视人口覆盖率99%。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市参保人数达223824人。

年末全市医院、卫生院16个,床位758张;卫生技术人员629人,其中医生257人。

突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主题,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新建了华蓥市登山协会,深入开展“送体育进院坝活动”,部分镇村举办了农村趣味体育比赛,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科学健身知识讲演和“华蓥市全民健身月活动启动仪式暨华蓥山群众登山健身活动”,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手选拔推荐工作,示范性举办了市级机关乒乓球赛和“爱我华蓥”万人长跑活动,承办了中国登山协会、广安市文体局、广安市旅游局在华蓥山旅游区举办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7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中国华蓥山第三届登山节活动。

九、人口

据公安户籍统计,年末全市总人口353618人,其中农业户人口258984人,非农业人口94634人。

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3.8‰。

据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年末常住人口30.57万人,城镇常住人口11.01万人,农村常住人口19.56万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为36%,比2006年提高1.5百分点。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78.26元,增长17%,其中,工薪收入6355.51元,增长23.1%。

人均消费性支出6553.14元,增长9.7%,用于食品、衣着方面的费用增加较多:

食品支出增长27.1%,衣着支出增长7.2%。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51.3%。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90.52元,增收561元,增长15%。

从收入构成看:

工资性收入2143.08元,增收325.74元,增长17.9%;家庭经营收入1940.11元,增收198.9元,增长11.4%;财产性收入9.91元,增长14.3%,转移性收入197.42元,增加35.19元,增长21.7%。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47.17元,用于食品、衣着方面的支出增长较大,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57%。

2007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2868万元,同比增长10.6%。

2007年末,全市城乡从业人员26.32万人,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5245人,城镇在岗职工人数14805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货币工资18087元。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人数1648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856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人数273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11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华蓥统计年鉴—2007》为准。

2、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