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8405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docx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摘要】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大部分口语能力低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学方法不新颖、教学评价不科学等方面。

究其原因有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

客观原因包括教材、班级容量、课时、学生层次等方面的问题,主观原因包括管理机制、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习动机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原因

前言

教育部2007年《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1]可见,国家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口语教学改革也成了重中之重。

“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大学生的口语能力一直受到社会的批评。

”[2]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中仍存在“不敢讲、讲不好、不地道”等问题,社会上也存在着英语教学低效论的观点。

低效论的立论依据是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差,尤其是在一些国际交流的场合中表现尤其明显,因此口语交际能力仍然是制约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通过对我校及其他两所二本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最想提高的英语技能也是口语交际能力。

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十分必要且非常重要的。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机会较少,口语能力相对薄弱,在表达准确性、得体性、流利度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不足。

正因如此,学生对口语学习有明显的畏难和消极情绪,这几乎是每一所二本院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遇到的共同难道。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口语交流的困难、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效率,值得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学工作者的深思。

一、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尤其是地方二本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找出口语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我们在湖南省三所地方二本院校(湖南城市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商学院)的2012级和2013级非英语专业学生及教师中开展了一次有关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状况的问卷调查。

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认真整理、分析、归纳和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首先,教师授课的教学目标不甚明确。

有的教师虽然在教案中明确了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但每堂课上,哪些活动应该是针对口语能力的提高而设计,如何组织口语课堂,提高学生哪个方面的口语能力,不甚了了,或是一笔带过。

还有的教师可能在某一节课中的教案中写明了提高学生某个方面的口语能力,并含有口语活动的设计,但与前后课堂的教学目标不连贯,甚至脱节,也就是说教学目标没有连贯性、系统性。

更有甚者,教案上写得头头是道,但实际课堂上往往是另外一套,即教师对着PPT课件通篇讲解语法点,学生基本没有口语活动的参与,教学目标完全成了摆设。

其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部分学生(21.4%)以为口语就是读准单词、背熟课文、句型,做到语音语调正确而已。

超过半数学生(60.6%)对口语学习的目标只有一个宏观的概念,即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但由于缺乏教师的具体指导,不知道如何付诸实践,因而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还有极少数学生(9%)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目标根本就没有概念。

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英语口语的学习目标。

只有少数英语基础较好,口语能力较强的学生(5%)才会对自己的口语学习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如在每一学期完成某几项任务,完成某一个目标,达到某一个层次等。

(二)教学资源不丰富

教学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教材。

三所学校中,只有湖南商学院,湖南城市学院的对外汉语专业、湖南工程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用了专门的口语教材,如《流畅口语教程》等,教材配套有教案、课件、音频、视频光盘等,这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因为这些教材虽然针对英语为外语的国家学生编写,但大部分内容对中国学生不太适应。

其他两所学校总体上来说并没有专门的针对非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的教材,或者说没有开设专门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口语课程。

教材方面,与读写教程相配套的听说教程中,说的内容基本上是被忽略的。

其次,学生能查阅的学习资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学生除了教材以外,学校大都难以提供其他统一管理的在线口语课堂或在线口语资源,自然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加上新一代大学生大都成长在网络时代,因此单凭纸质教材已无法满足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方法不新颖

本质上来说,多数教师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不过将传统的“黑板+粉笔”改成了“多媒体+电子笔”,虽然多媒体设备已走入每一个课堂,但教学方法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多媒体只不过是给老师提供了一个省力的工具。

即用投影屏代替了黑板,键盘代替了粉笔而已。

有的老师的PPT就是将口语教学电子教案全部复制,然后对着投影屏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对着音频或视频跟读而已。

有的学校(如湖南城市学院)的大部分老师的口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然是课前五分钟的dutyreport(值日报告),但学生并没有表现太大的兴趣,有的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在台上读一篇故事或笑话了事。

一成不变的口语教学方式没有激起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自然也很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事实上,口语课上还是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语言输出为主口语课语言输入环节应减少,利用宝贵的时间进行语言输出[3]。

(四)教学评价不科学

非英语专业的口语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湖南城市学院及湖南商学院为例,学校的要求是口语成绩占期末总分的10%,但具体怎么考核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形式和标准,所以大多都是教师自己把握,有的老师为了省事,直接将每人每期一次的值日报告的成绩算作是口语成绩,而值日报告基本是学生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只要在台上宣读或表演一番就可以的,基本上算不了口语交际。

也有少数老师对学生进行口语测试,但基本都是老师划定范围,学生考前准备,考中背诵出来而已。

真正的即时交际少之又少。

湖南工程学院则未把口语交际纳入期末评价的范围,所以更难引起学生对口语学习的重视。

总的来说,对于口语交际的考核和评价,目前大部分二本院校还没有出台具体的评价方法和实施方案,评价也多以教师的主观评价为主,缺乏科学理论作指导,因此对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不够。

基于前面提到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学方法不新颖、教学评价不科学等原因,学生在口语学习过程当中明显是不主动的。

表现在口语表达时没有兴奋感和安全感,总怕出错,流利度和准确度也不尽如人意。

由于没有好的评价机制激励、没有新颖的教学方法作引导,学生对口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教师也对学生失望,这样就形成了口语教学的恶性循环,师生对口语教学的满意度都日趋低下。

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中对本校口语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气氛不满意者,分别占56.3%、52.7%和52.4%。

另外,有42.4%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有被冷落的感觉,52.2%的学生对学校口语教材及资料不满意。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综合学生及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二本院校口语教学问题可能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教材缺乏。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以及学院、师生对四六级的过分重视,许多学校根本未设置专门的口语课,更不用说配备专门的口语教材。

由于没有统一科学的教材,大学英语口语教学都是包含在常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

少数学校和专业配备的教材又不适应中国学习者的需要,存在各样的问题,如设计的口语练习形式单一,或设计的话题难度较大,与现实关联较小,或不涉及具体认知语境,难以提高语用能力等。

2.班级容量过大。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各高校都出现了班级容量过大的情况,通常一个班都有50~60人,有的班级甚至多达70~80人。

即使给学生时间练口语,但花的时间太长,操作起来十分困难,老师既无法轻松驾驭课堂,也无法在课堂上逐一解决学生在口语中出现的问题。

3.课时有限。

通常大学英语的总课时为一学期56~64课时,这是包括了听说读写教学的所有课时。

除了读写和听力,分到口语教学的课时少之又少,据调查,湖南城市学院和湖南工程学院没有专门的口语课,口语教学是包含在常规教学之中的。

所谓的口语教学便是课前的值日报告或课堂上的回答问题、简单讨论等等。

因而教师和学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口语教学目标,再加上教学课时有限,学生自然难以的达到理想的口语水平。

4.学生层次不一。

虽说每个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各不相同是正常现象,但口语水平的差异性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任务设计太易会让口语水平高的同学不屑,太难则会导致一部分基础差的学生开不了口。

因此,虽然有的老师设计了口语课堂,或小组口语活动,但这样的口语课堂或活动往往是由教师和一部分口语较好的学生唱主角,其他同学则明显有被冷落的感觉。

(二)主观原因

除了以上一些客观原因外,制约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更重要的是一些主观因素。

1.管理机制问题。

管理机制包括学校的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两方面。

近年来,地方二本院校的大学英语的考核主要是以传统的四六级考试为主,而传统的四六级考试通常都不用考口语。

许多学校对英语口语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并没有把口语列入考核内容和具体的学习内容,而只是统笼地要求口语要占期末成绩的一定比例(如湖南城市学院和湖南工程学院规定占期末考核的10%),没有出台正规的考核政策及教学计划,因此教师依然还是按照四六级的要求进行笔头应试教学;学生依然还是以通过四六级为大学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英语口语教学依然没有得到领导、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2.教学方法问题。

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口语教学既然没有引起各级领导和师生的足够重视,教师自然也不会用心去设计口语教学方案。

所谓的英语口语教学只不过是让学生跟读课文,表演既定情景,短时间小组讨论而已。

有的教师授课时,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方法;除偶尔问几个简单问题外,很少给学生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即使让他们说英语也是为了操练课文中几个重点词汇、短语、或语法结构,而不是让他们自由表达。

这样做,无疑阻碍了口语的提高,更不用说达到语言的自然输出了。

另一方面,许多老师口语课上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过分重视,对这些方面的错误过于敏感,在学生一出现发音或表达错误时,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指出来,不仅打断了学生的思维,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导致他们容易自卑、紧张。

长此以往,教师不仅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和信心,还会打消他们口语表达的积极性,甚至将他们引入了重语言而轻语用的误区。

3.教师素质问题。

过去几年,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学英语师资力量的缺乏,许多学校为了适应发展大量引进人才,在引进要求上适当放松,降低要求以满足对教师的需求,导致了有些学校教师口语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在不少教师在发音、语法、文化、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都有待提高[4],有些老师甚至无法用英语完成授课任务,因而不能胜任口语教学。

这些都有可能受到学生的轻视,更不用说激起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了。

笔者在2013年被学校选派赴悉尼进行教师技能培训时就深深感到,我们的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在语法、文化、教学法方面还需要进行大力提高。

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主观上是想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但是由于待遇和职称评定、学校的科研压力(如各种职称的教师应该每年通过发表学术论文、课题立项等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分等)等原因,造成某些教师在教学中精力投入不足,责任心不强的状况[5]。

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无法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

4.学生主观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各不相同。

少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考上大学,即学英语就是为了应付考试。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只注重背记单词、课文、语法规则,而未意识到应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外化交际技能。

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应试动机,学生的口语表达才会出现“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现象。

其次是缺乏英语思维的习惯,其实这也是一个学习策略问题。

由于学生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语法知识,因而忽视了口语,便养成了不愿意开口说的习惯。

即使说,也在受中文思维习惯的影响。

即在表达之前,他们往往即先用中文思维构思出句子,再将中文翻译成英文说出来。

这样的句子虽然合乎语法,但语用上却完全行不通。

还有些学生因为听力较差,无法理解老师和同学的说话内容,因而也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口语活动当中来。

最后,学生的性格和心理也是口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往往性格内向的学生胆子小、害羞,不敢开口,一怕开口错,二怕被人笑;还有些学生,特别是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自卑心理也导致他们不敢开口,所以也就无从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了。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型,需要大量具有较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

地方二本院校受学校条件和学生水平的限制,口语教学现状让人担忧,在分析出口语教学滞后的原因的同时,各学校院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评价机制、教师培训等方面出台相应的改革和管理措施(这些也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二本院校的非英语口语教学才能得到根本的改观,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

[2]蔡基刚.如何评价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J].外语界,2002

(1):

63-66.

[3]吴桦.浅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5):

89-91.

[4][5]吴启迪.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外语,2004

(1):

5-9.

[6]周云.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2(6):

100-116.

【作者简介】

伍敬芳(1975-),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外语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