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084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7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docx

一年级古诗背诵了2141

 

诗中月

gǔlǎngyuèxíng

21古朗月行

tánglǐbái

唐李白

xiǎoshíbùshíyuè

小时不识月,

hūzuòbáiyùpán

呼作白玉盘。

yòuyíyáotáijìng

又疑瑶台境,

fēizàiqīngyúnduān

飞在青云端。

诗文解释:

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

常常把它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中的仙境,

飞行在青云之间。

词语注释:

朗月行:

乐府古题,李白是借题作诗。

全诗共16句,这里只选了4句。

呼:

称作。

瑶台: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青云端:

高空上面

 

 

诗中鸟

juéjù

22绝句

tángdùfǔ

唐杜甫

liǎnggèhuánglímíngcuìliǔ

两个黄鹂鸣翠柳,

yìhángbáilùshàngqīngtiān

一行白鹭上青天。

chuānghánxīlǐngqiānqiūxuě

窗含西岭千秋雪,ménbódōngwúwànlǐchuán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鹭:

一种水鸟名。

窗含:

从窗户中可以看到。

含,包含。

千秋雪:

终年不化的积雪。

门泊:

门外的江边停靠。

东吴:

江浙一带

诗意: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枝上欢快地叫着,一行白鹭自由的飞上了蔚蓝的天空。

从窗口往外面眺望,只见岷山上一片千年不化的皑皑白雪;再从大门往江边看,可以看见停满了来自东吴的万里船队。

 

诗中鱼

yúgēzi

23渔歌子

tángzhāngzhìhé

唐张志和

xīsàishānqiánbáilùfēi

西塞山前白鹭飞,

táohuāliúshuǐguìyúféi

桃花流水鳜鱼肥。

qīngruòlìlǜsuōyī

青箬笠,绿蓑衣,

xiéfēngxìyǔbùxūguī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意:

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着,流水中的鳜鱼十分肥美。

戴着青色斗笠,穿着绿色蓑衣的人儿,不管是斜风还是细雨都不需要回去。

注释:

渔歌子:

词牌名。

西赛山:

现在浙江吴兴西南。

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所以又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鱼:

细鳞,淡黄带褐色斑纹,味道鲜美

箬笠:

用竹叶和竹片做的斗笠

蓑衣:

用草或棕编成的雨衣

不须:

不需要

 

诗中鱼

jiāngshàngyúzhě

24江上渔者

sòngfànzhòngyān

宋范仲淹

jiāngshàngwǎngláirén

江上往来人,

dànàilúyúměi

但爱鲈鱼美。

jūnkànyíyèzhōu

君看一叶舟,

chūmòfēngbōlǐ

出没风波里。

诗意: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注释:

渔者:

捕鱼的人。

但:

只。

爱:

喜欢。

鲈鱼:

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君:

你。

一叶舟:

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出没:

若隐若现。

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

波浪。

  

诗中虫

fēng

25蜂

tángluóyǐn

唐罗隐

búlùnpíngdìyǔshānjiān

不论平地与山尖,

wúxiànfēngguāngjìnbèizhàn

无限风光尽被占。

cāidébǎihuāchéngmìhòu

采得百花成蜜后,

wèishuíxīnkǔwèishuítián

为谁辛苦为谁甜?

诗意: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无限花开的风光,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

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注释:

山尖:

山峰

占:

占其所有

尽:

甜:

醇香的蜂蜜

 

 

诗中草

chìlègē

26敕勒歌

běicháomíngē

北朝民歌

chìlèchuānyīnshānxià

敕勒川,阴山下。

tiānsìqiónglúlǒnggàisìyě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cāngcāngyěmángmáng

天苍苍,野茫茫,

fēngchuīcǎodīxiànniúyáng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诗意: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

敕勒川:

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阴山:

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穹(qióng)庐: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即蒙古包。

野:

应读为yě,也可读作yǎ。

见:

同“现”,应读xiàn,呈现。

山水诗

xiǎochí

27小池

sòngyángwànlǐ

宋杨万里

quányǎnwúshēngxīxìliú

泉眼无声惜细流,

shùyīnzhàoshuǐàiqíngróu

树荫照水爱晴柔。

xiǎohécáilùjiānjiānjiǎo

小荷才露尖尖角,

zǎoyǒuqīngtinglìshàngtóu

早有蜻蜒立上头。

注释:

泉眼:

泉水的出口。

惜:

珍惜,爱惜。

晴柔: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

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尖尖角:

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头:

上方。

诗意: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山水诗

dēngguànquèlóu

28登鹳雀楼

tángwángzhīhuàn

唐王之涣

báirìyīshānjìn

白日依山尽,

huánghérùhǎiliú

黄河入海流。

yùqióngqiānlǐmù

欲穷千里目,

gèngshàngyìcénglóu

更上一层楼。

注释: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

太阳。

依:

依傍。

尽:

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

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

眼界宽阔。

更:

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山水诗

wànglúshānpùbù

29望庐山瀑布

tánglǐbái

唐李白

rìzhàoxiānglúshēngzǐyān

日照香炉生紫烟,

Yáokànpùbùguàqiánchuān

遥看瀑布挂前川。

fēiliúzhíxiàsānqiān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yíshìyínhéluòjiǔtiān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

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

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

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诗意: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山水诗

zǎofābáidìchéng

30早发白帝城

tánglǐbái

唐李白

zhāocíbáidìcǎiyúnjiān

朝辞白帝彩云间,

qiānlǐjiānglíngyīrìhuán

千里江陵一日还。

Liǎngànyuánshēngtíbùzhù

两岸猿声啼不住,

qīngzhōuyǐguòwànchóngshān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发:

启程。

白帝城:

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朝:

早晨。

辞:

告别。

彩云间:

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江陵:

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还:

归;返回。

猿:

猿猴。

啼:

鸣、叫。

住:

停息。

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诗意: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山水诗

wàngdòngtíng

31望洞庭

tángliúyǔxī

唐刘禹锡

húguāngqiūyuèliǎngxiānghé

湖光秋月两相和,

tánmiànwúfēngjìngwèimó

潭面无风镜未磨。

yáowàngdòngtíngshānshuǐcuì

遥望洞庭山水翠,

báiyínpánlǐyìqīngluó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

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

湖面的波光。

两:

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

指湖面。

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诗意: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山水诗

làngtáoshā

32浪淘沙

tángliúyǔxī

唐刘禹锡

jiǔqūhuánghéwànlǐshā

九曲黄河万里沙,

làngtáofēngbǒzìtiānyá

浪淘风簸自天涯。

rújīnzhíshàngyínhéqù

如今直上银河去,

tóngdàoqiānniúzhīnǚjiā

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九曲: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自天涯:

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诗意: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既然你从天边而来,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汇集到银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织女的家里做客吧。

山水诗

yǐnhúshàngchūqínghòuyǔ

33饮湖上初晴后雨

sòngsūshì

宋苏轼

Shuǐguāngliànyànqíngfānghǎo

水光潋滟晴方好,

shānsèkōngméngyǔyìqí

山色空濛雨亦奇。

yìbǎxīhúbǐxīzǐ

欲把西湖比西子,

dànzhuāngnóngmǒzǒngxiāngyí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湖:

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

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

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

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

也显得十分美丽。

诗意: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山水诗

tíxīlínbì

34题西林壁

sòngsūshì

宋苏轼

héngkànchénglǐngcèchéngfēng

横看成岭侧成峰,

yuǎnjìngāodīgèbùtóng

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shílúshānzhēnmiànmù

不识庐山真面目,

zhǐyuánshēnzàicǐshānzhōng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

书写,题写。

西林: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西面看.

侧:

侧面。

各不同:

各不相同。

不识:

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

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

因为;由于。

此山:

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

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

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诗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山水诗

wàngtiānménshān

35望天门山

tánglǐbái

唐李白

tiānménzhōngduànchǔjiāngkāi

天门中断楚江开,

bìshuǐdōngliúzhìcǐhuí

碧水东流至此回。

liǎngànqīngshānxiāngduìchū

两岸青山相对出,

gūfānyípiànrìbiānlái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

指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

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

劈开,断开。

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

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

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出:

突出,出现

诗意: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山水诗

lùzhài

36鹿柴

tángwángwéi

唐王维

kōngshānbùjiànrén

空山不见人,

dànwénrényǔxiǎng

但闻人语响。

fǎnjǐngrùshēnlín

返景入深林,

fùzhàoqīngtáishàng

复照青苔上。

 

注释:

鹿柴(zhài):

“柴”同“寨“,栅栏。

此为地名。

但:

只。

闻:

听见。

返景:

夕阳返照的光。

“景”古时同“影”。

照:

照耀(着)。

诗意: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

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

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诗中亲情

fúrónglóusòngxīnjiàn

37芙蓉楼送辛渐

tángwángchānglíng

唐王昌龄

hányǔliánjiāngyèrùwú

寒雨连江夜入吴,

píngmíngsòngkèchǔshāngū

平明送客楚山孤。

luòyángqīnyǒurúxiāngwèn

洛阳亲友如相问,

yípiànbīngxīnzàiyùhú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芙蓉楼:

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辛渐:

诗人的一位朋友。

寒雨:

秋冬时节的冷雨。

连江:

满江。

吴:

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地。

平明:

天亮的时候。

客:

指作者的好友辛渐。

楚山:

春秋时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孤:

独自,孤单一人。

洛阳:

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

冰心:

比喻心的纯洁。

诗意:

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在大地上,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

清晨,当我送别友人之时,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

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诗中亲情

yóuzǐyín

38游子吟

tángmèngjiāo

唐孟郊

címǔshǒuzhōngxiàn

慈母手中线,

yóuzǐshēnshàngyī

游子身上衣。

línxíngmìmìféng

临行密密缝,

yìkǒngchíchíquī

意恐迟迟归。

shuíyáncùncǎoxīn

谁言寸草心,

bàodésānchūnhuī

报得三春晖?

注释:

寸草:

比喻非常微小。

三春晖:

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哲理诗

chánggēxíng

39长歌行

hànyuèfǔ

汉乐府

qīngqīngyuánzhōngkuí

青青园中葵,

zhāolùdàirìxī

朝露待日晞。

yangchūnbùdézé

阳春布德泽,

wànwùshēngguānghuī

万物生光辉。

chángkǒngqiūjiézhì

常恐秋节至,

kūnhuánghuāyèshuāi

焜黄华叶衰。

bǎichuāndōngdàohǎi

百川东到海,

héshífùxīguī

何时复西归?

Shàozhuàngbùnǔlì

少壮不努力,

lǎodàtúshāngbēi

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

长声歌咏,也指写诗;

行(xíng):

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简称,诗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度不受限制。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衰:

读cui,古时候人们读的没有shuai这个音。

诗意: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

人也一样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白白悔恨了。

 

哲理诗

guānshūyǒugǎn

40观书有感

sòngzhūxī

宋朱熹

bànmǔfāngtángyíjiànkāi

半亩方塘一鉴开,

tiānguāngyúnyǐnggòngpáihuái

天光云影共徘徊。

wènqúnǎdéqīngrúxǔ

问渠那得清如许,

Wèiyǒuyuántóuhuóshuǐlái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方塘:

又称半亩塘

鉴:

古代的镜子。

“天光”句:

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移动。

渠:

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nǎ)得:

怎么会。

那:

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

这样清澈。

如许:

如此,这样。

为:

因为。

源头活水:

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不断的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诗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

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