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8622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 32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I)

【学习目标】1.能说出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以及带电情况。

2.能说出原子内空间和质量分布情况。

3.知道相对原子质量表示的意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一、【复习回顾识记】

1.根据元素名称,默写元素符号:

氦氖硅氩钙锰银钠镁铝

锌铁铜金氯汞钡铂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的最小粒子

3.分子和原子本质的区别是

二、精心设疑、演绎目标

阅读课本P53页和56页,勾画课本上的关键字句,填写下列空白,并理解识记。

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填“可以”、“不可以”)再分的。

由于原子是的最小粒子,所以原子在中不可以再分。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带电的和带电的构成的,原子核是由

和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

(正电)、(不带电)、(带负电)。

(注意特例:

一般的氢原子无。

)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的,因此整个原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这是因为和的质量几乎相等,而一个电子的质量只相当于一个质子质量的1/1836,可忽略不计。

3.在原子中:

数〓数〓数。

(填一定或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原子核很小,原子核外有很的空间。

电子在核外作

二.相对原子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

是以一种(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跟相比较所得的,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

如果用算式表示,可以表示为: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一般不写出来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kg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36

3.根据表3-1中的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四、分组展示、归纳小结

各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合作解决自学问题;

五、例题精炼、拓展升华

知识点一、原子的构成

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在其附近水域已经检测到放射性物质碘131。

已知碘131原子的原子核电荷数为53,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131。

下列有关这种碘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53B.相对原子质量为131C.质子数为53D.中子数为34

知识点二、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A、质子数和电子数B、核电荷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

六、 反馈练习,体验成功

1.课本P58页第2题

2.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

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

5、将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等粒子用序号分别填入下列适当空格中: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2)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

(3)显示电中性的粒子是(4)带正电的粒子是

(5)参加化学反应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6)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粒子是

【快乐心得】我的收获有:

课题:

2原子的结构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知道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

一、【复习回顾识记】

1.默写原子的结构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等

二、精心设疑、演绎目标:

阅读课本P54-55页,勾画课本上的关键字句,填写下列空白,并理解识记。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结合上表1.核外电子是排布的。

离核近的电子能量,离核越远,能量.

2.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3.仔细研究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我们发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是:

第一层最多排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个电子,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

4.原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是指:

5.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分类与原子的数关系密切。

而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数决定的。

元素的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

得(或失)电子趋势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阅读课本P55页,勾画课本上的关键字句,填写下列空白,并理解识记。

二.离子的形成描述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

1、原子→阳离子→带正电.原子→阴离子→带

2.离子:

带电的或叫离子。

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

3.离子表示方法是:

阳离子在其元素符号右上方标“”,阴离子标“”在正负号前面标出得或失的(即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子数为1时,“1”必须省略。

4.离子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个什么离子带多少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如:

Mg2+表示,Cl-表示.

离子符号前面的系数表示离子个数.如:

2Mg2+表示.

5.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三、点拨导向、组内交流

1.画出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2.稀有气体为什么曾经叫惰性气体?

这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是否有关系?

3.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你如何判断?

稀有气体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为8个(氦除外),但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的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吗?

4.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分类由原子的数决定。

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数决定。

原子的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由决定。

原子的种类由决定。

四、分组展示、归纳小结各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合作解决自学问题;

五、例题精炼、拓展升华1.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2O2O2-    Fe2+SO42-_____    

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表示的阳离子是,表示的阴离子是,表示

原子的是

六、反馈练习、体验成功

1、完成课本P57页1题

2.下列五种微粒中易失去电子的是,最易得到电子的是,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是。

ABCDE

3、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A.电子层数B.原子量C.质子数D.中子数

4.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的是()A、质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D核电荷数

【快乐心得】我的收获有: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3.2原子的结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因此,对于原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

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

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2、相对原子质量(Ar):

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图:

①圆圈内的数字:

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

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

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

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3、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容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4容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和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二、离子

1、概念: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

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

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注意:

原子变为离子时,质子数、元素种类没有改变;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

3、表示方法: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

例如:

钠离子:

Na+。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例如:

Fe3+:

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铁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

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例如:

Fe3+:

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

阳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

质子数<电子数

7、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互转化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运动;有间隙

8、离子个数的表示方法:

在离子符号前面加系数。

例如:

2个钠离子:

2Na+

小结:

1、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2、物质的组成(宏观上)、构成(微观上)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

××物质由××元素和××元素组成例: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②物质的构成:

××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

水由水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原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4)、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5)、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6)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离子的形成过程。

3.核外电子的排布。

4.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离子的形成过程。

3.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创设问属情景]上一单元我们学习过有关分子和原子的知识,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提出问题]

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是不可分的,究竟原子能不能再分?

2.原子是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3.原子有没有质量?

它的质量有多大?

4.如何去称量分子和原子的质量?

5.原子到底有多大?

……

一、原子的构成

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叩开原子的大门,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卢瑟福通过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两部分构成的。

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结果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极少数粒子反弹回来。

α粒子轰击金箔

[设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②一小部分带正电的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子核带正电,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改变了运动方向。

③极少数粒子反弹回来——原子中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较大的质量。

[[结论]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1.原子的结构

原子

表1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

粒子种类

电性

质量

质子

1个单位正电荷

1.6726×10-27kg

中子

不带电

1.6749×10-27kg

电子

1个单位负电荷

质子质量的1/1863

表2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1

23

12

12

12

24

17

18

17

35

[思考]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原子结构中的一些规律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质量可以忽略

(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是唯一没有中子的原子)

(5)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相等)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运动特点:

无固定的轨迹,高速运动,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2、电子层:

核外电子运动经常出现的区域。

,电子层最多时有七层。

3、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

4、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则:

“一低三不超”

①电子尽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排满上层,再排下一层;(能量最低原理)

②第一层最多不超过2e-;

③第二层最多不超过8e-;

④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e-。

5、原子结构示意图:

[练习]1、已知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Y=。

 

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7、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相对稳定结构:

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时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

②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

最外层电子数

A、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B、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C、稀有气体元素的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He为2个电子),是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③.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原子总是力求通过得失电子使自身的结构趋于或达到稳定结构。

举例说明:

三、离子的形成

1、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离子的形成:

[图片展示]Na+、Cl-、NaCl的形成。

[小结]像氯化钠这样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还有很多,一般地,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结合而成的。

例:

氯化镁、氯化钾等。

3、离子符号的书写:

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

①阳离子:

Na+、K+、Mg2+、Ca2+、Al3+、NH4+、Fe2+、Fe3+

②阴离子:

O2—、F—、S2—、Cl—、SO、CO32—、NO3—、OH—

注意:

a、简单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b、简单阴离子所带电荷数等于其原子(8—最外层电子数);

c、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1”省略不写。

4、物质与其构成粒子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

1.3个硫酸根离子:

3SO;两个镁离子:

2Mg2+亚铁离子4个硫离子

2.比较氢原子和氢离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原子(H)

1

1

氢离子(H+)

1

0

3.化合物MCl2中,M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可能为(D)

A.1B.10C.11D.12

4.朝核问题引起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

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分析]不同的原子所含的质子、中子、电子数目不同,所以它们的质量也不同,比如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

这样小的数字,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就像用吨作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或小麦的质量一样。

为了便于研究问题,国际上采用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质量的大小。

四、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符号是Ar

2、相对原子质量(Ar)=

[分析]也可以用比较形象的方法解释。

[展示投影]

3、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是1通常不写。

[分析]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kg。

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都约等于1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电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近似地表示为我们刚才从表2中推导出的:

4、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

[课堂练习]1、下列各微粒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2.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出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__63__,中子数为___89___,核外电子数为___63___。

3、某原子的质量为ag,相对原子质量为M,氧原子的质量为b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总结讲解].物质的构成

1.一般来说金属和固态非金属还有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如:

铜、铁等。

2.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水、氢气、氧气等。

3.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互相作用形成的物质即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硫化钾等。

1下面的物质中,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

哪些是由原子构成的?

哪些是由离子构成的?

①Ne②S③KCl④Al⑤N2⑥Fe⑦CO2⑧MgS⑨Cu⑩Ar⑩SO2⑩P

课题2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

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

1.排布特点

2.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

 

(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3、离子的形成

1.离子的定义:

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

2.离子的分类

阳离子阴离子

3.NaCl的形成过程

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5.物质的构成

大部分金属

(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固态非金属

稀有气体

(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

(3)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三、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计算

①计算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计算一种原子的真实质量。

③计算作为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

3.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

【课堂探究】

一、原子的构成

阅读“原子的构成”的内容,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

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有何关系?

4、综合前三题,你的结论是:

5、观察表3-1几种原子的构成,你能获得那些信息?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思考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有何区别?

 

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已知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作为标准碳原子质量的1/12为1.66×10-27kg,分别计算氢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正整数)。

 

3、下面我们举行一项比赛,看看哪位同学查阅相对原子质量表既快又准。

我们查阅如下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磷、铝、氮、碳、钠、硫、镁、钙

一、原子的构成

2、原子的构成

(带1个单位)

原子

(不带电)

(带1个单位)

3、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外的电子数。

5、原子核居于原子的,在原子中占的体积,电子绕着原子核。

二、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

以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表达式

Ar=

2、与构成原子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在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又因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相比较,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有效训练】

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的电子数

2、(广东佛山)今年1月,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

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镍-镉”充电电池。

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

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D.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

3、已知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质量为ag,若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bg,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a/bB.b/aC.12b/aD.12a/b

4、(北京)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

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7B.9C.10D.19

5、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倍,通过下表,可总结出“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2

16

11

12

11

23

17

18

17

35

(1)             (2)   

——————————————    —————————————

(3)             (4)

   ——————————————    —————————————

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

(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5)带正电的粒子是;

(6)带负电的粒子是;

(7)不带电的粒子是;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9)质量最小的的是;

(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课后提升】

1、人们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897年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1911年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又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

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