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9408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docx

学前心理学章节练习题14章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直观B.客观C.概括D.能动

2.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一原则?

()

A.客观性B.能动性C.活动性D.发展性

3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

A.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C.种系心理的发生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4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是()

A.个体心理的发生B.种系心理的发生C.群体心理的发生D.人类心理的发生

5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

6.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7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A.0—6、7岁B.3—6、7岁C.0—12岁D.0—18岁

8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

9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   )

A.0~6月B.6~12月C.1~3岁D.3~6岁

10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

11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

1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A.主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13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这符合

A.活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4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A.客观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因材施教的原则

15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其心理会有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变化中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这主要是遵循了儿童心理研究的()

A.实践性原则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6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

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

17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18.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19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访谈法

20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谈话法C.观察法D.问卷法

21“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

22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投射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

23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作品分析法

24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

2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______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

26.下列哪种说法是不妥当的?

()

A.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有助于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

B.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要了解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

C.测验法的优点是适合做质的研究

D.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的研究,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进行分析

27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这种方法称为()。

A.作品分析法B.调查访问法C.测验法D.谈话法

二、多项选择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是()。

A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表现B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

C揭示心理与脑的关系D论述人的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2以下属于广义的儿童期的是()。

A幼儿期B婴儿期C儿童期D少年期

3以下属于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B辩证性C发展性D教育性

4()是一种长期的全面的观察方法。

A实验法B调查法C日记法D传记法

5()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主要方法。

A自然实验法B调查法C作品分析法D观察法

第二章练习题

1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A脑发展B生理发展C客观事物D额叶发展

2()是儿童从胎内生活转变为胎外生活的阶段。

A幼儿期B婴儿期C儿童期D新生儿期

3()孩子生活的主要矛盾是生理上能否适应新环境的矛盾。

A幼儿期B婴儿期C儿童期D新生儿期

4新生儿的脑重约为()克。

A340B390C450D550

5(),当乳头或类似乳头的东西碰到新生儿的面颊或嘴唇时,就会转头,做出吸奶的动作,食物进入口里就会咽下去。

A食物反射B防御反射C定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6以手指或小棍触新生儿的手心,儿童的手心立即紧握不放,力量之大,甚至可以将身体吊起来。

这种反射叫()。

A食物反射B防御反射C抓握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C

7当新生儿的身体失去平衡,或突然受到强烈的刺激,会仰头,挺直,双臂伸直,手指张开,然后弯身收臂,紧贴前胸,作搂抱状,这是()。

A惊跳反射B防御反射C抓握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8把新生儿的肚子向下,横着托起,四肢便作类似游泳的动作。

A惊跳反射B游泳反射C抓握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9新生儿最先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

A无条件反射B本能C生理基础D以上都不是

10.1岁时,儿童的脑重可达()克。

A900B1100C1200D1400

11()是脑内部结构成熟的重要标志。

A暂时神经联系的接通B神经纤维的髓鞘化C神经突触的增多D神经突起的发育

12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完成大约在()岁。

A6B7C9D10

13婴儿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头部动作,然后自上而下,最后学会走路,这是()。

A从整体到分化B从上部到下部C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动作D从无意到有意

14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笼统的。

以后才逐渐分化,这属于()。

A从整体到分化B从上部到下部C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动作D从无意到有意

15当成人的脸出现在婴儿视野中他便停止原来的动作,注视成人的眼睛,然后开始微笑,这是()。

A天真活跃反应B社会性依恋C母子交往D微笑

16.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0—1岁B.1—2岁C.2—3岁D.3—6岁

1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B.能伸手抓到东西

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

18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

A.爱模仿B.个性初具雏形C.情绪作用大D.开始接受任务

19儿童的个性形成的开始时期是(   )

A.0-1岁B.1-3岁C.3-6岁D.6-12岁

20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21心理学家一般认为,儿童个性形成过程的开始时期是()

A.0~3岁B.3~6岁C.6~12岁D.12~15岁

22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23.儿童动作的发展从头部和躯干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这一规律是(   )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D.大小规律

24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

这是(   )

A.达尔文反射B.莫罗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25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A.莫罗反射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26.儿童表现出和别人交往的需要是(   )

A.从出生时开始的B.从半岁开始的C.从1岁开始的D.从1岁半开始的

27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A.0到1岁B.1岁到2岁C.2岁到4岁D.3岁到6岁

28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A.5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岁左右

29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A.1~2个月B.3~4个月C.5~6个月D.7~8个月

30独立性的出现是以下哪一种心理现象开始产生的明显表现?

()

A.社会性B.自我意识C.情绪D.意志

31婴儿先是用整只手臂和手一起去够东西,以后才会用手指去拿东西。

动作发展的这种规律属于()

A.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B.首尾规律C.近远规律D.大小规律

32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A.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律B.尾首规律C.远近规律D.大小规律

33.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A.整体局部规律B.首尾规律C.大小规律D.近远规律

34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这表现的动作发展规律是()

A.无有规律B.近远规律C.首尾规律D.大小规律

35第一信号系统是以()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A现实事物B词语C概念D表情

36第二信号系统是以()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

A现实事物B词语C概念D表情

37()是先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

A好动B爱做事C闹独立D语言的形成

38()岁左右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是第一个危机期。

A1B2C3D4

39儿童3岁时的脑重可达到()克。

A900B1000C1100D1200

40()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形式。

A游戏B生活C学习D劳动

41()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

A游戏B生活C学习D劳动

42.3岁前儿童的教育和教学是在()中进行的。

A游戏B日常生活C学习D劳动

43幼儿的()主要不在于创造多少的物质财富,而是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动作,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A游戏B生活C学习D劳动

44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

45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   )

A.操作B.交往C.游戏D.言语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

A吸吮反射B防御反射C定向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

2以下属于食物反射的是()。

A觅食反射B吸吮反射C吞咽反射D以上都是

3以下属于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的是()。

A从整体到分化B从上部到下部C从大肌肉到小肌肉动作D从无意到有意

4以下属于先学前期儿童心理特点的是()。

A言语真正形成B思维能力出现C自我意识萌芽D青春期躁动

5对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不能()。

A一味满足B理解C过多限制D积极应对

6以下属于幼儿的活动的形式的是()。

A游戏B生活C学习D劳动

7以下属有幼儿游戏的主要心理成分()。

A想象B直接的兴趣性C动作和语言D愉快的情绪

8概括来讲,幼儿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A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B心理活动机型为的无意性C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D个性完善

9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是()。

A行为有较强的情绪性B爱模仿C思维带有轴向逻辑性D个性成熟

10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B爱玩会玩C好学好问D抽象概括能力正在发展

11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是()。

A个性初具雏形B爱玩会玩C好学好问D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第三章练习题

1()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及其品质的总称。

A感知觉B认知C思维D情感

2()是构成儿童认知活动整体的各种成分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变化。

A认知能力的变化B认知方式的变化C认知结构的变化D认知结构的变化

3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开始的,是认知活动的开端。

A感知觉B认知C思维D情感

4()是认知活动的开端。

A感知觉B认知C思维D情感

5人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A情感B认知C思维D感知觉

6()是其他认识过程的基础。

A感知觉B认知C思维D情感

7()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手段。

A情感B认知C思维D感知觉

8以下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情感B注意C意志D记忆

9在整个幼儿期,()在其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A情感B认知C思维D感知觉

10()是人最重要的感觉通道。

A手B口腔C眼睛D鼻

11约有()左右的信息是通过眼睛这个视觉感受器输送给大脑的。

A20%B30%C80%D90%

12()个体辨别物体的明暗、颜色等特性的感觉。

A视觉B听觉C触觉D嗅觉

13婴儿理想的视觉刺激位置应该是()厘米。

A15B20C25D30

14()是发觉物体的形状或体积上最小差别的能力。

A视觉B听觉C触觉D视敏度

15()月的婴儿的视力可以达到成人的正常水平。

A0-6B0-9C6-12D18-24

16.4-8月的婴儿最喜欢()较长的暖色。

A波长B色调C响度D明度

17()个体对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等特性的感觉。

A视觉B听觉C触觉D视敏度

18()是指那些杂乱无章的,使人烦躁的高音。

A乐音B噪音C声调D音高

19人最理想的声强环境是()分贝。

A15-35B60-70C80D100

20()分贝以上的噪音,就会使人产生不舒服的环境。

A35B60C80D100

21如果长期在()分贝以上的强烈噪音持续刺激下,人的内耳器官就会发生病变。

产生噪音性耳聋。

A15-35B60-70C80D100

22()是皮肤受到机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

A视觉B听觉C触觉D视敏度

23()是皮肤觉、压觉和运动觉的联合。

A视觉B听觉C触觉D视敏度

24()岁的儿童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

A3B4C5D6

25()岁的儿童能正确辨别前后方位。

A3B4C5D6

26()岁开始的儿童能正确辨别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A3B4C5D6

27()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

A注意B记忆C观察D创造

28孩子看到桌上有个苹果时,所说的话中直接体现“知觉”活动的是()

A.“真香!

”B.“我要吃!

”C.“这是什么?

”D.“这儿有个苹果。

29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

A.12~23岁B.10岁左右C.3~5岁D.6个月内

30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难辨别的是()。

A.圆形B.半圆形C.正方形D.三角形

31“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

A.距离知觉B.方位知觉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

32儿童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   )

A.痛觉B.听觉C.味觉D.视觉

33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   )

A.感觉和知觉B.感觉和记忆C.知觉和记忆D.记忆和想像

34“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儿童情绪、意志受()影响。

A.表象B.记忆C.知觉D.注意

35幼儿期对颜色的辨别往往和掌握颜色()结合起来。

A.名称B.明度C.色调D.保和度

36学前期儿童的感知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A.2个阶段B.3个阶段C.4个阶段D.5个阶段

37.经典的“视觉悬崖”测验测查的是()

A.时间知觉B.形状知觉C.大小知觉D.距离知觉

38听觉和视觉的明显协调约在出生后(   )

A.10天B.半个月C.20天D.1个月

39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

A.正方形B.长方形C.三角形D.圆形

40起先儿童观察图画只能认识到个别对象,后来逐渐能观察到图画的整体内容,把握图画的主题,这说明的是儿童观察()

A.目的性的加强B.方法的形成C.细致性的增加D.概括性的提高

41人们吃过糖以后再吃桔子,会感到桔子很酸,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适应B.相继对比C.同时对比D.感觉相互作用

42.幼儿认为“早上,是到外面玩的时候”,“上午是上课的时候”,这表明儿童的时间知觉是()A.依靠生理上的变化B.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变化

C.根据日夜和季节变化D.依靠成人教授

43幼儿期对颜色辨别力的发展,主要依靠()

A.生活经验和成熟B.成熟和教育C.生活经验和教育D.选择和生活经验

44幼儿空间方位词发展的顺序是()

A.上下、前后、左右B.前后、上下、左右C.上下、左右、前后D.前后、左右、上下

45当人从暗处走到明处,在最初一瞬间,会感到耀眼,什么都看不清,经过几秒钟,才恢复正常。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明适应B.暗适应C.同时对比D.继时对比

46当某个幼儿能认出窗户、门、床等物体是方型的,球是圆型的……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A.形状知觉B.大小知觉C.方位知觉D.深度知觉

47不仅注意到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这一般是在儿童()

A.2岁时B.3岁时C.4岁时D.5岁时

48.较小婴儿所具有的距离知觉是()

A.以视觉为主B.以运动觉为主C.以听觉为主D.以经验为主

49某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在白色的背景上贴上大红花,以利于幼儿观察。

这位教师这样做是利用了知觉的()

A.刺激物的组合规律B.对象的活动性规律C.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规律D.刺激物的排列规律

5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儿童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早是通过手的触觉进行的B.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很

C.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要早于方位词的掌握D.婴儿没有距离知觉

51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A.0-4周B.4-8周C.0-3月D.0-6月

52.2岁孩子往往会伸手要求站在楼上的妈妈抱,这说明他的()

A.大小知觉发展不足B.形状知觉发展不够

C.距离知觉发展不足D.想像力不够丰富

53.3岁左右的幼儿,让他跨过前面一条线,他往往会踏在线上,这是因为()。

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D.视力较弱

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

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

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

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

55.幼儿在认识b和d、土和士、方和万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说明()

A.幼儿方位知觉不够精确B.幼儿观察的概括性不足

C.幼儿观察的细致性不够D.幼儿感觉的适应能力不强

56.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B.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57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

这是利用了()。

A.知觉中的新颖性规律B.知觉中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规律

C.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的规律D.知觉中对象的活动性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视觉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A视敏度B颜色视觉C眼睛变大D色弱

2以下属于研究颜色视觉的方法的是()。

A配对法B指认法C命名法D比较法

3婴儿的触觉探索有两种形式:

()

A口腔探索B脚的探索C手的探索D眼睛的探索

4婴儿最初对物体的探索是通过()后进行的。

A口腔探索B脚的探索C手的探索D眼睛的探索

5婴幼儿期是手的探索活动形成的时期,其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下面的内容属于这几个阶段的是()。

A手的本能性触觉反应阶段B视触协调阶段C手的无目的探索阶段D手的有目的探索阶段

6以下属于物体知觉的是()。

A大小知觉B方位知觉C形状知觉D时间知觉

7幼儿观察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观察的目的性B观察持续的时间C观察的系统性D观察的概括性

8促进感知觉发展的因素有()。

A儿童的活动B知识经验C语词D思维

第四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使婴幼儿从周围环境中获得更清晰、更丰富的信息。

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注意

2以下不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注意

3()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

A感知觉B记忆C想象D注意

4()是指婴儿对某些感觉信息比较喜爱,注意他们的时间比较长。

A感觉喜爱B感觉偏好C感觉剥夺D感觉轰炸

5婴儿的选择性反应都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记忆D无意记忆

6()是引起无意注意的最重要的原因。

A刺激物的特点B刺激物的新异性C刺激物的强度D对象的运动

7婴儿的注意基本上都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记忆D无意记忆

8.1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分钟。

A3-5B5-8C10-12D10-20

9.2岁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分钟。

A3-5B5-8C10-12D10-20

10.2岁半的儿童只能集中注意()分钟。

A3-5B5-8C10-12D10-20

11()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记忆D无意记忆

12有意注意是由脑的高级部位,特别是()控制的。

A顶叶B额叶C颞叶D枕叶

13小班有意注意的水平还很低,即使在良好的教育条件下,也只能集中()分钟。

A2-3B3-5C10D15

14在正确的教育条件下,中班的有意注意获得发展,在无干扰的情况下,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分钟。

A2-3B3-5C10D15

15大班幼儿的有意注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注意集中的时间可达()分钟。

A2-3B3-5C10D15

16.1岁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

A.选择性的发展B.稳定性的发展C.集中性的发展D.分配能力的发展

17教师组织幼儿排练文艺节目时,既要求幼儿边唱边跳,同时,还要求幼儿具有丰富的表情。

在此,幼儿所表现出的注意品质属于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分配

18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而在同样的情况下对另一类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