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9992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docx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模板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_模板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

  

  作者/孙静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夏天鲜花的美丽和星星的可爱,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根据本诗的句式特点,调动生活经验进行诗歌创编。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师:

小朋友们,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夏天是鲜花怒放的季节,所有这些开的很旺盛很鲜艳的花,我们就统称为“鲜花”。

(出示:

鲜花)谁来读一读?

看谁的花开得最鲜艳!

  

  夏日晴朗的夜空还有许多小星星呢!

(板书:

星星)来,一起和小星星打招呼。

(板书:

和,补充完整课题后生齐读。

  

  那《鲜花和星星》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别急,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书本上的小诗吧!

  

  二、初读全诗

  

  1.师(出示全诗):

请小朋友们看着拼音,自由、轻声地读渎这首诗,注意做到: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和带轻声、儿化的词语,指名读。

如果读对了,全班跟读;如果读错了,请其他同学纠正或教师示范,全班跟读。

  

  满地真多一朵一颗

  

  最喜欢那里数着

  

  晚上星星睡了花儿

  

  3.师:

把这些词语放到诗歌中,你还能读准它们吗?

整个句子能读顺吗?

(同桌互读,互相帮助纠正字音及不通顺的句子。

  

  4.师:

再读一遍全诗,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明确这首诗是说“我”喜欢鲜花,也喜欢星星。

  

  【设计意图:

通过对诗句、词语朗读的正音,再通过听辨,学生对于正确的认读有了认识。

初读是学生一个自我感悟的阶段,也是个性化生成的起步阶段,因此,每一遍的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能读有所依、读有所思、读有所获,真正成为读书的主人。

  

  三、学习第一小节

  

  1.出示第一小节:

说说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相机板书:

多)

  

  2.师:

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能通过读来告诉大家鲜花很多吗?

(相机点红“满地”、“这里”、“那里”等体现鲜花多的词语。

  

  3.课件展示多幅鲜花图片:

看到这些鲜花,你想说什么?

这些鲜花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相机板书:

美)

  

  4.指导读:

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

读好“这里”“那里”“真比……还多”。

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

第一小节的教学主要采用“扶”的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并通过画面形象化的展示,帮助低段的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和具体可感的画面进行有机结合,在头脑里留下深刻印象。

  

  四、学习第二小节

  

  1.师:

不知不觉,夜晚悄悄地来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都睡着了,白天的热闹变成了夜晚的宁静。

“我”最喜欢的花儿睡了,是不是就没有可爱的东西了呢?

(出示星星图)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的想象多神奇多美妙啊!

你们喜欢这满天的星星吗?

那就把你心中的喜欢读给你的同桌听听吧!

  

  2.再次朗读,启发:

通过这次朗读,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预设一:

写了星星的多、美。

  

  预设二:

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的结构句式差不多,都用了“这里”“那里”“真比……还多”来表示多。

  

  3.指导朗读,突出“睡了”、“满天”等词,体会夜晚的宁静和星星的繁多。

  

  4.学生自由练读,教师配乐指名读,小组分读,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环节做到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努力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情朗读、移情美读。

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深入地与文本对话,获得真切的感受。

同时,在朗读中,自觉地发现诗歌独特的句式特点,让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在心中形成整体的观照。

  

  五、回归整体,熟读成诵

  

  1.展示全诗,应答思考:

第一小节末句说鲜花“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第二小节又说星星“真比地上的鲜花还多”。

这么说,矛盾吗?

(学生讨论,明确:

不矛盾。

鲜花、星星数不胜数、惹人喜爱,都是美好的事物,让我们同样喜欢。

  

  2.师:

是啊,鲜花是这样的美丽,星星是如此的可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鲜花和可爱的星星记到脑海里吧。

(出示填空,指导背诵。

  

  我最喜欢

  

  _____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还多。

  

  到了晚上,

  

  花儿_________,

  

  我数着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还多。

  

  【设计意图:

本课由两个部分组成,运用了回环往复的结构和互相衬托、互相比拟的写法,形式是新的。

这些都构成了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同时也是理解力的提升点。

怎么突破?

通过“两节句末是否矛盾”的讨论,由部分学习再次回归整体,从整体上加深印象,明确诗歌内涵。

同时,

[1] [2] 下一页

  《我和我的小伙伴》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写田字格里的六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课文是一篇小散文,以一颗小水滴自述的方式讲述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托起搁浅的木船、救活干渴的禾苗的过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只有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干成事情。

  《我和我的小伙伴》教学建议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说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同学问、师生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采用教师范读、听录音朗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提高朗读兴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有水啦,有水啦,我能航行啦!

”——要读出木船见到“我”之后的欣喜、激动。

而“我”的力量太小了,不能够托起木船——读出惋惜和失望。

  学生自读体会第二、三自然段。

同学问互相评评说说什么地方读得好,还有哪些地方有待改进。

  第四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

  “我跑回小河,唤来了我的小伙伴。

”(小水滴独白)——要表现出小水滴的果断和自信。

  “我们流到木船下……托起了木船。

”(小水滴齐声说)——要表现小水滴们齐心协力救助木船的勇气和信心。

  “谢谢你和你的小伙伴。

”(小木船独白)——突出小木船的喜悦与感激。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第五自然段,同学之间互相评议。

  三、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

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做过什么事?

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结合实际说一说,深化理解。

  四、发挥想象,表演课本剧

  以小组为单位把课本改编成课本剧,在班内上演。

比一比哪个小组、哪个同学演得好,由全班同学一起评出各个奖项。

  教师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把课本中的故事改编得更加完整、连贯。

比如,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跑回小河,唤来了我的小伙伴。

”“我”会对小伙伴说些什么呢?

动动脑筋,发挥想像,把这部分内容表现出来。

  五、识记、书写生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书写生字。

  《我和我的小伙伴》 教学设计

(一)

  教学要求:

  1、会写田字格里的六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互助友爱,团结合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木棒

  2、学生准备:

自己喜欢的人物头饰。

  第一课时

  一、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出示一根小棒)谁能把它折断?

(指名学生试一试)

  谁能把这一捆小棒折断,谁就是咱们班的大力士!

(多找一些同学试一试)

  谁来告诉老师,为什么一根小棒能折断,一捆小棒就折不断了呢?

(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也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快来一起看看吧!

(板书课题:

23、我和我的小伙伴)

  二、认读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

  2、把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解决。

  3、认读生字、词语。

  伙伴一滴木船高兴大喊航行禾苗救活跑回齐心协力汇成尽情稻田浇灌

  4、认读带生字词的句子。

  

(1)小伙伴们在高兴的做游戏。

  

(2)木船在大海中航行。

  (3)好多小水滴把干枯的禾苗救活了。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1、较师范读课文,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一颗小水滴和他的伙伴托起搁浅的木船、救活干渴的禾苗的故事)

  2、学生自由朗读,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划出来,读一读,说说理由。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有水啦,有水啦,我能航行啦!

”——要读出木船见到“我”之后的高兴与激动。

而“我”的力量太小了,不能托起木船,读出惋惜与失望。

  “我跑回小河,唤来了我的小伙伴。

”——要表现出小水滴的果断和自信。

  “我们流到木船下……托起了木船”——要表现出小水滴们齐心协力救助木船的勇气和信心。

  “谢谢你和你的小伙伴”——要突出小木船的喜悦和感激。

  4、分角色读课文

  5、总结

  四、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小水滴和它的小伙伴们一起托起了木船,救活了禾苗,谁来说一说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做过什么事?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闭眼认真听,头脑里想象整个动画过程。

  二、发挥想象,创编课本剧。

  1、以小组为单位,把刚才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加上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改编成课本剧。

  2、在班内表演。

比一比哪个小组,哪个同学表演的好。

  3、由全班同学一起评选出各个奖项。

  三、识记,书写生字

  1、让学生认真观察这六个生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它的。

  2、让学生先描红,再仿写,把字写工整,写准确。

  3、同桌互相评一评,哪个字写得好,哪个字还要进行修改。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

  和自己的小伙伴共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小学语文第一册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看拼音写词语。

 

bái   yún               bái   tiān              bái   máo

 

    (           )           (            )          (             )

 

shànɡ  lái                xià  lái                 chū   lái

 

    (            )           (             )          (             )

 

xiǎo  Pēnɡ  yǒu                  lǎo   pēnɡ   yǒu

 

    (                )               (                  )

 

二、  组词。

五(         )      用(        )       地(         )         了(           )

 

大(         )      正(        )       同(         )         他(           )

 

子(         )      天(        )       日(         )         早(           )

 

月(         )      口(        )       十(         )         朋(           )

 

右(         )      土(        )       学(         )         老(           )

 

三、  写出下列相反的词。

 

大     (      )       下     (      )       来      (       )

 

开     (      )       远     (      )       有      (       )

 

山     (      )       左     (      )

 

四、  选字填空。

 

把         个         棵          条          头         座

 

一(       )狗(ɡǒu)                  一(          )小树

 

一(       )伞                         一(           )山

 

一(         )朋友                        一(          )牛

 

五、  默写《悯农》。

 

  

 

 

 

 

 

 

 

 

 

 

六、  造句。

 

弟弟正在

 

 

小明和小春一同

 

 

爷爷给

 

 

冬天

 

                              

小学语文第一册期末测试卷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复习1》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做一做、动口说一说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和巩固所学过的声、韵母。

  2、正确区分形近的声、韵母并抄写。

  3、能读准音节,认识事物,并把音节和图画正确连起来。

  4、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字,口头造句,把认字和学习语言结合起来。

  5、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复习所学的声母和韵母,并能熟练地认读和书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提出学习目标(第一次)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声母、韵母呀,他们太淘气了,跑到外边玩,回不了家了,今天我们要来帮一帮他们?

  2、提出学习目标

  

(1)弄清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再进行练习。

  

(2)复习掌握学过的声母和单韵母,能正确区分其中的形近字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3)正确区分形近的声、韵母并抄写。

  二、展示学习成果(全员参与)

  1、我会读。

  分小组一齐动手将所学过的拼音用小木棍、小绳子和小圆点组合起来,但不能重复。

  2、各小组把摆出来的拼音读给大家听。

  生1:

我们用小绳子拼出了a、b、p和d请同学们跟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2:

我们用小木棍和小绳子拼出了f和t。

(并读声母f和t)

  生3:

我们拼的和他们一样。

  生4:

我们用小木棍和小圆点拼出了i,还用小绳子拼出了m、n和w,请第六小组的同学一起和我们读一读。

  生5:

我们用小绳子拼出了o和u,谁愿意和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个韵母呢。

  生6:

我们拼的和第四小组的一样。

  师:

同学们可真棒呀!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声、韵母吧。

  2、我会写。

把形状相似的拼音摆在一起,然后小组讨论一下哪里相同,哪里不相同?

自己又是怎么区别的?

将你的方法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

  生1:

我知道b和p的区别是:

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p p p。

请同学举起小手跟我一起来书空。

  生2:

我知道一个门洞是n,两个门洞是m。

我在这写一个给同学们看,请同学们在书上工整地抄写一遍。

  生3:

我也说说,我知道伞把朝上是t,伞把朝下是f。

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给大家看一看。

  生4:

我能用动作来表示u和ü的区别,请同学们注意看,我读u时手都不动,当我读到ü时就把两个小拳头举在头顶上。

请同学们跟我来做一遍。

  三、提出学习目标(第二次)

  

(1)你们的表现真让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看看接下来我们还要做什么。

  

(2)提出学习目标:

能读准音节,认识事物。

  四、展示学习成果

  3、看看读读

  生1:

我认识木梯还会读这个音节,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

mùtī。

  生2:

我知道最后一图画的是瀑布,我能教你们拼读:

pùbù。

  生3:

我想提醒大家yīfu要读轻声,请大家一起跟我读一读。

  生4:

lǎba和yīfu一样也要读轻声,请大家听我读一读。

  五、知识拓展延伸

  出示拼音,请学生拼出,拼对后出示相应图片,并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第一次)

  1、导入:

 同学们,动物园里的动物朋友请我们到他们家去做客,你们知道他们的家么?

  2、提出学习目标:

能读准音节,认识事物,并把音节和图画正确连起来。

  二、展示学习成果

  4、在我会连

  学生自己拼读并用线连一连。

  生1:

我知道第一幅图上画的是只小兔子,它的家是在第三座房子,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是那样连的。

  生2:

我知道第二座房子是鹅的家,你们连对了吗?

跟我一起拼一拼,读一读吧。

  生3:

第五和第六座房子上的拼音看起来很像,但其实第五座房子是鹿的家,而第六座房子是驴的家。

大家的看法和我一样吗。

谁愿意拼读给大家听一听呢?

  生4:

我会拼读mǎ,它的家是第四座房子。

请同学们把它们连在一起吧。

  师:

多认真的小老师呀!

我们一起来拼拼读读吧!

  三、提出学习目标(第二次)

  1、师: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小动物的家了,可以到他们家去做客了,可是小动物们还要考考我们。

  2、提出学习目标:

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字,并找找哪两个字可以连成一个词。

口头造句,把认字和学习语言结合起来。

  四、展示学习成果

  5、我会认

  生1:

我会读“爸爸”这个词,还会说个句子:

我的爸爸很爱我。

  生2:

我知道“大”和“米”可以组成一个词。

  生3:

我也会用“妈妈”说一个句子:

我的妈妈很漂亮。

  生4:

我会读“土”。

  生5:

我能把自己会读的“地”和她读过的“土”组成一个词“土地”。

  生6:

还可以用“大”和“地”组成“大地”。

  生7:

我会用“我”和“马”说一个句子:

我很想骑马。

  五、知识拓展延伸

  用本课认识的字,组成词语说一句话。

比比看谁说的又多又准确。

  如:

“地”组词“土地”、“地球”、“麦地”、“草地”等,然后说一句话。

如:

“小羊在草地上吃草。

”“动物和人们都生活在地球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