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015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docx

药学类院士汇总探讨

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专家沈家祥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药物与细胞工程学专家甄永苏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临床药理学桑国卫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药理学专家秦伯益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于德泉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军事化学陈冀胜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药用植物学家肖培根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生化药理学家刘耕陶男北京

工程院院士药物合成安静娴女东北

工程院院士中药生物工程专家胡之璧女上海

工程院院士药学专家侯惠民男上海

工程院院士中草药开发唐希灿男上海

工程院院士药理学家池志强男上海

工程院院士避孕药物研究李瑞麟男上海

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专家周后元男上海

工程院院士微生物制药专家许文思男上海

工程院院士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专家姚新生男沈阳

工程院院士药物化学专家彭司勋男南京

工程院院士生药学专家徐国钧男南京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家祥教授

著名制药工程专家。

1921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早年留学英国,1949年获伦敦大学药物化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参加工作。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聘为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现为北京集才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东北制药总厂中心实验室主任;化工部北京医药工业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国家医药管理局副总工程师;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名誉主任,兼任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委发明评审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等职,1985年当选为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通讯院士。

主要的学术成就:

沈教授主要以本国资源为基础,从事抗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以及多种甾族激素类药物的化学合成生产研究,是开发我国医药工业现代生产技术的先驱者之一,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1978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1982年)。

在天然药物研究方面,他曾首次用全合成方法证明鹤草酚的独特化学结构,并以托品类和丹参醌类为题培养博士研究生。

1992年他用民间力量创办了集才药物研究所,因发现阿奇霉素新晶型而获得专利(1997年)及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

此外还研究成功阿法骨化醇、替勃龙和布地奈德等较难合成的新产品。

他重视培养人才,五十年代初通过工作培养出我国第一批制药工程设计人员;近年来作为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五名理学博士。

 

桑国卫

桑卫国,临床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1年11月11日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同年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药理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药理学家张昌绍教授和顾汉颐教授,1966年研究生毕业。

历任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原名浙江卫生实验院)药理室主任、临床药理室主任、计划生育研究所兼药物研究所所长、副院长、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国家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卫生厅副厅长、浙江省省长助理。

现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国际药理联合会(IUPHAR)理事。

1979~198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生理系及伦敦大学皇家医学研究生院进修。

1983~1989年任世界卫生组织长效避孕药专题指导委员会委员。

1989~1990年任美国康乃尔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学防内科学客座教授。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桑卫国先生对长效避孕药及抗孕激素米司酮的药代动力学及临床应用作了系统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及三等奖1项。

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计划生育科技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1997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医学药学奖)获得者。

发表学术论文65篇,合著专著2本。

 

秦伯益,江苏无锡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5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疗系,1959年获苏联列宁格勒小儿科医学院药理系医学副博士学位。

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副所长,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西药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委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医药组评委,国家计委“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通讯》等编委。

长期致力于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取得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多次奖励。

著有《新药评价概括》、《临床用药与新药的发现》等。

于德泉,男,1932年10月出生,山东省蓬莱市人,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9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药物化学专业,同年分配至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室工作,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国家教委药物化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兼任中国药学会《药学学报》编委,中国化学会理事兼天然有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任《亚洲天然产物化学研究》(英文版)副主编。

于德泉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天然药物化学专家,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40余年,完成了50余种中草药化学成分研究,发现200余种新成分,完成结构测定,首次发现过氧键为抗疟有效基因团。

参与主持了国家攻关项目“人工麝香”研究,该项目的投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部分缓解了天然麝香紧缺问题。

他系统地研究了三种藁本化学成分极其药理作用,发现四种具明显保肝和免疫抑制成分,完成全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其中138篇被SCI收录,研究工作获得国家、部委级成果奖4项参与4部专著编写,培养硕士生、博士生20余名。

刘耕陶,男,1932年生,湖南双峰县人。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6年于湖南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后为药物所)工作。

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和药理二室副主任、主任。

先后兼任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常委,卫生部药物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中国自由基生物学与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中国生理科学进展》等5种杂志编委,国际药物代谢学会及美洲华人生物科学会会员。

1995年被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正式会员。

40多年来,刘耕陶研究员一直从事生化药理研究工作,先后参加过抗关节炎,抗糖尿病,抗肿瘤、内分泌,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避孕药物的研究。

从70年代开始他在我国首先开辟肝脏生化药理研究领域,把目光投向中草药,决心从中草药宝库中寻求治疗肝脏疾病的新途径,先后对五味子、灵芝、黄皮叶、四氢黄莲碱等抗肝细胞损伤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这些化合物具有许多独特的药理活性。

在开展抗肝炎药研究方面,他从中草药研究的实践中选择肝脏作为“扶正固本”中药的靶器官,与课题组同事共同研究,首先证明中药五味子中的多种成份能保护肝脏免受一些化学毒物的损害,并能拮抗氧自由基损伤,刺激肝脏的合成代谢和增强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

五味子的药理研究成果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他与药化及药理专家合作,在合成五味子丙素的基础上发现其类似物联苯双酯具有明显的降转氨酶和保护肝脏的作用,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优于西德的西利马林(Silymarin)和日本的甘草甜素。

联苯双酯获国家发明奖三等奖、卫生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和35届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发明博览会“尤里卡”金质奖。

至今他已发表论文专著130余篇,完成科研课题30余项,已在国外申请专利13项,为国家培养了1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主编了《当代药理学》一书。

他多年的科研成果提高了中医中药在国际药学界的声誉。

1987年他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国家人事部授于他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周同惠,男,1924年11月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室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主任。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至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常委,1994至1998年任化学部副主任。

194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48年8月赴美,在华盛顿大学深造,并于1952年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

1955年7月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回

到祖国,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后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分析化学室主任。

先后兼任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组委员,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化学会理事长,北京分析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中国药学》英文版主编、《药学学报》、《药物分析杂志》、《色谱》等期刊副主编,《分析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分析科学学报》、《Water,AirandSoilPollution》和《PhytochemicalAnalysis》期刊编委等职。

回国40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致身于祖国药物分析研究工作,将国内外新技术新方法很快应用于我国药物分析领域,特别是色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

他将多种色谱方法,极谱方法,库仑分析,离子选择电极等新方法应用于有机药物与中草药的分析。

在他的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立了五大类100种兴奋剂药物的检测方法,并通过国际奥委会的资格考试,于1989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兴奋剂检测中心,填补了我国体育运动禁用药物检测工作的空白,为第11届亚运会在我国顺利召开作出重要贡献。

此项工作获1991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获得1993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特等奖。

他近年来主要从事药物代谢研究,完成了丁苯酞类化合物的体内外代谢及代谢产物研究工作,阐明了其氨基衍生物活性异常的原因。

由于他在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中取得的这些重要成绩,1997年荣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

几十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其他科技人员,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与参加编写专著、书籍和词汇7部。

由他与其他同志共同编著的《仪器分析及其在生理科学中的应用》一书已成为我国医药界第一部全面介绍分析化学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应用的专著。

此外,《纸色谱和薄层色谱》一书曾获新闻出版署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及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1989年北京市授予他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当选为北京市宣武区人大代表,1992年再度荣获首都劳动奖章,并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95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他的名字已载入《中国文化名人辞典》、《中国当代文化名人辞典》和1986年英国的《国际医学界科学家名人录》。

梁晓天,男,1923年7月生于河南舞阳,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7年考取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化学系研究生,1951年博士学位毕业后在哈佛大学任博士研究员。

1954年他摆脱美国政府阻挠,毅然回到祖国,受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后为药物所)工作,

历任研究员、合成室主任。

先后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药学组成员,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兼职教授,北京市医药总公司技术顾问,《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有机化学》、《中国化学》、《化学学报》编委,《药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主编,联邦德国药用植化学会会员和《药用植物》(PlantaMedica)编辑顾问,《四面体》(Tetrahedron)及《四面体通讯》(TetrahedronLetters)顾问编辑。

198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1982年荣获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他的名字已载入《中国名人词典》和《中国当代自然科学人物传略》。

由他编译的《核酸共振解析简论》和编著的《核磁共振高分辨氢谱的解析和应用》是我国在核磁共振方面较早的中文专著,为在全国推广应用这项新技术起了积极作用,因此获得1978年科学大会著作奖。

40多年来,他先后发表了20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对曾获国家三等发明奖的驱虫特效药鹤草酚,以及获国家各级奖励的川楝素、创新霉素、鹰抓甲素、海南粗榧、杜鹃素等数十种主要新药进行了天然产物化学结构的测定,成为我国将核磁共振、波谱、光谱等技术引进和应用于测定化学结构的先驱者,为填补我国新的波谱学理论和技术应用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此曾获1994年首届中国医学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化学奖。

黄量,女,1920年5月出生,上海市人。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化学药物合成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42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化学系,1946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深造,1949年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1956年底回到祖国,被安排在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系(后为药物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合成室主任、国家教委药物化学重点学科点学术带头人。

先后兼任国家计划生育专题委员会顾问,肿瘤研究领导小组顾问,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协调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理事,发展中的国际化学组织(IOCD)委员,《医学百科全书》、《肿瘤杂志》等编委。

她不仅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还是公认的药物化学家。

她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并当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她的名字已载入《中国名人词典》。

80年代初,她注意到了化合物手性的重要性,除对研究生做了不对称合成的讲座外,还进行了不对称合成的研究工作。

如以立体专属性合成了脱氧及高三尖杉酯碱及其相应的表酯碱。

在对中草药黄皮叶水浸膏中成分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源假说”并设计了仿生合成路线,完成了所有提出成分的合成,为所提出的“生源假说”提供了有利的实验证据。

黄量教授为国家培养了20多名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

她治学严谨,严格要求自己,以她工作刻苦,好学不倦,力求上进的精神影响和教育学生,她的学生在国内外学习及工作岗位上均得到好评。

她已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专著百余篇,并获多项专利。

陈冀胜药物化学专家。

1932年生,天津人。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

历任国防科委某研究院研究所副所长、防化研究院四所所长,院总工程师、全军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药物化学研究所所长等职。

现为防化研究院研究员。

陈冀胜研究员在元素有机化学、神经系统药物化学、药物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天然生物毒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多次立功受奖,曾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l项,二等奖4项。

主编有《中国有毒植物》及《英汉生命科学词典》,并参与编著《分子药理学》。

《海洋生物毒素学》、《生命科学中的化学问题》。

《毒素的研究和利用》及《Toxin-RelatedDiseases:

PoisonsOriginatingfromPlants,AnimalsandSpoilage》等专著。

肖培根院士是中国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学术带头人,也是国际上著名的传统药物学家。

1932年2月2日出生于上海市。

1953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卫生研究院(现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药用植物及中药研究工作。

现任药用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中药资源利用和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五十年来,他一直致力于药用植物及中药的研究和提高,为中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早在五十年代,肖培根就领导并投身于全国中药资源的普查,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在调查的基础上主持编写了〖中药志〗(6卷),〖新华本草纲要〗(3卷),〖中国本草图录〗(12卷)及〖原色中国本草图鉴〗等大型科学著作,为中药的整理提高,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他也是我国民族医药的开拓者,曾六次赴西藏,首次对藏医藏药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调查整理。

在长期的实践中他还对一些重要类群开展了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创建了一门包括植物系统-化学分份-疗效相关性的新学科-药用植物亲缘学。

1983年以肖培根为代表的一批药用植物研究专家,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及现在的药用植物研究所),肖培根出任首任所长。

他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药材原料、药品制剂和新药为目标的三级开发理论,在西洋参,天麻,灵芝,金乔麦,沙棘等一批重要中草药的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1963年以来,肖培根应邀访问了46个国家。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科学专著20余部(卷)。

由于在传统药物研究领域的造诣,肖培根教授被国际上著名杂志〖药用植物〗、〖传统药物学杂志〗、〖植物疗法研究〗、〖植物药〗等聘为编委;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时珍国药研究杂志》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副总编辑,《药学学报》、《植物分类学报》常务编辑,《中西医结合杂志》(英文版、日文版)、《中国药理学通讯》、《中国药学》(英文版)、《人参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草药》、《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中药新药与临床》、《中国药学年鉴》等杂志的编委或顾问。

同时兼任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中药学院名誉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名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进口药评审委员、卫生部保健食品、化妆品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药组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会长等职。

并一直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咨询团顾问。

在1994年,他主持召开了第三届国际传统药物学术大会,并当选为国际传统药物学会主席。

 由于他在药用植物领域的突出贡献,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的首批院士;1998年获第三届立夫中医药学术奖;2000年获首届地奥药学科技奖(中药)一等奖;2001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人才"称号。

安静娴

安静娴女,1997年11月28日,我国化学制药工业的摇篮沈阳东北制药总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安静娴女士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全国制药工业企业中第一位院士。

  安静娴1929年2月出生于山东烟台。

1952年从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一直工作在东北制药总厂,主要从事化学合成制药,为我国化学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以丰硕的科研成果和为医药科技献身的精神受到人们普遍敬仰。

她通晓英、日、俄、德四门外语,对化学结构的近代理论及药物合成造诣颇深,在全国医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建国初期,新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刚刚起步,没有产品是最大的难题。

50年代初,安静娴首创了抗生素药磺胶嘈院合成新路线,当年投产后,填补了国内该药品的空白。

之后,她对该药品的生产工艺不断改进,使厂房面积减少三分之一。

该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60年代初,我国疟疾猖獗。

1967年,国家成立了全国性"五二三"协作组,集中力量攻克疟疾病。

安静娴承担了这一项目,她与同事们从5800个化合物中筛选了有效的抗疟疾新药"脑疟佳",并负责该化合物合成路线的选择,经过反复试验,最后确定了较易控制的合成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改革开放后,安静娴全身心地投入到世界先进化学药品的研制开发和追踪之中。

先后研制了"头孢氨苄"、"头孢氨噻肟钠"、"头孢唑啉"、"头孢三嗪"、"头孢他啶"等。

其中头孢菌素C菌种发酵、提取、裂解新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头孢氨噻肟钠、头孢三嗪、头孢他啶作为替代进口产品投入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她的主持下,一大批新产品新技术被开发利用,脑血管用药"长春西汀"、磷霉素、黄连素、脑复康等陆续开发成功,并投入生产。

  安静娴对年轻科技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

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很多人都成为化学制药界和东药总厂的科技带头人和骨干。

她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化学医药科技工作,自己的生活一直也非常简朴,多少次奖励都拒绝领取多奉献,少索取"是她做人的基本原则。

胡之璧教授,1934年11月3日生于南京,原籍安徽潜山。

1956年毕业于华东药学院(现中国药科大学),1959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84年获德国图平根大学理学博士。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生物工程重点研究室主任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之璧院士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现代植物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高新技术,培育出国际上转化得率最高的洋地黄细胞株,即著名的“胡氏细胞株”。

率先将农杆菌Ri质粒成功地引入几十种中药基因组,为开创中药生产与研究的新局面做了杰出贡献。

多次获得全国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侨界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简介:

侯惠民,上海市人,1940年10月出生于上海。

196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名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同年分配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从事药物制剂研究,历任工程师、副研究员。

1984年在日本北海道医疗大学药学院进修。

1990年获该校药学博士学位。

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国家新药研究与开发常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担任的社会职务还有:

卫生部第三届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计划生育药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高级会员,《中国医药工业杂志》编委。

2001年10月特聘为武汉大学药学院兼职教授。

70时代,他首先在国内开发出新剂型――"膜剂"。

产品有:

"速效长效氨哮素膜剂"、"载药半透明接触镜救沪眼膜"、"硝酸甘油贴膜"等。

这些产品均为我国首创,该剂型已被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

控释缓释制剂代表着现代药物制剂发展的方向,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

侯惠民在70年代末就为开展这一领域进行了探索,并逐渐组成了科研队伍,筹建了仪器装备、动物试验齐全的研究室。

1980年首先在国内研制成控释氯化钾和硫酸亚铁片剂并投入生产。

他在承担的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盐酸地尔硫胃漂浮控释片"的研究中,成功地以亲水性凝胶为控释材料,并通过一般的制粒压片技术制得缓释片。

这项研究具有工艺简单、易于生产、药物缓释性能优良、生物利用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为我国控释制剂生产开拓了一条简易而有效的方法。

10多年来他共开发出治疗青光眼的药膜、硝酸甘油透皮给药、头孢氨苄缓释胶囊等20多种控制释放的药物制剂品种,这些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药物控释制剂中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和开发,从而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节约了外汇,还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据估算仅硝酸透皮贴膜片的设计制造就为国家节100~300万美元,ppc,pc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