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045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docx

地理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题库中国地理

第二章中国地理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9高考题

一、选择题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11题)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回答下题。

表1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

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

答案C

(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11题)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

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回答下题。

2.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答案A

3.(09年北京文综第1,10,11题)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知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

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答案D

(09年北京文综第1,10,11题)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下图

回答4~5题。

4.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A.南B.北C.东D.西

答案A

5.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D.陇海线、焦枝线

答案B

(09年福建文综第3,4题)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6~7题。

6.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C

7.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09年山东文综第5,6,7,8题)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3是l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干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答案A

9.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B.绿洲萎缩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D.气候变干

答案D

(09年山东文综第7,8题)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答案D

11.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

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9,10,11题)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12~14题。

12.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答案A

13.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C

14.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答案B

(09年浙江文综第10题)

15.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答案D

(09年四川文综第7,8,9题)根据表1资料,回答16~18题。

表1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16.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川、黑、苏、陇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D.陇、黑、川、苏

答案A

17.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答案D

18.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D

(09年江苏地理第2,题)图1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

19.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A.天山天池湖滨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D.武夷山九曲溪边

答案B

(09年江苏地理第7,8题)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

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

据此回答20~

21题。

20.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D.内蒙古大草原

答案:

A

21.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09年江苏地理第25,26题)《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

图13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

读图回答

22~23题。

22.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双选)()

A.湘、粤、闽B.苏、皖、鄂

C.京、辽、鲁D.沪、浙、赣

答案AB

23.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双选)()

A.自然条件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D.生态环境

答案AD

(09年广东地理第3,4,5,16,18,25,26,27,28,29题)

24.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C.河流汛期D.降水总量

答案B

25.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5000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

当初修

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A.保持水土B.发展旅游C.利于浇灌D.便于运输

答案A

26.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条件B.水文条件C.土壤条件D.气候条件

答案D

27.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B.准静止锋C.暖锋D.反气旋

答案B

28.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

读图6,关于我国

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答案A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

读图9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9~30题.

29.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湖北大于河北B.山西大于江西

C.天津大于重庆D.湖南大于海南

答案AC

30.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双选)()

A.劳动者数量较多B.市场化程度较高

C.企业规模较大D.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答案BD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

读图10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31~32题

3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双选)()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答案AB

3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双选)()

A.发展沼气B.开采小煤窑C.利用太阳能D.种植薪柴林

答案AC

3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

其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郊区人口减少B.城市消耗能源增加

C.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D.城乡局地环流增强

答案BC

(09年海南地理第2,3,4,16,17,18题)

图l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

读图1,完成34~36题。

34.图中信息表明()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答案C

35.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A.降水量少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答案D

36.该水库可能位于()

A.太行山地B.秦岭山地C.江苏省北部D.云南省中部

答案C

图5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5,完成37~39题。

37.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

A

38.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B.干旱C.低温冻害D.滑坡、泥石流

答案A

39.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B.长江中游地区C.云贵高原D.珠江三角洲

答案B

(09年上海文综第16题)

40.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

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多。

下列选项符合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气候受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影响

基隆盛行东北风,降水量较多

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桔与香蕉等

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A.

B.

C.

D.

答案B

(09年上海地理第一,九,十,十一题)

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4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④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4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④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

A.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迎着金融风暴挑战,2009年3月浙江海宁某村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共同集资参股购买某国土地种植大豆。

村干部介绍说:

“该国一半国土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耕地开垦面积不到50%,该国政府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

43.浙江海宁农民海外创业所去的国家是()

A.智利B.巴西C.阿根廷D.秘鲁

答案B

44.与该国相比,浙江农业区位条件不利的是()

A.耕地资源不足B.市场需求量不大C.水热资源贫乏D.农业劳力短缺

答案A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45.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消耗加大②城市人口剧增③水域面积扩大④市郊农业发展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A

46.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

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A.防止洪水泛滥B.扩大湿地面积C.开发旅游景点D.提供优质水源

答案D

47.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②风暴潮频发③长江径流量加大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C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

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48.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答案B

49.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珠海、南昌B.南昌、贵阳C.贵阳、厦门D.厦门、珠海

答案D

(09年广东文基第38,39,40,48,53,54题)

50.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

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答案D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

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

图1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1~52题。

 

51.图1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答案A

52.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53.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

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高山冰川融水,

答案B

图6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4~55题。

54.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答案D

55.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降水强度大B.冰川消融快C.湖泊面积广D.植被覆盖好

答案A

二、综合题

56.(09年江苏地理第27,29题)图14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城镇风向是。

A与D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

灾害的是,原因是。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原因

是。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

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

湖可能性的研究”。

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

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

以上,

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E、F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

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如果你是

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500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建议。

②在E、F两地中,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答案

(1)西南风AA地位于冷锋锋前

(2)D坡陡;水充足。

(3)A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E遥感

57.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A区域;B区域。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

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①资金②劳动力③技术、管理④原料、燃料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答案

(1)A区域:

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B区域: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②④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58.(09年天津文综第36题)读图文(图7)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

(1)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外,还有_________;工业集聚地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等;京、津两城市都建有中心商务区(CBD)的共同条件是_________。

(3)图中所示调水工程建成后,将对调入区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天津北部山区开发了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果蔬、吃农家饭等。

(4)山区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游客的原因是_________;这种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__________;若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___________,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利用廉价土地、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使城市功能区更加明确、促进城市功能区的分化)。

(2)城镇之间交通便捷(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各城镇功能不同(各城镇分工明确);城镇规模大小不同(城镇形成等级序列)。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人口规模大(都是超大城市、服务范围广、经济发达)。

(3)补充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调节区域气候;促进水循环;保护湿地;缓解地面沉降。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城乡景观差异大(山区景观有特色、山区民风民俗有特色);有助于城乡文化交流;环境容量。

59.(09年四川文综第36题)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小冬作文中写道:

“……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

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

下午,更神奇了。

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

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材料二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

厂区分布在东西长32千米,南北宽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

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

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

(2)庐山对流多发生在夏秋午后

(3)流水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4)成因不同:

长江“地上河:

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

黄河“地上河”: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

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地上河”:

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黄河中游地区种草

植树。

(5)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

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

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

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

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60.(09年广东地理第32题)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

(1)~(5)题。

资料一:

见图15。

资料二:

见图16。

资料三:

见图17。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答案:

(1)水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旱地增大

(3)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