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0550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案及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及反思.docx

《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及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及反思.docx

教案及反思

17、古诗两首

课时:

2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初步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积累李白的古诗。

   2、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3、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境。

   4、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任务: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点:

1、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练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考点:

1、词语听写

2、背诵课文

二、上课程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

2、放录音:

放录音前提醒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划出读诗的节奏。

3、请个别学生按自己划的节奏读诗。

4、与学生探讨读七绝的节奏。

5、小结后教师范读。

6、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

7、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先理解题目的意思。

8、让学生根据注释,小组探讨对诗句的理解。

9、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句。

10、小结每句诗的大意。

课堂作业(10分钟):

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一、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默写《望庐山瀑布》

三、课后反思:

两首古诗都通过多读多悟,基本都能自己理解诗意,学生都当堂能背诵下来。

但默写时部分学生就会出现很多的错字,如“香炉”的“炉”写成了“庐”,“疑”字错得做多,学生还没掌握正确的写法。

 

18、雷雨

课时:

2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任务: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学点: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会认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点:

1、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练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考点:

1、词语听写

2、背诵课文

二、上课程序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

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课堂调查(10分钟):

内容、方式、方法

课堂作业(10分钟):

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 )了,( )也( )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三、课后反思:

教学本课时,刚好那天也是雷雨天气,我让学生认真去观察了,由于有了认真的观察,学生理解“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三个不同阶段就有了依据,对不同阶段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

课后,还要求学生自己回家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部分学生写得还不错。

19、最大的“书”

课时:

2

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任务: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学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点:

1、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读文,理解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练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考点:

1、词语听写

2、背诵课文

二、上课程序

初读识字。

1.初读预习。

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

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

(4)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流利。

3.同桌向集体汇报。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以同桌为单位进行“朗读擂台赛”。

一人读一句,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4.写字指导。

(1)写正确。

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

“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

“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

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2)写美观。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

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

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课堂作业(10分钟):

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一、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三、课后反思:

把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

关于本课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不必作过细的讲解,只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欲望就可以了。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课时:

2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2、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点: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感悟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教点:

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

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

练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考点:

1、词语听写

2、背诵课文

二、上课程序

一、激趣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

(板书:

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自学。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学习生字:

针、忠、盏、稠

强调“盏”字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给生字扩词。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

3、展示朗读。

小组内读课文,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推荐小组组员,展示朗读,并说说推荐原因。

全班交流。

(正音)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

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太阳北极星大树沟渠里的积雪

3、说话练习。

(用句式:

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导、盏、慌

课堂调查(10分钟):

内容、方式、方法

课堂作业(10分钟):

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一、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三、课后反思:

对“只要你细细观察,多多去想”的理解。

知道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办法的人;知道自己也应该多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

语文园地五

课时:

2

一、课前准备

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任务: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

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练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会认6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节气。

考点:

1、词语听写

2、背诵课文

二、上课程序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

2、放录音:

放录音前提醒学生边听边在文中划出读诗的节奏。

3、请个别学生按自己划的节奏读诗。

4、与学生探讨读七绝的节奏。

5、小结后教师范读。

6、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读。

7、引导学生根据注释先理解题目的意思。

8、让学生根据注释,小组探讨对诗句的理解。

9、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句。

10、小结每句诗的大意。

课堂调查(10分钟):

内容、方式、方法

课堂作业(10分钟):

内容、题目、方式、方法

一、指导书写生字

  1.请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识字,教师作指导。

  2.在田字本上练习。

三、课后反思:

“我的发现“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

“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都和已学过的汉字有相同的声旁,其中六组字音完全相同。

它们作为形声字,形旁有表义作用,声旁有表音作用。

所以对于已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会用换偏旁识字法识字的二年级学生来讲,认识这些生字不算困难。

“我会连”所列词语学生都学过。

“读读背背”中节气对于学生来讲很生疏,教学应重在激发学生了解节气等自然知识的兴趣,通过读使学生对节气有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不要强求记住具体有哪些节气、各在什么时间等。

“口语交际”安排说和写两项内容,说与写内容相同、要求相近,体现了说写结合的思想。

本组“展示台”是引导学生展示学习、了解到的自然知识。

教师要在本组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搜集、准备展示的内容。

“宽带网”这个栏目列举了两种有趣的动植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个是喜欢热水的鱼。

通过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到动植物的多样性、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号召学生都来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