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058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docx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

校园内水景园林规划调研报告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调研

引言: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在相应的提高。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都在不断的加大和提高,势必需要提高整个国家的国民教育,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而大学教育又是这个战略中的重心。

因此国家一方面通过扩大招生比率,让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国家通过加大对高校基础建设的投入,使校园能满足更多的功能需求。

伴随着市场经济及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大学校园发展水平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经济、文化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它也是为城市输送各类高级人才的发源地。

大学校园的建设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的发展,力争体现出新时期、新时代大学校园的新面貌、新姿态。

本文通过对黄山学院校园景观设计的调研,来探讨在满足校园新要求的同时,如何延续校园文脉,突出校园特色,,建立一个校园环境突出,生态效益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

景观设计大学校园生态人性化可持续发展

一、校园景观设计总体分析

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安静、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能够使师生观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疲劳。

同时,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深入研究校园环境特色,建立一个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1、校园背景及区位调查

学校简介:

黄山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文风馥郁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黄山市,是一所综合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高前身是创办于1978年的安徽劳动大学徽州师范专科班,xx年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并更为现名。

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现有校区面积近1800多亩,校园生态丰富、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

二.调研内容及分析:

一、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

1、功能分区

黄山学院南区在空间划分上,没有明显的轴线,入口处一直到广场有一个明显的轴线关系。

从大门进入后,沿着大陆一直走,以这条路为分界线,将整个学校分为两个大的片区。

划分教学区与学生宿舍以及娱乐区域,各个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且互不干扰。

通过植物、建筑、标识牌、园林小品等造园要素创造不要功能区特色。

入口处设有景观大道,两侧香樟树高大挺拔,正对校园校训,显得庄严稳重。

两侧之间种植低矮的时令花卉。

2、交通流线

教学区域交通流线通过几个支流路网将一栋栋学院楼划分开来,另外,校园内尽量避免机动车辆进入教学区域和宿舍区,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主要车行交通流线,位于校园外环,或少量穿过必要的教学区。

二、景观要素设计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更应侧重于建筑群体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

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为校园中人们的学

休闲、思考、集会以及娱乐等活动提供了物质空间条件,对这些活动的发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1、水景

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

入口处有一个听淞湖,运用现代设计手法,结合石桥。

石凳,湖中养有成群的鲤鱼,为校园增添了一抹动人而秀美的景色,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休闲的场所。

湖边是挺立的树木,这些树寿命长久,它们将成为学校的成长见证,是学校宝贵的财富。

树荫下围有座椅,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亲近。

2、广场

在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周边的活动场所的设计中,对校园成块空地设计成开放和谐的交流场所,体现校园自由、开放、团结和互助的人文精神。

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在建筑群落和开放空间中设置景观及相应的休闲设施,如座椅,树池,树阵等。

尊重人们对自然的心理渴求,将子自然景观与人工设施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亲和校园内如在逸夫楼、行政楼、教五楼,图书馆前设有集散广场,并且建有绿化小品。

以常绿树种为主,广场中间还有喷泉,图书馆前的徽文化广场,以丰富的植物围绕中间的大圆,层层递进,这些广场空间为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空间结构提供了机会。

3、植物设计

植物群落是创建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坚持以植物构造景观为主,不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生态意识在高校校园中的具体体现。

黄山学院以香樟、桂花树为主,教学区域两侧以香樟为行道树,适应能力强。

另外,听淞湖畔有着婀娜多姿的柳树。

听淞湖,一到春天就会出现“柳絮飘摇”美丽的自然现象。

不仅美化了环境,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宿舍楼前主要由植物配置形成景观,通过绿化灌木带,

大片的地被植物来形成舒适宜人的环境空间。

可以画竹子

4、景观小品

大学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与师生达成共鸣,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个性。

在现代的新校区中的校园雕塑,而且还注重个性和更抽象的重视装饰艺术和简化,显示了科学精神和时代精神。

校园雕塑通常是:

第一,纪念如浮雕纪念的事件或人物的纪念雕塑。

二,象征雕塑,意味着与某些对象或事件的片段为准象征性的书籍,知识。

第三,鼓励雕塑,通常采取的东西联想,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

第四,装饰雕塑。

通常附在建筑物或设备,主要作用美化。

以一教楼之前的小型广场的小品设计为例。

高校在雕塑景观空间主要人口从历史和文化,教育理念和学校的工作人员来到性质,是为了加强校园景观和文化的精神内涵。

带来更多的活力,环境,内涵。

黄山学院的雕塑“陶行知”,它位于一教楼大门旁边。

校园中还有一些小品小木亭。

总体而言,校园景观设计的个性化不容忽视,有自己的校园和学生的独特个性,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学校的文化历史。

结论:

校园环境要求完整性、稳定性和统一性,要求一种具有严格理性和有意义的设计。

校园环境应是恬静和充满文化气息的空间,它的设计应创造一个户外学习、休息、思考、交流和集会等适应学生要求的活动场所。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学校文化于历史,这些积淀应该渗透在每一处景观当中,再基于场地的合理规划,节点的布置,在其中表达出校园特色。

另外应该对其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和有效利用,根据不同功能和需求来组织好交通流线,避免在教学区域中有人流和车流的冲突,还有学生的上课与休息的流线,避免重复和走回路。

校园中的各景观要素,也应该进行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水景能将景观做的生动,体现源源不断的知识和学习的动力,也有很好的寓意,而水景也可与小品结合,营造一处休闲、集会的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停留的去处。

另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也应该多选择一些色叶树种,营造有四季变化的空间,而配置方式则因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建筑、小品等,突出重点,或直接以植物为竹主景,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营造活泼的空间。

黄山学院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突出了人文化、可持续发展、绿色校园等设计新理念,是自然环境与学校的人文环境想结合的典范。

呼和浩特市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规划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

调研时间

班级

小组成员

校园景观xx.3.913级环艺二班刘雅欣xx1100093周晓甜xx1100099董利桐xx1100091呼群xx1100205

摘要

一校园景观设计总体分析

各校园背景及区位调查

1.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

2.内蒙古农业大学

3.内蒙古大学

4.内蒙古医科大学

5.厦门大学

二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

1.功能分区

2.交通流线

三景观要素设计

1.水景(水景设置以及不足改进)

2.广场

3.植物设计

4.景观小品

四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总结分析

五结论

摘要:

校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社会对大学校园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强调“景观校园”这一理念。

学校外环境的规划设计应更加体现现代感、文化气息、学校特色、功能需求。

本文通过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为主,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大学为辅,以及景观规划成功案例的大学-------厦门大学,对以上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进行的调研,来探讨在满足校园新要求的同时,如何延续校园文化,突出校园特色,建立一个校园环境突出,生态效益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

一、校园景观设计总体分析

校园的景观规划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安静、卫生、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能够使师生观赏到优美的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调剂大脑,消除疲劳。

同时,又没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把握校园文化的特质,深入研究校园环境特色,建立一个生态效益良好,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具有重要作用。

各校园背景及区位调查

1.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西邻209国道,南邻蒙牛乳业集团总部,学校占地面积约3000亩,教学大楼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综合体育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学生公寓建筑面积7.05万平方米、而校园绿化面积达15.75万平方米,占校园总面积的65%以上,湖水面8000平方米,规划范围绿化比例较大,教学区景观形式和特征持久耐用,学校周边地域空旷,应学校建设发展周边经济,附近设有娱乐、餐饮等设施,可以就近解决学生的生活需要,周边没有高楼大厦,不喧不闹,远离了城市的喧哗。

周边还有盛乐博物馆、蒙牛总部、昭君墓、盛乐园、盛乐水上乐园等。

2.内蒙古农业大学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在呼和浩特新建东街与兴安路十字路口东北角,西区在新建东街与兴安路十字路口西南角。

西邻师大本部,交通便利,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学校总占地面积1.5万亩,其中教学科研用地1万亩,图书馆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它是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是一所以农为主的多科性大学。

北校区附近有很多家银行,离内蒙古医院也很近。

北面就是满都海公园。

东门的天桥边有box,有网吧;南边是赫赫有名的师大附中。

北校区附近有很多吃饭的地方,比如番茄公主,车仔港式茶餐厅,还有很多中式小饭店;东南角是文化商城,里面买很多的教辅书籍,买书很方便。

东校区不大有个篮球场和4栋宿舍楼。

其东面是比较出名的“黄街”,有各种餐厅,中餐蒙古餐厅,餐厅等等很多。

还有好几家KTV,都比较便宜,还有学生优惠。

再说南校区,那里环境优雅,建筑都是新的,南校区是新校区。

离南校区不远就是南湖公园和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属于郊区,但南校区学习的资源很多,图书馆很好,自习室也很多,餐厅也不错,文科类的专业都在南校区。

3.内蒙古大学

主体位于呼和浩特市,北临满都海公园,位于大学西街和昭乌达路上,总共拥有二个校区及艺术学院的一部分,分为北校区(含东校区-住宿校区)和南校区,总占地面积约2070亩。

其中北校区位于赛罕区,是内蒙古大学最早的校区,最初所有学院均于此,现蒙

古学学院与除交通学院以外的理科学院在北校区,以及行政楼、幼儿园、家属区、食堂、奥都饭店、桃李湖宾馆、桃李湖、游泳池、学生宿舍楼、留学生宿舍、校医院、花园、文体馆、成吉思汗青铜像及附属广场、操场等。

4.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医学为主,集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于一体的多科性高等医药院校。

学校成立于1956年,现有金山校区、新华校区和锡林校区三个教学园区,总占地面积123014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7647平方米。

5.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简称“厦大”,是全国75所__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厦门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被誉为“南方之强。

厦门大学襟山面海,校本部漳州翔安三个校区,环抱大海,背倚青山形成山海交融之势,校在海中,湖在校中,描绘出山水互抱的学府秀丽风光。

现代与传统,中国与西方的合壁,雄浑与幽美,自强与至善的统一,构建起这座南方学府规划与建设的美学风格。

厦大依山傍海,本部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全校总区9000多亩,学校一边是南普陀寺,一边是海滨与胡里山炮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二、校园空间划分与布局

1、功能分区

内师大盛乐校区在空间划分上,共大致分为四个区域,生活区,教学区,服务娱乐区,以及体育活动区。

教学区位于中部和西部,生活区是位于学校的东部,与教学区比较远,而体育活动区则是位于学校的南边。

功能区分明确,互不干扰。

以北门主入口轴线为主,两侧排布了美术学院、民族艺术学院、学院楼、科技楼、行知楼、图书馆、雕塑学院以及所有宿舍楼等,东侧主要是学生宿舍区,西侧及中侧主要是教学楼学院楼。

各个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且互不干扰。

轴线以花坛和喷泉为起点,一入北门就立有主题雕塑、校训及国旗,国旗后便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地,其间布置了雕塑、鼎等装饰。

再往前便是著名的师盛湖畔了,小桥流水,使其成为师大盛乐最美风景之一。

通过植物、建筑、标识牌、园林小品等造园要素创造不要功能区特色。

设计中采用了建筑常用的具有引导功能的轴线处理手法,利用轴线组织外部空间能使空间显得严谨而有序,较适宜的体现了校园环境的秩序感,庄重感。

入口处设有景观大道,大门正对校园主题雕塑和校训,显得庄严稳重。

校园另一条次轴线,由图书馆正对师盛湖,两侧密植花草树木,简短的轴线上却展示了师大悠远的历史文化。

内蒙古农业大学在空间划分上,西大门是主入口,距大门不远处便设立了避免机动车辆进入教学区域和宿舍区的设施设备,以保证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师们的车都停放到入口两侧的停车位处,为了有不时之需,设备是设锁的,需要时开锁即可,不会造成正常通行。

以西门为轴线,南北方向展开延伸空间,分别设有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学院楼、学生餐厅、体育场、广场等重要建筑及场所。

内蒙古大学在空间划分上,南大门为主入口,一进入便是教学主楼,主楼两侧是四个辅教学楼,西侧便是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东侧是教师住宅区。

围绕桃李湖是游泳池、桃李湖宾馆、奥都饭店、花园、广场、文体馆、幼儿园、成吉思汗青铜像及附属广场、操场等功能区。

内蒙古医科大学在空间划分上,学生公寓、学生餐厅、超市等学生生活需求的功能场所比较集中在一处,而教学楼、图书馆、文体馆、交流中心等功能区分布在一起,形成了两大部分

功能区域,其构成形式可分为全集中型、主集中型、分散型等,使得学生的生活变得有条不紊。

校园的功能分区主要分为:

校前区、教学区、行政区、文体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生态林区、湖泊水体区、科研生产区、后勤区等。

厦门大学在空间划分上,按照功能的不同可将厦门大学校园初步划分为五个功能区,依次为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体育活动区,配套服务区,景观区。

校园布局较为合理,功能区较为明显.校区校园规划基本上满足了教学、科研的基本要求。

各功能区混合布局,错落有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基本上符合学习型校园、生态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原则。

三、景观要素设计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更应侧重于建筑群体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设计、建筑小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

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为校园中人们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以及娱乐等活动提供了物质空间条件,对这些活动的发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1、水景自古以来,环境因水而发展,商贸因水而繁荣,建筑因水而灵秀,园林因水而旷幽。

建筑功能:

界定空间、遮景、提供私密性空间和创造系列景观等,简言之,即空间造型功能。

调节气候功能:

遮荫、防风、调节温度和影响雨水的汇流等。

美学功能:

强调主景、框景及美化其他设计元素,使其作为景观焦点或背景;另外,利

用植被的色彩差别、质地等特点还可以形成小范围的特色,以提高景观的识别性,使景观更

加人性化。

景观中的植被绿化设计,还应该注意其他一些事项:

与景观道路、广场有关的绿化形式有:

中心绿岛、回车岛等;行道树;花钵、花树坛、

树阵;两侧绿化。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

郊区大面积绿化,行道树可和两旁绿化种植结合在

一起,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

这不妨称之为夹景;一定距

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

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栖口暗花明又一

村的意境。

城市绿地则要多几种绿化形式,才能减少人为的破坏。

在车行道路,绿化的布置

要符合行车视距、转弯半径等要求。

特别是不要沿路边种植浓密树丛,以防人穿行时刹车不

及。

要考虑把绿引伸到道路、广场的可能,相互交叉渗透,最为理想:

使用点状路面,

如旱汀步、间隔铺砌;使用空心砌块,目前使用最多是植草砖。

波兰有种空心砖,可使绿地

占铺砌面2/3以上。

在道路、广场中嵌入花钵、花树坛、树阵景观设计中的地形可以起到d作用●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

●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景观用途,同时具有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组织景观空间,形成优美园林景观。

生态设计观生态设计观念或结合自然的设计观念,已被设计者和研究者倡导了很长的时间,随着全

球化带来的环境价值共享和高科技的工具支持,生态设计观必然有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将其

概括为:

不仅考虑人如何有效利用自然的可再生能源,而且将设计作为完善大自然能量大循环的

一个手段,充分体现地域自然生态的特征和运行机制;尊重地域自然地理特征,设计中尽量避免对地形构造和地表机理的破坏,尤其是注意继

承和保护地域传统中因自然地理特征而形成的特色景观;从生命意义角度去开拓设计思路,既完善了人的生命,也尊重了自然的生命,体现了生

命优于物质的主题;

通过设计重新认识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建构更好的生态伦理。

人性设计观

全球化是人类推动的,人类是世界的主体,是技术的掌握者、文化的继承者、自然的维

护者。

景观设计观念拓展的重要一方面即是完善人的生命意义,超越功能意义设计,进入到

人性化设计。

具体包括:

以人为本,设计中处处体现对人的关注和尊重,是期望的环境行为模式获得使用者的认

同;呼应现代人性意义,对人类生活空间与大自然的融合表示更多的支持;与人类的多样性和发展性相符合,肯定形式的变化和内涵的多义性。

多元设计观

多元的景观发展要求景观设计强化地方性和多样性,以充分保留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来

丰富全球景观资源。

其观念具体包括:

根据地域中社会文化的构成脉络和特征,寻找地域传统的景观体现和发展机制;以演进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地域的文化传统,将地域传统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与景观现实

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使之获得持续的价值和生命力;

打破封闭的地域概念,结合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

现古老文化的精神内涵;

力求反映更深的文化内涵与实质,弃绝标签式的符号表达信息设计观

传统的景观设计集中于展示形态与空间,满足功能需求。

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要求景观承

载更多的信息,相应的景观设计必然集中于信息,体现时间优于空间的概念。

其具体包括:

应对于信息处理,设置信息调节、疏导的空间,留有增容余地和弹性发展的场所;为有

效读取信息,更多提供一目了然、形象简洁、色彩夺目的形式,尤其是对符号标志系统的处

理;

将信息技术融进设计理念和人的审美需求之中,在更高层次上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

创造互动景观,使景观应对于不同信息而变化,而不是固定地扮演某种角色,承载某种功能。

技术设计观

全球化时期的景观发展充分利用技术所提供的一切可能性,相应的设计观念也必然紧密

结合技术。

表现在:

体现技术理性,设计作为与人口增加、资源减少、环境变化的回答,反思技术的优越性

和潜在危险;

体现技术理性,反映技术与人类情感相融合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审美观念的多样化趋势;

体现景观智能化趋势,创造有“感觉器官”的景观,使其如有生命的有机体般活性运转,良

性循环;

尊重地域适宜技术所呈现的景观形式,将其转化为新的设计语言。

篇二:

景观调研报告景观设计

调研报告

班级:

10建设

(2)班

姓名:

赵文龙

学号:

1032203234

一导言

调研时间:

xx年7月2日调研地点:

上海绿城广场

调研方法:

实地考察、上网、文字资料考察内容:

广场、小区,以及人流、交通、环境、停车等。

调研目的:

了解广场、小区的设计、布局等。

二基本情况介绍

绿城广场始建于1986年,1987年5月建成对外开放,规划占地面积近9公顷。

广场位

于中原路与嵩山路两条城市主干道的交汇处,西靠市委市政府,地理位置优越。

广场内建设

有音乐喷泉、观礼台、雕塑等设施。

配以大面积绿色草坪,花灌木,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环境宜人,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集会、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绿城广场是位于上海某区的中心广场,也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上海的点睛之笔,

是上海市一个面积较大且功能齐全的休息娱乐广场。

三调研情况介绍

绿城广场的改建规划按照跨世纪、高起点的方针通过创造性规划设计与施工,造就了一

个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开放性,服务功能完善,空间布局合理,景观环境优美的独具中原文化

特色的绿城广场。

规划占地16.25公顷,实际管理面积达12公顷。

广场硬化铺多样化,以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质感,不同的色彩,不同的尺度来引导人们

的活动界定活动区域。

广场在原有巍巍嵩山,滔滔黄河两座雕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小品一组和园林绿地浑然

一体,突出了中原文化的特色。

广场的绿化实行“点”、“线”、“面”、“乔”、“灌”、“草”相结合,尽力扩大绿化面积,

体现绿城广场的主题和意境。

植物配置根据不同功能区分,既种植整齐壮重、富序列感的规

则形植物,又种植富于自然情趣的不规则形植物,既注意观赏性,又照顾市民的活动的需要,

大面积草坪以波浪形构图增强其观赏性,花卉栽植以常绿为主兼顾四季景观,做到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绿色永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