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073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docx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对小学科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

于是,我国新一轮(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

此次课程改革中,我们这个学科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科名称由原来的《自然》改为《科学》。

这一改动,它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也在不断深化着人们对科学本质和科学教育的认识,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不仅反映了教学内容上的扩展,即从以自然现象、事物为主拓展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包括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人文精神、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等,而且还包含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

)今天在这里,受省学院的委托,把我在这几年教学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的思考,和大家交流一下。

有不当之处,万望谅解。

一、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是教育发展的动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先提出了观念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教师越是投入,越是负责,那么对学生造成的损伤、摧残可能就越大。

“南辕北辙”,危害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终身。

、重视小学科学技术教育

当前国际社会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我们常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靠人掌握的,只有教育才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因此,必须重视小学科学技术教育,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为现代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所谓“宗旨”,就是指小学科学课程要达到的目的。

要把小学生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然而,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小学科学教育,并没有被更多人所重视,特别是没有受到各级各类教育领导的重视,严重影响了孩子科学素养的早期培养,说的严重一点,阻碍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追求的只有升学率。

升学率是学校评先、校长提升、教师晋级、家长追求的唯一目标。

所以,很多小学的校长,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语文、数学、英语。

把这三门学科称之为主科,而我们《科学》学科被称为小科。

主科可以让学校办一些特色,如写作、朗读、奥数、英语等特色学校,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为学校带来经济效益。

而《科学》学科创造不了经济效益,还需要学校不断投入。

所以个别的学校校长不重视《科学》学科教学,甚至认为我们的学科可有可无。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值得深思。

1、重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保证《科学》课程的有序进行

《科学(3—6年)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小学3—6年级,科学课程每周要开设10学时(三、四年级每周2学时,五、六年级每周3学时)。

那么现在五、六年级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每周3学时的教学时数很难得到满足。

我们来看看小学《科学》课程,在一些发达的国家有事怎样的待遇。

美国政府在1985年开始着手制定新的科学教育发展纲要《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以下简称《2061计划》)意图在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光临地球时(76年光临一次),美国的科学教育能够实现《2061计划》所提的目标,即通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使科学素养成为未来美国公民的一种内在品质。

在《2061计划》之后,1989年针对成年公民出版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

1993年推出了《科学素养的基准》,具体指导学校的科学教育。

1995年底正式推出了《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由联邦政府支持制定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教育标准,它的诞生,象征着美国科学教育开始向纵深发展。

在这一标准中进一步阐述了“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对日常所见所历的各种事物能够提出、能够发现、能够回答因好奇心而引发出来的一些问题。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已有能力描述、解释甚至预言一些自然现象。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一个人能读懂通俗报刊刊载的科学文章,能参与就有关结论是否有充分根据的问题所作的社交谈话。

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识别国家和地方决定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且能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来……”。

概而言之,美国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其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将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以一种自觉的科学思维习惯、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去面对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英国国家课程》是1988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教育改革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改变了英国长期以来在中小学中没有统一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状况,以法令的形式为英国公立中小学设立了必修课程和国家标准。

首次将科学课与英语、数学并列为三门核心课程,规定所有5—16岁的儿童都必须接受法定的科学教育。

还有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小学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大致已经有10—20年的历史。

他们认为,国家创新能力的建设必须从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抓起,应该把科学课和语文课、数学课一起共同列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

至少在10年前,对5—12岁儿童实施科学教育必要性的争论,在发达国家已经达成了共识。

我们国家的这次课程改革,把《自然》改为《科学》,这足以说明国家对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视。

2、加强管理,稳定教师队伍

《科学》学科的教学没有得到所有学校领导的重视,所以,一些学校科学教师队伍很不稳定。

一些学校在小学科学教师配备上,存在老、弱、病、残、孕等情况。

有的学校安排马上就要退休的老教师、有的学校安排的是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年龄偏大一点的教师、有的学校是安排怀孕的女老师、还有的学校安排的是处在哺乳期的老师临时担任。

每次检查时,学校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今天没有能上课的理由。

我们在基层学校听课的时候,发现一位素质很好的科学教师,然后我们就会不惜一切来一遍遍地听课、评课、指导、培养,当他们一旦有一点名声,学校马上就安排去当班主任去,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家长的注意,达到扩大招生的目的。

所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是当今亟待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有远见的校长应该重视科学课程的。

3、加强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配备”中明确规定,“每所学校必须开设科学专用教室,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以上小学要按照国家仪器配备目录一类标准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二类标准。

学校应为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提供物力和财力保障,支持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标准》中还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原有的自然实验室的基础上。

增设或改建为科学教室,其间设置科学参考书籍、图册、图片,各种常用工具和制作材料,学生收集来的各种废旧包装容器,小生物角、沙盘模型及学生制作的各种标本。

此间科学教室即可以作实验室,有作为学生“动手做”的活动场所,也是工具库、材料库及成果展览室,是孩子们科学活动的天地。

这些都是《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和要求的,但是就我们全省而言,又有几所学校能够满足《课标》所要求的呢?

我想应该是寥寥无几。

很多学校连最基本的实验室都没有,又严重的缺少实验药品和仪器,实验教学很难得到保证。

在教学中,我们还有很多的科学老师,自己动手制造实验教具、收集实验材料,精心的设计、准备,尽职尽责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

但是,就现在的实验教学的实际,还是有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对实验活动的兴趣很高,但是实验的计划性、目的性不明确。

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也均来源于此。

课前总是有很多同学会向老师询问今天做不做实验的问题,当学生听到有实验活动,总会发出异口同声的欢呼。

每当学生走进课堂,那怕是只看到一只烧杯、一盒普通的火柴,也会爱不释手,激动不已。

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实验现象的丰富多彩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兴趣为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却只是因好玩而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时兴趣就减弱了。

表现在开展实验时目的、计划不明确,对为什么做、怎样做的问题不感兴趣。

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人人在动手,但是最后竟还不清楚开展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玩得高兴但真正的收获甚少。

在研究“一百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活动中,虽然老师对研究问题和注意点进行了提醒,但学生不感兴趣,他们迫切要做的是人人争着放盐,争着搅拌。

实验忙的不亦乐乎,到了最后小组汇报时,有很多同学还不知道研究的问题,正确的操作步骤更是无法表达清楚,实验活动中这样的现象很普遍。

所以,我们的老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动手,一定要先让孩子们弄清楚他们动手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要有的放矢。

、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要求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存在矛盾。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确定统一的研究课题,进行实验方法的指导(有些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开展实验。

评价实验的标准是能否正确操作实验,实验是否获得成功,在这样统一的指导下,一般学生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能得到基本的保证。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问题,自己思考实验的方法和选择实验的材料,总的说来教和学的方式更为开放。

在这样的情景下,就会使教师在实验的指导和材料的准备上产生困难,学生的研究课题的多样性造成方法的多样,需要材料的多样性。

面对各种方法,如果不一一指导,学生在按照自我方法的操作中容易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得不到保障。

这种情况就要依靠老师的灵活掌握了,根据时间和实验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形式上的倾向,合作实效性难凸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我们对未来人才在善于合作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要在科学课堂上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注意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实验是最多采用的学习方式。

因为考虑到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不强,小学阶段一般提倡组成4至6人的合作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在实验时互相交流,互补长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在小组实验活动时很难做到人人参与、互相交流、有序操作。

有的组突出的是个人中心主义,实验由班干部或某些外向型性格的同学包办;有的组学生都争着做,学生以“玩”为主要目的,而忘记了实验的目的,看似一派热闹的合作景象,实际收效甚微。

我们的孩子缺少合作的意识,更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

所以,我们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孩子理解合作的意义,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中国人、犹太人、诺贝尔)

、课外探究不主动,延伸实验完成情况不理想。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科学实验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得以解决,需要课外继续开展。

同时,一些和课堂实验相关的探究活动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需要在课外进行操作和实践,可用于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由于受到课堂是学习主阵地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学生总是把学习活动停留在课堂上,因此离开课堂主动开展实验的习惯很难养成。

在学习了溶解的知识后,布置学生在课外再去做土块、石粉、面粉、酱油等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实验,虽然是人人能够开展的实验,但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实验。

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观察实验的项目,难度就更加高,如对气温的测量、观察一杯水的蒸发、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等,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和毅力而完成不了。

老师提供的实验,即使是很普通,也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探究欲望,可是要他们自己去做的实验,即使是人人能办到,也却不愿意完成,由此看出学生对实验活动存在有依赖思想。

所以,这就依赖于老师的有效鼓励。

比如,我在讲《植物的一生》—种植凤仙花的时候,我和孩子们一起种植,同一天一起开始种植,定期汇报,最后要进行评比。

再比如,讲溶解的时候,不给他们规定内容,让他们回家去自己寻找材料,看看谁能从自己的周围找到更多的东西,鼓励孩子们先猜想,然后再动手实践。

但是,老师必须要找时间让他们把他们的课后探究的结果有机会汇报出来。

让孩子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

决不能不了了之,久而久之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㈡、提高对“科学价值”的全面理解

1、发展孩子对自然、对自己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理解

国际普遍认为,公民的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即对科学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对科学方法的基本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的基本了解程度。

而一个国家科学教育的水平高低,只要检测一下公共科学素养就略知一二。

中国科协2001年10月23日公布的2001年中国公众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调查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比例仅为1.4%,即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有科学素养。

不及美国10年前的六分之一。

中国从1990年起开始了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1992年、1994年、1996年进行的3次调查,其平均数据一直徘徊在0.3左右。

据了解,1985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5%,到199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将近7%。

我国到2001年的最新数字仅为1.4%,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就提高公民公共素养而言,中小学科学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上述调查以无可辩驳的数据说明我国科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科学教育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巨大差距。

在科学教育中多是把科学简化为工具,忽视科学的“人文性”,割裂科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科学只是一套刻板的符号和概念体系,不会运用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尽管,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中也通过科技活动等方式来加强科学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但是,科技活动毕竟是游离于正规的科学课程之外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科学课程本身的改造势在必行。

从2001年秋开始至今,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已经有6个年头了,在座的都是我们这一学科的骨干教师。

那么,你们对我们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的认识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国家曾经进行了小学科学教师素养的调查,发现我们现在的科学教师最缺乏的不是科学知识,也不是科学方法,现在的科学教师最缺乏的就是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那么,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英国著名儿童教育科学家威尼·哈伦,在他的一篇《5~12岁儿童科学的教学、学习与评估》中有这样一段话:

5~12岁儿童科学教育的价值,是使孩子们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初就能够发展起对自然以及对自己周围的世界的理解,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果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没有被科学地加以引导,那么他们形成的那些观念,就有可能是非科学的,并且可能妨碍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

我们要让孩子们用系统的调查来解释和检验自己的观念,从而缩短孩子自己的观念和科学的观念之间的距离。

这句话很长,表达的思想非常清楚。

是使孩子们在接受正式教育之初就能够发展起对自然以及对自己周围的世界的理解,是“理解”而不是“知道”和“了解”。

建立起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果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没有加以引导,那么孩子们形成的观点和想法可能就是非科学的。

细细品读这段话,它说明了科学教育的价值究竟在哪,我们小学科学是干什么的,一句话,就是让孩子们把现有的对科学、对自己的、对自然界的看法、观念向科学观念,也就是科学家所发现的看法和观念逐渐靠近。

把孩子们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对自然界的看法,观念,正确的充实、坚定下了,不正确的加以修正。

明确地强调了我们的科学教育的价值就是发展孩子对自然、对自己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怎样能让他们理解了呢?

那就是通过我们的科学教育、通过科学探究,孩子们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时候我想起2002年看过法国“做中学”方案的时候,发现他们最爱强调的、最关注的是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的“想法”。

当时我就在想,这个“想法”是什么东西呢?

也许是法国人从历史上他们就崇尚民主和自由,这也许就是体现他们对个体的思想、观点的一种尊重吧。

现在我们应该理解了,他们的科学教育关注的就是孩子们对自然界的观点和看法呢,帮助孩子能用正确的观点看待自己、看待自然,理解自然。

科学教育的过程就应该是要关注孩子们的观点的形成,和不断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应该从孩子们的现有经验开始,然后通过活动探究不断地丰富、发展他们的经验。

学习不是为了“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为了“生长”自己的知识。

2、关注“科学素养”

受《2061计划》的启示以及针对我国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1999年,一批科技专家主张应该制订一个长期的国家计划。

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

2002年国务院发函同意制订和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简称(2049行动计划》),2003年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中宣部、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多家单位正式启动《2049行动计划》的制订工作。

《2049行动计划》明确规定我国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到2049年使每一个公民都具备起码的科学素质。

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的科学教育目标在表述方面差别不大,但是仔细分析,我们觉得两国在科学教育目标的定位方面有明显的区别。

  美国的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养成科学素养,而我国的科学教育目标是培养科学素质。

  平常我们一般把科学素质和科学素养混为一谈,事实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科学素养更关注内在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的自然生成,而科学素质则更多的侧重于外在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这个词指的是对科学的一种广而宽的基本的理解和能力,而不是要去细致地掌握每一条规律或是所有的博大精深的学问。

所谓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是指那些能够轻松地掌握关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技能的人。

(《5~12岁儿童科学的教学、学习与评估》[英]威尼·哈伦)

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素养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

它的4个核心因素为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任务就应该是促进孩子科学观念的不断形成和发展,而不是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科学事实。

不管你有多聪明、多勤奋,你也不可能把你所学到的科学事实都掌握了。

所以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形成科学的观念,成长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新一代,要远比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事实性的知识重要得多,这也是当代小学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

3、确立新时期的“人才”观

人们常常在讲,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竞争全球化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却忘记了说,21世纪首先是人的世纪,是人的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世纪。

“人”是21世纪的根本。

我们的教育在努力地培养人才,结果是许多学生有了“才”却失去了“人”。

我们的小学教学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学语文、学数学、学英语,却忘记了下大功夫教我们的孩子们首先学会做人,忘记了促进孩子人格的完善。

老师把学生当成了容器,只顾向其倾注知识。

学生读书就是为了升大学,至于怎么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怎样创造人生,不足挂齿。

我们教给学生的许多东西只与学生得分、升学有关,而与未来生活、社会需求和孩子自身的需要无关。

我们不是为生活所教,而是为升学而教;我们关注大学需要什么,而忽视未来需要什么;我们没有关注孩子作为“人”的需要,作为未来创造者的需要。

学生成了“教育之奴”。

教师目中无“人”,把知识当成了教学的唯一目标,把分数当成了衡量学生的唯一目标。

我们总是在说“人才”,但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什么人才能算是“人才”?

人才是人和才的统一,是做人与做事的统一。

有的人有“才”,学会了做事,但他失去了“人”的自尊、自信、个性、激情创造精神,不会与他人共处、共生,甚至失去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

难道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吗?

大家从“爸:

钱。

儿”的“三字信”(中国青年报)中怎么也感受不到一点父子情。

两个14岁的少年,仅仅为了一个足球,就把一个10岁的孩子给活埋了。

在这两个少年眼里,一个10岁孩子的生命仅值一个足球。

还有大家也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制造的“731”人体实验,简直是惨无人道。

珍爱生命是真爱一切的基础。

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就是我们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当上了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

每当一位新老师来到学校,他就会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信中是这样说的:

“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

我亲眼看到人类所不应当见到的情景:

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中或大学教育的人们枪杀。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

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的请求是:

请你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

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制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度教育的屠夫。

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

二、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素质。

教师的观念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模式,教师的人格关系到学生人格的塑造,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状况。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创新教育。

㈠、科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课改后小学《科学》教材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

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身知识的储备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

目前师范院校培养的教师明显带有学术化、学科化倾向,本身的知识面就比较狭窄,局限于本学科范围内,甚至在本学科范围,他们在应用性科学和技术上的素质也较薄弱。

俗话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备一桶水。

”这句话形象化地指出了师生教学的知识比值。

这是教学规律的必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为了满足学生求知的渴望,教师还必须刻苦学习,不断“充电”,改变“一桶水”的现状,保持“源头”的活水长流不断。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更新知识,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教师职业是一个以人类文化成果塑造心灵,培育新人的神圣事业.教学具有文化传递的功能。

同时,由于教学任务的多重性,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奠基,缺乏文化底蕴,要想成为通才+专长的复合型教师是不可能的,其后劲也是不足的。

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不要忘记自己神圣的职责,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加强专业(理化生地)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旁征博引,触类旁通,在完成学科教学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思想领域的教育。

特别是我们的学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的专业知识,需要我们的科学教师要不断地补充到自己的头脑中。

避免知识性错误在课堂上出现。

比如:

1、三上《水》单元,比较说的多少涉及到流量和流速的问题:

流量=流速×时间。

当我们控制流速一定的时候,就可以用时间来衡量流量的大小。

2、质量和重量。

很多的科学教师就弄不太清楚,而我们的科学教材,在这方面处理的也不妥,混淆了质量和重量这两个概念。

都是以“重量”代替“质量”。

三下中空气单元——“空气是否有重量”;沉浮单元:

“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沉浮等。

质量是物体里所含物质的量,重量是重力对这些物质产生的相应的作用力。

物体不一定有重量,因为它可以处在无重力的地方,但它一定有质量。

重量的单位是牛顿,同一物体的重量是可以变化的(如在不同的位置)。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同一物理的质量是不变化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形状、位置、温度等无关。

3、还有,实验仪器使用不规范。

三下《冷与热》单元,用量筒盛装热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