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0845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docx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

导读:

本文小学数学听课记录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课前谈话:

  1、组织学生整理学具。

  2、老师喜欢同学们眼睛看着我。

很好,都看着我啦。

还记得我吗?

记得我什么?

  来介绍一下自己?

“五一小学”这个校名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3、老师有个习惯,每堂课前都讲个小故事,叫做“小故事,大智慧”。

上课之前,讲个小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吗?

本来是想知道大象的重量,结果去称石头的重量,这是为什么呀?

干嘛不直接称大象啊?

大象的重量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称得出来,所以曹冲通过称同样重量的石头,就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了。

……

  评:

用小故事的形式,课前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

如果说《圆的面积》一课,探索“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是课堂的一条明线,那么体验、反思、改进“转化”这一思想方法便是一条贯穿整课的暗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识圆面积。

  1、出示圆形纸片,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圆的面积。

板书课题。

  2、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是圆的面积?

  请生上台指出来。

揭示: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评: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简洁清晰。

  二、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一)起

  1、启发思考:

怎么求圆的面积,在大脑中检索一下,咱以前要研究一种什么新的东西,都用的是哪些方法?

(把它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以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说明)

  2、那么圆形能不能转变成其它图形?

小组合作商量商量,试试看。

  小组合作(估计每一小组发到的学具有:

8开铅画纸一张、蓝色圆形纸片若干、剪刀一把、双面胶一个、直尺等)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方法:

  

(1)组1:

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

这样,其中一个扇形的面积乘以4,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

有什么问题?

  生1:

扇形面积不会算。

  生2:

看成三角形。

  师:

行不行?

为什么?

但是还是比较接近的,对不对?

  评:

这种方法在以往《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中很少出现,后面的环节中经过学生的探索,也能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比较容易理解。

我们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种方法?

据麻老师课后讲,设计这节课之前,曾做过前测,发现学生在面对解决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脑子里不是一片空白的,有些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把圆片进行对折(这是儿童生活经验作用下的原发思维),发现和三角形类似。

因此,麻老师对这种方法有了一些预设。

看来,要想克服我们教学设计中的一些盲点,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另一方面也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的一些原发的思维。

  

(2)组2:

我们把圆平均分成4个扇形,再剪下来,拼成一个类似于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师:

怎么样?

为什么说是类似于平行四边形?

还是有点接近的噢!

  评:

没注意到老师有否引导学生关注——面积是否发生变化。

转化的前提条件是问题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没有提到,那么为什么不在这里点出。

  4、回顾小结:

  两种方法,一种折一折,折成三角形的方法;一种是剪一剪拼一拼,把图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有什么共同特点啊?

(都是把圆形变成了其它的图形。

  

(二)承

  1、这两种方法变化后的图形尽管目前还不能直接看作学过的图形,不过还是很有价值的。

我们继续研究下去看看。

  2、小组合作选择上面的其中一种方法继续研究下去。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研究成果:

  

(1)组1:

我们用第一种方法继续折,折成16份,每份就更像三角形啦。

  师:

为什么要折成16份?

  组1:

折得的份数越多,就越像三角形了。

  师:

那么怎么样折会更像三角形呢?

  生:

再折下去

  师:

好折吗?

那老师就用电脑帮大家折吧。

  课件演示16等分、32等分,并不断问:

分——像三角形吗?

能更像吗?

——再分

  从视觉上看,就更像三角形了。

把眼睛闭上,想像分的份数128份、256份,就……能想像到吗?

  师又重复演示从四等分到32等分的过程。

  引导观察:

这个三角形的底是——这条圆弧。

高是——圆的半径。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会求吗?

(底*高/2)那么这个圆的面积能求吗?

  评:

操作、演示、追问、想像、贯通,层次分明。

不过,为什么会越来越像三角形?

看着32等分的扇形,学生能理解为什么最后可以把得到的这个扇形看作三角形吗?

要知道这时候的圆弧弧度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想,第一要引导学生注意随着等分的份数增加,得到的扇形的圆弧,逐渐在变直,所谓化曲为直;第二要点出,当等分的份数无限地多下去,那么最后得到的扇形也就无限地接近三角形。

  

(2)组2:

我们用第二种方法,把圆片平均分成八份,剪下来拼在一起就像平行四边形了。

  另一组展示平均分成16分,更象了。

  师将学生作品一起展示在黑板上。

问:

如果要比它还接*行四边形,怎么办?

  师课件演示32等分,拼成平行四边形。

64份、128份。

  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像……。

按这样等分下去,会变成长方形。

  评:

不知是听课时没注意,还是麻老师没有点出。

按这样等分下去,最后还是平行四边形,只不过,如果把其中的一份再等分成两份,放在两头,整个拼成的图形才会变成长方形。

其次,为什么一定要变成长方形呢?

平行四边形不也挺好的吗?

高与圆半径的对应也不会太难嘛。

  4、回顾小结。

  (三)合

  1、我们已经把圆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图形,数学不仅仅只停留在操作上,你们能不能在刚才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师提供给学生辅助用纸(纸上印有圆一个、转化后图形各一个),生尝试推导公式。

  2、反馈:

  生1:

讲述利用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圆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师在其讲完后问:

(1)长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2)宽呢?

(3)面积怎么计算?

  听明白了吗?

再指生讲,原生配合在屏幕上指。

  师:

把圆转换成长方形,面积是相等的。

这样求长方形的面积,也就求出了圆的面积。

  师再讲解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板书过程,告诉学生面积的表示方法:

S。

  生2:

讲述折成三角形的方法,提出公式:

(C÷32×r÷2)×32。

  师:

除以32是什么意思?

  生2:

如果等分成32份,那么得到的三角形的底就是圆周长的32分之一。

所以用周长除以32。

  师:

为什么除以2?

  生2:

求的是三角形的面积。

  师:

乘32又是怎么回事?

  生2:

整个圆有32份。

  师表扬鼓励之后,问:

式子有点烦,能不能改进一下呢?

  生4:

C=2∏r,乘2除2抵消。

  师:

也得到∏r2。

那么如果是等分64份呢?

128份呢?

  生:

也是会抵消掉,结果也是∏r2。

  3、看来,不管是哪种方法,不管是几等分,圆的面积计算方法都是——∏r2。

  三、巩固练习

  1、那么求一个圆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

告知学生黑板上的圆片半径是10厘米,让学生自己动手去计算。

反馈校对。

  2、如果知道圆的直径或周长,我们怎么计算面积呢?

时间关系,留到下节课去讨论。

  评:

有人说这节课练习量是不够的。

但为什么要拘泥于练习呢?

学生通过本节课在思维上的练习不是的吗?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思想方法,呼应课前谈话。

  心得:

  1、正如专家点评时所说,听麻老师的课,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之所以震撼,是麻老师的课是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数学课堂。

这堂课有新课堂所应具备的所有元素:

教师组织者、引领者,不越位代替学生的思考,大气洒脱;学生拥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自主探究、参与,数学之美、思维之美,体验得淋漓尽致。

特别深刻的是麻老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有步骤地探究,通过讨论怎么变——变得更接近——怎么算的过程,经历提出设想——尝试——反思——再深入实践——沟通建构,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非常有益处。

  2、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

  课后互动时,麻老师提出谈了一点自己的困惑:

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尺度如何把握?

其实他的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的确非常有意义,相对于数学知识与技能而言,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更具有普遍性。

尤其是本节课中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有现实意义,花再多的时间也不过份。

但是也不是每一种数学思想方法都适合小学生的思维水平,比方说本课中的极限思想。

麻老师处理本课时,“转化”是贯穿全课,并再三点出的,除了没告诉学生“转化”这一术语。

“极限”只是适当地让学生想像一下。

因此,渗透的尺度应是:

根据小学生思维水平与特点,相机点明,不搞模模糊糊一大片,也不做拔苗助长。

篇二  一、教学构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

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

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

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长方体吗?

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

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

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联想: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

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

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

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

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

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

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

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

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

小结:

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

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

(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

(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

哪几对面有相同的两个?

哪个面只有一个?

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

(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

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

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

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

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

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

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

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在这方面要向他学习。

  4、练习

  书P42页练习二的第一、二题。

  (点评:

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反思:

  一、积极参与,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中必定要注重学生经历学生研究的过程。

在活动中,一方面要巩固学篇三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

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

出示用七个三角形拼成的小船。

  师:

小朋友看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是用什么拼成的?

拼成这样一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

(师板书填表)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它表示几个几?

(1个7)(师板书)师:

拼二只小船需要多少个三角形呢?

(14个)你是怎样想的?

(7+7=14)师:

哦,是几个7相加?

(板书:

2个7相加)那拼3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呢?

4只呢?

……7只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2、提出学习目标:

同学们想一想,7的乘法口诀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出示学习目标:

  

(2)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3)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根据表格,学生独立学习,把表格内的算式填写完整,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

请在书上试着填一填,完成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

  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口诀。

  

(1)编出7的乘法口诀

  师:

你编出哪些乘法口诀,能解决哪些乘法算式呢?

你想说那句就说那句?

  预设:

  生1:

一七得七,能解决3×7=或7×3=

  生2:

二七十四,能解决4×7=或7×4=

  ……

  

(2)验证7的乘法口诀

  “五七三十五”这句口决,你有什么方法验证?

  预设:

  生1:

五七三十五表示5个7相加,5个7相加等于35。

所以五七是三十五(板书1)7+7+7+7+7=35)

  生2:

五七三十五也表示7个5相加,所以五七是三十五(板书2)5+5+5+5+5+5+5=35)

  ……

  (3)、熟记7的乘法口诀

  a、发现规律,引导记忆

  师:

同学门,7的乘法口诀比较难记住,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特点、规律,我们就能牢牢把它记住,这些特点、规律你找到了吗?

  预设:

  生:

乘号左边的因数是1~7,从小到大,乘号右边的因数都是7,积也是从小到大。

  师:

你的发现很重要,当一个因数变化,另一个因数不变时,积也会随着变化,它变大,积也会变大,它变小,积也会变小(手指因数和积)

  师:

这些规律对记住口诀很有帮助,你们记住这这7句口决了吗?

让我们来试一试,有没有信心?

  (生背口诀)

  师:

在背口诀时,感觉哪句记,哪句难记一些?

  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理由。

例如:

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比较好记。

难记的可以利用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口诀帮助记忆。

  b、利用规律,有效记忆

  师:

记忆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多动脑,多动口,就能熟记口诀,老师给大家提个要求,不管三七二十一,每位同学都要熟记这些口诀,难道背这口诀还要七七四十九天吗?

  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刚才的话中就包含了两句乘法口诀,还记得吗?

  生:

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

  生:

好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找出的规律自己来记一记7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集体背一背7的乘法口诀。

然后进行师生对口令的游戏。

  三、拓展延伸知识

  

(1)电脑出示:

请快速口算并说出它的口诀

  5×7=7×3=7×4=7×6=

  7×7=7×2=1×7=4×7=

  

(2)、应用练习

  出示古诗:

贺知章《回乡偶书》:

(诗略)

  师:

7是个奇特的数,我国古代与7结下了难解之缘。

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古诗。

这首古诗是由唐代的贺知章写的,这首古诗的内容共有多少字呢?

你能用一句口诀算出来吗?

  生:

28,四七二十八

  师:

对,每句7个字,这样的诗又称7言诗。

  (3)出示

  每天上7节课,一周5天上几节课?

  爸爸到北京去了3个星期,去了多少天?

  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水?

  (4)、你能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