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10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观刈麦教学设计.docx

观刈麦教学设计

观刈麦教学设计

《观刈麦》教学设计

作者:

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白居易的文学常识;

识记并积累重点实词。

2、诵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和写作手法,学习赏析诗歌。

3、体会劳动的艰辛,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工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之事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

而且,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涵着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观”,看的意思。

“刈麦”,割麦子。

题目交代文章内容。

2、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

唐代诗人。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领导人之一。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时而作”的口号,主张诗歌必须为政治服务。

强调内容与形式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建立了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

他的讽喻诗反映了中唐社会广泛的矛盾和突出的弊政,实践了他自己的理论主张。

感伤诗中的《长恨歌》《琵琶行》是两首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代表了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

3、《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

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

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

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

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三、细读品味:

这是作者早期的一首著名讽喻诗。

诗歌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

并对自己的“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1、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2、接下来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

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

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

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

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3、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教师小结: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

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

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朝不保夕了。

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讽谕诗的共同路数。

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

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

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诗歌描写了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场景和一位贫妇人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和赋税的繁重,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五、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六、板书设计:

观刈麦

农民艰辛——赋税繁重——官员生活舒适

————深切同情。

初中语文《观刈麦》教学设计

王雅

重庆外国语学校

王君

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

【教材分析】

1、《观刈麦》是苏教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古代诗词三首》中的一首。

是中学教材中极少的体现民生,关注农民生活,表现了知识分子良知的文学作品。

2、《观刈麦》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

它通过描写麦收季节农民的艰辛劳动和凄惨处境,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农民的深刻同情,对社会现实的深入反思,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3、《观刈麦》属于古体诗,相对普通律诗和绝句,诗歌比较长,生僻字也相对较多,有一定的阅读难度。

【设计理念】

本课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属于导读课型。

在媒体的应用上属于媒体支撑型。

在网络平台的使用上属于网络交流学习型。

这堂课尝试在熟练应用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媒体的支撑和网络平台的辅助,带领学生进入到诗歌学习的美好境界中去。

【学情分析】

1、人大附中西山学校未来班的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

他们几乎对平民生活一无所知,对农业生活更是极度隔膜。

他们不仅缺少最基本的农业常识,而且对农民的生存状态完全不了解。

2、七年级的学生还比较欠缺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读诗还停留在诗歌意义的表层次上,缺乏深入的思考,更不能联系现实生活来进行知性的阅读欣赏。

3、他们普遍爱诗,对古典诗歌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良好的解读和巧妙的引导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激情。

4、他们天真善良仁慈,虽然远离生活但是渴望了解生活。

通过文学作品走进真实的人生是他们的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观刈麦》的大意。

2、了解诗人白居易的常识。

3、初步接触读诗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1、准确而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用形象的富有细节的语言描绘诗境。

3、用自己的语言感悟诗情发表评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底层农民的生活,理解底层农民的痛苦,激发热爱底层农民的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

1、三步读诗法:

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懂社会

2、综合应用诵读法、联想想像法、联读法、对比法等方法。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认真预设并且充分关注课堂生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读懂诗歌大意,了解作者情怀。

教学难点:

激发共鸣,反思社会。

【教学资源】

1、语文课本

2、白居易的生平介绍和其他表现民生的代表诗作

3、部分“不识民生”的文学作品

4、多媒体课件

5、WIKI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导入

1、师展示投影,请学生思考,和学生简单交流。

投影展示

•我们每天都要吃的大米和馒头来自于什么植物?

•这些植物什么时候播种?

什么时候收割?

•收割之后要经历些什么程序才能够成为可口的食物?

投影展示

•你知道什么是刈麦吗?

为什么要刈麦呢?

2、师投影展示历史故事,请生读。

投影展示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晋惠帝,外面闹饥荒,有人向他报告灾情,说老百姓饿死很多。

他反问道:

“食物没有了,那么老百姓为何不吃肉粥呢?

3、师投影展示诗歌,请生读。

投影展示

农家·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4、师投影展示下面诗句,请生读,并请生想像:

终于等到了一年的丰收,此时此刻,农民们会如何呢?

学生的想像一般与诗情大异,由此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投影展示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第二部分:

热身运动

1、师投影活动要求。

投影展示

•按照自己的理解,声情并茂地大声诵读全诗两遍,把全诗分为三层。

•边读边思考: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初读感受。

2、师请三位比较优秀的学生起来组合诵读,各自负责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

老师稍做点评。

要求学生在书上批注层次。

3、师请一组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自己的初读感受。

4、师投影告诉学生一般读诗的三个境界。

投影展示

读诗三境界•读懂诗歌•读懂诗人•读懂社会

第三部分:

读懂诗歌

1、师投影学习要求,生自主活动准备。

投影展示

•认真倾听同学诵读前十句。

•哪一句诗最拨动你的心弦,请说明原因,请设计诵读。

•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2、师请学生代表动情配乐诵读。

3、师请学生到讲台上发言:

哪一句诗最拨动自己的心弦。

要求学生说明原因,而且展示诵读。

(设计意图:

这个教学环节是该部分的核心环节,教师一定要相机引导,巧妙对话,指导诵读,力求全体学生在每一位学生的发言中都能有具体的收获。

教师的点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农民忙到什么地步?

你在35度以上的高温下踢过球逛过街吗?

忙碌的这一家人是不是最可怜的?

还有谁更可怜?

教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比较中引导学生读懂诗歌。

重点指导学生反复读好关键句: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4、师导引学生讨论:

你认为在这些诗句中最能表农民生活之苦的词语是哪一个?

(1)学生自由发言。

(2)师展示投影,请学生朗读。

师用《卖炭翁》中的名句引导学生理解《观刈麦》中最动人心魄的一个句子。

投影展示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

(3)重点敲打“但惜夏日长”中的“惜”字:

先请学生找出这个词,然后板书这个词,接着请学生用“惜”组词,请学生判断选择诗中之“惜”是哪个意项⋯⋯最后师在黑板上画第一颗泪珠,板书归纳:

农民苦

(4)指导学生动情诵读,要求读出农民辛苦割麦心理的纠结、变态、劳苦和惶恐,感受农民的艰辛。

第四部分:

读懂诗人

1、师投影展示活动要求。

投影展示

•声情并茂地诵读最后三句,读三遍。

•读注释。

•扩写诗题《观刈麦》,把三个字变化为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一句话。

话中诗人的形象要鲜明。

2、生朗读和默读。

3、师请学生扩写诗题《观刈麦》,把三个字变化为血肉丰满情感丰富的一句话。

要求话中诗人的形象要鲜明。

(注:

这是本部分的核心环节。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的点评一定要凹凸有致,要鼓励学生,更要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发言。

在学生不断的发言中力求凸现白居易的形象。

4、师顺承学生发言,引导学生了解白居易这位伟大的诗人。

(1)投影展示《琵琶行》名句。

简单解释。

请生读。

投影展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

(2)师投影展示,稍作讲解。

投影展示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人称“诗魔”或“诗王”。

由于“家贫多故”,十一二岁便颠沛流离,接触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反对六朝以来的“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写下了许多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

他追求诗的平易畅达,相传没有文化的老妪也能听得懂。

(3)师画第二颗泪珠,板书归纳:

诗人痛

第五部分:

读懂社会

1、师投影展示学习要求。

投影展示

请同学们进入苹果wiki平台“青春之语文”《观刈麦》学习页面,默读白居易的《卖炭翁》和《缭绫》二诗及其翻译,并且在平台上机打自由发表留言。

留言主题为:

从这些诗歌中,我们看到了怎么样的社会现实。

请注意:

努力用文学的语言表达。

2、生进入信息学习平台,阅读并写作。

3、请学生先自由浏览留言,交流写作成果。

4、请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注:

这个环节教师的点评也非常重要。

要力求做到:

点评针对性强,引导学生努力用文学语言表达,教师巧妙串联起学生的发言,不断完善诗人的形象深化学生对诗情的理解。

5、师归纳总结:

在黑板上画第三颗眼泪,板书:

社会伤

第六部分:

小结

1、师投影《悯农》诗二首和《烈日炎炎似火烧》,请学生配乐动情诵读。

投影展示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2、师小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孩子们啊,但愿你们从这些诗中读出悲悯的情怀,读懂农民苦,诗人痛,社会伤,但愿你们拥有“珍惜”之心,“怜惜”之情。

但愿你们不要成为那不知百姓疾苦的公子王孙啊!

教学反思

一、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来实现中国古典诗歌的教学,这是一项美丽的事业。

古典雅韵如何成功与现代技术结合,其最佳对接方式是什么,最佳对接点在哪里,这些问题本来就是古典又现代的。

《观刈麦》是一次朴素的尝试:

当用则用,可以不用就坚决不用,要用得既谨慎又大胆。

二、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有效呼应和融合。

《观刈麦》的教学动情点爆破点应是思想的唤醒和情怀的熏陶。

而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没有沉迷于此:

作者的基本情况、诗歌的基本理解、关键词语的锤炼琢磨、诵读的准确到位„„总体来说,这堂课的知识底座还算比较扎实。

加之板块鲜明,线索清晰,不管从知识积累,还是从能力训练上来看,在这堂课上,学生都不会是只有一笔“糊涂账”。

三、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

1.板块可以更凝练。

“热身运动”可以融合在“读懂诗歌”中。

课的外部形象,越清瘦越精神。

现在还稍显臃肿了。

2.课件的制作艺术性还不够,wiki页面设计还不漂亮,课件上可以适当添加麦收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这项劳动。

作为中年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是我的软肋,需要继续学习和不断提高。

3.课堂点评的功力还需要提升。

有时候还不够凝练,点拨的力度和准确度都需要再上层楼。

4.写作任务的设计缺乏层次性。

应该在任务设计上从写一个词、到写一句话,最后到写一段话,呈现出明显梯度。

如何这样分层设计任务,学生的收获会更扎实。

《观刈麦》教学设计

《观刈麦》教学设计一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及写作背景。

(2反复呤诵,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

2学情分析

在这之前的诗歌教学中,主要以诵读、积累为主,学生还未形成系统的学习、欣赏诗歌的知识、能力,本课时的教学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巩固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系统化,通过课堂实践转化为阅读诗歌的能力,形成欣赏诗歌的能力,同时注意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很多白居易的诗歌,那同学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相关知识?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由此导入白居易的《观刈麦》。

活动2【讲授】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题目解说

2、老师范读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

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句

4,学生有感情朗读

5,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讲诗中的人与事

2、由一个问题引入到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

3、根据对诗的把握为诗分层。

4、感受诗人的要表达的情感。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应掌握知识

活动5【导入】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诗。

观刈麦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观刈麦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过很多白居易的诗歌,那同学们知道白居易的哪些相关知识?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由此导入白居易的《观刈麦》。

活动2【讲授】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题目解说

2、老师范读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

讲解学生不理解的字词句

4,学生有感情朗读

5,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讲诗中的人与事

2、由一个问题引入到诗歌内容及情感的把握。

3、根据对诗的把握为诗分层。

4、感受诗人的要表达的情感。

活动4【测试】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重点,难点,注意事项,应掌握知识

活动5【导入】作业

背诵并默写全诗。

《观刈麦》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3.写作训练,片断练习。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

教学媒体:

录音机

教与学的方法:

诵读品味,点拨指导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明确目标。

今天我们学习《观刈麦》,“刈”是“割”的意思。

白居易看敢麦子都看到了什么呢?

又想到了什么呢?

(板书课题,作者)

简介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见板书)

明确目标。

(见课前教学目标)

二、学生自学,初步感知。

1.请二至三名学生读课文。

其他学生注意正音。

刈荷箪童稚饷田灼秉穗吏禄

2.出示思考题,学生读书。

作者怎样描绘割麦人劳动的情景?

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他们“不知热”?

并且还“惜”夏日长?

括。

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是怎样想的?

体现了什么情感

拾麦者为什么去拾麦?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请用一个字概

三、学什探究,教师讲解。

1.教师明确:

炎炎的烈日下,辛勤劳动和农民却不知热,他们珍惜这劳动的时光。

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这种特定环境中的变态心理。

2.教师明确:

一个“税”道出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却食不果腹的真正原因。

今日的拾麦人即昨日的割麦人,今日的割麦人也有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人。

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教师明确:

作者在深深的自责,暗自惭愧。

由农民生活的痛苦想到自己、想到高官的舒适生活。

强烈的讽刺意味尽在不言之中。

四、学生再读课文,当堂训练。

以“你看:

”描述割麦者或拾麦者劳动的场景。

(一百字以内)

五、总结扩展。

这首诗中,白居易以自己的深切感受,把农民的生活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做了对比,就是希望朝廷有所感悟,手法巧妙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想想我们伸张在新中国,红旗下,党中央国务院,在三减轻农们的负担,我们这些农家的孩子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现在的幸福时光,好好学习。

六、布置作业。

《观刈麦》教案

主备人孙秀春审核人:

杨玉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反复吟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赏析诗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其社会根源,珍惜今天的幸福

生活。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赏析。

教学难点:

体会感情、把握主旨。

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盛夏季节,麦子熟了,我们用大型联合收割机收麦。

可是过去,却是用镰刀来割。

今天,我们就走进《观刈麦》,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

简介作者:

(多媒体展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世称白香山。

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是杜甫之后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也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

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成就的一个方面。

教师强调:

叙事诗

二、明确目标:

(多媒体展示)

知识与技能:

1、反复吟诵,理解诗歌;

2、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读说结合,读出诗韵,分层次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痛苦及社会根源。

教师明确重难点。

三、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正音。

4.再自由读。

5.齐读。

四、整体感知:

(一)提问:

(多媒体展示)

1.全诗写了哪些场景?

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2.全诗押什么韵?

标出韵脚。

(二)学生回答,讨论补充。

教师归纳。

五、精读课文:

(一)第一部分:

1.大屏幕出示诗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

2.学生回答后归纳:

开头先交代背景,表明是五月麦收的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是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这里,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

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二)第二部分:

1.出示诗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

2.学生回答后归纳:

一个贫妇人怀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穗。

为什么要来拾麦穗呢?

因为她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穗充饥。

(三)第三部分:

1.出示诗句,引导学生理解内容。

2.学生回答后归纳: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的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六、赏析:

1.出示问题:

请用“写出了”的句式,说说哪句诗或哪个词写得好。

2.教师示范: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句写得好,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不顾炎阳灼晒,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

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3.学生自由发言。

可能说到的句子: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写出了当时租税之繁重,百姓生活之困苦。

“输税尽”点出了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却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少”、“倍”写出了劳动人民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

“吏禄三百石,风晏有余粮”写出当时官员(统治者)的不劳而获,与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作却一无所有形成鲜明对比。

“愧”、“不能忘”写出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写出了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辛。

„„

七、总结:

学生齐读全诗后,教师总结:

《观刈麦》表现了农家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八、巩固练习:

(多媒体展示)

1.交代本诗背景的句子:

——,——,——,——。

2.表现“人倍忙”的句子:

——,——,——,——。

3.表现劳动人民劳动艰辛的句子:

——,——。

4.表明劳动人民矛盾心理的句子:

——,——。

5.描写贫妇人拾穗的动作的句子:

——,——。

6.揭示贫妇人贫穷的原因句:

——,——。

7.表明作者对劳动人民同情的句子:

——,——。

8.作者在诗中深入所写对象的内心,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环境下近乎变态心理的句子:

——,——。

九、拓展练习:

(多媒体展示)

1.写出古诗词中描写田园风光的完整句子。

2.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劳动艰辛的完整句子。

3.写出古诗词中反映百姓辛勤劳作却一无所有的诗句。

整理归纳:

拓展练习内容

反思:

名句赏析,赏析点要全,内容分析结合主旨

《观刈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