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1160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doc

2011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剽悍(biāo)栈桥(zhàn)芊芊细草(qiān)

B.抽噎(yè)污秽(huì)怏怏不乐(yàng)

C.间或(jiàn)愧怍(zuò)莽莽榛榛(zhēng)

D.筵席(yán)殷红(yān)扑朔迷离(shu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

A.精萃鞠躬尽瘁笨拙相形见绌

B.发泄一泻千里沧桑苍海桑田

C.契约锲而不舍朝庭门庭若市

D.叠嶂相得益彰糜烂风靡一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近年来,内地作家做客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以市场经济为题材的好作品。

B.欧盟委员会要求欧盟27个成员国对来自日本的食品及动物饲料进行核辐射监测。

C.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D.国庆长假期间,杭州西湖景区实行单双号通行等交通管理措施,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4.填人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原创)

 静坐在一间十分精致的小房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守这精美的小屋和这古老而又新颖的筒车,我无法不静坐如莲。

①这是被冬日的阳光镀亮的色泽

②小房子的侧边安置着一架同样是金色的筒车

③因此它总是散发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和温暖

④小房子是金色的

A.④③②①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③④①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如何搞好堤防建设?

怎样杜绝“豆腐渣工程”?

牵动着会上每一个人,也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B.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发出:

“除夕烟花放一支,大年初一不吸烟”的行动口号。

C.顾天高老师撰写的《我看余杭小百花越剧团新创剧目<洪昇>》一文获得“我与越剧”全国征文大赛金奖。

 

D.一部戏,改了又改,编了又编。

戏中人日趋高大、完美;戏外的人则命运各异。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只选做三小题)(3分)(原创)

①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7.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原创)

①人们要学会辨别真伪,提高警惕性。

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③网上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售后服务欠缺。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原创)

①记者从杭州萧山公交公司了解到,萧山首批100辆天然气公交车将于1月20日持续“上岗”。

②公交车改油为气,利用的是天然气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③天然气公交车与燃油车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近20%左右,这有利于推进我区的生态建设。

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3分)(原创)

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

 由于强震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反应堆3号机组14日发生氢气爆炸,一股浓烟从电站厂房上空升起,造成11名抢险人员受伤。

日本政府则要求住在核电站附近的居民呆在家中不要外出。

根据最新洋流特征及风浪预报分析,日本东部外海海流为偏东至东北流向、浪向。

核泄漏扩散物将随洋流及风浪向东北方向的北太平洋区域移动,对我国沿海无影响。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

(3分)

一位诗人在某学校给学生作有关诗歌创作的学术报告,准备朗诵一首诗时,发现诗作放在了学生的课桌上,于是走下讲台去拿。

他在上阶梯教室的台阶时,不小心摔倒了,学生们顿时愣住了,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他身上。

诗人站起来稳住身体,指着台阶对学生们说:

“            。

”这一机智而又富于哲理的话语,不仅为诗人解除了尴尬,而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l一18题。

(一)

母亲的茶事

①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

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②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

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③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

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

天地间罗下薄薄的清雾,空气中漫布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④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在旅途风尘仆仆一天,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

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⑤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望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

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远远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

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垅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

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

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

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⑥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

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

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

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

不知还能喝多久母亲亲手采摘的茶叶了。

⑦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

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

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漫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⑧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象换了个人似的。

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⑨二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7两有余。

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

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选自《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2010年第12期)

11.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两个场面,请你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出来。

(3分)(原创)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原创)

①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

②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13文中最后一句“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有何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3分)(原创)

14.请结合文意对“母亲”这一人物形象作赏析。

(6分)(原创)

(二)

预热中的物联网

①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早晨出门时,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这是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1份报告中描绘的“物联网”时代的图景。

  ②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它的定义很简单:

通过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实质是利用RFID技术(俗称电子标签),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RFID技术我们并不陌生,到超市买东西结账时,收银员扫描的条形码用的就是这种技术。

③2009年,物联网被真正摆在各国发展战略规划中,说明物联网已经引起了世界大国领导人的重视。

作为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的发展进入加速阶段值得期待。

④物联网代表了下一代信息发展技术,但是就它的某些应用领域和应用方式来说,我们也不是很生疏,比如红外防盗,GPS定位系统,只不过这些还是初级个体应用。

⑤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尝试。

例如,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中国移动与牧区合作,给放养的羊群中每一只羊都贴上一个二维码,这个二维码会一直保持到超市出售的每一块羊肉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二维码,知道羊的成长过程,确保食品安全,着就是“动物溯源系统”。

今天,我国已有10亿存栏动物贴上了这种二维码。

⑥同样,上海移动也为多个行业客户量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上海目前推出了“车务通”系统,上海移动将10多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

在该系统普及后,交通部门可以通过专门的设备和网络,对道路上的所有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并在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故。

在今年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将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

除了大量的行业应用,物联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产生影响。

据透露,上海移动目前正与某速递公司商谈,计划未来在速递信封内页安装上包含物联网技术的芯片。

在快件投送出门后,用户和速递公司可全程掌握快件的流程进展,直到收件人确认收到快件为止。

⑦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届时,在个人健康、交通控制、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等几乎所有领域,物联网都将发挥作用。

(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4期)

15.第一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分)(原创)

16.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4分)(原创)

①文中举世博会期间推出“车务通”系统的例子,说明了物联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②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在个人健康、交通控制、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17.在第4节中,画线的“某些”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原创)

18.目前,我国对物联网进行了哪些领域的尝试?

请分点概括回答。

(4分)(原创)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誊清。

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

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

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

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

“清,蚩④妄人也。

”或曰:

“清其有道者欤?

”清闻之曰:

“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

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

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

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

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⑤乎?

吾见蚩之有在也。

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

求者益众,其应益广。

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

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其远取利皆类此。

【注】:

①市:

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

出售、成交。

③直:

价值,价钱。

④蚩:

傻,无知。

⑤翦翦:

小气。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原创)

A.居善药(聚积,搜集)B.冀速已(希望)

C.未尝诣取直(前往)D.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快活)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原创)

A.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属予作文以记之

B.清之取利远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其远取利皆类此其如土石何

D.则怫然怒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原创)

①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②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22.宋清经商的特点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4分)(原创)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5分)(原创)

看叶

宋·罗与之

红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携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注]罗与之,南宋诗人,曾应进士举不第,晚年归隐。

(1)第一句描绘了春天怎样的景物特点?

(2分)(原创)

(2)这首诗歌含蓄而富有哲理,请就此作赏析。

(3分)(原创)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根据网络试题改编)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给你心灵的震撼,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你的耳边,常会响起什么样的声音?

在你的心中,谁的声音刻骨铭心?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双向明细表

题型

题号

内容领域

知识难度

测量目标

预估难度

基础题

1

汉字拼音

认识

认识常用汉字

0.8

2

认清字形

辨别

考察认清字形

0.8

3

词语运用

运用

考察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

0.6

4

句子排序

能力

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0.65

5

标点符号

运用

考察标点符号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0.65

6

名句填空

认识

诵读古诗词,积累经典

0.85

7

复句

组合

考察学生语句组织能力

0.7

8

病句修改

运用

考察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0.7

9

新闻概括题

概括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及概括能力

0.65

10

综合性学习

综合运用

考察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0.7

现代文

阅读

11

概括信息

筛选概括

筛选概括文中主要信息

0.7

12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体味和推敲

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0.75

13

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和分析

理解和分析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0.75

14

人物形象的分析

分析和评价

联系文化背景和材料作出分析评价

0.65

15

了解说明文段落作用

了解

了解说明文,明白段落作用

0.7

16

根据文章内容作出判断

判断

判断说法,结合具体的语句来说明

0.65

17

分析用词

判断和分析

体会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0.7

18

概括信息

筛选概括

熟悉内容,根据上下文筛选概括文章的指示信息

0.6

文言文

阅读

19

文言实词

考察

考察文言实词在具体意境中的含义

0.8

20

文言虚词

考察

考察文言虚词与课内虚词比较阅读

0.65

21

文言文句意

理解

理解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

0.75

22

文言文人物、事件评价

评价

简单评价

0.7

23

(1)

诗歌内容理解

理解

理解简单诗句的含义,了解其意象

0.7

23

(2)

诗歌句子赏析

感悟

感悟古代诗歌中的审美情趣

0.65

作文

24

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感悟

感悟生活的独特滋味,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0.6

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D2.D3.C4.B5.C

6.①独怆然而涕下②鸡声茅店月③惟吾德馨④赢得生前身后名(每句1分,有差错不给分)

7.示例: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但是)网上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售后服务欠缺,(所以)人们要学会辨别真伪,提高警惕性。

(3分。

句序合理,关联词运用恰当;有欠缺酌扣)

8.①“持续”改为“陆续”②在“经济环保”后加上“的特点”③删去“近”,或删去“左右”(3分,各1分)

9.示例:

日本地震致核泄漏对我国沿海无影响。

(3分。

三个要点各1分)

10.示例:

你们看,上升一个台阶多么不易,生活是这样,作诗(学习、工作等)也如此。

(3分。

语意明确2分,语言得体1分。

如答“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挫折,但遇到挫折时,要勇敢地站起来”得2分)

二(30分)

11.采茶、制茶。

(3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两点得3分。

意思符合即可)

12.①对比(或外貌描写)(1分),通过对母亲年轻时和现在的外貌对比,突出了母亲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苍老,表达了我的伤感之情,以及对母亲深沉的爱(答出“我”的情感得1分,仅答“苍老”不得分)。

②通过我“贪婪地吸”“嗅”“陶醉”等动作(1分),形象地写出“我”陶醉在母亲炒制茶叶的清香中,侧面写出了母亲的炒茶技术高超,表现了我内心的感动。

(答出“陶醉”或“技术高超”即可得1分)

(4分,各2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3.儿女就如那盛开的茶叶,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散发芳香,表达我对母爱的深深赞美之情(2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1分)。

(3分,写出一点得1分)

14.①关爱子女。

“母亲含笑嗔怪我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深沉的爱。

②聪明能干。

从“父亲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中体现。

③吃苦耐劳。

从“采茶是件极为艰辛乏味的事,可母亲一直干着”中体现。

(6分。

每点2分,写出三点及以上得6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5.通过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引出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分,第一点2分,第二点1分。

意思符合即可)

16.①“物联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错误,举例说明了物联网在行业上有大量的应用。

②“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错误,因为只是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会大规模普及,并不完全肯定。

(4分,各2分。

指出错误1分,简述理由1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不能。

“某些”表示部分,并非全部,起限制作用。

说明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红外防盗”、“GPS定位系统”,只是物联网在极个别领域的初级个体应用。

体现说明文语文的准确性。

(3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8.①食品生产加工安全领域;②公交系统实时监控领域;③快件投送流程进展掌控领域。

(4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4分。

意思符合即可)

三(20分)

19.D(3分)20.AB(4分,各2分)

21.①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

②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特点:

为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

例如:

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

而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

(1)百花凋零,芳草枯萎(2分。

各1分答“春光不再”的得1分)

(2)繁花似锦却容易凋谢,而绿叶繁茂活力长存,诗歌借景寓理(1分),表达了美丽如花的事物往往短暂,平凡如叶的生命却更为长久的哲理(2分)。

(或者答“与其追求显赫荣华的人生,不如享有平淡而长久的人生)(3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一40分):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

语言欠通顺。

四等(16—21分):

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

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

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附:

文言文翻译

宋清,他是长安西边药场的人。

储存有好的药材,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

长安的医生得到宋清的药材来辅助配合药方,往往容易有效,大家都称赞宋清。

那些生了病、头痛、皮肤痛的人们,也都乐于向宋清求药,希望病好得快些,宋清总是高高兴兴地答应他们的要求。

即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