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1392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7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1框公民基本义务教案新人教版

4.1公民基本义务

【核心素养】法制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教材第四课公民义务中第一框公民基本义务,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本课与第三课公民权利呼应,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既要维护权利又要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另一方面,就本节课而言,第一框内容是开启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的必要条件。

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帮助学生形成国家意识,增强政治认同感。

【学情分析】

学生在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之后,对于宪法已经有所了解,同时也已经掌握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理解了公民权利要依法行使等内容。

但是由于年龄及生活经验所限,对于公民的义务仍不甚了解。

本节课在讲解基本义务时,将主要帮助学生明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每个公民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相联,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引导学生自觉履行义务,逐步形成国家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课程标准】

课程依据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条例,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的内容及涵义。

2、结合具体案例和自身实际,能够正确的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3、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宪法法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公民的四种基本义务内容及涵义。

难点:

能够正确的履行公民基本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五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五十五条: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第五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师:

上述宪法条文是对于公民哪些方面的规定?

这些内容可以怎样概括?

生:

上述条文是对公民义务的规定。

内容可以概括为:

我国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的义务。

师: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公民义务吗?

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究竟是什么涵义?

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一下吧。

任务一、通过探讨案例“破坏名胜古迹”,知道遵守宪法法律的内容及涵义,能够用正确的行动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

探究活动一

我国的文物和名胜古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根据文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刑法的相关规定,破坏文物或者名胜古迹的行为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根据文字描述评价漫画中的行为没有履行公民的哪种义务?

参考答案:

图中男孩的做法,违反了文物保护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没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

我国公民有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遵守宪法就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都是遵守宪法法律的具体表现。

如何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

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过渡: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们将公民义务分为了四个方面,现在我们了解了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

任务二、列举有关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查阅国家安全法相关规定,知道维护国家利益的内容及涵义,能够用正确的行动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维护国家利益

探究活动二

历史表明: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百业凋敝,人民遭殃。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应该始终做到认识不含糊,行动不动摇。

举出你所了解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例。

参考答案:

如:

1935年5月20日,刘伯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先遣部队到达冕宁,21日,红军先头部队在拖乌喇嘛房受阻。

但在彝族首领果基约达了解完情况之后,明白红军是维护民族的组织,便毅然与刘伯承结拜。

刘伯承将随身携带的手枪赠给果基约达,果基约达把自己的黑骡子送给刘伯承,红军赠送了部分枪支和一面写有“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

果基约达派出4个彝族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

过渡:

果基约达帮助红军的原因是,他明白红军是保护民族的组织。

在抗日战争时期,帮助红军就是保卫国家,保卫民族。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探究活动三

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有助于帮助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法和相关法律,积极支持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履行职责,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应有贡献。

2016年4月15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教育部门组织或指导举办了很多活动,例如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法律知识普及周、国家安全教育日网上宣传、首届全国高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等。

请你查阅国家安全法相关规定,完成下面的内容。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应该做到:

捍卫国家主权,把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

参考答案:

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等。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任务三、探究案例“王凯服兵役”,结合教材,知道依法服兵役的内容及涵义,树立正确的义务意识。

依法服兵役

探究活动四

正在读大学的王凯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光荣的士兵。

2016年3月,征兵宣传片《战斗宣言》在大学校园热播,校园里有很多征兵宣传横幅和展板,宣传以前入伍学长的先进事迹。

在宣传展板上,写着这样的豪言壮语:

“远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这精彩那精彩,奋斗的青春最精彩。

你不当兵,他不当兵,谁来保卫祖国?

谁来保卫家?

”展板上也写着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兵役法的规定服兵役。

”这些都激励着王凯坚定自己的信念,他正式报名应征入伍。

欢送仪式现场,王凯骄傲地说,他即将服役的部队是海军某部,他将在军营这所人生“大学”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取早日实现人生抱负。

从王凯的故事里,你体悟到公民依法服兵役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过渡:

同学们都知道依法服兵役是我们的一项光荣义务,但是部队的生活是十分辛苦的,倘若有人因为吃不了苦而做了逃兵,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那有关于服兵役的相关规定都有什么呢?

我们来看课本49页下面的这段话。

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等,随时准备参军作战,保卫祖国。

任务四、通过案例“小利纳税”,知道依法纳税是公民基本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

依法纳税

探究活动五

8年级学生小利平时喜欢写作,她的一本原创小说被出版社看中出版,一个月后出版社寄来了稿费,上面显示是税后,小利妈妈看都后感到疑惑,未成年人有必要纳税吗?

请你思考未成年人是否应该纳税?

参考答案: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不论年龄都应该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小结:

我国公民的义务可大致分为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但除此之外,我国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拓展空间

围绕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套知识竞赛题,然后,班级或小组交换题目并进行比赛。

【板书设计】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