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1550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二轮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专题卷适用全国 3.docx

届二轮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专题卷适用全国3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正确的是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摆放,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答案】ACD

【解析】

试题分析:

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则豆腐块整齐摆放时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利于毛霉的生长,A项正确;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装瓶时,要分层摆放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加盐量也增加,B项错误;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以防止杂菌的污染,C项正确;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或质量,D项正确。

考点:

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名师点睛】腐乳制作的注意事项

(1)豆腐选取:

其含水量以70%为宜。

(2)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对卤汤中盐(盐∶豆腐=1∶5)和酒(12%左右)的用量需要严格控制。

(3)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①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②装瓶腌制时,操作要迅速小心,且要逐层加盐,离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③加入卤汤后,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

(4)温度:

温度影响菌丝的生长和代谢,如温度过低,则菌丝生长缓慢,不能进入豆腐块的深层;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影响腐乳的品质。

(5)发酵时间:

发酵时间影响生化反应速度及生化产物的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

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乳酸

C.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D.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再用比色法测定,A项错误;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还有少量的亚硝酸,B项错误;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C项正确;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偶联成玫瑰红色化合物,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传统发酵技术的具体操作。

3.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初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微生物均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B.淀粉溶液以特定流速流过固定化

淀粉酶柱后,淀粉将被催化成为糊精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再分化时需要植物激素诱导,脱分化时不需要

D.要在一个培养皿中观察混合菌液中多种菌的菌落特征,常用划线法接种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果酒制作利用的是酵母菌,其是真核生物,果醋利用的是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故A错误。

淀粉会被淀粉酶分解成糊精,故B正确。

植物组织培养中脱分化和再分化都需要植物激素的诱导,故C错误。

要在一个培养皿中观察混合菌液中多种菌的菌落特征,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4.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是()

A.先减少后增加B.逐渐增加

C.逐渐减少D.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分析可知,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降低.

考点:

制作泡莱

【名师点睛】泡菜制作过程中,在初期亚硝酸盐含量很低,随硝酸还原菌的繁殖,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含量会随天数增多逐渐升高;但随腌制时间延长,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的乳酸,抑制了硝酸盐还原菌的繁殖,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渐降低.

5.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  )

A.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是红色的

B.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

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D.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答案】D

【解析】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无色的,A错误;在发酵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红色的物质,也没有加入红色的食用色素,BC错误;在发酵过程中,随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红色,D正确。

6.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

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

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的气体是O2B.发酵初期的气体是CO2

C.发酵后期的醋酸菌是无氧呼吸D.发酵后期的pH升高

【答案】B

【解析】发酵初期不通气,酵母菌此时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溶液中有气泡产生,A项错误,B项正确;果酒制作需要缺氧环境,且温度为18℃~25℃,而果醋制作需要氧气,且温度为30℃~35℃,所以接种醋酸菌,应适当通气并提高培养温度,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C项错误;发酵后期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并生成醋酸,都会导致pH迅速下降,D项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醋时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B.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平板划线法

C.腐乳制作过程中,料酒的用量过多,后期成熟时间延长

D.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DN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醋酸杆菌是好氧菌,所以制作果醋时应不断通入无菌空气,A正确;在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腐乳制作过程中,如果料酒的用量过多,会导致后期成熟时间延长,C正确;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提取DNA,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下列关于用塑料瓶制果酒和果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果酒的产出量,果汁应尽量装满发酵瓶

B.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瓶口,防止杂菌污染

C.制果酒过程中每天需适时打开瓶盖

D.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果汁不能装满发酵瓶,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气体,装满后瓶子易破裂,A项错误;醋酸菌为好氧菌,所以发酵阶段不能封闭充气口,B项错误;制果酒的过程中需适时拧松瓶盖,释放产生的气体,C项错误;醋酸菌与酵母菌相比,最适温度高,在30~35℃左右,故果酒制成后,可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制果醋,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9.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醋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氧气的供应

C.人工接种优良菌种可获得品质更好的产品

D.使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答案】D

【解析】果醋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为30~35℃,A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果醋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氧气的供应,B正确;人工接种优良菌种可获得品质更好的产品,C正确;使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D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

【名师点睛】

(1)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

(2)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

(3)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

10.下列各种条件下,醋酸菌能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的是(  )

A.氧气、糖源充足B.氧气充足、缺少糖源

C.缺少氧气、糖源充足D.氧气、糖源都缺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醋酸菌是异养需氧型生物,可以利用糖类或酒精作为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成醋酸。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可以将酒精先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A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制作果醋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对应的发酵菌分别为酵母菌(兼性厌氧型生物)和醋酸杆菌(好氧型生物)。

下列关于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B.两者都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C.两者细胞内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车间”

D.两者都属于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

【答案】C

【解析】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都不能将环境中的无机物转化成自身组成中的有机物,A错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核生物,有无氧气条件下均能生存;醋酸杆菌属于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B错误;合成蛋白质的“车间”是核糖体,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C正确;两者都属于微生物,但不是同一种生物,D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与果醋的制作,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种群与群落。

12.下列是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所用的试剂,其中在配制时需加入盐酸的是()。

①对氨基苯磺酸溶液②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③提取剂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答案】C

【解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需将对氨基苯磺酸溶于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提取剂需用浓盐酸调节pH至1,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是将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直接溶于水中制成的,不需加入盐酸。

【考点】本题考查亚硝酸盐含量测定中有关试剂的配制过程。

13.制作下列发酵食品时,需要用香辛料的是

A.果酒B.腐乳C.果醋D.酸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果醋和酸奶制作过程中,都不用添加香辛料;腐乳、泡菜和发酵香肠时都需加入胡椒、八角、桂皮、姜等香辛料。

所以选A。

考点: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14.关于发酵过程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进行了无氧呼吸,可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将糖分解为醋酸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答案】B

【解析】果汁发酵是否产生进行了无氧呼吸,看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A错误;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C错误;亚硝酸盐无味且有毒,不能用品尝法检测其含量,D错误;答案是B。

【考点定位】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

酒精遇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灰绿色;过程的生产会使溶液呈现酸味或PH下降;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因此可以用重铬酸钾、品尝或PH试纸、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测酒精、醋酸和亚硝酸盐。

15.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

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密封;果醋所需的菌种是醋酸菌,条件是30﹣35℃,持续通入空气;豆腐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都是大分子有机化合物,难以消化、吸收,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分泌的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下,豆腐转变成腐乳.

解:

A、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一段时间内,密封的时间延长,酒精量就越多,但随着环境条件变恶劣,反过来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速度;故A错误.

B、酿制果醋所需的菌种是醋酸菌,发酵底物是糖类或者酒精,温度是30﹣35℃,持续通入空气,果酒制备的菌种是酵母菌,条件是18﹣25℃,密封;故B错误.

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故C正确.

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

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制作泡莱.

16.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的菌种都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B.在制作果醋的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原料还需要加入不同的微生物

C.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

D.果胶酶和蛋白酶在果酒的酿制和加工过程中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答案】C

【解析】使用的菌种为酵母菌和醋酸菌,这两种细胞中均有核糖体,都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A正确;在制作果醋的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原料还需要加入不同的微生物,B正确;酵母菌和醋酸菌适宜生存的温度不同,因此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和对醋酸菌的醋酸发酵的影响都很大,C错误;果胶酶能降解细胞壁,使果酒变澄清,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产生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即两者在果酒的酿制和加工过程中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D正确。

1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光是光合作用条件的实验中有光照为实验组

B.酒变酸时表面的菌膜是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C.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大肠杆菌培养时活菌的计数

D.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必须用蒸馏水涨破细胞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正常条件即有光为对照组,改变条件即无光为实验组,A错。

酒变酸时表面的菌膜是醋酸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B正确。

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接种培养,不能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用于接种培养和计数,C错。

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动物细胞用蒸馏水涨破细胞,植物细胞先用洗涤剂溶解细胞膜,D错。

考点:

本题考查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18.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时,都需要为其提供营养物质

B.果酒和果醋制作中利用的微生物,结构上主要差别在于有无核糖体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实际数目低

D.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洗衣粉量、污渍的种类属于自变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利用固定化细胞进行生产时,需要提供营养物质,而利用固定化酶不需要提供营养物质,故A错误;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为原核生物,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二者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差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二者都有核糖体,故B错误;在统计菌落时,由于距离较近的细菌可能形成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的菌落数量比实际的要少,故C正确;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温度是自变量,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B.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没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D.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答案】B

【解析】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细菌,因此进行的是有氧发酵,A错误。

三者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它们均有细胞结构,细胞壁、核糖体、DNA、RNA,B正确。

腐乳制作中,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C错误。

需储备三者制作时的适宜温度范围,其中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最高,为30℃-35℃;D错误。

【考点定位】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

【名师点睛】学生易混淆果酒、果醋制作

制作原理与发酵条件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菌种

酵母菌

醋酸菌

菌种

来源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酵母菌

变酸酒表面的菌膜

发酵

过程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

6CO2+6H2O;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C6H12O6

2C2H5OH+2CO2

氧气、糖源充足时:

C6H12O6+2O2

2CH3COOH+2CO2+2H2O;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

C2H5OH+O2

CH3COOH+H2O

温度

一般酒精发酵18~25℃,

繁殖最适为20℃左右

最适为30~35℃

气体

前期:

需氧,后期:

无氧

需要充足的氧气

20.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

B.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降低

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

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C

【解析】在M点前,无酒精产生,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呼吸过程会不断释放热能,所以O—P期间发酵液的温度会升高,B错误;酒精浓度过高对酵母菌本身有害,所以会抑制酵母菌繁殖,C正确;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酒精含量最大的N点,种群增长率在N点为0,在K/2时最大,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生物技术实践中的有关问题:

(1)若要对从土壤中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作进一步鉴定,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当pH升高时,培养基将变成红色。

(2)在花药培养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目常常会出现变化,因此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做进一步的鉴定和筛选。

(3)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酸奶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4)青蒿素(60℃以上易分解)易溶于四氯化碳和乙醚,宜选取_____作为萃取剂。

A.四氯化碳(沸点76℃)B.乙醚(沸点34℃)

【答案】酚红指示剂染色体组毛霉乳酸杆菌B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生物技术的其它应用,主要考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

(1)如果要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应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因为分解尿素的细菌会产生脲酶,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而氨遇到指示剂会变红。

(2)在花药培养中,因为染色体数目常常会出现变化,有的是单倍体,有的是正常的染色体组,所以需要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进行鉴定。

(3)制作腐乳利用的主要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多肽或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酸奶制作主要利用的是乳酸杆菌的无氧呼吸。

(4)由题意可知青蒿素在60℃以上易分解,为了得到青蒿素应选择其易溶的乙醚作为萃取剂,故B正确。

22.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

____________。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________;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_______%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色染料。

【答案】氧气C2H5OH+O2→CH3COOH+H2O盐的用量12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盐酸酸化重氮化玫瑰红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会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醋酸菌可以利用酒精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其化学反应式是:

C2H5OH+O2→CH3COOH+H2O。

(2)用盐腌制腐乳时,应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12%左右。

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会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点睛】发酵技术实践的知识网络

23.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成分

蛋白胨

乳糖

蔗糖

K2HPO4

指示剂

琼脂

含量(g)

10.0

5.0

5.0

2.0

0.2

12.0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

(2)若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填“选择”或“鉴别”)培养

基。

若要用上述培养基来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必需怎样更改?

,并用

作为指示剂。

(3)在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

(4)图1和图2是培养某细菌的结果图,其对应的接种方法分别是:

和,这两种方法接种后培养基上都可以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

图1所用的接种方法可用来对活菌进行计数。

此外,测定微生物数目的另一种方法是。

(5)以下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的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大肠杆菌较相似的有。

A.制作果酒

B.由果酒制作果醋

C.制作泡菜

D.制作腐乳

【答案】

(1)分解者

(2)鉴别将蛋白胨改成尿素酚红

(3)灭菌消毒

(4)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菌落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5)BC

【解析】

(1)大肠杆菌为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2)该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如果需要筛选出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则应将蛋白胨改成尿素,然后用酚红作为指示剂。

(3)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处理,且双手需要清洗和消毒。

(4)图1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图2为平板划线法,单个细胞繁殖所形成的为菌落,测定微生物的方法有活菌计数法和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5)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A项中,制作果酒为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项中,由果酒制作果醋所利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

C项中,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C正确。

D项中,制作腐乳所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毛霉属于真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