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1634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docx

山西省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部分自测题

记叙文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

A.《诗经》B.《史记》

C.《战国策))D.论语》

2.以下哪一个不是援所谋的“三窟”()

A.市义于薛B.薛地建庙

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

3.“市义于薛”表现了谖的()

A.刚勇仁义B.深谋远虑

C.诙谐幽默D.清正廉洁

4.下列不是孟尝君的性格特点的是()

A.深谋远虑B.目光短浅

C.礼贤下士D心胸宽广

5.“狡兔三窟”出自()

A.《战国策》B.《孟子》

C.《论语》D.《史记》

6“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给人吃B.食物

C.以……为食D.吃

7.《谖客孟尝君》的中心旨意是()

A.如何巩固政治地位B.如何礼贤下士

C.如何报效知己D如何求取功名

8.《谖客孟尝君》写了三次弹铗、营就三窟,这种情节安排特点是()

A.倒叙方式B.前后呼应

C.抑扬交错D.一波三折

9.写孟尝君手下人对谖“贱之”、“笑之”、”‘恶之”,这对刻画谖形象来说,其表现方法是

A.对比反托B。

象征暗示

C.侧面映衬D.类比显现

10.写谖烧债券市义后,孟尝君“不说”,这对刻画谖形象的作用是

A.对比反衬B铺垫反托

C.类比显现D.侧面映衬

11,援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A.贪得无厌B.不甘屈居人下

C.报效知己D.深谋远虑

12.下列谖的行为,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再三弹铗而歌B.尽烧债券市义

C.游说西梁势D.立宗庙于封地

13.谖再三弹铗而歌的精袖实质是()

A探求知己,以展怀抱B.收买人心,以民为本

C.虚声势,以救危机D。

立足封地,以固根基

14.先说谖“无好”“无能”,且再三要求提高待遇,然后再写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奇异才能,这种表现手法是

A.铺垫反托B.前后照应C.一波三折D.先抑后扬

15.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

16.下列历史著作属于纪传体的是

A.《左传》B.《战国策》

C.《史记》D.《资治通鉴》

17.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这一情节表现出项羽(〕

A.无可奈何B.勇猛无比

C.宁死不屈D.知耻重义

18.下列作品,描述悲剧英雄形象的是()

A.《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

C.《武灵王胡服骑射》D.《马伶传》

19.“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谁()

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

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

20.《中丞传后叙》中,作者驳斥诬蔑许远投敌的谬论时,其批驳的主要着眼点是()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

C.驳斥论证D.驳斥态度

21.在《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

A.籍、巡、许运B.雷万春、巡、许远

C.巡、许远、南霁云D.于嵩、巡、许远

22.《中丞传后叙》中用来刻画南霁云形象的是()。

A.停杯投箸B.抽刀断指(

C.背诵《汉书》D.杀妾食肉

23.《中丞传后叙》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作者写道:

“一座大惊,皆感激而为云泣下。

”这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对比B.铺垫C.侧写D.象征

24.《中丞传后叙》中,作者写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法是()

A.肖像描写B.行为描写C.言语描写D.心理描写

25.《中丞传后叙》中,写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里所表现的他的性格特征是()

A.宽厚谦和,为国让贤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C.骁勇善战,忠实诚信D.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26.《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

A.叙述与抒情B.议论与抒情”

C.叙述与议论D.描写与抒情

27.《中丞传后叙》中,表述许远誓死守卫睢阳事迹的方式是()

A.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B.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

C.主要是补叙动人轶事D.主要是描绘典型细节

28.提出“惟言之务去”这一主的文学家是()

A.欧阳修B.武

C.愈D.柳宗元

29.《中丞传后叙》所歌颂的三个正面人物是()

A.巡、许远、雷万春B巡许远、翰

C.巡、许远、籍D.巡、许远、南霁云

30.《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性格特征是(。

A.宽厚谦和,为国让贤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C.骁勇善战,忠实诚信D.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31.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A.《史记》B.《左氏春秋})

C.《资治通鉴》D.《三国志》

32.武灵王能够推行“胡服骑射”的根本原因是()

A.武灵王说服公子成

B.越武灵王采用正确方法,并且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C.“四海一家”政策

D.大臣的倾力支持

33.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

A.移风易俗,破除陋习B.加强边防,扩领土

C.党同伐异,巩固统治D.废弃儒学,改奉异教

34.《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意义是()

A.战争形式的转变B.民族融合的体现

C.服饰制度的演化D.思想文化的变革

35.下列作品,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

A.《谖客孟尝君》B.《垓下之围》

C.《武灵王胡服骑射》D.《西湖七月半》

36.体现中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战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王道

B.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C.霸王项羽拔剑自刎乌江

D.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37.《武灵王胡服骑射》所具体描述的中心事件是()

A.武灵王北略之地

B.灵王与肥义谋划胡服骑射

C.说服公子成支持胡服骑射

D.招兵买马穿胡服练骑射

38.武灵王胡服骑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以利国利民为出发点B.君王变革态度很坚决

C.以关键人物为突破口D.耐心说服,以理服人

39.《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为描写B.心理描写

C.语言描写D.细节描写

40.下列历史事件,具有民族融合意义的是()

A.孟子劝梁惠王实行王道

B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

C.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

D.邦率诸侯打败楚霸王

41.《纪念傅雷》的作者引用俗话“秀才人情纸半”,表现手法为()

A.欲扬先抑B.欲抑先扬C.比拟D.夸

42.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

A.易怒B.狂傲C.刚直D.执著

43.“浩然之气”出自()

A.《孟子·公丑上》B.《论语·公冶长》C.《诗经》D.《楚辞》

44.《纪念傅雷》开头所采用的叙述方式是()

A.顺叙B.倒叙C.插叙D.平叙

45.作为一篇记叙文,《纪念傅雷》所采取的议论方式是()

A.夹叙夹议B.叙后评议

C.寓理于情D.含而不露

46.《纪念傅雷》中所引“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一语,出自()

A.《论语》B.《孟子》C.《庄子》D.《荀子》

47.《纪念傅雷》中贯穿作者所回忆的几件事的中心线索是()

A.傅雷的翻译工作B.傅雷的三次发怒

C.傅雷的撒手西归D.傅雷的人格价值

48.傅雷刚直个性的社会品格是()

A.报效知己,深谋远虑B.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C.坚持真理,刚正不屈D.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49.作者写《纪念傅雷》的主要用意是()

A.“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

B.“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

C.“这种刚直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

D.“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50.《我与地坛》中母亲“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

51.《我与地坛》中“春天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这种表达方式是()

A.对比B.侧写C.类比D.象征

52.《我与地坛》中“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

”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比拟C.借代D.对偶

53.《我与地坛》中,用多种事物类比四季,这种联想方式是()

A.相似联想B.时间统一性联想

C.相反联想D.地点统一性联想

54.《我与地坛》中下列对地坛的描述,具有“我”的人生象征意味的是()

A.“园子荒凉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

B.“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

C.“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D.“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55.《我与地坛》中的地坛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是()

A.对比B.象征C.铺垫D.烘托

56.《我与地坛》中,用种种事物来类比四季,其整体象征意味是()

A.对自然景物的复杂感受B.对社会现象的复杂感受

C.对人生命运的复杂感受D.对各种知识的复杂感受

57.《我与地坛》反复抒写母亲死后“我”的痛惜和追悔,对表现母爱来说在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反衬B.类比显现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

58.《我与地坛》中,“她来找我”,“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这里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比拟C.借代D.层递

59.《我与地坛》中,运用了比拟修辞的是()

A.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C.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一

60.《我与地坛》中,运用比喻修辞的是().

A.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

B.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

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C.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D.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61.《我与地坛》中描绘的落日光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苍劲的古柏、夏雨秋风,象征()

A.地坛绚丽多姿B.地坛并不衰败

C.“我”倔强的心魂D.“我”对生命的礼赞

62.《我与地坛》中“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和恋人”指()

A.怎样活的问题B.关于死的事

C.为什么出生的问题D.关于自强不息的事

二、简答题

1.《援客孟尝君》中描写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

2.从哪里可以看出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

3.请谈谈你对谖为孟尝君营就“三窟”的看法。

4.《该下之围》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

这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5.指出《垓下之围》中的细节加工之处,说明其表现作用。

6.结合《垓下之围》中“太史公日”一段评议,谈谈你对项羽功过及其失败原因的看法。

7.结合《中丞传后叙》并说明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

8.《中丞传后叙》在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方法?

试作具体分析。

9.《中丞传后叙》为什么叫做“后叙”?

10.概括南雾云的性格特征,并分析作者所用的细节描写手法。

11.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

12.武灵王是怎样说服公子成的?

13.武灵王胡服骑射有何历史意义?

14.《纪念傅雷》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

表现了怎样的.

15.《纪念傅雷》作者将傅雷称为“刚者”,并在文章的结尾说:

“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6.《纪念傅雷》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回忆的?

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方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我与地坛》作者通过哪几种方式表现母爱的深挚?

请结合有关段落作简要说明。

18.《我与地坛》中哪些地方具有象征性意蕴?

19.说明《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中排比、类比、象征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简析题

1.齐人有媛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

“客何好?

”曰:

“客无好也。

”曰:

“客何能?

”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

“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倚柱弹其铗,歌曰:

“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

“长铗挂归来乎!

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

“公有亲乎?

”对曰:

“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谈不复歌。

——选自《接客孟尝君》

(1)这两段文字出自何书?

(2)谖与孟尝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谖使人属孟尝君曰“客无好”、“客无能”的目的是什么?

(4)谖、孟尝君的性格特征分别是什么?

他们之间有何关系?

(5)“孟尝君笑而受之,曰:

‘诺’。

”表现了孟尝君的什么心态?

2.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国烧其券,民称万岁。

——选自《援客孟尝君》

(1)“矫命”是什么意思?

(2)谖为什么要把债券全部烧掉?

(3)这体现出怎样的政治思想?

(4)这里体现出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3.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巨。

”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谖曰: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选自《波客孟尝君》

(1)“孟尝君就国于薛”意味着什么?

(2)从哪里可以看出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效果?

(3)“今君有一窟”,这“一窟”指的是什么?

(4)“请为君复凿二窟”,这“二窟’”指的是什么?

(5)援谖为孟尝君凿“三窟”的实质是什么?

(6)这里表现出谖怎样的性格特征?

4.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

“汉皆已得楚乎?

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选自《垓下之围》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

(2)这里表现出当时项羽怎样的心境?

(3)这里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4)指出其中的侧面烘托手法。

(5)写出其中包含的两个成语。

5.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鸟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自刎而死。

——选自《垓下之围》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一场面描写。

(2)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性格特征?

这对刻画项羽整体形象有何作用?

(3)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4)写乌江亭长的行为和言语,对刻画项羽性格有何作用?

6.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选自《该下之围》

(1)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2)项羽说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3)这里表现出项羽怎样的心理?

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强调这一心理?

(4)从这里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选自《中丞传后叙》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这里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3)这段文字的行文有何特点?

(4)“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中有哪两方面的对比?

8.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

“汝匆怖,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迅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选自《中丞传后叙》

(1)这里表现出巡怎样的性格特征?

(2)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3)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9.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垢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

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选自《中丞传后叙》

(1)这段文字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驳斥的着眼点是什么?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文中运用了什么论据?

说明其属类。

10.南雾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爱雾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雾云坐。

雾云慷慨语曰:

“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

“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选自《中丞传后叙》

(1)这里表现出南雾云怎样的性格特征?

(2)除慷慨词外,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刻画南雾云的形象?

请概要说明。

(3)除正面刻画南霁云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具体体现在哪几个地方?

11.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赋。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当其固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而贼语以国亡主灭。

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选自《中丞传后叙》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

(3)概括文中的主要论据。

12.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

王使人请之曰:

“家听于亲,国听于君。

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已也。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选自《武灵王胡服骑射》

(1)武灵王说服公子成的目的是什么?

(2)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武灵王为何要以公子成为突破口?

(4)从这里看,武灵王改革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13.公子成再拜稽首日:

“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选自《武有王胡服骑射》

(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2)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理由有哪些?

(3)从这里可看出,武灵王的改革体现出哪些进步思想?

14.式灵王北略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

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

“愚者所笑,贤者察焉。

虽驱世以笑我,胡地、,吾必有之!

”遂胡服。

——选自《武灵王胡服骑射》

(1)武灵王要进行怎样的改革?

(2)武灵王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革?

(3)从哪里可以看出武灵王进行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15.我知道傅雷的性情刚直.如一团干柴烈火,他因不堪凌辱,一怒而死,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

在那一年,朋友中像傅雷那样的毅然决然不自惜其生命的,还有好几个,我也都一律尊敬。

不过,朱梅馥的能同归于尽,这却是我想象不到的,伉俪之情,深到如此,恐怕是傅雷的感应。

——选自《纪念傅雷》

(1)傅雷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写像傅雷那样不惜生命的人还有好几个?

(3)写傅雷妻子的同归?

对刻画傅雷形象来说,是什么表现方法?

(4)写出其中的一个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16.一九六六年八月下旬,我已经在里弄里被“示众”过了。

想到傅雷,不知他这一次如何“怒法”,就在一个傍晚,踱到他门口去看看。

只见他家门口贴满了大字报,门窗紧闭,真是“鸦雀无声”。

我就踱了回家。

大约在九月十日左右,才知道他们两夫妇已撒手西归,这是怒庵的最后一“怒”。

——选自《纪念傅雷》

(1)傅雷是怎么死的?

(2)傅雷的死显示出他怎样的个性特点和性格特征?

(3)从这里可以看出《纪念傅雷》的叙事聚焦点是什么?

17.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选自《纪念傅雷》

(1)他的“崇高品德”是什么?

(2)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18.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

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

所以孔子说: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傅雷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

“吾未见刚者。

——选自《纪念傅雷》

(1)傅雷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浩然之气”语出何处?

是什么意思?

(3)作者为什么说刚直品德“难得见到”?

(4)作者认为浩然之气的养成根基是什么?

19.十五年了,我还是总得到那古园里去,去它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

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成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选自《我与地坛》

(1)这段文字可划分为两个层次,请概括这两个层次的大意。

(2)这两个层次之间有何在联系?

(3)第二个层次运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4)从整体上看,第二个层次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指出统领第二个层次的中心句。

(6)指出这段文字中运用比拟手法的地方。

20、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

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

“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

”我放下书,想,这么在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但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

—一选自《我与地坛》

(1)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

(2)这里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3)说园子大的用意是什么?

(4)说‘园子大”、“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21.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