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1828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

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ɡài(_______)。

(《女锅造人》)

(2)三妹便sǒnɡ(________)yǒnɡ(________)着她去拿一只来。

(《猫》)

(3》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______)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纪念白求恩》)

(4)这也真够滑稽(______),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皇帝的新装》)

二、句子默写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我们大家要学习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

(《纪念白求恩》)

(2)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上的街市》)

(3)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三、选择题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四、名著阅读

4.读名著,完成下面的题目。

(1)古类名著的回目多对仗工整,内容丰富,请你根据《西谢记》的内容从下列词语中选择相关内容,与“镇海寺心猿知怪”组成八十一回的回目。

黑松林唐长老富贵三众不贪寻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游记》第八十九回的回目“黄狮精虚设钉耙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中的“金木土”指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

“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 

  其人曰:

“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 

  其人曰:

“奈地坏何?

” 

  晓之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身亡所寄亡:

___________________

(2)因往晓之因:

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曲伸呼吸若:

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舍然大喜舍:

__________________

6.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人曰:

“奈地坏何?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7.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观察下面的插图,你认为哪个人物是“杞人”,哪个人物是“晓之者”?

你判断的角度是什么?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象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多。

我很愤怒,叫道:

“一定是猫,一定是猫!

”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

“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着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

你为什么不小心?

……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

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有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到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至此,我家永不养猫。

9.选文中“我”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过程?

10.选文中的文字写“我开始觉得我错了”,“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认识到“错”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的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

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

”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

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景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解闷,戏剧,舞会、音乐,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我来了许多很有学问的人。

国王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些人退出去后想了想,又来见国,说:

“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象,必须这样做:

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主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

“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

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啊,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

快滚出去!

我要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

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

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敌人,国家和平安宁。

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邻居国王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

“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

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

”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

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去,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

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观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

国王停下来,想:

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满足的人!

就巡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感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

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

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

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

我总算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

“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

”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

快过来!

我的儿子有救了!

我的儿子有救了!

”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

说:

“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

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

快,你过来!

”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

突然,国王停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12.“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选文是一个重复寻找满足人的村衫的故事,但每一次寻找都有不一样的地方,仿照示例,选择一个角度比较分析三次寻找的不同。

【示例】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

13.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种译文更能体现益话语言的特点?

请说明理由。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的眼睛一样。

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决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都寡欢,整天站在阳合上,看着远处。

14.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

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一类人。

15.国王找到“衬衫”了吗?

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七、作文

16.根据要求作文。

书籍带我们走进一个个美丽的天地,它们是重要的;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它们对生命的追寻让我们的心灵震撼,它们是重要的;父母的爱和教诲,使我们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是重要的……从身边的事物、难忘的经历、心灵的角落去挖掘,这些“很重要的”会从星星点点,变得宏大磅礴。

请以“__________对我很重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概怂恿àijī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注意“怂恿”的部首都是“心”字旁;“稽”不能拼成“qī”。

2.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非淡泊无以明志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

【详解】

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默写时,要注意毫、缥、缈、戍、轮几个易错的字形。

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3.B

【解析】

【详解】

根据“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的句式“……虽不……,却能……”分析选项即可。

B项“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符合这个句式。

故选B。

4.

(1)黑松林三众寻师

(2)指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兄弟三人

【解析】

此题考查名著阅读。

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节,才能轻松应对试题

(1)此题考查补写对联。

对联有以下几种要求:

①字数相等。

②句式一致。

③词性相对。

④结构相应。

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上联“镇海寺心猿知怪”是由地点+人物+事件组成,所以下联也必须是这种形式,根据《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可补写为“黑松林三众寻师”。

(2)根据《西游记》第八十九回“黄狮精虚设钉耙宴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的情节“悟空入山侦知妖王欲买猪羊祝贺得到兵器,与八戒就变成二小妖,让沙僧扮作贩猪羊者,三人进入洞中,各抓兵器,边打边走。

妖王黄狮怪至竹节山盘桓洞其祖翁九头狮处告急。

祖翁率从狮怪来城”可解答此题。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

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因此名著的学习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5.无,没有。

于是,就。

你同“释”,解除,消除。

6.

(1)那个人(又)说:

“地陷下去怎么办?

(2)开导他的人说:

“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各方的虚空之处,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7.杞人因明白道理、解除了忧虑而喜悦;晓之者为能成功说服杞人,解除他的忧虑而高兴。

8.图上左边的人是“杞人”,右面的人是“晓之者”,判断角度可以选择动作,也可以选择神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分析】

选自《列子》作者:

列子年代:

战国时期

参考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那人说:

“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

“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那人又说:

“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

  开导他的人说:

“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注意“亡”是通假字,通“无”,没有;“舍”是通假字,通“释”,解除,消除。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

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记漏翻关键词语。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奈……何”,“拿……怎么办”;“积”,堆积;“亡”,通“无”,没有。

点睛:

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

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

(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是:

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7.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杞人在“晓之者”耐心的开导下,明白了天不会塌下来,地不会陷下去,他放下心,高兴极了;因为“晓之者”能成功劝导了杞人,使他不再忧虑,所以“大喜”。

8.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图片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来思考。

分析图画的内容,可看到左边的人左手指天,似乎在说“天会塌下来”,右边的人右手做出摆手的动作,似乎在说“不用担心”,结合文章的故事情节,可判断左边的是“杞人”,右边的是“晓之者”。

9.愤怒后悔难过

10.“错”指的是:

怪自家的猫偷吃了鸟;根据是:

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11.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解析】

9.本题考查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样的题型一般文章中有答案,只要认真阅读、分析就能解答正确。

“我”认为是猫把鸟害死了,所以非常愤怒;后来自己冤枉了这只猫,猫死后,作者没法补偿,因此内心愧疚、后悔;“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感到很难过。

据此回答即可。

点睛: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的感情变化。

解答时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的概括出切题的表现人物心理的词语,原文中有词语的,可首选原文中的词语。

10.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根据第二段的内容可知“我开始觉得我错了”,“错”指的是“我”断定是自己家的猫偷吃了鸟;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可知我”认识到“错”的根据是“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跳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11.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联系文章内容考虑,前面两只猫因为活泼机灵好看,全家都很喜欢,给与了很多的关心,而第三只猫,全家都不太喜欢它,不活泼,长相难看,因此黄鸟被咬死就猜疑是它,并且对它进行无情的棒打,冤枉了一只不会辩解的猫,我没法改正我的过失,因此更难过。

12.示例1:

寻找的途径不一样。

神父是使者找来的:

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

示例2:

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

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

示例:

3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

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

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

13.A

14.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15.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

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精神上的“衬衫”,因为他从小伙子身上明白了一个道理:

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解析】

12.本题考查童话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结合全文内容来看,看似平静的叙述一次次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实质不断的表现王子对快乐的需求,渴望自由与快乐。

“重复中有变化”第一次找到的人不一样,每一次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

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

13.本题考查对童话语言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时,先选出合适的译文,再结合平时积累的文学常识对童话语言进行分析。

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泼、准确、通俗易懂。

A句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

相比B句的“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

1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根据这篇童话的内容可知王子代表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物质生活条件贫乏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15.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

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

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

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

答案的重心不是关注“找到”或“没找到”,而是关注对“衬衫”象征意义的理解。

“衬衫”象征了知足常乐,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基础。

国王虽然没找到物质意义上的衬衫,但是他找到了精神上的“衬衫”。

16.范文:

李老师,对我很重要

一个人总会在他的一生中遇见许多人,而对我来说,最好的莫过于遇见一位好老师了。

她姓李,有着棕褐色的短发和黑色的明亮双眼,她喜欢穿宽松舒适的T恤衫和运动裤。

她年纪不大,却有着历经沧桑的老练和云淡风轻的笑容,她主修钢琴。

第一次踏进她的家门,坐在她家的那台钢琴前,笨拙地弹完一支练习曲,李老师便笑容可掬地对我说:

“你以后就是我的学生了,我的要求可是很严格的,不许偷懒哦!

”我迷茫地点点头,离开琴凳,拿着她安排的练习曲目,走出了她的家门。

那年,我7岁。

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我来到她的家中,笑着坐到钢琴前,告诉她:

“这个星期,我每天都练了2个小时以上,估计这次可以一次通过。

”她也笑了,摸摸我的头说:

“你长大了,开始懂事了,以后还要继续努力啊!

”我点点头,按下面前安静排列的琴键。

那年,我12岁

她告诉我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她告诉我弹奏颤音时指尖的变化;她告诉我连音要流畅而柔和;她告诉我肖邦和贝多芬的故事;她告诉我那些或是安详或是欢快的音乐所传达的美妙的意境;她告诉我,只要你不放弃,钢琴会是陪伴你一生的挚友。

她的话语陪伴着琴键的黑白两色交织成为我内心最初的音乐梦想。

五年来,和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早已印入我的生活,在我心中李老师早已注定是非同寻常的人生导师。

她,对我,真的很重要。

在我6岁刚开始学琴时,父母请来了非常年轻也非常严厉的周老师。

她总是没有耐性,几乎总是吼着对我说话。

我也不喜欢她,想尽办法去捉弄她。

一来二去,钢琴的学习自然就被弄的很僵。

母亲知道后,辞去了那位老师,带我来到了李老师的面前,她的微笑和温柔伴随我度过了5年的学琴时光。

我感激我的母亲,更感激给予我这份温暖的李老师。

人们常说:

“琴童的年少时光是阴暗,是痛苦的。

”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我遇到了一个给予我阳光,给予我雨露的老师,一个对我而言无比重要的人。

在我12年的人生中,有无数的过路人,而李老师,是第一位扶起在前进过程中跌倒的我的人。

她,对我,真的很重要。

【解析】

该作文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以“xx,对我很重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以“xx,对我很重要”为题目,就告诉我们,这个题目里含有两个关键词语“重要”和“xx”,“重要”得通过描写一件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来体现,“xx”重在说明对象点。

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

写一篇有关重要的作文,而且可以写人,可以写物,要突出你对我的重要性。

写此作文题目,建议写记叙文。

因为题目是“xx,对我很重要”,这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要写到心理体会,所以心理描写是不能少的,而且最好是有一个专门的段落来写心理描写。

在文章的开头,最好要写到“重要”二字,在文章的结尾,最好有“xx,对我很重要”这句话,来再次点题,避免跑题的嫌疑。

点睛:

这是一半命题作文,前面没有一段提示性的语言,我们只能依据题目来打开思路,但是这一个题目要想写出新意,需要好好构思一下,本作文写作难度稍大。

从本题目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关键词语,一个是珍惜,另一个是拥有.写作时,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语确定写作思路都可以。

这个题目的含义是:

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

可以按照第一人称来写,写自己的故事和感受,也可以写别人的事情或者感受,只要围绕标题来写即可。

写这种命题的作文,最好用具体的事例使文章生动具体,切记不要围绕这关键词语空发议论,那样会给人假大空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