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1921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docx

汽车零部件车轮行业分析报告精编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4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4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4

2、工程机械行业概况.5

3、车轮行业发展概况.5

4、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6

二、行业市场状况7

1、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将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7

2、行业产业链.8

3、行业市场规模9

三、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10

1、主管单位及监管体制.10

2、相关政策10

3、行业标准12

4、行业主要法律法规..12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3

1、有利因素13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13

(2)汽车制造基地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13

(3)汽车消费信贷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14

2、不利因素14

(1)全球汽车工业的产业转移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生冲击14

(2)上下游行业的双重挤压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15

(3)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的障碍.15

(4)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需进一步提升.16

五、行业风险特征.16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6

2、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风险17

3、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17

4、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17

5、劳动力成本上升风险.17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19

1、资质壁垒20

2、资金壁垒21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制造专业化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主要通过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配套产品和为汽车维修市场供货而实现其产品的销售。

一、行业概况

1、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其增长速度领跑世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汽车产销量快速增加,分别从2001年的233.4万辆和236.4万辆,增长到2013年的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复合增长率为20.61%和20.42%(数据来源:

汽车工业协会)。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获得了国家的全面支持,比如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

在众多鼓励消费政策的刺激下,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首位。

尽管2010以来,随着特大城市汽车限购措施、用车成本的增加,汽车销售量增速出现下滑,2010-2013年汽车销售增长率分别为32.37%、2.45%、4.33%及13.87%。

但我国汽车产销量再度创造全球记录,并连续第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数据来源:

汽车工业协会)。

2、工程机械行业概况

随着国家刺激经济的政策逐步实施,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高潮,加之近两年的地震害后重建,国内对工程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等需求大大增加。

预计“十二五”初期,包括铁路、公路、交通、能源、城镇化建设及房地产业、第一产业投资等国家建设项目和地方建设项目仍然是主要投资方向之一,因此,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加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和建设新疆等国家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仍然有较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

工程机械行业的较快发展必将为工程机械车轮及其配件行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空间。

3、车轮行业发展概况

车轮是介于轮胎和车轴之间,承受负荷的旋转组件,通常由两个主要部件轮辋和轮辐组成。

轮辋是在车轮上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轮辐是在车轮上介于车轴和轮辋之间的支承部件。

轮辋和轮辐可以是整体式、永久连接式和可拆卸式。

汽车车轮是汽车行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一,承受着车辆的垂直负荷、横向力、驱动(制动)扭矩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应力。

由于车轮是高速迴转运动的零件,因此要求其尺寸精度高,不平衡量小,支撑轮胎的轮辋外形(轮廓、尺寸、形状)准确,质量轻并具有一定的刚度、弹性和耐疲劳性。

钢制车轮按照生产工艺的不同,还可分为型钢车轮和无内胎钢制车轮。

型钢车轮为钢制车轮的传统产品,传统的型钢车轮其轮辋形状是由钢厂轧成的,再由车轮制造商通过卷圆、焊接、整形等工序加工而成。

相对于无内胎钢制车轮,这种工艺效率和精度较低。

与传统的型钢车轮相比,无内胎钢制车轮主要采用了旋压生产工艺和装备,有效提高了车轮生产的工艺效率和精度,并降低了车轮的重量。

无内胎车轮主要适用于无内胎的子午线轮胎,直接依靠轮辋密封轮胎气压,适合于高速公路行走,安全性和节油作用十分明显,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从钢制车轮的发展趋势,无内胎钢制车轮将逐步取代型钢车轮。

工程机械钢制车轮和农用运输车辆钢制车轮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车辆、农用收获机械、农林专用机械和农用运输车辆,其运行条件恶劣,一般处于低速运行,所用轮胎也多为抗穿刺能力较强的斜交轮胎。

从国际及国内目前和未来工程机械车辆、农用收获机械、农林专用机械和农用运输车辆钢轮的应用来看,还主要使用有内胎的钢制车轮,因此工程机械钢制车轮和农用运输钢制车轮被无内胎钢制车轮替代的风险较小。

4、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在“八五”、“九五”期间,通过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引进、改造,与整车制造商分离,以及民营企业通过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国内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生产企业。

此外,部分企业已经进入了品牌汽车整车厂全球采购体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各类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满足国内市场,加大了对外出口力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逐年增长。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零部件工业的生产基地。

但与国际先进同行业相比,基于技术含量低、在产业链上处于不利地位等原因,市场集中度低仍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特点。

目前,零部件企业普遍实行多对少、甚至多对一供货,处于产业链上定价能力较弱的环节。

我国零部件行业的起步晚于整车行业,行业技术积累较少,目前产品主要集中在原材料密集、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涉及到安全、环保、舒适性等方面的细分领域,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与国外生产企业还有一定差距。

二、行业市场状况

1、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将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汽车需求量仍将有望保持增长势头。

国内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汽车设计开发行业的快速成长打下了的市场基础,行业将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

2008-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变化情况。

2、行业产业链

上游行业是钢材生产行业,钢材价格的波动对钢制车轮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公司下游行业是车轮制造商、整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经销商。

目前,全球汽车整车制造商和国内整车制造商的竞争属寡头垄断竞争,为数不多的汽车巨头占据了主要市场,其发展状况和产品价格直接影响着车轮制造商的生产经营和产品售价,进而影响到车轮配件生产商。

在汽车零部件市场,下游行业是汽车零部件经销商,其销售网络的覆盖面和销售能力对本行业企业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钢制车轮行业与下游车轮制造商、整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经销商之间的关系如下:

近年来,本行业上游钢材价格上涨速度较快,下游市场竞争激烈,对钢制车轮生产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钢制车轮配件生产企业一方面扩大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生产,有效地降低非原材料类成本,提高对钢材等原材料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究轻量化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实行产品差异化,扩大对外出口,缓解原材料涨价和整车降价的压力。

3、行业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于2011年编写《中国汽车车轮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5年我国车轮总产量的预测如下:

经过兼并重组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国内已经形成了若干个跨区域发展的大集团,其中钢车轮前五名的合计产能为6,500万件,前八名的合计产能为8,300万件,分别占总产能的32.5%和41.4%;铝车轮前五名的合计产能为7,300万件,前八名的合计产能为8,800万件,分别占总产能的24.3%和29.3%。

但规模最大的企业其直辖子公司生产能力不超过2,000万件。

而发达国家的车轮产业集中度比较高,以欧洲钢制车轮为例乘用车车轮其前三家的生产集中度达到74%,商用车前三家生产集中度高达99%(资料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委员会)。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车轮的产业的数量较大,产业集中度较低,小规模的企业占多数。

其直接后果就是产业抵御风险能力弱,资源利用率低,影响整个车轮行业的发展。

三、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

1、主管单位及监管体制

汽车零部件行业目前行业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

汽车及工程车轮生产企业可以自愿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接受自律管理,通过协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

公司通过协会下属的车轮委员会了解产业、技术及市场情况,与会员企业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接受行业自律管理,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意见与建议。

2、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对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主要政策有:

1)200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中指出,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2010年7月,工商总局、交通运输部、质检总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销售行为以及汽车配件质量监管工作的通知》中要求:

对生产、销售、使用假冒伪劣汽车配件,虚假宣传,商业贿赂,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加强监管。

3)2010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中要求:

对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实施分类管理。

商用车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产品类别组织相应产品的生产、销售。

4)2011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指出:

汽车轻量化材料列入鼓励类产业投资项目。

5)201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确定了当前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现金能源、现代农业、现金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十大产业中的137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金制造业中的一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6)2012年3月27日,科学技术部发布了《电动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国家科技计划将加大力度,持续支持电动汽车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引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相结合,组织实施电动汽车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7)2013年9月,工信部发布了由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共同制定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规定了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补助范围是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8)2014年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批复同意支持沈阳、长春等12个城市或区域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

3、行业标准

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

ISO/TS16949:

:

2002是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ATF)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为供应链提供持续改进、加强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方法的质量体系规范。

4、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汽车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等。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加大了支持和鼓励。

“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列入了2000年修订的《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004年6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我国汽车产业,包括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

2011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确定了当前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现金能源、现代农业、现金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十大产业中的137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其中汽车关键零部件是现金制造业中的一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产业政策的扶持有利于包括钢制车轮在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良好、快速发展。

(2)汽车制造基地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

随着中国新兴市场的崛起,汽车消费量急剧上升,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巨头势在必夺的重要市场。

同时,随着发达国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为了保持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至中国、印度等具有较强汽车需求潜力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与之配套的汽车零部件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3)汽车消费信贷政策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各地陆续出台了降低汽车使用费用政策和汽车消费信贷政策,这对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

从事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要改进服务,完善汽车信贷抵押办法。

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消费者以所购汽车作为抵押获取汽车消费贷款。

经核准,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设立专业服务于汽车销售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资可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租赁等业务。

2、不利因素

(1)全球汽车工业的产业转移对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生冲击

由于我国允许外资在我国独资经营汽车零部件(包括发动机)项目,因此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集团(如德尔福、博世、法雷奥等)纷纷在我国设厂,不仅给国内企业配套,也同时向国外出口。

跨国企业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和规模优势,对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

(2)上下游行业的双重挤压对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压力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买方市场,整车市场价格不断下降。

为了转移降价压力,整车厂持续降低采购成本。

同时能源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

此外,钢材价格波动增加了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若钢材价格上涨过快,型钢产品生产企业将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

上述因素对企业的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

(3)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的障碍

国外同行知名企业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较高,生产效率高于国内。

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升,生产技术及自动化水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发展的障碍,目前多数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

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精细化必须借助专业的信息系统平台才能实现,而中国汽车的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不高,供应链的管理还处于初级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以保障企业在动态多变、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实现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因此覆盖销售、研发、采购、计划、生产、财务等业务部门,构建完善公司物料清单、零件和工艺等基础数据,搭建内部与成本为核心的管理平台,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和供应链管理系统,改善企业内外部物流和制造体系。

加入全球汽车采购供应链,成为主流汽车整车产的合格供应商,才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4)研发投入和技术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我国车轮行业申报了很多专利,但实用新型居多,真正的发明创造很少。

这也是研发能力需要提高的重要方面。

我国目前的车轮研发机构都是某企业的研发机构,只针对单一企业服务。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单一研发机构的人力、财力不足,整体看上又有重复投入的现象。

国际上,以美国为核心的一流车轮研发机构、检验测试机构就有好几家,其中,最为有权威的为赫斯工业公司(美国)的车轮研发中心和史密斯车轮试验室。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研发投入下创造出更多的成果,建设成果共享或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平台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行业风险特征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产业链上游企业为钢材生产行业,主要原材料为钢坯、钢板等。

近年来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市场钢铁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产品主要原材料的价格,进而直接影响到主营业务成本,造成行业企业的毛利率的波动。

如果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整个行业将面临重大的经营压力。

2、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的风险

中国汽车需求和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汽车销量的波动性显著高于GDP,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

重卡、机械用车属于典型的投资品,其需求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关联且波动较大。

如果宏观经济环境持续恶化,经济增长出现衰退,则公司将面临由此带来的相关风险。

3、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风险

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营业绩很大程度上收到汽车整车行业的景气状况所制约,国民经济结构和宏观调控等多种因素会对汽车的生产产生影响,公司的生产、销售、盈利也会相应的出现波动。

近年来,由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整车销售价格持续下降,整车厂将产品降价压力部分转嫁给零部件制造企业,直接导致了汽车零部件价格下降。

4、市场竞争激烈的风险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内主要企业零部件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导致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同时,国际上的知名企业积极在国内投资建厂,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5、劳动力成本上升风险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劳动力素质逐渐改善,员工工资水平持续增长已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1、资质壁垒

凡是为主机厂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必须接受整车厂及第三方的管理体系、质量体系和产品实物质量的认证,必须具备大批量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能力。

因此车轮的生产企业不仅要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合格的人员以保证持续稳定的产品质量,还要有必要的管理制度和试验检验能力。

因此进入此行列有比较高的门槛。

2、资金壁垒

本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投入和后续经营均需要大量的资金。

主要生产设备价格较高,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后期的维护费用较高,需要较强的资金实力。

此外,在生产经营中,公司需要进行经营垫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