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维护.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199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机维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电机维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机维护.docx

《电机维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维护.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机维护.docx

电机维护

电机维护

一、       电机的日常维护

电机故障的53%源于机械原因,如轴承故障、不平衡、松动等;47%源于电气原因;这其中,10%源于转子,如铸件缺陷导致的不平衡气隙、断条等;37%源于定子绕组。

1、电压检测

电源变动在额定电压10%以内及额定频率5%以内,而两者同时变动时,其绝对值之和在10%以内时,电动机可以在额定功率下使用。

电压变动过大时会导致电动机转矩变化与温度上升而引起故障,所以电源应尽量保持额定值。

2、电流检测

电动机在额定电流以上运转时,线圈温度会升高,导致绝缘劣化、寿命缩短或线圈烧损,因此应减轻负载使其在额定电流以下工作。

另外,三相电动机各相间电压不平衡时,会产生不平衡电流,使温度上升不均衡,产生局部过热。

因此,应定期测定各相电流值并记录。

3、温升与通风状态的点检

电动机若因过载运转,电压在额定以上或不平衡状态下长期运行,以及通风不良等使温度上升过高时,将导致绝缘劣化,使寿命缩短。

运转中电动机的温度点检可用手轻触定子框架,凭感觉判断。

另外要定期点检通风状态,测定冷却空气的进口与出口温度,其温差过大时是因灰尘等附着使冷却空气量减少导致,所以应仔细清扫或分解检查。

4、轴承部分的点检及油脂补给

中小型电动机使用的滚动轴承一般为油脂封入型,封入的油脂一般是具有耐高温、耐水性且机械性能安定的锂基脂,寿命大约为30,000小时的运转时间,油脂的寿命可说是轴承的寿命。

油脂不能加不同名牌的油脂,同样也不能加的过多:

过多或是电机通风性能下降,使电机温升,烧电机;不能过少:

过少会使电机轴承润滑效果不会,增加磨损。

电机的给油脂根据鞍钢四大标准规定,给油脂标准是电机没6个月换一次油脂。

5、异味

线圈引出线等过热或烧损时,可以由绝缘漆、橡胶等烧焦的臭味或污烟等现象发现事故。

另外,皮带滑动或轴承烧热也可以由异臭发现问题,日常点检时应特别注意。

6、振动和异音

普通振动可以用手碰触定子框架,异音可用耳朵或使用听音棒,需要详细资料时则应使用振动计,若发现与日常状态不同时,应详细检查。

振动原因除因基础不良、转子不平衡、轴承异常、或由其它机械的传递振动等机械原因之外,尚有电源电压不平衡、气隙不均匀引起电磁力等电气原因。

异音则一般以轴承异常、结构件共鸣或基础松弛等为主要原因。

日常点检时,经常要在现场走动,听听每个电机的声音,看看是否有异常振动。

7、绝缘电阻测试

电动机放置高湿度的空气中、停止时间较长或周围温度剧变时,因绝缘物的吸湿将使电气特性下降。

此外,绝缘物表面所附着的水分或绝缘物的污损也会使绝缘电阻下降。

因此,定期点检或分解设备,以及长时间停用的电动机在使用前,必须以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

通常在测定低电压电动机时使用500V兆欧表,而高电压电动机则使用1000V及以上相应等级的兆欧表。

检查绝缘的步骤:

1)将电机的接线盒打开;

2)首先检查兆欧表是否是好的(将红表笔接在电机盖上,黑表笔也接在电机端盖上,摇动兆欧表,看指针是否为零,若为零则兆欧表好用;

3)将兆欧表的红表笔接在三相电线的一段,另一端接在对地端(选择的是电机端盖为接地点),摇动兆欧表,看指针是否为最大值点,若是,则电机对地绝缘。

没一相都是同样的使用方法。

8、分解设备

电动机虽然能长时间运转,但是仍应定期分解,以详细检查各部位,早期发现不良部位加以处理,可防范于未然,并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因此,即使电动机运转正常,一般也应一年分解一次为宜。

在本月检修时,平整机组油库下的通风电机半年没有加油,由于这个电机没有注油孔,要给电机加油需要分解电机。

分解电机的步骤:

1)   将出线盒打开,把出线盒内的电线拆下,以免抽出电机时将大线扭断;

2)   将电机与机械轴承相互连接的接手拆下;

3)   将电机的外风机卸下;

4)   将电机的底脚螺钉卸下;

5)   把将电机外壳卸下(把自己用电焊的支架放在电机的上方,将电机用钩绳将电机吊起来);

6)   将靠近电机与接手部分的轴承里里面的油脂用干布清理干净,将电机内侧端盖里的油脂也用干布清理干净。

(可能由于以前加的油脂较多从电机轴承内部将油脂甩出一部分在端盖上,所以要将端盖上的油脂擦干净,以免电机运行是发热,烧坏电机),给电机轴承加油(用手给加油酯);

7)   将电机放下,给靠近外部端盖的轴承取下,将轴承内部的油脂用干布擦干净。

然后把新油脂给轴承里面加油;

8)   将电机与机械接手连上,由于电机的接手内部有弹簧片,所以对与电机接手找正要求不太高,所以没有用找正仪器;

9)   将电机的外风扇接上;

10)        将出线盒的大线接上;

11)        拧紧底脚;

12)        完毕,收拾现场。

二、检修实例

1.  电机底脚拧紧

电机在运行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使电机的底脚松动,底脚松动会是电机振动,影响电机的稳定运行。

尤其是清洗线的工艺段是立式的,在工艺段上电机更容易受到振动,使电机底脚松动。

所以更要注意电机的底脚稳定。

2.  更换风机

清洗段入口夹送辊的风机坏了,需要跟换。

首先,将风机的电源切断,要将备件风机的端盖卸下,然后抬到现场将旧的坏风机卸下,安上新电机。

最后给风机送上电看看风机的风是否是网电机里吹的(用手在电机上,看看有没有风)。

若防线反了则将分级电线的三相电源两两互换。

3.  4#S辊的抱闸极限跟换

4#S辊的电源线进油了,引起抱闸极限开关的短路,所以需要更换。

首先,将S辊的极限电源断开,将旧的S辊的极限取下,将接线的包皮撕开,把线头上的油用干布擦干,把新的极限开关换上。

最后接上电源,用金属物品在极限开关上试试,看极限灯亮不亮(看极限好不好使)

三相异步电机维护技能

在工业生产中,大多数机械的动能来自电动机。

对电动机进行检查维护,对一般的值班电工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一、电动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新安装或闲置三个月以上的电机,在使用前必须对其安全性能,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查,以保证电机安全可靠地运行。

1.检查电机绕组绝缘电阻。

打开接线盒.用500V以上的兆欧表,测量绕组与机座之间的绝缘电阻.正常阻值应>5MΩ。

拆下接线端子连接片,测量绕组相间的绝缘,正常阻值应>10MΩ。

如在上述测量过程中,有一次阻值严重偏低,则应拆开电动机查找原因。

如无故障点说明电动机受潮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应进行烘烤驱潮,直到绝缘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

2.测量三相绕组阻值。

观察电阻值是否相同.如阻值差异较大,应检查电机绕组引线是否有接触不良等原因。

3.检查电动机机械部分是否合格。

用手转动转轴检查是否灵活,有无不正常的摩擦、卡阻、窜轴和异常响声。

同时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备,坚固螺丝是否上紧.联轴器或皮带轮是否安装并校正完好。

二、电动机安装及试运行

电动机在接线前,先检查控制电路、保护电路是否正常,熔断器选用是否合适,各控制电器之间的连线接点是否牢固。

如正常,接好电机电源空载启动,观察电机运转方向是否合乎设备要求。

如转动方向相反,只需将电机接线板电源进线任意二根互换位置。

启动试验正常后,将电机连上负载试运行,并检测其工作电流是否正常。

如电流过大,应停机检查。

如带上负载后,电机不转或转速很低,或有异常哼声,应立即断电,如通电时间稍长,极有可能烧毁电机绕组,甚至损坏控制电路及损毁设备,一般这类状况,机械原因为负载过重或卡死,电器原因为断相运行。

这时应仔细检查故障原因,待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试运行。

通常电机启动电流是运行电流的5~7倍,在启动电机时,连续启动的次数要控制在三次以内,避免过大的启动电流产生的高温积累,烧坏电机绕组绝缘。

三、电动机运行中的维护

电机运转是否正常,可以从电机发出的声响、转速、温度、工作电流等现象进行判断。

如在运行中的电机发生漏电,转速突然降低,发生剧烈振动.有异常声响,过热冒烟,或控制电器接点打火冒烟这类现象之一时,应立即断电停机检修。

倾听电机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如果发现有较大的嗡嗡声,不是电流大,就是缺相运行。

如出现异常的摩擦声,可能是轴承损坏有扫膛现象。

如有轻度的异声.可用木棍或长杆改锥,一端顶到电机轴承部位,一端贴近耳朵,细心分辨发出的声音是否异常。

如有异常响声,说明轴承有问题,应及时更换,以免使轴承保持架损坏,造成转子与定子摩擦扫膛,烧毁电机定子绕组。

观察控制电器接点及电机接线接点是否有松动、异常升温或打火,绝缘有没有老化。

接触器有没有异常的振动或声响,触头吸合后是否在打火,如发现这类问题,应尽早处理解决,以免酿成事故。

电工在平时巡察时,要经常检查电机是否有过热现象。

常用的E极绝缘电机允许最高温度为105%:

.在实际运行的电机绕组温度,要远低于这个极限温度。

在测量时,电机的表面温度再加上15-20℃,才是电机绕组的实际温度。

对于温升过高的电动机,要测量其工作电.旒,如电流偏大,三相电压正常,说明负载过重,应通过机修人员检查机械设备,如发现电机长时间过流20%以上,保护装置不动作,不自动断电,这说明热继电器整定电流设置值过大,应减小整定电流值。

四、电动机的拆卸保养

电机拆卸步骤:

用拉具拆下皮带轮或联轴器.卸去电机尾部风罩,拆下前轴承外盖螺丝和前后端盖螺丝。

较大的电机,拆前用划针分别在两个端盖与机座上,作好原固定位置的记号,用木榔头敲击前轴顶端,使转子和后端盖从机座上松开,然后从定子中取出转子。

在取转子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转子擦伤定子绕组端头绝缘。

观察电机轴承有无破损,润滑油是否变质、干涸。

用手抓住轴承外圈前后摇动,看其是否松晃过大。

如检查轴承正常,不用拆卸,用煤油或柴油对轴承进行清洗,如检查有问题,可用拉具拆除轴承。

如遇到转轴与轴承配合过紧或锈死,可采用加热的方法解决。

用石棉绳包住转轴,用喷灯式氧炔焰快速均匀地加热轴承至250℃:

左右,用拉具趁热将其拔出。

冷拆法为:

将坏轴承下面用木块垫好,用铁榔头将外围打破,取下外圈后,用手持磨光机砂轮将轴承内圈切开一个口(不用切穿,以免损坏转子轴颈),然后用榔头敲击内圈,使切口破裂取出内圈。

在更换轴承时,直接进行安装容易划伤转子轴颈。

一般较小的轴承可以直接安装,在安装更换较大的轴承时,最好将轴承放进烘箱加热,当温度到100℃左右时,趁热将轴承套在转子轴颈上,用钢管套在轴上,抵住轴承内圈,均匀敲打钢管使轴走到位。

注意:

安装轴承时,应将轴承刻有型号的一面朝外,以便今后查对更换。

按轴承内空间容量一半加润滑脂,转速高可略少加一点,转速低可略多加一点。

过量加油会导致当轴承运转过热后,润滑油变稀流出,被转子内风叶扫在定子绕组上,使绕组间的绝缘性能下降,造成击穿短路,将电机绕组烧毁。

常用的润滑油有钙基脂、纳基脂、锂基脂等。

钙基脂有较好的耐水性,但耐热性较差(≤70℃),钠基脂耐热性好(≤120%:

),但耐水性较差。

锂基脂有上述两者的优点,但价格较高。

有关润滑脂的用途介绍请查阅五金手册。

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用。

要注意润滑脂的清洁,不要让它掺人灰尘、铁屑、砂粒,如果被污染的润滑脂加人轴承中,就会造成轴承磨损加快,使轴承提前损坏。

总之,因轴承损坏造成转子扫膛,使电动机绕组烧毁的事例很多,应重点关注。

五、电动机小修

在遇到电机端头绕组有局部绝缘擦伤时,其处理方法为:

将有损伤的部位用天那水洗净晾干,然后用热风枪吹擦伤部位,待绝缘漆软化岳,将有擦伤的漆包线挑起分离开,垫上聚脂薄膜使之相互绝缘。

然后将绕组恢复原状,用环氧树脂类粘合剂作局部处理。

如遇到擦伤严重或断线,经烘烤后将该部位用同型号漆包线连接焊好,穿上玻璃丝套管,经整形后再浸绝缘漆并烘干。

以上介绍为工厂值班电工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希望此文能对职校学生及刚迈人工作岗位的电工有所帮助。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常识

陕西省汉中市宇星电力电子学校教师郭秦汉

电机检查维护是电工的日常工作。

一、电机在使用前应做好检查工作

新安装或放置三个月以上的电机,在使用前必须对其安全性能、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进行检查。

1.检查绕组绝缘电阻。

打开接线盒.用500V以上的兆欧表测量绕组与机座之间的绝缘电阻,阻值应>5MQ。

拆开接线端子连接片,测量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阻值应>10MΩ,如果上述测量过程中,有一项阻值严重偏低。

则应拆开电机查找原因,如无故障点,说明电机受潮,应进行烘烤驱潮。

只有测量电机绝缘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

2.检查电机安装是否合格。

用手转动转轴,看转子是否灵活,有无不正常的摩擦、卡阻、窜轴或异常的声响。

同时应检查各部分紧固螺丝是否上紧.联轴器或皮带轮是否安装校正好。

二、电机安装试运行

电机在安装前,先检查启动电路、保护电器是否正常.熔断器选用是否合适,各电器接点螺丝是否牢固。

如无问题,接通电机电源空载启动,观察运转方向是否合符设备要求。

如方向相反,关闭电源后。

把电机接线板电源进线任意二根位置互换后再启动,正常后将电机带上负载试运行。

如通电后。

电机不转或转速过低,有异常哼声,应立即断电,如通电时间稍长,极有可能烧毁电机绕组,甚至损坏控制电路。

这时应仔细检查不能启动的原因,如缺相、卡阻、绕组短路等故障。

待排除故障后方能重新试运行。

连续启动的次数要控制在4次以内,避免让过大的启动电流产生的高温积累,烧毁电机烧组绝缘。

三、电机运行中维护

电机运转正常与否,可以从电动机的转速、发出的声响、温度及测量工作电流、电压来进行判断。

在运行中的电机如发生漏电,转速突然下降,发生剧烈振动,有异常大的声响,过热冒烟,或电器接点打火冒烟,应立即断电,停机检查。

电工在平时巡察中,要经常检查电机是否有过热现象。

可用温度计或数字钳形表中的温度测量功能,来测量电机表面温度,E极绝缘电机允许最高温度为105℃,在实际运行中,电机绕组的温度要远低于此最高温度。

在测量电机表面温度时。

显示的读数再加上15~20℃,

才是电机绕组的实际温度。

如果没有温度表。

也可用手触摸电机外壳,凭经验感觉温升是否正常。

正常时感觉有热度,但不烫手。

如发现烫手,表明电机已过热(摸前先用试电笔测无漏电方可进行)。

对温度过高的电机,要测量其工作电流,如电流偏大,三相电压正常,说明电机负载过重,应通知机修人员检查机械设备。

如果电机长时间过流20%以上,保护装置不动作断电。

则说明热继电器整定电流设置过大。

应减小整定电流值。

观察控制电器接点、电机接线接点螺丝,有无松动、打火冒烟、绝缘老化。

如接触器有异常的振动声响,主触头吸合后还在打火,应即时处理。

倾听电机运转时发出的声音,如果有较大的嗡声,不是电流大,就是缺相运行。

如出现异常的摩擦声,可能是轴承损坏,有扫膛现象,如有轻度异响,可用长杆起子,一端抵到电机轴承部位,

一端贴近耳朵,细心分辨发出的声音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响声,说明轴承有问题.应即时更换,以免使轴承保持架损坏.造成转子扫膛,烧毁定子绕组。

四、电机拆装维护

从设备上拆卸电机时,对装配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应作好标记。

并保存好

拆下的零件。

在拆取转子时一定要注意,勿使转子擦伤定子绕组绝缘。

观察电机轴承有无磨损,润滑油是否变质、干涸。

用手握住轴承外圈前后抖动,看其是否松晃过大。

转动轴承外圈,观察有无卡阻或异常声响。

如正常,可不用拆卸,用煤油或柴油清洗轴承。

如果轴承有问题,可用拉具拆除轴承。

如遇到转轴与轴承配合过紧或锈死.可采用加热的方法解决.用石棉绳包住转轴,用喷灯或氧炔焰快速均匀地加热轴承至250℃,用拉具趁热将其拔出。

或者将坏轴承下面用木板垫好,用铁榔头将轴承外圈打破取下外圈。

用手磨光机刀片将轴承内圈切开一个口(不用切穿,以免损伤转子轴颈),然后敲击内圈使切口破裂,然后取下内圈。

更换轴承时,最好将轴承预先加热。

当温度至100℃左右时,趁热将轴承套在转子轴颈上。

如安装较大的轴承,把轴承放在装有机油的金属容器内,轴承下垫上两根竹筷,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油沸腾,几分钟后,将轴承捞出趁热套在转子轴颈上,并用铜棒抵住轴承内圈.两边均匀敲打,使其到位。

注意在安装轴承时,应将轴承有型号的一面朝外.有利今后查对更换。

按轴承内空间容量1/2加润滑脂,转速高的可略少加一点,不可过量添加润滑脂。

过量的润滑脂会造成电机运行轴承过热,变稀的润滑脂顺油封盖流出,被转子内风叶扫在定子绕组上,使绕组绝缘性能下降,造成击穿短路,将电机绕组烧毁。

润滑脂如混入铁屑、砂粒,会造成轴承磨损加快.使轴承提前损坏。

常用的润滑脂有钙基脂和钠基脂。

钙基脂有较好的耐水性,但耐热性较差,适合温度在70℃以下的工作条件下使用。

钠基脂耐水性差,耐热性好。

适合在120℃以下的工作条件下使用。

电工应根据电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合理的选择润滑脂。

电机组装先装后端盖。

将转子转轴较短的一端垂直向上,把后端盖套上放平,用木榔头左右轻打端盖,同时拨动端盖在轴上缓慢转动,使轴承在进入轴套的过程中均匀受力,不损伤轴承座。

到位后如后端盖有油封盖,应上好油封盖螺丝。

将转子小心送入定子内,合上后端盖.按对角交替顺序拧紧后端盖螺丝。

然后照装后端盖的方法,装好前端盖并拧紧螺丝。

如前端盖有内油封盖,上好端盖不便对孔安装固定螺丝,可用下述方法来解决:

找一段直径为2mm左右的铁丝,在30mm处折一个直角,将铁丝穿入内油封盖螺丝孔内,在安装前端盖时,把铁丝再穿入前端盖油封螺丝孔内。

按上述方法安装好前端盖,然后拉紧铁丝。

使油封盖孔对位,上好两个固定螺丝后,用力抽出孔内铁丝,上好最后一颗螺丝。

最后转动转子看是否旋转灵活,有无扫膛松晃。

轴承有无杂音,螺丝安装是否牢固,然后装上风叶、风罩。

用兆欧表测量绕组绝缘电阻,接通电源试机,用钳形表测三相电流是否平衡。

高压电机维护

滑环电机起动与工作过程中,一旦遇到堵转,电压降过大,压负荷、电压低,机械卡死等特殊情况时,因速度降低,里面的触头,片与片压力减轻,导电不良,液体发热出现向外喷液现象。

喷液少只补充纯净水,几乎喷光时才采用以下起动液配方来补充液体

离心式排气阀作用:

卡死堵转时压迫阀门泄气。

电机转动产生离心力打开阀门,内外空气导通排气与进气,卸掉排气阀可加水排水,也可通过排气阀阀杆上的红色液面线观察液面的高度。

原料:

A,片状固体原料与防冻液汇合(调阻)  B,棉絮状固体原料与酒精汇合(防腐)先将固体A溶解到12公斤的防冻液中,再将B溶解到1公斤酒精(白酒也可替代)中。

A溶液与B溶液混合后添加到无刷自控电机液阻起动器中,混合溶液最多应加到起动器容器的90%。

加多时会通过离心排气阀甩出来。

2.夏季方案:

(不防冻配方)先将固体A溶解到12公斤纯净水(矿泉水)中,再将B溶解到1公斤酒精(白酒也可替代)中。

A溶液与B溶液混合后添加到无刷自控电机液阻起动器中。

注意看液面线。

3.说明:

每工作2-3周要通过液位观察孔(或离心排气阀)来确认一下是否需要添加起动液。

如需补充少量液体时,添加纯净水或矿泉水即可;运行器里的液体一旦喷液剩余少量液体时,应启用起动液配方配置方案。

一般只添加软水就可以了。

产品出厂前根据电机转子电压电流情况,已配置液体,客户收到货后即可安装使用。

4.注意:

1),如果运行器中严重缺液。

第一、不能保证正常起动;第二、严重损坏触头。

因缺液引起的烧坏部件问题不在保修之列。

2),环境温度低于零下5度时要启用防冻液配方。

电机如何拆卸

(1)先拆下电机的外部接线,并做好标记,例如对于异步电动机,应做好与三相电源线对应的标记,对于直流电机,应分别做好并励绕组、电枢绕组等与外部接线对应的标记。

然后将底脚螺钉松开,把电机与传动机械分开。

(2)用图1-1所示的工具来拆卸电机轴上的带轮或联轴器,有时需要先加一些煤油在带轮的电机轴之间的缝隙中,使之渗透润滑,便于拆卸。

有的轴和轮配合较紧的,还需要对轮迅速加热(同时用湿布包住转轴),才能将轮拆下。

(3)对于装有滚动轴承的电机,应先拆下轴承外盖,再松开端盖的紧固螺钉,并在端盖与机座外壳的接缝处做好标记(前后两个端盖的标记不应相同),将卸下的紧固端盖的螺钉拧入电机端盖上专门设置的两个螺孔中,将端盖顶出。

没有这种螺孔的电机,则只能用錾子(又叫扁铲)和铁锤敲打端盖与机座的接缝处,把端盖从机座上卸下来。

如端盖较重,应用起重设备吊住端盖,逐步卸下。

(4)拆卸带有电刷的电机时,应将电刷自刷握中取出,对去直流电机,还要将电刷中性线的位置做上标记。

(5)抽出转子时,必须注意不要碰伤定子线圈,转子重量不大的,可以用手抽出;重量较大的,就应该用起重设备来吊出,超作步骤见图1-4所示。

先将转子轴两端套以起重用钢丝绳用起重设备吊住转子(图1-2a),慢慢移出,注意防止碰坏线圈。

再在轴的一端套上一根钢管,为了不使钢管刮伤轴颈,可在钢管内衬一层厚纸板(见图1-2b)继续将转子逐步移出,待转子的重心已移到定子外面时,在转子轴端下垫一支架,将钢丝绳套在转子中间(见图1-2c),即可将转子全部抽出。

(6)拆卸滚动轴承的工具见图1-3。

拆卸滑动轴承的正确方法见图1-4。

不正确的拆卸方法

电动机的日常应用维护

(1)电动机的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对减少和避免电机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是相当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巡回检查和及

时排除任何不正常现象的引发根源.出现事故后认真进行事故分析,采取对策,则是减少事故次数和修理停歇台时提高电机运行效率必不可少的技术工作.电机的日常维护对其正常运行固然非常重要,但运行中的电机往往会遇到许多突发情况,如短路,过载,断相等.为了使电机在出现这些情况的条件下不至于被损坏,必须采取一些运行保护措施保持电机清洁.电机内部不允许进入水珠,油污,灰尘等,并定期清除电机内外的灰尘.

注意负载电流不要超过额定值.

注意检查轴承发热,漏油等情况,尤其要按规定加油.

电机的温升不能超过额定值.

(2)异步电机过负荷原因

异步电机过负荷原因大致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①由所拖动的机械设备造成。

如排灌机械水路阻塞,机轴不同心等,造成电机负荷过大,甚至堵转。

②由于电机本身工作条件低劣而造成的。

如通风不良,周围环境温度过高,电机机械部分故障等原因引起的电机过热,绝缘水平降低.甚至短路。

③由于供电电网质量不佳,如电压过低、三相不平衡等原因造成的电机电流增加等。

(3)正确选用电动机的基本原则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启动、制动、调速及其它控制性能应满足机械特性和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电动机工作过程中对电源供电质量的影响(如电压波动、谢波干扰等),应在容许的范围内;

按预定的工作制、冷却方法基辅在情况所确定的电动机功率,电动机的温升应在限定的范围内;

根据环境条件、运行条件、安装方式、传动方式,选定电动机的结构、安装、防护形式,保证电动机可靠工作;

综合考虑一次投资几运行费用,整个驱动系统经济、节能、合理、可靠和安全。

(4)电动机的基本技术要求

电动机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

额定值;工作制与定额;运行条件;绝缘等级与温升;介电性能;外壳防护等级;冷却方法;结构及安装形式;线端标志和旋转方向;外形和安装尺寸及其公差;噪声与震动限值;电气性能;工作期限或可靠性;表观质量;电机的安全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