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2205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81.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考点14 酸碱盐和氧化物 5酸碱盐的化.docx

配套K12中考化学试题汇编2我们身边的物质考点14酸碱盐和氧化物5酸碱盐的化

物质之间的反应

(2013苏州)23.下列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B.稀硫酸能用来除铁锈

C.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得白色沉淀

D.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2013苏州)25.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2013娄底)13.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气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2013上海)36.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是

11.(1分)(2013•青岛)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

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

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

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

都含有氢元素

4.(2分)(2013•天津)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氢气

D.

氧气

(2013包头)8.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

A.Ba(OH)2B.FeC.HClD.FeCl3

10.(2分)(2013•巴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是(  )

 

A.

铝和稀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C.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D.

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镁溶液

15.(3分)(2013•岳阳)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

Fe2O3

B.

CO

C.

Ca(OH)2

D.

HCl

(2013上海)43.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

.X+酸====盐+水;2.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X可能是

A.氧化铜B.盐酸C.氢氧化钠D.碳酸钠

9.(2分)(2013•济南)已知粉末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取三等分该粉末,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并振荡,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该固体粉末X是(  )

加入物质

稀盐酸

氯化钙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白色沉淀

固体溶解

 

A.

CaCO3

B.

Na2CO3

C.

Cu(OH)2

D.

Mg

(2013广州)21.(8分)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与铁粉反应:

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③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填编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氯化锌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

【答案】21.(共8分)

⑴吸水性(1分)

⑵①Fe+H2SO4=FeSO4+H2↑(1分)

②Na2CO3+H2SO4===Na2SO4+H2O+CO2↑(1分)

③H2SO4+BaCl2====BaSO4↓+2HCl;(1分)①②(2分)

⑶②③(2分)

(2013包头)14.现有氢氧化铜、硫酸铜、氯化铜三种物质,分别将它们依次加入到A、B、C三种无色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均得到同一种溶质的溶液。

则A是________溶液、B是________溶液、C是________溶液。

(2013湖州)28.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如图)。

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瑞下降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

璃棒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次保持水平.

(2013济宁)13.(4分)某实验小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在做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发现:

⑴将带锈铁钉放入试管后加入稀盐酸,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铁锈消失后又看到

现象。

⑵课后清洗仪器时,一同学发现试管中的黄色溶液变成浅绿色,表明此时的溶液已变为溶液。

这是由于过量的铁继续与黄色溶液的主要成分反应造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4分)(2013•凉山州)阿杰、小花、阿勇三位同学对珍珠贝壳、禽类的蛋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的知识产生了兴趣.他们将吃过的鸡蛋蛋壳带到实验室进行了如下研究:

①将蛋壳洗净、烘干、焙黄并研成粉末,分成两份;②将其中一份装入大试

管中并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产生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检验产生该现象的物质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Ca(OH)2═CaCO3↓+H2O ;

③目前,市售大多数补钙产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三位同学制取的鸡蛋壳粉末与市售补钙产品相比更经济、更绿色环保,可直接服用,服用后与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钙离子,俗称离子钙,易被人体吸收,请写出钙离子的符号 Ca2+ .

(2013南平)16.(8分)根据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铜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性质,完成下列填空。

(1)稀释浓硫酸时,应把缓缓注入盛有的烧杯中。

(2)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

(3)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含钠的化合物是。

(4)任写出一个氢氧化钠溶液与上述物质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3广州)23(5分)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

(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预测反应现象:

【答案】23.(共5分)

⑴Ni(OH)2(1分)

⑵①NiSO4+2NaOH====Ni(OH)2↓+Na2SO4(2分)

②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2分)

(2013镇江)25.(2分)向Fe粉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无气泡产生;继续滴加H2O2溶液,有气泡出现;反应后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1)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013河南)2O.(4分)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右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13北京)32.(6分)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2013北京)30.(7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

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

据实验回答问题:

(1)B中溶液是。

(2)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是,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写出所有可能)。

(2013自贡)51、(5分)某化学小组欲探究盐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下实验。

(1)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出现的试管是______,有沉淀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蓝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2013•南昌)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图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1)实验1的目的是 探究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

(2)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uSO4=Cu(OH)2↓+Na2SO4 ;

(3)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紫色的石蕊试液(或锌粒等) ;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

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② 碱能够和某些盐反应(或碱溶液能够和指示剂反应) ;…

(5)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该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别为5%和10%.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仅限以下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10%盐酸).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两种待测溶液,再分别滴加相同滴数的无色酚酞试液,向溶液中滴加10%的稀盐酸,计算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或用量) 

 红色刚好消失时所滴加稀盐酸的滴数少的 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种为10%的氢

氧化钠溶液.

10.(2013宁夏)(9分)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小华同学在复习有关酸的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一下几点,但并不完

整,请你喝他一起完成。

酸的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举例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②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Mg+H2SO4=MgSO4+H2↑

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④与碱反应

CaCO3+2HCl=CaCl2+CO2↑+H2O

⑵生活中的食醋含有醋酸,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该反应的原理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再举一例食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⑶盐酸、硫酸、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时应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2013雅安)17.(9分)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

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醋酸晶体试管内▲

(1),醋酸溶液试管中镁带表面冒气泡。

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

用玻璃棒蘸硫酸在白纸上写字

(2)(填“浓”或“稀”)硫酸使白纸炭化。

即使是同种酸,由于▲(3)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两试管中均产生▲(4)

不同的酸具

有相似的性质,这是因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5)(填元素符号)。

E试管中产生▲(6),

F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不同的酸根会导致酸的“个性”差异。

因此,可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盐酸和硫酸。

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

请分析上述现象并回答:

Ⅰ.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7)。

Ⅱ.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8)(填化学式)。

【答案】17、(共9分)

(1)无现象或无明显现象(1分);

(2)浓(1分);(3)浓度或溶质

质量分数等合理答案(1分);(4)气泡(1分);(5)H或H+(1分);(6)白色沉淀(1分)

(7)2HCl+Na2CO3=2NaCl+H2O+CO2↑(2分);(8)BaCO3(1分)

(2013永州)29.(10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

Na2CO3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种可能。

(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

(2)(3)的操作,废

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20.(7分)(2013•锦州)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

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也

进行了归纳:

(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CuSO4和H2O,则甲物质可以是 CuO 和 Cu(OH)2 (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Cu(OH)2=CuSO4+2H2O .

(2)A﹣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D为蓝色沉淀,A、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①反应F→B属于 置换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C的化学式是 CuSO4 .

③写出反应

A

E化学方程式 Fe2O3+3CO

2Fe+3CO2 

④答出G的一种用途 做建筑材料 .

(2013重庆A)20.(4分)今年,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H7N9型禽流感。

为了防止禽流感蔓延,人

们将家禽捕杀、掩埋,并在禽舍和掩埋坑中洒上大量熟石灰。

(1)熟石灰属于(填“酸”、“碱”或“盐”)。

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中的硫酸,其化学方程式为。

(2)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30℃时,将1g熟石灰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若不计溶液损失

,得到溶液的质量是g。

将该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填序号)。

A.不变B.增大C.减小

【答案】20.碱Ca(OH)2+H2SO4=CaSO4+2H2O100.15A

(2013江西省)23.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1)实验1的目的是;

(2)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以外,是否

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

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

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②;

……

(5)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该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0%。

请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仅限以下实验用品:

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10%盐酸)。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种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2013重庆A)21.(4分)李兴同学将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浊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李兴又将浊液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

滤液里的溶质只

有HCl;

猜想2:

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H2SO4;

猜想2:

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

【设计验证实验】

操作I:

滤液

验证猜想2

操作II:

滤液

验证猜想3

其中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填序号)。

A.AgNO3溶液B.BaCl2溶液

C.NaHCO3固体D.金属铝

【答案】21.BaCl2+H2SO4=2HCl+BaSO4↓BaCl2ⅠB

(2013沈阳)23.(6分)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

【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号试管: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放热。

2号试管:

a、金属活动性:

镁铜(填“>”或“<”)

b、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3号试管:

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

4号试管:

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盐酸反应形

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

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

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猜想三:

……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

,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

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CuSO4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一:

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

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

步学习。

28.(10分)(2013•迪庆州)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按如图所示顺序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

A、B、C、D、E、F代表对应的溶液).其中E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E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初步判断】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原则,E溶液不可能是 ① (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

NaOH溶液;猜想Ⅱ:

Na2CO3溶液;猜想Ⅲ:

Na2SO4溶液;猜想Ⅳ:

 NaCl 溶液(任写一种).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为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如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结论

猜想Ⅱ正确

【分析与推理】

①完成“实验一”后,李成同学即认为“猜想Ⅰ”正确,张平同学认为“猜想Ⅰ”不一定正确,他的理由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 .

②何刚同学认为只需要完成“实验二”即可得出“猜想Ⅱ”正确的结论,你认为该说法 不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因NaOH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 .

③请写出“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BaCl2=2NaCl+BaCO3↓ .

【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实验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 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观察发现D、E试剂瓶的瓶塞是橡胶塞,使用橡胶塞的原因是 碱性物质易与玻璃中的SiO2发生反应的产物使瓶口与塞子粘合在一起 .

16.(10分)(2013•徐州)合金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已知某合金粉末除含

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明利用如图装置对合金粉末中铁、铜的存在进行探究时,误把氢氧化钠溶液当成稀硫酸加入到锥形瓶中,他惊奇的发现有无色气体放出,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

【提出问题】难道NaOH溶液也能与某些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吗?

【查阅资料】

(1)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铜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I+2NaOH+2H2O═2NaAIO2+3H2↑(NaAlO

溶于水,溶液现无色)

【进行猜想】猜想1:

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铁.

猜想2:

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 铜 .

猜想3:

该合金粉末中除铝外,还

含有铁、铜.

【实验探究】下列实验(见表1)仅供选用的试剂:

20%的硫酸溶液、30%的NaOH溶液.

表1实验记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取一

定量的合金粉末,加过量的 30%的NaOH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备用

粉末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

合金中一定含有 铝 

②取步骤①所得滤渣,加过量 20%的硫酸溶液 ,充分反应

滤渣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

合金中一定含有 铁、铜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反思】

1.一般来说,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等算反应,而铝与酸、碱都

能反应,说明铝具有特殊的性质.铝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 反应.

2.上述实验中用到的稀硫酸由浓硫酸稀释得到,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

把 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 ,并不断搅拌.

3.若小明向合金粉末中加入的是足量的稀硫酸,则最终剩余的固体成分是 铜 .

【拓展与分析】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铝、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和铜丝分别插入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过一会观察现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