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纳培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1250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纳培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纳培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纳培训.docx

《电纳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纳培训.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纳培训.docx

电纳培训

电脑设备几大模块

1.CPU是什么?

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电脑系统的心脏,电脑特别是微型电脑的快速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CPU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过程。

一、CPU的概念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又叫中央处理器,其主要功能是进行运算和逻辑运算,内部结构大概可以分为控制单元、算术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等几个部分。

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可以分为:

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

二、CPU主要的性能指标

主频:

即CPU内部核心工作的时钟频率,单位一般是兆赫兹(MHz)。

这是我们平时无论是使用还是购买计算机都最关心的一个参数,我们通常所说的133、166、450等就是指它。

对于同种类的CPU,主频越高,CPU的速度就越快,整机的性能就越高。

外频和倍频数:

外频即CPU的外部时钟频率。

外频是由电脑主板提供的,CPU的主频与外频的关系是:

CPU主频=外频×倍频数。

内部缓存:

采用速度极快的SRAM制作,用于暂时存储CPU运算时的最近的部分指令和数据,存取速度与CPU主频相同,内部缓存的容量一般以KB为单位。

当它全速工作时,其容量越大,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和结果就越容易尽快进入CPU进行运算,CPU工作时与存取速度较慢的外部缓存和内存间交换数据的次数越少,相对电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

地址总线宽度:

地址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可以访问的物理地址空间,简单地说就是CPU到底能够使用多大容量的内存。

多媒体扩展指令集(MMX)技术:

MMX是Intel公司为增强PentiumCPU在音像、图形和通信应用方面而采取的新技术。

这一技术为CPU增加了全新的57条MMX指令,这些加了MMX指令的CPU比普通CPU在运行含有MMX指令的程序时,处理多媒体的能力上提高了60%左右。

即使不使用MMX指令的程序,也能获得15%左右的性能提升。

微处理器在多方面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在以前却是难以想象的。

六十年代计算机大得可充满整个房间,只有很少的人能使用它们。

六十年代中期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路的小型化得以在一块单一的硅片上实现,为微处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可预见的未来,CPU的处理能力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小型化、集成化永远是发展趋势,同时会形成不同层次的产品,也包括专用处理器。

I/O是什么:

CPU与外部设备、存储器的连接和数据交换都需要通过接口设备来实现,前者被称为I/O接口,而后者则被称为存储器接口。

存储器通常在CPU的同步控制下工作,接口电路比较简单;而I/O设备品种繁多,其相应的接口电路也各不相同,因此,习惯上说到接口只是指I/O接口。

一、I/0接口的概念

1、接口的分类

I/O接口的功能是负责实现CPU通过系统总线把I/O电路和外围设备联系在一起,按照电路和设备的复杂程度,I/O接口的硬件主要分为两大类:

(1)I/O接口芯片

这些芯片大都是集成电路,通过CPU输入不同的命令和参数,并控制相关的I/O电路和简单的外设作相应的操作,常见的接口芯片如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并行接口等。

(2)I/O接口控制卡

有若干个集成电路按一定的逻辑组成为一个部件,或者直接与CPU同在主板上,或是一个插件插在系统总线插槽上。

按照接口的连接对象来分,又可以将他们分为串行接口、并行接口、键盘接口和磁盘接口等。

2、接口的功能

由于计算机的外围设备品种繁多,几乎都采用了机电传动设备,因此,CPU在与I/O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时存在以下问题:

速度不匹配:

I/O设备的工作速度要比CPU慢许多,而且由于种类的不同,他们之间的速度差异也很大,例如硬盘的传输速度就要比打印机快出很多。

时序不匹配:

各个I/O设备都有自己的定时控制电路,以自己的速度传输数据,无法与CPU的时序取得统一。

信息格式不匹配:

不同的I/O设备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格式不同,例如可以分为串行和并行两种;也可以分为二进制格式、ACSII编码和BCD编码等。

信息类型不匹配:

不同I/O设备采用的信号类型不同,有些是数字信号,而有些是模拟信号,因此所采用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基于以上原因,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换必须通过接口来完成,通常接口有以下一些功能:

(1)设置数据的寄存、缓冲逻辑,以适应CPU与外设之间的速度差异,接口通常由一些寄存器或RAM芯片组成,如果芯片足够大还可以实现批量数据的传输;

(2)能够进行信息格式的转换,例如串行和并行的转换;

(3)能够协调CPU和外设两者在信息的类型和电平的差异,如电平转换驱动器、数/模或模/数转换器等;

(4)协调时序差异;

(5)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功能;

(6)设置中断和DMA控制逻辑,以保证在中断和DMA允许的情况下产生中断和DMA请求信号,并在接受到中断和DMA应答之后完成中断处理和DMA传输。

3、接口的控制方式

CPU通过接口对外设进行控制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程序查询方式

这种方式下,CPU通过I/O指令询问指定外设当前的状态,如果外设准备就绪,则进行数据的输入或输出,否则CPU等待,循环查询。

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需要少量的硬件电路即可,缺点是由于CPU的速度远远高于外设,因此通常处于等待状态,工作效率很低

(2)中断处理方式

在这种方式下,CPU不再被动等待,而是可以执行其他程序,一旦外设为数据交换准备就绪,可以向CPU提出服务请求,CPU如果响应该请求,便暂时停止当前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与该请求对应的服务程序,完成后,再继续执行原来被中断的程序。

中断处理方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但为CPU省去了查询外设状态和等待外设就绪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还满足了外设的实时要求。

但需要为每个I/O设备分配一个中断请求号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此外还需要一个中断控制器(I/O接口芯片)管理I/O设备提出的中断请求,例如设置中断屏蔽、中断请求优先级等。

此外,中断处理方式的缺点是每传送一个字符都要进行中断,启动中断控制器,还要保留和恢复现场以便能继续原程序的执行,花费的工作量很大,这样如果需要大量数据交换,系统的性能会很低。

(3)DMA(直接存储器存取)传送方式

DMA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它不是用软件而是采用一个专门的控制器来控制内存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交流,无须CPU介入,大大提高CPU的工作效率。

在进行DMA数据传送之前,DMA控制器会向CPU申请总线控制权,CPU如果允许,则将控制权交出,因此,在数据交换时,总线控制权由DMA控制器掌握,在传输结束后,DMA控制器将总线控制权交还给CPU。

ROM是什么?

RAM是什么?

1,PPC中的ROM:

通常的机器厂家都会说明ROM和RAM的大小,例如64MROM和64M

RAM。

PPC中不存在象PC里的系统重装问题,PPC的操作系统(如WinCE,PPC2002,

2003,2003seetc.)是固化在它的ROM里面的(也就是FlashROM,下同,因为方便升级

改版,例如英文机可以刷成中文机就是改写了FlashROM里的系统)。

PPC用户不必象PC用户

格式化硬盘来重装系统,你只要硬启动你的机器就可以直接达到和PC上格式化硬盘+重装系统的效果,得到PPC出厂时的系统。

可见,操作系统放在ROM里掉电可以保存,安全可靠,随时可以恢复。

PPC的ROM就是用来存放这类数据的。

例如HPiPAQ系列的机器会在ROM里面预留出一定空间(如20M)给用户使用或备份,放在iPAQfilestore里面。

这样如果需要重装时可以把需要保留的数据或程序放到iPAQ里。

注:

PPC上ROM的大小,请到setting中的系统信息里查询(例如iPAQ的HPAssetViewer),否则请向厂家查询。

2,PPC中的RAM:

由于RAM的速度快,所以需要运行的程序包括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都会放在RAM里面以便随时执行操作。

例如,如果你新装一个软件到你的PPC里,这个软件是会被放到PPC的RAM里面以备随时调用。

顺带说一下,PPC的注册表数据和运行程序需要的系统文件也是放在RAM里面,他们是被用来设置应用程序运行时的参数的。

进入PPC->setting->memory你可以看到你的RAM已经被划分位两部分来管理了,一部分是storage,另一部分是program。

Storage就是指用来存放你安装软件的那部分内存。

Program部分自然就是用来加载操作系统和运行软件时使用的内存了。

RAM空间越大,特别是thespaceforprogram,机器的速度就会相应地越快。

ROM一种断电都不会丢失存储在里面的数据的存储器,PPC系统的存放地,也叫FLASHROM、EEPROM等等;常说的“刷机”就是把系统“刷”到“Rom”存储器里

RAM:

相等于PC的RAM(内存);断电后RAM里的数据会消失

ExtendedROM:

是“ROM”存储器的一部份;如:

刷了WM2003/SE系统的696,其ROM为64M,在这64M的存储空间里默认有15M左右是分配给ExtendedROM,ExtendedROM里存储的程序文件会在硬启动后的第一次自动运行,安装各种程序。

正常情况下,此存储空间用户通过资源管理器是不可见的、锁定的,但是可以用某些软件对其进行解锁、通过资源管理器可以看到。

STORAGE:

在不同系统(如:

WM2003、WM5.0)里有不同的定义;

在WM2003/SE里,STORAGE也是“ROM”存储器的一部份,大约是15M左右的空间大小;不过这个存储器在默认情况下是可见、可读写,用户保存在其中的文件在断电后不会丢失。

在WM5.0里,如果有STORAGE,都是RAMDISK来的,何谓RAMDISK?

就是RAM(内存)虚拟出来的存储器,有64M、32M等等的版本。

在WM2003/SE出现的STORAGE在WM5.0已经并进系统了,就是说在WM5.0里,除非文件是放在RAMDISK的STORAGE里,否则都有断电不丢失的特点。

ROM就是:

系统占ROM的空间(32M)+ExtendedROM(15M)+STORAGE(15M)[注:

这里的STORAGE是对于WM2003/SE而言]=62M

ROM不是64M的吗?

为什么只有62M?

因为公布出来的64MROM空间是以1000进制算的,但是机器是以1024进制的:

64000/1024=62.5M,约62M左右,如果在字节位都以1000进制算的话,实际的ROM空间就只有61M左右了,有兴趣的可以算一算。

686这一代的机器的ROM都放了系统文件了,所以是没有STORAGE的存在。

696或后期的机器,而且是WM2003/SE系统的,默认都在ROM里分配一部份存储空间到STORAGE里。

WM5.0,暂时我们696系统上的WM5.0都是测试版,按现在WM5.0的情况,估计把STORAGE并进系统已经是事实了,个人觉得这样的管理方法更方便。

注:

1、WM2003/SE是指WindowsMobile2003和WindowsMobile2003SE

2、WM5.0是指WindowsMobile2005、WindowsMobile5.0

扫描速度指什么?

扫描速度是扫描仪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所谓的扫描速度是指扫描仪从预览开始到图像扫描完成后,光头移动的时间。

但这段时间并不足以准确地衡量扫描的速度,有的时候,把扫描图像送到word文档中所花费的时间,往往比单纯的扫描过程还要长。

而作业任务从打开扫描仪完成预热,到把从原稿放置在扫描平台上开始,到最终完成图像处理的整个过程都计算在内,更全面地体现了扫描仪的速度性能。

扫描速度可分为预扫速度和扫描速度。

对于这两个速度,我们应该倾向于注重预扫速度而不是实际的扫描速度。

这是因为,扫描仪受接口(目前绝大多数扫描仪为USB接口)带宽的影响,通常速度差别并不是很大。

而扫描仪在开始扫描稿件时必须通过预扫的步骤确定稿件在扫描平台上的位置,因此预扫速度反而是很影响实际扫描效率的。

因此在选择扫描仪时,应尽量选择预扫速度快的产品。

扫描速度的表示方式

扫描速度的表示方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用扫描标准A4幅面所用的时间来表示,另一种使用扫描仪完成一行扫描的时间来表示。

扫描的过程

扫描的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当透镜把光线投射在CCD元件上后,CCD就输出模拟信号,然后经过A/D转换形成RGB三路独立的数字信号,并把这三种信号转换成Twain接口标准。

要注意的是,最后转换时需要一个很长计算过程,该过程是制约扫描速度的瓶颈,对该步骤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扫描速度。

制约扫描速度的因素

在商务办公中,速度是取得高效率的保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谁能在速度上获得突破,谁就能在扫描仪市场赢得亲赖。

扫描仪扫描的速度与系统配置、扫描分辨率设置、扫描尺寸、放大倍率等有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扫描黑白、灰度图像,扫描速度为2~100ms/线;扫描彩色图像,扫描速度为5~200ms/线。

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希望扫描仪速度快,但是扫描仪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扫描仪的光源,利用一种色彩分离方法和CCD(电荷耦合器件)或PMT(光电倍增管)来采集被扫描对象的光信息,并将该光信息传输到一个计算机图像文件中去。

扫描仪速度快当然好,但不能影响图像质量。

因此,不是扫描仪的扫描速度越快越好,扫描速度非常高的扫描仪,在扫描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图像信息。

有些扫描仪在低分辨率时扫描速度快,但在高分辨率时扫描速度不一定快。

因此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扫描仪的速度。

指令是什么?

一般计算机的功能把指令划分以下几种类型.

(1)算术运算指令

计算机指令系统一般都设有二进制数加\减\比较和求补等最基本的指令,此外还设置了乘\除法运算指令\浮点运算指令以有十进制动算指令等.

(2)逻辑运算指令

一般计算机都具有与\或\非(求反)\异或(按位加)和测试等逻辑运算指令.

(3)数据传送指令.

这是一种常用的指令,用以实现寄存器与寄存器,寄存器与存储单元以及存储器单元与存储器单元之间的数据传送,对于存储器来说,数据传送包括对数据的读(相当于取数指令)和写(相当于存数指令)操作.

(4)移位操作指令

移位操作指令分为算术移位\逻辑移位和循环移位三种,可以实现对操作数左移或右移一位或若干位.

(5)堆栈及堆栈操作指令.

堆栈是由若干个连续存储单元组成的先进后出(FILO)存储区,第一个送入堆栈中的数据存放在栈底,最后送入堆栈中的数据存放在栈顶.栈底是固定不变的,而栈顶却是随着数据的入栈和出栈在不断变化.

(6)字符串处理指令.

字符串处理指令就是一种非数值处理指令,一般包括字符串传送,字符串转换(把一种编码的字符串转换成另一种编码的字符串),字符串比较,字符串查找(查找字符串中某一子串),字符串匹配,字符串的抽取(提取某一子串)和替换(把某一字符串用另一字符串替换)等.

(7)输入输出(I/O)指令.

计算机本身公是数据处理和管理机构,不能产生原始数把,也不能长期保存数据.所处理的一切原始数据均来自输入设备,所得的处理结果必须通过外总设备输出.

(8)其它指令.

特权指令----具有特殊权限的指令,在多服务用户\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中,特权指令是不可少的.

陷阱与陷阱指令---陷阱实际上是一种意外事故中断,中断的目的不是为请求CPU的正常处理,面是为了通知CPU所出现的故障,并根据故障情况,转入相就的故障处理程序.

转移指令---用来控制程序的执行方向,实现程序的分支.

子程序调用指令---在骗写程序过程中,常常需要编写一些经常使用的\能够独立完成的某一特定功能的程序段,在需要时能随时调用,而不必重复编写,以便节省存储空间和简化程序设计.

2.内存:

什么是内存呢?

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

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

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是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既然内存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呢?

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一个额外设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

具体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一个DRAM的存储单元存储的是0还是1取决于电容是否有电荷,有电荷代表1,无电荷代表0。

但时间一长,代表1的电容会放电,代表0的电容会吸收电荷,这就是数据丢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对电容进行检查,若电量大于满电量的1/2,则认为其代表1,并把电容充满电;若电量小于1/2,则认为其代表0,并把电容放电,藉此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从一有计算机开始,就有内存。

内存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技术改进,从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等,内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

今天,服务器主要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内存呢?

目前,IA架构的服务器普遍使用的是REGISTEREDECCSDRAM,下一期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全新的内存技术及它给服务器带来的独特的技术优势

因为程序的运行都是先要从硬盘调到内存中,所以内存大点儿,机器的性能就越好(类似于肚破大就能多吃点儿)

主板:

一、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有:

  386主板、486主板、奔腾(Pentium,即586)主板、高能奔腾(PentiumPro,即686)主板。

同一级的CPU往往也还有进一步的划分,如奔腾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腾(P55C,MMX要求主板内建双电压),是否支持Cyrix6x86、AMD5k86(都是奔腾级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热性)等区别。

  二、按主板上I/O总线的类型分

  ·ISA(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EISA(Extension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标准体系结构总线.

  ·MCA(MicroChannel)微通道总线.此外,为了解决CPU与高速外设之间传输速度慢的"瓶颈"问题,出现了两种局部总线,它们是:

  ·VESA(VideoElectronicStandards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总线,简称VL总线.

  ·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外围部件互连局部总线,简称PCI总线.486级的主板多采用VL总线,而奔腾主板多采用PCI总线。

目前,继PCI之后又开发了更外围的接口总线,它们是: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

IEEE1394(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标准)俗称"火线(FireWare)"。

  三、按逻辑控制芯片组分

  这些芯片组中集成了对CPU、CACHE、I/0和总线的控制586以上的主板对芯片组的作用尤为重视。

Intel公司出品的用于586主板的芯片组有:

LX早期的用于Pentium60和66MHzCPU的芯片组

  ·NX海王星(Neptune),支持Pentium75MHz以上的CPU,在Intel430FX芯片组推出之前很流行,现在已不多见。

  ·FX在430和440两个系列中均有该芯片组,前者用于Pentium,后者用于PentiumPro。

HXIntel430系列,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商用微机。

VXIntel430系列,在HX基础上针对普通的多媒体应用作了优化和精简。

有被TX取代的趋势。

TXIntel430系列的最新芯片组,专门针对PentiumMMX技术进行了优化。

GX、KXIntel450系列,用于PentiumPro,GX为服务器设计,KX用于工作站和高性能桌面PC。

MXIntel430系列,专门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奔腾级芯片组,参见《Intel430MX芯片组》。

非Intel公司的芯片组有:

VT82C5xx系列VIA公司出品的586芯片组。

  ·SiS系列SiS公司出品,在非Intel芯片组中名气较大。

  ·Opti系列Opti公司出品,采用的主板商较少。

  四、按主板结构分

  ·AT标准尺寸的主板,IBMPC/A机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采用AT结构布局

  ·BabyAT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

很多原装机的一体化主板首先采用此主板结构

  ·ATX&127;改进型的AT主板,对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优化,有更好的散热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专门的ATX机箱使用

  ·一体化(Allinone)主板上集成了声音,显示等多种电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节省空间的优点,但也有维修不便和升级困难的缺点。

在原装品牌机中采用较多

  ·NLXIntel最新的主板结构,最大特点是主板、CPU的升级灵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种CPU就必须更新主板设计此外还有一些上述主板的变形结构,如华硕主板就大量采用了3/4BabyAT尺寸的主板结构。

  五、按功能分

  ·PnP功能带有PnP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统(如Win95)可帮助用户自动配置主机外设,做到"即插即用"

  ·节能(绿色)功能一般在开机时有能源之星(EnergyStar)标志,能在用户不使用主机时自动进入等待和休眠状态,在此期间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无跳线主板这是一种新型的主板,是对PnP主板的进一步改进。

在这种主板上,连CPU的类型、工作电压等都无须用跳线开关,均自动识别,只需用软件略作调整即可。

经过Remark的CPU在这种主板上将无所遁形.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没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节能功能,部分原装品牌机中还可通过主板控制主机电源的通断,进一步做到智能开/关机,这在兼容机主板上还很少见,但肯定是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无跳线主板将是主板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六、其它的主板分类方法:

  ·按主板的结构特点分类还可分为基于CPU的主板、基于适配电路的主板、一体化主板等类型。

基于CPU的一体化的主板是目前较佳的选择。

  ·按印制电路板的工艺分类又可分为双层结构板、四层结构板、六层结构板等;目前以四层结构板的产品为主。

  ·按元件安装及焊接工艺分类又有表面安装焊接工艺板和DIP传统工艺板。

  板的构成

  主板的平面是一块PCB(印刷电路板),一般采用四层板或六层板。

相对而言,为节省成本,低档主板多为四层板:

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而六层板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