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1253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docx

金融衍生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金融衍生产品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130112300110洪月佳

2015-05-04

金融衍生产品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本文将结合金融衍生产品产生原因、主要工具、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并结合两个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分别为西南航空公司套期保值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能盈利;中航油投资失败这两个案例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结合案例对金融衍生品的存在意义,及其实质进行阐述。

一、产生原因

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利率摆动幅度幅度的增大,使债券和股票市场都经历了几段剧烈动荡的时期。

由于经历的动荡与金融不断的发展,金融机构的管理者更加注重管理风险。

在规避风险的利益驱动下,通过金融创新工具来帮助金融机构管理者更好地进行风险控制。

这种工具被称为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已经成为极为有效地风险管理工具。

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并不是一种投机手段,将其作为投机手段那么我们也将看到由于杠杆效应,其需要承担的巨大代价。

稍后我们更加具体的进行分析。

二、主要工具:

远期合约、金融期货、期权、互换。

远期合约:

指交易双方达成在未来(远期)某一时间进行某种金融交易的协议。

金融期货合约:

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期权合约:

指合同的买方支付一定金额的款项后即可获得的一种选择权合同。

证券市场上推出的认股权证,属于看涨期权,认沽权证则属于看跌期权。

互换合同:

互换合同是指合同双方在未来某一期间内交换一系列现金流量的合同。

按合同标的项目不同,互换可以分为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商品互换、权益互换等。

其中,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比较常见。

三、保值而非投机的体现

假定现在为3月份,某农场主6月份有3万斤谷物要收获并出售,同时某粮食公司计划6月份收购3万斤同种谷物,他们都希望3个月后能以今天的价格成交,即双方都不愿冒价格变动风险。

已知:

谷物现价0.275元/斤;期货价格0.32元/斤。

(谷物期货合约每份标准数量为5000斤,最接近6月份的是8月份到期的合约品种。

农场主是未来的卖方,因此作空头套期保值,于是他出售6月份期货合约;

粮食公司是未来的买方,作多头套期保值,它在期货市场上按现行的价格购买了6月份期货。

3个月后谷物成熟。

假设谷物的市场价格下跌

此时:

现货价格为0.2元/斤,8月份到期期货价格下跌到0.245元/斤。

那么,农场主在现货市场收益状况如何?

以当时的现货价格出售3万斤,由于价格下跌,损失30000☓(0.275-0.20)=2250元。

农场主在期货市场收益状况又如何?

获得30000☓(0.32-0.245)=2250元,恰好弥补现货损失。

由于期货价格下跌到0.245元,所以他只要买入6份8月份到期的期货就可以对冲掉空头头寸。

结果:

农场主出售3万斤谷物实际得到30000☓0.2+2250=8250元,即通过套期保值,他成功地确保谷物价格为0.275元/斤。

相反,对粮食公司来说:

在现货市场收益如何?

在6月份以0.2元价格买到3万斤谷物,比预期准备付出的0.275元/斤少30000☓(0.275-0.20)=2250元,即在现货市场上获得2250元收益。

在期货市场收益又如何?

在期市中只得以0.245元价格对冲手中的6月份期货多头合约,损失6☓5000☓(0.32-0.245)=2250元,结果:

粮食公司实际上也用8250元买到了谷物,成功确保了每斤0.275元的价格。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简单的看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达到保值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期货合约使得交易双方在本次交易中到达了双赢的结果。

四、西南航空公司套期保值案例

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是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唯一一家自1973年以来每年都盈利的航空公司,且利润净增长率最高。

公司2007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为6.45亿美元,相比2006年增长了29.26%。

这在其他航空公司纷纷亏损的情况下显得非常了不起,那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又是如何取得这一骄人成绩的呢?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税前收益

631

417

483

554

779

790

1058

套保收益

80

45

171

455

892

634

686

套保收益占比

12.68%

10.79%

35.40%

82.13%

114.51%

80.25%

64.84%

净利润

511

241

442

313

484

499

645

我们根据西南航空公司公开的年度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其套保收益占其收益的绝大多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2006年,如果没有进行套期保值,那么西南航空公司将赤字。

但由于其很好的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很好地规避了,由于国际油价上涨的导致运营成本上涨的这一风险。

我们首先来看2000年至2011年的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上图显示来看,2000年开始原油价格呈现一种不断上升的趋势,这无疑会上涨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尤其在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原油价格更是到达了140美元。

因此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来控制风险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在分析西南航空公司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而不是一种投机工具。

经常会有一些公司在套期保值过程中由于获得了不少收益并预期价格会发生转变时过早地平掉了手上的部位,虽然有时会获得更多的收益,但一旦价格没有按预期方向运行,则将遭受巨大亏损,而且这也违背了当初进行套期保值的初衷。

但西南航空公司能够以坚持长期保值合同与短期工具相结合的方式,以控制原油成本为出发点,进行套期保值。

由此我们也能感受到该企业的内部监管制度的完善,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充分性的认识。

了解其跨期性、杠杆性、联动性与高风险性。

我们再来看一个失败的案例

五、中航油事件

2003年下半年,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开始进入石油期权交易市场,从事石油期权交易。

陈久霖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格理银行等在衍生品市场外市场签订期权合约,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2003年底,新加坡公司的仓位是空头200万桶,因为石油价格的短暂下跌,公司有所盈利。

 

然而,进入2004年之后,石油价格就一路上涨,新加坡公司逐渐由盈利变为亏损。

到3月28日,新加坡公司已经出现580万美元账面亏损。

为了掩盖账面亏损,陈久霖决定对合约进行展期,致使交易仓位放大。

至6月,公司因期权交易导致的账面亏损已扩大至3500万美元。

 

此时,受赌徒心理的影响,陈久霖不仅没有止损,反而将期权合约展期至2005年及2006年,并且在新价位继续卖空。

到2004年10月,中航油持有的期权总交易量已达到5200万桶之巨,超过公司每年实际进口量的3倍以上,公司账面亏损已达1.8亿美元,公司现金全部消耗殆尽。

 

10月10日以后,石油价格不但没有下调,反而继续一路走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陈久霖不得不向母公司中航油集团写报告请求援助。

在接到新加坡公司的求助请求之后,中航油集团不仅没有责令新加坡公司迅速斩仓,反而决定对其实施救助。

10月20日,中航油集团以私募方式卖出手中所持15%的股份,获资1.08亿美元,立即交给新加坡公司补仓。

此举愈发使新加坡公司泥潭深陷。

2004年10月26日和28日,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约的保证金而强行平仓,从而蒙受1.32亿美元实际亏损。

接着,11月8日到25日,公司的期权合约继续遭逼仓,截至25日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

2004年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新加坡公司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中航油事件至此告一段落。

我们可以看到在本次事件中。

总裁权力实在是过大,而且以一种赌徒的心态赌国际原油下跌从而在其中获得高利润。

而且完全没有考虑到杠杆的反向作用。

造成本此套期保值的失败原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就是,中航油新加坡公司的此次期权合同不是为了保值,而是一种投机。

认为油价会下滑,因此卖出看涨期权,本身期权合同相对于期货与远期合同的风险就是高很多。

而且其在油价上涨时还卖出看涨期权,这显然是不符合套期保值的理论依据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航油在赌,油价下跌,而且甚至是十分自信的认为油价会下跌,我们从上例中可以看到国际油价在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阶段,所以其管理者认为会下跌,完全没有考虑油价可能上涨的高风险。

卖出看涨期权,那么在原油价格下跌时能获得的是有限的利益,及期权费。

但是一旦原油的价格是上涨,那么其损失是无可估量的。

这也正是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其高杠杆性的特点意味着一旦,分析错方向其损失也将是成倍的。

六、比较两个案例得出的结论

1、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利用金融衍生产品可以有效规避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风险,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进行套期保值使企业经营计划和销售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不用改变计划,从而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

2、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需要加强内部监管

在上述两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个公司的监管力度是不同的。

西南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更加透明化,而中航油公司其内部监管较为凌乱,虽然使用了很好的风险管理系统,但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总裁的权力很大,有直接的决策权。

虽然规定了严格的交易制度,但是由于一个错误的决策错过了110次的斩仓机会,使损失扩大到5.5亿美元,最终导致其公司的倒闭。

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企业内部的监管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每一位员工都将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严格遵守内部制度,才能使一个企业有序地进行下去,不然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都会使一个企业常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3、金融衍生工具是一种风险控制工具,而不是一种投机产品

在创造金融衍生工具以来,世界上发生过许多由于其造成的巨大金融事故,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但是就我自己来看,这种工具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一种十分有效地控制由于价格波动而造成损失的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应该将其的作用发挥于控制风险的作用上,而不是投机上。

投机也许在短期内能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是要知道金融本身就是一个合理分配资金,达到资金的最合理运用。

它本身是一种虚拟经济,不同于实体经济,它无法直接产生生产力。

因此想要利用投机来盈利,注定是失败的。

而且对于整个金融与经济的稳定是不利的。

只有正确地运用这种工具才能真正地将其作用发挥到最淋漓尽致的地步,否则这把双刃剑的刀锋只会刺向自己,而且是更多倍的疼痛。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