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曲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613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曲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经济曲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曲线.docx

《经济曲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曲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曲线.docx

经济曲线

曲线图

1、下图反映的是供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D为需求线,S为供给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两组供求线交点E0和E3为均衡点,E0点对应的价格是P0,E3点对应的价格是P3。

)以下经济现象与图示所能反映的变动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①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下降的状况

②某一时期,房地产市场投资性需求激化了供求矛盾,导致房价上涨

③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出口订单恢复增长,我国沿海出口企业的“用工荒”问题日益凸显

④为促进节能减排,国家采取财政补贴和减税政策鼓励节能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分析:

    D→D1,S→S1,体现了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量增加,而供应量减少,导致供不应求,均衡价格上涨。

①起薪下降不符合图示价格上涨的情况,不能选;④国家采取财政补贴和减税政策,会使得生产成本下降,供应量可能会增加,而价格可能会下降,不符合图示要求。

只有②③还大致与图示一致,虽然它们都不是最准确反映图示变动的,但也只有它们能选了。

故选B。

2、右图反映的是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对均衡点的影响(图中横轴为供求量Q,纵轴为价格P, D为需求线,S为供给线,变动的方向为D—D1,S—S1,两组供求线交点E0和E3为均衡点,E0点对 应的价格是P0,E3点对应的价格是P3)。

以下经济现象与图示所能反映的供给线变动状况大体一致的是:

 ①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不信任过度依赖洋奶粉,导致洋奶粉频频提价   

②汉宜铁路7月1日通车后,该线路的公路客运票价立马打折 

③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养猪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导致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大幅下降   

④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由于产量少,价格远高于其他同类产品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

  做这类经济曲线题,先要读懂图的意思。

从变动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在价格一定(比如P0)的条件下,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了,而供应量却减少了,说明该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会上涨,故E0向E3移动。

  图看懂了,接下来就可以分析选项了:

    ①消费者过度依赖洋奶粉,导致对洋奶粉需求过旺,洋奶粉严重供不应求,导致洋奶粉频频提价,与图表达的意思差不多,可以选。

    ②由于铁路运输与公路客运有替代关系,铁路通车了,意味着公路的需求会减少,不符合图的意思,不能选。

    ③养猪户纷纷扩大养殖规模,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不符合图的意思,故不能选。

   ④阳澄湖大闸蟹由于产量少,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符合曲线的意思,可以选。

  故选A

3、在图6各图的相关描述及指示的比例关系中,你认为在正常条件下,关系表述得正确的个数有_______个。

注:

图中的①为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②为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的指示线

   A.1个       B.2个       C.0个       D.3个 

解析:

答案是C。

    第一个图错在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只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第二个图1和2两条线颠倒了。

    第三个图画错了,就算家庭没收入,人们照样是有消费需求了

    第四个图价值总额与流通中所需货币是正比关系,并不是像图中所示的反比关系。

4、

 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其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

这一变化意味着

① 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② 该商品由生活必需品变为高档耐用品

③ 该商品的替代品需求量可能增加    ④ 该商品由高档耐用品变为生活必需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图1这种商品属于需求弹性比较大的,我们一般称这种商品为高档耐用品;而图2这种属于需求弹性比较小的,我们一般称这种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题目的意思是说某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该商品从原来作为高档耐用品,变成了生活必需品。

这个例子比较多,比如手机早期真的是高档耐用品,后来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便宜,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变成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

    这种变化,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可能增加,所以①要选;②理解错了题目的意思;③也是错的,其替代品比较大的可能是需求减少,而不是增加,④符合,可选。

故选D。

补充对这两图的详细理解:

    该商品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需求曲线出现了图1到图2的变化,对于这个变化,从P1到P2,在同样的的价格下降幅度看,图1的需求数量变化幅度,远大于图2。

    这个说明,对同样的价格变动,图1时的商品需求数量比较敏感,既受到价格影响比较大,而图二时的商品需求数量受价格变动影响较小。

 

由此可以断定:

在图1时,该商品属于高档耐用品,而图2时,该商品属于生活必需品。

 

5、2012年下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回落,10月CPI为1.7%,这会影响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

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回落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回落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种变化的是(    )

解析: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曲线是正方向变动的,故只能在AB中选。

这里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说明”横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为居民收入水平“,别看成了需求曲线。

    而CPI回落,意味着物价整体水平下降,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消费需求量会增加,所以曲线将向右平移。

   故选B

6、上图是某种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的价格波动图,当该商品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说明(  )

①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该商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

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④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这个图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商品从产生到退出市场一般都是这样的,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价值越来越小,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价格从A点运行到B点,正好体现了该商品的价值量越来越小,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

故①④可以选。

    ②不能选,因为这个图只是体现了价值变动的普遍性,而体现不了生产者的特殊性。

如果个别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的平均成本(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算价格到了B点,他照样有机会赚钱的。

    ③无关,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效率无关。

7、面对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厦门等城市投放政府储备肉以稳定价格。

下图对猪肉价格上涨与其需求量的关系(实线d1)以及对厦门等城市投放储备肉这一举措的特征(虚线s2/d2)分析正确的是(D  )

 

解析:

    价格变动与需求量的关系是反方向变动关系,由于猪肉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比较小,而B的d1需求弹性比较大,所以排除。

而猪肉价格变动与猪肉的供给是正方向变动关系,只有D符合。

8、

 解析:

  这题目里面的甲乙丙都太抽象了,要想理清他们的关系,把甲乙丙都代入大家熟悉的东西,如汽车(甲)、火车(乙)和汽油(丙),在一般情况下,火车的需求增加,那么意味着汽车的需求减少,那么就会减少对汽油的需求,汽油就有下降的可能。

所以图示要能反映需求下降对价格的影响,他们是正方向变动关系,又是下降的,所以选D

9、

 

根据右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有:

 

①如果大米的价格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替代品需求量将减少 

②如果汽车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请问选什么好,有的选B,有的选C。

谢谢。

回复:

   应该是选C,价格在M点,说明价格很高,人们就会减少对它的需求,进而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

所以①是错的,入选。

价格在N点价格在低点,人们会增加对它的需求,进而增加对其互补品的消费,故②是错的,也可以选。

 

   至于为什么有的答案选B有的选C,那是因为有些是要求选出正确的,有些是要求选出错误的。

10、下表是2012年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供给量(万件)387     405    426    456 

需求量(万件)534     521    508    486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上表,右图中能正确反映2012年该商品价格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解析:

   从每个季度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来看,一直都是供不应求,说明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断上涨的,这样可以排除AB曲线,因为他们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断下降的。

   但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供不应求的趋势越来越得到缓解,所以不会上涨的太快,越到后面上涨的幅度越小,只有C符合。

而D越到后面的季度上涨的越厉害,不符合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

11、下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

当市场某商品价格处于P1时,该种商品的供求情况是             

A.该商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该商品价格上涨,人们购物需求减少

C.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状况

D.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

解析:

当市场某商品价格处于P1时,需求量对应的是M1,供应量对应的是M2,从图中可以看出,M2明显大于M1,说明供过于求。

故选D。

12、图3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求量(Q轴)随价格(P轴)变化的情况。

其中,曲线D为需求曲线,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曲线交点为E,E点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是P0和Q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P=P0时,该商品供求平衡

②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③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④当Q=Q0时,该商品价格保持稳定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①容易理解,不用讲,②当P>P0时,就像上题中P1的情况,说明供过于求,那就属于买方市场,所以选A。

2013年3月29日补充:

这个答案有问题,当P>P0时,说明价格在高处,对买方是不利的,不能说这时是买方市场,这道题目选C更合适。

这道题目改编的有点过了,以至选项没有设置的那么合理,不过网上的答案都是选A,我觉得会误导。

13、汽油和汽车是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行车需求的商品。

汽油价格的变动不仅会引起汽油需求量的变动,还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能够反映油价上涨对汽车需求量影响的是 

  

  第一次解析:

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在互补商品中,一方价格上涨,其需求就会减少,相应其互补商品需求就会减少,成反比关系。

只有BD是需求曲线的变动,有表示需求量减少的只有D。

第二次解析:

问的是汽油价格上涨后对汽车需求量的影响,D1和D2代表着汽车的需求曲线。

明显,汽油价格上涨,那么对汽车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进而影响到汽车的价格,所谓量价齐跌,所以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而四个选项中只有BD是需求曲线变动,而向左移的只有D。

故选D。

14、下列示意图反映的是通常情况下价格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其中,①②④分别反映的是价格随社会劳动生产率、通货膨胀率、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曲线,③反映的是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曲线。

这些示意图中正确反映价格与相关因素关系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量就会降低,而价值决定价格,那么价格也会降低,成反比关系,①曲线是正确的。

    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物价肯定是上涨的,成正比关系,所以②是错误的。

   随着价格的提高,一般来说它的需求量是降低,成反比,③是对的。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物价不一定会提高,有些反而会降低,他们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④是不科学的。

   故选C。

这道题目要看清楚谁随着谁变化,不然容易做错。

15、10.下图为《价格变化与需求变化关系图》。

最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是

 A.A点之前和B点以后 B.A点到B点C.B点到C点 D.C点以后 

解析:

   A点之前,产品价格高,利润最高,能刺激企业转向这个产业。

B点之后,企业盈利难度加大,所生产的产品逐步进入淘汰阶段,迫使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A.A点之前和B点以后

16、 某商品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代替商品需求量增加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这个曲线表示的是价格变化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它们成反比例关系。

    ①是对的,这个一眼能看出来;

    ②就错了,把这曲线的意思理解反了,理解成需求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了,需求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的曲线是正比例的曲线,不是这种反比例的曲线;

    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价格上涨,那么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消费者就会去更多地购买它的替代品,所以会导致其代替品需求量增加,③是对的;

    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那么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应该是增加才对,而不是减少,故④不能选。

故答案选B

17、2011年一季度我国CPI指数的平均数值高达5%。

CPI指数走高表明民众的日常生活支出增加,影响到居民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

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曲线图(横轴X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纵轴Y为居民收入水平,d1为CPI上涨前的消费曲线,d2为CPI上涨后的消费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解析:

    曲线表示的是居民收入水平与消费的关系,由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他们曲线成正方向关系,只有AB两个符合正方向关系。

在居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CPI的走高,会使人们减少消费,所以曲线会往左平移,故选A

18、图 12表示某商品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Q1为变动前曲线,Q2为变动后曲线)。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条件下,以下变化中会导致Q1向Q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     )

 

①人们收入增加             ②人们抵制该商品

③国家对该商品加强调控     ④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

这是广东海珠区2012年的模拟题,答案选B。

我觉得选择①没有问题,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增加了,是会加大对该商品的需求量的。

    但选④就值得商榷了,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那就意味着它的价值量会降低,而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也可能会降低,这样人们就会加大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表面上看,这样分析合情合理。

但它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平行移动”,即价格是不变的前提下,导致Q1向Q2方向平行移动的原因,而④却是以价格下降为依据的,这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

    而②③明显不能选,故这道题目只有①可以选。

    有些老师认为可以把④改为“该商品替代品价格提高”或者是“该商品互补品价格下降”,我觉得这样比较好。

19、曲线题:

图表中(Q:

需求量。

I:

收入)能够正确反映等离子电视、轿车的消费需求量与收入关系的曲线是  

2012-12-1413:

32:

22|  分类:

经济曲线|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人们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不仅受商品的价格变动影响,还受收入水平制约。

图表中(Q:

需求量。

I:

收入)能够正确反映等离子电视、轿车的消费需求量与收入关系的曲线是

  A.C曲线    B.A曲线    C.B曲线   D.说不清

解析:

这道题目争议比较大,主要争议在于BC之间,不少人认为应该选B,但答案是C。

简单分析一下:

    由于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应该就正相关的关系,图中只有A曲线和B曲线是正相关的,排除C曲线。

在A曲线和B曲线中,A曲线代表的意思是“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后,消费需求量会大幅增加”,B曲线表示的意思是“,明显,B曲线比较符合现实情况,故选C。

    可能有些人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说“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消费需求量的增加速度会减缓”,那我举个例子说一下:

比如当一个人月收入超过1亿元之后,他要考虑买的已不是等离子电视、轿车的消费了,而是游艇或私人飞机等奢侈品的消费了,对等离子电视、轿车的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就会减缓。

20、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媒体用“北京镑”一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

其实,这只是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的一个缩影。

不少经济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出台减税政策,将数额巨大的海外奢侈品消费拉回国内。

下列图示(D1表示减税前,D2表示减税后)能够准确表达这一思路的是(   )

解析:

居民收入

0

A1

A2

A3

A4

居民消费需求量

图1

减税后,商品的价格就下降,需求增加了,符合的只有B。

A价格反而升高了,不符合;而CD价格不变,也不符合。

21、2.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

在图1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

A.A1曲线B.A2曲线

C.A3曲线D.A4曲线

22、经济活动应该自觉地遵循和利用价值规律。

分析下图,下列属于生产者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的是(  )

①跟着价格走,A处扩大生产规模,B处缩小生产规模 

②无论A处还是B处,均需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③在B处停止该商品的生产,转产其他产品 

④在B处更要降低成本,维持生存,以便在价格上升时占据主动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C 本题考查有关价值规律的知识。

价格上升,生产扩大;价格下跌,生产缩小甚至转业停产,此图只是表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故无法判断在A或B处应如何调整生产规模,但无论是在A或者B处都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获利,因此②正确,①③均错误。

在B处价格低于价值,那么要想生存,就更要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为价格的再次降低赢得空间,故④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