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12773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docx

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

2006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6)

加快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就业

是实现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摘要:

三峡库区是我市劳动力资源丰富、贫困人口占比较大的典型区域,也是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较差、人地矛盾突出的欠发达地区,更是我市县内移民安置的聚集地。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后靠移民安稳致富和农村居民增收,有利于通过减少农民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有利于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书记汪洋同志今年4月3日在忠县调研时关于“劳务经济是库区重要的资源型产业,是库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是改变库区农村面貌的重要途径。

库区一定要努力做到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比别人深,输出劳动力的机制比别人活,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比别人好,农民的技能比别人优,从事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干部比别人强,相关的经费比别人多,努力在输出劳动力上占得先机”的重要指示,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并最终实现减少库区农民的目标,本文以库区的一个农业大县、移民重县——忠县为例,在总结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和变化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建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济社会发展途径

一、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和成效

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和移民重县。

截止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96.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2.5万人,农村劳动力45.6万人。

人均常用耕地0.86亩,其中农村移民人均耕地0.67亩,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少0.44亩、0.53亩;人均GDP5875元,分别是全国、全市平均水平的42%、53.5%。

如按劳动力人均耕种5亩地计算,农村富余劳动力近30万人,如果按人均10亩耕地计算,农村富余劳动力近40万人。

忠县具有明显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产业空虚,安置容量小,农村富余劳动力多”等特点,城乡居民特别是移民就业压力大。

调查表明:

在县内安置的17065名农村移民中,有劳动力9386人,目前已转移5112人,占54.5%。

为切实解决移民就业和生计问题,县委、县政府在发展支柱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把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作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围绕实现“双增”(增加就业岗位、增大安置容量)和“两突破”(政策上有突破、推动与吸纳机制上有突破),狠抓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劳务基地建设和全程服务“三项工作”,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2%。

其中,就地转移3.7万人,跨地区输出19.8万人。

2005年,农民实现劳务收入9.11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12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1%,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括起来,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了“五大转变”、促进了“五个提高”。

(一)五大转变:

一是输出劳动力素质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大力实施了以培训农民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百劳工程”等培训,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得到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逐渐增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员的13.3%和16.2%。

二是输出方式由零星、分散向组织化、规模化转变。

忠县先后建立了马灌职中、县职教中心、县就业培训中心、县农广校等培训基地,与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地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几年来,有计划、有组织、成规模地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1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分散、无序的状况有所改变。

三是就业渠道由单一渠道、小区域向多渠道、全国范围转变。

2002年前,忠县农村劳务主要集中在建筑、餐饮业,现在正逐步向机械制造、电子、家政服务、纺织、保健业等行业转变,从事建筑业、餐饮业人员已降到35%左右;同时,务工区域逐渐扩大,外出务工人员已广泛分布于广东、浙江、山东、福建以及上海、北京等全国二十几个省市。

四是就业的稳定性由“候鸟式”向常年性转变。

外出务工人员中,常年转移的有17.5万人,占74.5%,其中,举家外出的农民工持续增加,约占外出务工人员的30%;半年到一年的占15.3%;三个月到半年的占10.2%。

五是流动形式由单向输出向双向互动转变。

截止2005年底,全县返乡创业人员已达1280多人,领办和创建各类企业近10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00个。

返乡创业企业已成为忠县非公有制经济新的增长点。

这“五大转变”是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变化和主要特征。

(二)促进五个提高:

一是促进农民现金收入提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彻底打破了农民主要依靠传统农业获取收入的局面,直接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劳务现金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

据调查,忠县农民增收主要得益于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净增320.63元,其中务工增收143.12元,占收入增长的44.7%。

二是促进非农就业比重提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拓宽了农民就业门路,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逐年增多。

2005年,三次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为39:

33:

28,从事非农产业人数已超过从事农业生产人数22个百分点。

同时带来了农村劳动力择业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纯农业户明显减少,兼业户大量增加。

三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程度提高。

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后,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大幅度减少,为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条件,一些种田能手和工商业主看好农业,纷纷转包土地,促进了土地有序流转。

截至目前,全县经营土地50亩以上的大户有近1000户,有300多家企业和大户投入农业开发,有力推动了忠县柑橘、畜禽、中药材、蚕桑和优质粮油业等产业的发展。

四是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忠县先后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购房。

目前,忠县城镇人口23.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4.5%。

五是促进农民综合素质提高。

通过外出务工,广大农民既提高了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又接受了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熏陶,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大为增强,成为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全县有近1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后担任村社干部,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这“五个提高”,更新了广大农民的观念,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技能,调整了农村生产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二、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共性问题,比如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完全消除,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仍然存在,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还不能得到有效保护等。

另一方面是忠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承受着资源总量相对较大和职业技能素质相对较低的双重约束,面临着移民对转移就业要求高和贫困农民对转移投入能力弱的双重影响等个性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识上有差距。

从各级党委政府来看,主要是认识的高度不够,特别是移民乡镇的部分党政干部,还仅仅停留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层面上,没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升到“立足当前解决眼前就业压力、着眼长远增大移民安置容量、确保库区长期繁荣稳定”的高度。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从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上去思考和下功夫。

从全社会的认识来看,部分人认为农民进城是与城镇居民争饭吃,一些人士还认为将会对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带来较大压力,甚至主张要控制农村劳动力进城。

从农民工自身来看,部分农民缺乏敢闯敢干的精神,对土地有着深深的眷念,宁愿在家受苦受穷,也不愿到城镇寻求就业和落户,即使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也是采取“候鸟式”的生活和就业方式,担心和害怕真正融入到城市中会失去生存根基。

部分农民对培训转移就业期望值较高,对政府组织培训转移的期望是全部实行免费技能培训,并安排较好的就业岗位。

同时,进城务工劳动力就业整体竞争能力较弱,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也是忠县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政策上有障碍。

主要体现在县级政府缺乏政策调控手段,农民工进城进镇特别是进入全国大中城市的“门槛”过高,输出容易转移难,难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村人口。

随着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的不断深化,各级都出台了鼓励农民进城的系列优惠政策,但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吸纳功效不明显,对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彻底转移的作用不大。

从忠县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工进城后的土地承包、户籍、权益保障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在土地、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核心问题上,一些政策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相关投入因县乡财政困难难以根本解决。

在户籍、权益保障方面,大中城市“门槛”高。

比如户籍问题,取得重庆市主城区户籍要求有大专学历、住房和稳定职业;再比如社会保障问题,现在是市级统筹,县级政府无权也无法出台相关政策。

这些困难和问题大多与现行的政策和体制有关,单靠输出地县级政府难以解决,必须在政策上有所突破,同时,需要建立起“全国一盘棋,外部齐拉动”的吸纳机制。

(三)机制上有缺陷。

一是缺乏对农民工培训的制度约束机制。

尽管各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移民培训等都给予投入和补贴,但自愿参加输出转移前培训的农民仍然很少。

二是缺乏信息服务机制。

目前,劳动力就业信息未能建立信息发布机制和实现全国共享,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致使务工农民信息不灵,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存在盲目性,也增大了务工成本和风险,严重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积极性。

三是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

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抓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的积极性不高,尚未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浓厚氛围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是返乡创业的扶持机制不健全。

有一定积累和投资能力的外出务工农民早已在外地生根,而积累不多、投资能力有限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又急需贷款等扶持,目前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

三、促进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汪洋书记指出:

劳务经济是库区重要的资源型产业,是库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是改变库区农村面貌的重要途径。

库区一定要努力做到对劳动力市场的研究比别人深,输出劳动力的机制比别人活,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比别人好,农民的技能比别人优,从事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干部比别人强,相关的经费比别人多,努力在输出劳动力上占得先机。

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减少库区农民并最终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提出如下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

1、建立统筹协调规范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市政府要建立由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统筹下的部门分工配合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规范主体,形成统一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体系。

库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领导,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负责人保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农村劳务开发工作领导体系。

各乡镇政府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自身的重要职责,在设立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与乡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合署办公,落实1—2名工作人员负责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劳务产业重点村设立1名劳务工作专(兼)职信息员。

2、争取将库区劳务产业纳入国家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按照《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2004年到2009年,国家每年从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中提取5亿元共30亿元,通过贴息和投资补助方式对库区相关产业予以扶持。

库区劳务产业作为重点优势产业,应当纳入国家《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范畴,从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中切块专项资金用于库区劳动力转移工作。

同时,争取将库区劳动力转移纳入国家移民后期扶持范围,从后期扶持基金中列出专项经费用于库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3、突出库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点。

首先,要突出抓好库区移民的转移就业。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4年库区15个区县纯农业安置移民中人均土地未达标(远郊0.8亩、近郊0.5亩)的占52%,兼业安置收入不稳定的占27%;自谋职业安置经营状况差的占44.6%,企业安置收入不稳定的占38%。

因此,在加大移民外迁安置力度的同时,应将促进移民转移就业作为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中之重。

其次,要突出抓好库区失地农民和建卡贫困户的转移就业。

库区移民迁建中出现了大量的占地农民,这部分原靠务农为生的移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务工技能,进入城镇后找不到合适的谋生手段;此外,库区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缺乏产业支撑,建卡贫困户数量较大。

因此,要将库区失地农民和建卡贫困户的转移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第三,要突出抓好库区中高山农民的转移就业。

库区高山和半高山地区土地脊薄、耕地较少,农业生产的总体条件差。

因此,要帮助农民跳出单一的农业生产拓展新的增收致富门路。

(二)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

1、整合培训资源。

建立“四统一”的培训机制,大力促进政府主导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是统一培训计划。

凡属市级财政列支的库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由市政府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和管理,坚持一个“口子”下达培训计划、“一条线”组织实施,以解决农村劳动力重复参训的问题;市“百劳工程、阳光工程”培训指标要向库区重点倾斜。

二是统一补贴标准。

市政府统一制定库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标准,在同一区域内按照一个标准补贴。

三是统一验收办法。

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验收标准,由市政府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牵头协调相关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除国家实施的专项培训外,其他任何部门不再制定行业标准和组织验收。

四是统一技能鉴定减免政策。

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参加政府组织培训且达到国家职业初级技术标准的农民工免收职业技能鉴定评审费,对达到中、高级技术工等次的减半收取职业技能鉴定评审费。

2、提高补贴标准。

针对库区产业空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移民、建卡贫困户多的实际情况,市级财政每年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增量部分重点向库区倾斜,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补助标准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2006年人均补贴超过400元、2008年提高到600元、2010年实现免费培训;建立市级财政库区劳务开发工作经费补贴专项,根据培训转移农民工的数量和质量,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库区各区县(市)及其乡镇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补贴。

库区各级政府也要加大资金配套投入力度,在执行市级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提高补贴标准,鼓励提前实施免费培训。

3、提升培训质量。

着眼于提高农民工就业和创业能力,坚持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深化农民工培训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以“阳光工程”为基准,统一培训大纲、教材和实训标准,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适时调整培训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培训期限等,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推广“校企结合”、“校企联姻”、“订单培训”等模式,推进培训与职业介绍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招标培训的比例,广泛吸引优质培训资源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引导和扶持用工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到库区建立实训基地,大力开展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实际操作能力。

坚持和完善培训公示、第一堂课、培训转移台帐、进度月报、检查验收等制度,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全过程监管。

4、发展职业教育。

合理调整教育结构,积极探索“高中+高职”的教育模式,努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向职业教育并轨。

在库区各区县(市)重点扶持1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纳入财政全额拨款单位。

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扩大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尽可能将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升学的学生吸纳进来,大力开展面向农村、面向用人单位的各类技能型、就业型培训。

积极引导和鼓励以农村劳动力为主的用人单位到库区兴办职业学校,并按外来投资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从用地等方面予以扶持。

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的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库区职业学校兼职,允许兼职兼薪。

(三)进一步抓好转移输出

1、建立健全输出网络。

以市农村劳动力开发工作机构为载体,成立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指挥中心,建立横向到各驻外办事处和培训机构、纵向经区县(市)到乡镇甚至重点村的信息系统和指挥调度系统,着力提高“三大系统”的关联度。

依托市政府驻外办分区域设立重庆市驻外劳务工作站,由市劳务办派遣或聘用工作人员,市级财政负责相关经费;各输出大县可在劳动力输入相对集中的地区单设工作站,市级财政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以各级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为纽带,建立和完善市、区县(市)、乡镇三级互动的信息网络,逐步形成自下而上汇总劳动力资源、自上而下发布用工信息的高效指挥系统。

建立劳务中介机构、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的登记备案及年审制度,强化各级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主体之间的衔接,全面掌握劳动力培训及农民自主转移的信息,逐步形成统一、有序管理的工作格局。

2、拓宽转移输出渠道。

在转移去向上,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开辟本地就业岗位,建立主城区对口吸纳库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协调机制,积极引导库区农村劳动力向主城区、小城镇、乡镇企业和本区域转移;充分运用扶贫、移民对口支援优势,依托广东重庆商会、上海重庆商会等组织,多方拓展就业空间,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市外输出,实现离土离乡。

在组织方式上,要重点采取政府组织、中介机构介绍、职校推荐、驻外企业带动、劳务输出能人带领、驻外机构联络等方式,并引导支持农民工利用“三缘”(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促进输出。

在工作机制上,要大力扶持劳务中介、劳务经济人等发展,研究制定促进季节性短工输出的激励机制,多形式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

3、培育库区劳务品牌。

引导成立库区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协会,由“协会”牵头整合库区现有的品牌劳务,统一注册“三峡劳务”品牌。

市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研究制定“三峡劳务”品牌的培训考核标准,将“三峡劳务”品牌培训延伸各个培训机构,对参训且经考核合格的由市农村劳务开发工作机构免费发给“三峡劳务”品牌证书。

各新闻媒体要加大“三峡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使“三峡劳务”品牌走向市场。

制定高于一般劳务标准的品牌劳务最低工资保障线,在市内各用工单位执行。

分年度开展“三峡劳务十佳农民工”、“三峡劳务十佳返乡创业农民工”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库区农民维护品牌形象、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进一步加快产业培植

1、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有关资料表明,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每转移一个农业劳动力到工业,就可以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

但从库区实际来看,目前工业普遍不够景气,孤立、单一地发展第三产业并不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稳定就业。

因此,除了国家重要资源开发和重要工业项目之外,要着眼库区产业发展方向,在现有工业企业特别是县级工业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造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重点发展低耗能、无污染、有市场前景的工业及绿色食品加工业,以二产业的振兴来带动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不断增强本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稳定就业的问题。

2、狠抓新兴产业培植。

把培育产业作为推进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支撑,立足库区优势,利用市场机制,调动各种资源,壮大民营经济,为库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按照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收入、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充分利用对口支援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特色产业,把农业做优、工业做强、服务业做活。

依托库区资源优势,整体推进库区旅游业发展,以自然生态观光和人文揽胜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和民俗体验为主体,将库区建设成为以新三峡品牌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建立健全库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服务、旅游商品生产经营、旅游休闲娱乐等相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着眼社区服务业发展方向,构建以街道和移民新城为依托、居委会为基本单元的社区服务网络,开发为居民家庭和个人家政服务岗位以及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便民利民岗位,开发物业管理、社区保洁、商品递送、健身娱乐、老年生活照料、社区治安等社会化服务岗位;大力发展咨询、会计审计、法律、广告设计、代理等中介服务业,积极推广企业信息管理、网络商务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促进企业信息化,为有一定学历水平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

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目前库区城镇化率较低,通过城镇化来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潜力大。

向小城镇转移一要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二要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尤其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新型的食品加工业;要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结合;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力发展农村交通、通讯、金融、餐饮、商贸流通,开发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壮大镇域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转移。

(五)进一步优化服务管理

1、更加重视服务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对“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各相关部门对执行“管理办法”的自觉性和社会对“管理办法”的知晓面。

建立农民工权益维护保障系统,设立农民工维权的社会公开电话,创新“受理—交办—反馈(督办)”的工作运行机制,大力改善农民工的务工环境。

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制定库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优惠扶持政策,设立库区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基金,从贷款贴息、税收、土地征用等方面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实体进行扶持,促其发展壮大。

2、突出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根据农民工最紧迫的社会保障需求,坚持分类指导、稳步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

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研究保障基金和待遇可承接转移办法,使农民工在流动就业中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受损害;兼顾农民工工资偏低的实际,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参保积极性。

针对库区移民工程建设、煤炭等高风险作业较多的实际,率先在建筑、矿山领域实行农民工工伤保险。

3、突出解决农民工公共服务问题。

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考虑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和居住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要求,确保农民子女能在输入地就读;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积极探索代理家长制、义务家长制等办法,着力解决好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继续加强农民疾病预防控制、适龄儿童免疫和农民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充分利用闲置的房产资源,在务工农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开办较为规范的“农民工公寓”,尽力解决进城就业农民的居住问题。

将农民工的土地实行自愿流转与农村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工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激励机制。

作者:

周苏华

工作单位:

忠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通讯地址:

忠县忠州镇体育路19号

邮政编码:

404300

联系电话:

54246916

电子信箱:

zsuehua111@

 

主要参考资料:

1、吴敬琏: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

2、《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国办发〔2003〕79号)

3、《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

4、《忠县统计年鉴》(200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