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05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docx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

 

应用心理学ChineseJournalof

2002年第8卷第1期,14-20AppliedPsychology

2002.Vol.8.No.1,14-20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

 

雷 雳1,3 王争艳1 刘红云2 张 雷3

(1.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037;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5;

3.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

 

摘 要 本文比较了父母在亲子沟通上的差异,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探讨了家庭环境系统中各因素的因果关系。

结果表明:

(1)初中生的亲子沟通没有年级差异;初中生在与父亲的沟通内容上、与母亲的沟通时间和态度上存在性别差异。

(2)父母教育水平对亲子沟通的直接影响很小,它主要通过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而对亲子沟通施加影响。

父母与孩子长期形成的亲子关系质量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家庭结构影响父亲与孩子的沟通,而很少影响孩子与母亲的沟通。

(3)家庭功能对亲子沟通也具有影响力。

其中,情感反应既影响父子之间的沟通质量也影响母子之间的沟通,总的家庭功能影响母子之间的沟通质量,而不影响父子之间的沟通。

(4)亲子沟通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

关键词 亲子沟通 家庭系统 心理健康 学校适应

中图分类号:

884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6020(2002)-01-0014-07

 

1 问题的提出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基础和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

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变化,家庭的教育功能也在不断地演化和发展着。

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机构和社会中专门的和特殊的教育设施空前发展的今天,家庭的部分教育功能更是早已被取代。

许多父母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现象1。

但是家庭始终是儿童进行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改善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乃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家庭的教育功能体现在亲子关系中,亲子沟通是这种功能的作用机制。

西方关于父母教养行为(parenting)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亲子关系及沟通在决定儿童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上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父母教养行为及亲子交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儿童的社会性表现2,3。

父母通过训练、教导,尤其是通过榜样示范来塑造儿童的社会技能。

在Melnick和Hinshaw对多动症(ADHD)儿童的研究中,诸如干涉、控制这样的父母教养行为变量对儿童

Ξ

 

本研究得到了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资助。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雷 雳等15

 

的情绪调节能力没有预测作用3。

父母自身的情绪调节会影响他们与子女的交互作用,而且能够预测儿童的社会性表现4,5。

在Boyum对家庭晚餐的观察中,父亲的消极情绪表现,比如愤怒、厌恶及焦虑,与其子女的社会测量地位有关。

儿童会把亲子交互作用中学到的某些消极情绪转移到与同伴的交往中去6。

父母通过外显的训练和内隐的角色示范塑造了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根据Melnick和Hinshaw的研究4,父母自身情绪调节能力的水平与儿童的社会情绪性表现有关。

有多动症的攻击性男孩与有多动症的非攻击性男孩及正常的男孩相比,在情绪调节的总体方面及具体内容上均有差异。

在对结构性游戏活动中亲子交互作用的实验室观察中,Melnick和Hinshaw提出了对父母及孩子的几项情绪调节测量指标。

他们的研究发现,在母亲(而

非父亲)的消极性(比如,消极的声调、否定及恼怒)与孩子总体上的情绪调节之间有较强的显著相关(r=-0.41)4。

在亲子沟通方面,Lefkowitz发现:

离异家庭的儿童同其父母的沟通要比同同伴的沟通更困难;在完整家庭中,青少年的自尊心与同父母的积极沟通呈正相关7;父母与青少年对性问题的沟通严重缺乏等8。

但国内从亲子沟通的角度来探讨家庭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家庭中的亲子沟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的作用机制尚未澄清。

在尚未澄清的诸多问题中,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三方面:

(1)当前家庭中的亲子沟通状况如何;

(2)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及学习成绩的影响;(3)检验处于不同系统的有关亲子沟通的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2.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表法。

其中用到的材料有:

(1)自编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的自我报告,包括学生分别与父亲和母亲的沟通项目各

本研究分别对初中生和父母、老师进行了测查,收回有效问卷406份,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分别为136、134、136份。

2.2 研究方法

7个:

沟通频次、零沟通原因、沟通时间、沟通主动性、沟通内容、沟通场合、沟通态度。

(2)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自评量表,取自

“自我描述问卷”(SDQ)。

(3)Epstein等人在1983年编制的家庭功能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61应用心理学·2002年第8卷第1期

 

量表。

该量表主要依据了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

要实现家庭基本功能,家庭必须完成如下六个方面的任务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

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4)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我们分别使用该量表的教师问卷和父母问卷请教师和家长对儿童在学校和在家的行为进行评定,内容包括一般健康问题和心理行为问题两方面。

其中心理行为问题又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违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第二类为神经症行为,包括经常烦恼、肚子疼和呕吐、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

问卷设计者本人及其他学者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广泛使用的结果均说明,Rutter儿童行为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5)收集被试在最近一学期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以及家庭的结构和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背景资料。

2.3 数据处理

利用SPSS10.0及LISREL8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每周仅有1小时的沟通时间,相比之下,母亲与孩子的沟通时间要明显多于父亲,但仍有

25.4%的母亲每周仅与孩子沟通1小时。

③从

“沟通的主动性”来看,有一半的学生与家长处于双方都主动的沟通状态,父亲与母亲相比,母亲比父亲与孩子的沟通更显得主动一些。

24.4%的学生主动寻求与父亲的沟通。

一旦发生亲子沟通,大部分父母都很认真、很感兴趣地与孩子交谈,但在心不在焉地听的项目上,仍是父亲比母亲更多地表现出了对沟通的不在意。

④在“沟通内容”上,父母与孩子交谈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家庭琐事,父亲比母亲更愿意与孩子谈一些社会上的新闻、重大事件等等。

⑤就“零沟通的原因”看,青少年认为与父母之所以没有沟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没有机会,三是得不到理解。

没机会可能反应了现代生活节奏的紧张和生活对父母和孩子的压力。

而“无话可说”和“得不到理解”可能反映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代沟”,青少年认为与父亲“无话可说”和“得不到理解”占了

48.5%,认为与母亲“无话可说”和“得不到理解”占了41.6%。

我们进一步对样本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发现,父亲和母亲在与孩子沟通的频次、所花费的时间、沟通的主动性、沟通态度以及零沟通的原因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母亲比父亲的沟通频次多,花费时间长、主动性更好、更愿意认真与孩子交谈(见表1)。

表1 初中生与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状况的配对T检验

 

3.1 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分析

Mean

Mean

SDt

我们对初中生与父亲和母亲的沟通频次、

(父亲)

(母亲)

沟通时间、沟通场合及沟通的主动性、沟通内容和沟通原因进行了自我报告式调查,结果发现:

①在“沟通频次”上,初中生与母亲的沟通要比与父亲的沟通频繁,有一半(52.4%)的学生“经常”与母亲沟通,而有将近一半(44.3%)的学生

“有时候”与父亲沟通;而且父亲不在家的情况明显多于母亲,这可能是社会生活环境所决定的。

②从“沟通时间”来看,父亲与青少年的沟通比较少,有将近一半(42.6%)的学生与父亲

沟通频次2.171.631.189.037零沟通原因2.422.511.75-0.822 沟通时间1.932.481.01-10.337沟通主动性2.202.420.87-4.805沟通内容2.582.311.532.700沟通场合3.522.310.92-1.565 

沟通态度1.321.220.732.605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初中生在性别、年级方面的表现,结果发现:

初中三个年级在与父亲和母亲的各项沟通条目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雷 雳等17

 

初二年级在与母亲沟通的主动性上接近显著水平(χ2=4.912,p=0.086),这可能与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的闭锁心理有关。

对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的性别差异的检验发现:

男、女初中生在与父亲沟通的内容上存在性别差异(Z

=-2.077,p<0.05),男同学与父亲有更多的社会新闻、重大事件方面的沟通;在与母亲的沟通时间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与母亲有更多的沟通时间(Z=-2.295,p<

0.05);在母亲与孩子的沟通态度上,母亲与男孩沟通的态度要好于同女孩沟通的态度(Z=

-1.892,p=0.058)。

3.2 初中生亲子沟通的环境系统中各因素的因果关系

本研究利用LISREL8对初中生的亲子沟通所处的环境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模型进行探讨,考虑到模型的简捷性,我们把父亲沟通项目的1、3、4、7和母亲沟通项目的8、10、

11、14分别合成“父亲沟通质量”和“母亲沟通质量”两个变量。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作为外环境因素进入模型,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作为中环境进入模型,父亲的亲子沟通和母

亲的亲子沟通是微观环境(microsystem)中的因素9,也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变量。

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学业成绩和教师评价的健康行为及父母评价的健康行为属于中环境(mesosystem)中的因素,但它们同时又是亲子沟通影响的结果变量。

我们利用因果关系模型来考察环境系统中的因素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和亲子沟通对学生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

这一方法要求研究人员首先建立一个关于研究变量间关系的理论模型。

如果该模型与数据拟合度不好,则可以据以确定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一般地,整体模型的适合性的评价用一些整体适合性的指标,如χ2值,χ2/df值(它是直接检验样本协方差矩阵和估计协方差矩阵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在社会科学背景下的研究一般都涉及较多的变量,χ2/df值小于5就认为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有时候要求其值小于2才是合适的),NFI,RFI,CFI,NNFI(这些指数接近于

1.0时,可以认为整体模型是适合的)及χ2值差异Δχ2。

本研究根据图1的假设模型进行路径分析,其拟合指数的结果见表2。

 

表2 四个模型的适应性指数

模  型χ2dfχ2/dfNFIRFICFIIFINNFIRMR

假设模型319.06654.9090.9850.9450.9880.9880.9880.098模型1373.25943.9710.9830.9580.9870.9870.9870.086模型2520.331792.9070.9780.9610.9860.9860.9860.069模型3351.241252.8100.9840.9680.9900.9790.9900.067

  表2描述了四个模型的测量结果。

在假设模型中包括了所有可能的路径,外环境系统的父母受教育水平与中环境系统的亲子关系、家庭功能和家庭结构之间分别有相互影响。

但该模型与数据拟合度不好(χ2=319.06,χ2/df=4.909)。

在模型1中,排除了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家庭功能和亲子关系的相关以及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和亲子关系的相关,结果发现,模型与数据的拟合度有了改善(两模型的Δχ2=54.19,df=29,p<0.005)。

在模型2中,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把健康行为变量

拆分为教师对学生的健康行为的评价和父母对学生的健康行为的评价两个变量。

该模型的χ2/df=2.907,与模型1的χ2值差异Δχ2=

147.08,df=85,p<0.05。

在模型3中,删除了亲子沟通对教师评价的学生心理健康变量的路径。

结果发现,该模型各项拟合指标都有了改善,且好于其他各模型;该模型的竞争拟合度值(CFI,0.990)最佳,同时,其他拟合度值

(NFI,IFI,RFI,NNFI)均非常好,RMR(基础平均差的残差)仅0.067。

从对四个模型的比较中可见,模型3对数据提供了简洁而充分的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81应用心理学·2002年第8卷第1期

 

说明,是适宜的、可接受的模型(图2)。

它在解释各因素对亲子沟通的影响及亲子沟通质量

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时是有用的。

 

附 家庭功能各项目对亲子沟通质量的标准回归系数

 

家庭总功能问题解决沟 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

父子沟通-0.075-0.0470.0400.012-0.188-0.036-0.174

母子沟通-0.1410.096-0.0040.020-0.106-0.0250.034

  从图2中可以看出,

(1)在外环境的父母教育水平对亲子沟通的直接影响很小,它主要通过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而对亲子沟通施加影响。

(2)父母与孩子长期形成的亲子关系质量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家庭结构影响父亲与孩子的亲子沟通,而很少影响孩子与母亲的沟通,这说明如果是婚姻完整的家庭,父亲与孩子的沟通质量就会很好,但如果是离异家庭,它不影响母子沟通,却影响父子沟通。

(3)家庭功能对亲子沟通也具有影响力,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反应一项主要评定家庭成员对刺激的情感反应的程度。

它既影响父子之间的沟通质量也影响母子之间的沟通,它们对亲子沟通质量的标准回归权重分别为-0.188和

-0.106。

这说明,家庭成员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亲子沟通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如果家庭成员对刺激反应太强烈,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易怒、易发脾气、易冲动等等,都会使成员之间的沟通难以进行;另一方面,如果家

庭成员对刺激的反应太弱,相互之间不愿表露自己的感情,不愿表示对家人的爱意和温存、关心,感情淡漠,成员之间的沟通很难被激发,沟通质量也会很差。

此外,总的家庭功能影响母子之间的沟通质量(-0.141),而不影响父子之间的沟通(-0.075)。

即如果家庭气氛不好,彼此互不信赖,没有共同解决问题的习惯、不安排共同的活动,相互不容忍、不认可,那么母子的沟通质量就会很差,表现为母亲较少主动与孩子沟通,与孩子沟通时间很少,与孩子的沟通缺乏认真和诚意。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也许母亲对调节整个家庭功能起着关键作用,这有待于以后的进一步研究。

(4)亲子沟通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同伴关系、心理健康和学业成绩,这提示我们有必要重视家庭中的亲子沟通,并对父母进行适当的沟通技巧的培训。

对于心理健康的评定,从模型2和模型3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有较大的差异,差异的原因有待

 

©1995-2006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雷 雳等19

 

进一步深入研究。

 

4 讨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生-父母的亲子沟通状况的初步调查发现:

整体来说,父母-青少年之间的沟通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父亲-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尤其缺乏。

只有不到25%的青少年经常与父亲沟通,与父亲沟通每周只有

1小时的青少年占到了42.6%。

在我们的访谈中,有的学生就抱怨说:

“父亲每天都难得见一面,偶尔在吃完早饭准备出门的时候劈头说一句:

‘你怎么不好好学习?

’他马上反驳: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好好学习!

’”这样,在父亲不了解情况,孩子存了满肚子怨气的情况下的沟通如何能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呢!

有的学生说

“真正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过是一个晚上,有时候他们还出去,而且我们做作业紧张,很少和他们交谈。

看上去呆在家里的时间很长,可是真正与父母交流的时间并不多。

”“虽然有时和父母谈谈,希望能给我一点娱乐时间,但他们认为读书是最重要的,我不喜欢这样的教育。

”这一调查结果与类似的调查比较一致,有一项关于“你希望爸爸妈妈为你做些什么”的调查发现1:

“孩子希望父母多了解自己一些,能经常和自己一起聊天”;“父母很少和我在一起,希望能多陪陪我”。

这些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在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家庭的教育功能有逐渐弱化的趋势。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大力提倡良好的亲子沟通。

另外,母子沟通状况要好于父子沟通状况,母亲比父亲的沟通频次多,花费时间长,主动性更好,更愿意认真与孩子交谈。

对亲子沟通的性别、年级、学校之间的差异比较发现:

男、女初中生在与父亲沟通的内容上存在性别差异,男同学与父亲有更多的社会新闻、重大事件方面的沟通;在与母亲的沟通时间方面也存在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与母亲有更多的沟通时间;在母亲与孩子的沟通态度上,母亲与男孩沟通的态度要好于同女孩沟通的态度。

本研究对亲子沟通所处家庭环境系统各因素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发现:

处在外环境(exosystem)的父母教育水平对亲子沟通的直接影响很小,它主要通过对家庭结构的影响而对亲子沟通施加影响。

父母与孩子长期形成的亲子关系质量影响父母与孩子的沟通状况;家庭功能主要反映的是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它对亲子沟通也具有影响力,其中,情感反应对亲子沟通的影响最为显著;家庭结构影响父亲与孩子的亲子沟通,而很少影响孩子与母亲的沟通,即如果是婚姻完整的家庭,父亲与孩子的沟通质量就会很好,但如果是离异家庭,它不影响母子沟通,却影响父子沟通。

这提示我们,如何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长期、有效的亲子关系,如何改善父母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如何帮助母亲在家庭中发挥关键作用是今后父母辅导的主要内容。

我们应该培训父母的各种教育观念和技能,来帮助父母教育孩子。

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

为了形成良好的亲子沟通,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父母必须在保证与子女有足够的沟通时间的基础上,注意和子女之间的正确沟通。

建议可以采用以下相关的策略10:

定时沟通、尊重子女人格、鼓励表达、耐

心倾听、宽容异见、解释规则等。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家长课题组.减负后家长怎么办.

华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