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094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docx

初中实词一词多义

C

1、厝

(1)〈动〉,通“措”,安置,措置

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愚公移山》

2、持

(1)〈动〉拿着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

②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持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核舟记》

③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观潮》

④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

⑤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公输》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江城子密州出猎》D

F

1、负

(1)〈动〉恃,即依恃,凭仗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与朱元思书》

(2)〈动〉背负

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送东阳马生序》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

G

1、故

(1)〈名〉缘故,原因

①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塞翁失马》

②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④楚王问其故。

——《公输》

马无故亡而入胡。

——《塞翁失马》

(2)〈名〉旧的事物,原来的样子。

①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3)〈副〉故意,存心

①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涉世家》

(4)〈连〉因此,所以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山市》

③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⑤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⑥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⑦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序》

⑧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

⑨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唐雎不辱使命》

⑩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

⑾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出师表》

⑿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⒀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⒂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⒃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鱼我所欲也》

⒄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怒触不周山》

(5)〈形〉原来,旧时的

①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故人具鸡黍——《过故人庄》

2、顾

(1)〈动〉回头看,往旁边看。

①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

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狼》

(2)〈动〉观看,瞧

①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山市》

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听其相顾言。

——《观刈麦》

(3)〈动〉访问,拜访

①将军宜枉驾顾之。

——《隆中对》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3、更

(1)〈动〉除旧更新,重新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

(2)〈名〉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①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更深月色半人家。

——《月夜》

(3)〈副〉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表示在所说的范围之外,相当于另外;也

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心亭看雪》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

H

1、好

(1)〈形〉交好,友爱

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隆中对》

②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隆中对》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2)〈形〉美,貌美

①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与朱元思书》

(3)〈动〉喜好,喜爱

①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塞翁失马》

②好读书,不求甚解。

——《五柳先生传》

③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隆中对》

吾梦中好杀人。

——《杨修之死》

(4)(形)善的,良好的

好雨知时节。

——《春夜喜雨》

2、荷

(1)〈动〉背负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妇姑荷箪食。

——《观刈麦》

3、或

(1)〈连〉有的(时)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③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岳阳楼记》

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童趣》

⑤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传》

⑥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2)〈连〉近似、可以或不肯定,近于“也许”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岳阳楼记》

(3)〈代〉有的人

①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伤仲永》

②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山市》

③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

④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⑤或谓惠子曰:

“庄子来,欲代子相。

”——《庄子相梁》

2、回

(1)〈动〉回旋,旋转,回环

①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

②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J

1、际

(1)〈动〉连接

①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观潮》

(2)〈名〉边缘

①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

(3)〈名〉时候

①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2、居

(1)〈动〉居住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2)〈动〉处在,处于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

②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核舟记》

③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3)〈动〉停止,休息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动〉过了,经过

①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

②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

(5)与“然”连用,竟然

①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山市》

3、绝

(1)〈动〉停止

①忽然抚尺一下,众响毕绝。

——《口技》

②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石壕吏》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

⑤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湖心亭看雪》

⑥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

⑦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⑧虽杀臣,不能绝也。

——《公输》

⑨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与朱元思书》

(2)〈副〉极,最,非常

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

②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

③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与朱元思书》

(3)〈形〉距离远的、隔绝难通的

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

(4)副词,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三峡》

地维绝。

——《共工怒触不周山》

4、今

(1)〈名〉现在

①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伤仲永》

②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⑤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

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⑦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

⑧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陈涉世家》

⑨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不辱使命》

⑩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隆中对》

⑾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⑿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⒁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公输》

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⒃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相梁》

⒄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

(2)〈代〉这

①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②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

——《隆中对》

③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水调歌头》

5、疾

(1)〈形〉生病的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大道之行也》

(2)〈形〉快速、急速

①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3)病

必为有窃疾矣。

——《公输》

6、假

(1)〈形〉不是真的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

(2)〈动〉借

①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送东阳马生序》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

K

1、令

(1)〈动〉命令。

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隆中对》

②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世家》

③召令徒属曰——《陈涉世家》

④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

(2)〈动〉使,让

①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陈涉世家》

③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陈涉世家》

(3)〈名〉命令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乃下令。

——《邹忌讽齐王纳谏》

(4)〈名〉县一级的行政长官

①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陈涉世家》

(5)〈连〉假使,假设

①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陈涉世家》

2、屡

(1)〈副〉多次

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N

1、拟

(1)〈动〉比拟

①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童趣》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咏雪》

P

1、平

(1)〈形〉平坦,没有高低凹凸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观潮》

(2)〈动〉平地,平整土地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愚公移山》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愚公移山》

(3)〈形〉平允,公正

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出师表》

(4)人名、地名

①又用篆章一,文曰:

“初平山人”,其色丹。

——《核舟记》

②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隆中对》

Q

1、去

(1)〈动〉离开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②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

③待君久不至,已去。

——《陈太丘与友期》

④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

⑤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⑥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诗》

⑦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诗》

⑧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⑨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⑩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五柳先生传》

⑾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⑿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⒀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岳阳楼记》

⒁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

(2)〈动〉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①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

2、屈

(1)〈动〉弯曲

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

(2)〈动〉委屈,冤屈

①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隆中对》

(3)〈动〉屈就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3、期

(1)〈动〉约会,约定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

③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陈太丘与友期》

(2)〈动〉希望

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

(3)〈名〉期限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

②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

③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陈涉世家》

(4)〈动〉满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R

1、容

(1)〈名〉容貌,神色

①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2)〈动〉允许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观潮》

(3)〈形〉从容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如

(1)〈动〉好像,如同

①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童趣》

②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山市》

③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山市》

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⑤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核舟记》

⑥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桃花源记》

⑦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石壕吏》

⑧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⑨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⑩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观潮》

⑾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隆中对》

⑿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观潮》

⒀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观潮》

⒁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五柳先生传》

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小石潭记》

⒃于是,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满井游记》

⒄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试,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满井游记》

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⒇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伤仲永》

(2)〈连〉如果,假如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

②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3)〈动〉比得上,及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4)〈助〉用于语末,相当于“然”

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五柳先生传》

(5)“如……何”:

“把……怎么样”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愚公移山》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3、若

(1)〈动〉如同,像

①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山市》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③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核舟记》

④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核舟记》

⑤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

⑥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送东阳马生序》

⑦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⑧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满井游记》

⑨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⑩否,非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2)〈动〉比得上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咏雪》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

③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

④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

(3)〈代〉这个,这样

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五柳先生传》

(4)〈代〉你(们)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世家》

(5)〈连〉假如,如果

①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②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隆中对》

③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出师表》

④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出师表》

(6)〈连〉至于,用在句首以引起下文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岳阳楼记》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岳阳楼记》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7)〈名〉样子

①此为何若人?

——《公输》

S

1、孰

(1)〈形〉仔细,周详

①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邹忌讽齐王纳谏》

(2)〈代〉一组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

①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隆中对》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吾孰与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在表示抉择的反问语句中,有比较的意思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

——《孙权劝学》

2、胜

(1)〈动〉战胜,打败

①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醉翁亭记》

②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陈胜世家》

③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动〉胜过,超过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3)〈形〉美妙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4)〈副〉尽,完

①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隆中对》

(5)〈动〉禁得起,承受

①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水调歌头》

②臣不胜受恩感激。

——《出师表》

3、属

(1)〈名〉种类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②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

(2)〈名〉下属,部署

①召令徒属曰——《陈涉世家》

(3)〈动〉继续,连接

①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

(4)〈动〉通“嘱”,托付,委托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5)〈动〉关联

①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