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598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docx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化学3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

B.河水中有许多杂质和有害细菌,加入明矾消毒杀菌后可以直接饮用

C.把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D.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

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稀盐酸与铁屑反应:

Fe+2H+===Fe2++H2↑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H++SO

===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HCO

+OH-===CaCO3↓+H2O

5.已知歧化反应:

3NO2+H2O===2HNO3+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1mol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2NA

D.每生成22.4LNO,有2molNO2被氧化

6.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钠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

7.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8.当铜锌原电池产生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离子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电子由Cu电极流向Zn电极

C.电流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

D.阴离子移向Zn电极,阳离子移向Cu电极

9.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H2O2―→H2O+

O2+Q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0.6mol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11.燃煤烟气脱硫可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

CO、CH4、H2)将SO2在一定条件下还原为单质硫。

已知:

①C(s)+O2(g)===CO2(g) ΔH1=-393.5kJ·mol-1

②CO2(g)+C(s)===2CO(g) ΔH2=+172.5kJ·mol-1

③S(s)+O2(g)===SO2(g) ΔH3=-296.0kJ·mol-1

则反应2CO(g)+SO2(g)===S(s)+2CO2(g)的ΔH为(  )

A.+270kJ·mol-1B.+862kJ·mol-1

C.-270kJ·mol-1D.-862kJ·mol-1

12.对于化学反应3W(g)+2X(g)

4Y(g)+3Z(g),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B.2v(X)=3v(Z)

C.2v(X)=v(Y)D.3v(W)=2v(X)

13.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恒容,充入N2

C.恒容,充入HeD.恒压,充入He

1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c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原来的5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b+c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D.以上判断都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每空2分,共10分)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Δ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

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____kJ·mol-1。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275.6kJ·mol-1

②H2O(l)===H2O(g) ΔH=+44.0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已知:

①P4(白磷,s)+5O2(g)===2P2O5(s)Δ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ΔH2

比较反应中ΔH的大小:

ΔH1  ΔH2(填“>”、“<”或“=”)。

(4)已知:

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

,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57.3kJ(填“>”、“<”或“=”)。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已知1molSO2(g)被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kJ•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1分)。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1分),理由是            。

(2)图中ΔH=  kJ•

(3)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

,则v(O2)=  mol•

、v(SO3)=  mol•

(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

,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ΔH=  kJ•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向炽热铁屑中通入氯化氢生产无水氯化亚铁。

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是      (1分)。

(2)制取无水氯化亚铁的实验中,装置A用来制取      。

尾气的成分是      。

若仍用D装置进行尾气处理,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操作不当,制得的FeCl2会含有少量FeCl3,检验FeCl3常用的试剂是____(1分)。

欲制得纯净的FeCl2,在实验操作中应先            ,再            。

1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4溴苯乙酮酸乙酯(G)是合成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工业上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加热时,Br在NaOH溶液中很难水解。

(1)B→C的反应类型是(1分)

E的结构简式是。

(2)F中含有的官能团除羰基外的名称是;B的名称是。

(3)满足以下条件,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3分)。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水解产物能被氧化成二元羧酸

(4)F经催化加氢的产物H是芳香族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形成六元环酯,试写出由H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3分)。

a.分子式是C10H10O3Br

b.核磁共振氢谱有4种峰

c.1molG催化加氢,需4molH2

d.1molG完全燃烧消耗10.5molO2(产物之一是HBr)

高二年级2018年3月月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研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

B.河水中有许多杂质和有害细菌,加入明矾消毒杀菌后可以直接饮用

C.把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D.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

解析 用菜籽油浸泡花椒制得花椒油的过程为萃取,其为物理变化,A项正确;明矾能净化河水,但不能对河水消毒杀菌,B项错误;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可以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从而延长水果的保鲜期,C项正确;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D项正确。

答案 B

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配制稀硫酸

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解析 A项,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否则由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酸液飞溅伤人,错误;B项,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引起倒吸而使试管炸裂,错误;C项,操作时应先将气体产物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然后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否则在通过饱和食盐水时又引入水蒸气,错误;D项,萃取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正确。

答案 D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解析 A项,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相当于含有1molCH2,则其氢原子数为2NA,正确;B项,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A,错误;C项,铁和过量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故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3NA,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态,故2.24L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则其含有的共价键数不是0.4NA,错误。

答案 A

4.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稀盐酸与铁屑反应:

Fe+2H+===Fe2++H2↑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2++OH-+H++SO

===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

Ca2++HCO

+OH-===CaCO3↓+H2O

5.已知歧化反应:

3NO2+H2O===2HNO3+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1mol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个数为2NA

D.每生成22.4LNO,有2molNO2被氧化

答案 B

6.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

A.②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答案 C

7.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 A

解析 根据a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可确定a为H,由b2-和c+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b和c分别位于第二、三周期,则b、c分别为O和Na,d与b同族,则d为S。

二元化合物H2O、H2S中H均为+1价,而NaH中H为-1价,A项错误;O与其他三种元素可分别形成H2O和H2O2、Na2O和Na2O2、SO2和SO3,B项正确;根据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原子半径:

Na>S>O>H,C项正确;H2S在溶液中部分电离而使溶液呈弱酸性,D项正确。

8.当铜锌原电池产生电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离子移向Zn极,阴离子移向Cu极

B.电子由Cu电极流向Zn电极

C.电流由Zn电极流向Cu电极

D.阴离子移向Zn电极,阳离子移向Cu电极

答案 D

9.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

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

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H2O2―→H2O+

O2+Q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解析 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但是反应的热效应不变,错误;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而且催化剂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因此不存在平衡转化率的提高与否,错误;C.没有注明各物质的状态,错误;D.根据图示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答案 D

10.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C(s)+2O2(g)===2CO2(g) 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

H+(aq)+OH-(aq)===H2O(l) ΔH=-57.3kJ/mol,若将含0.6molH2SO4的稀硫酸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

D.需要加热的反应说明它是吸热反应

解析 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放热反应的反应热为负值,所以则ΔH1<ΔH2,A错误;C(石墨,s)===C(金刚石,s) ΔH>0,即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高,故石墨稳定,B错误;含0.6molH2SO4的稀硫酸中H+物质的量是1.2mol,与含1molNaOH(即OH-是1mol)的稀溶液混合,硫酸过量,但恰好生成1mol的水,故放出的热量等于57.3kJ,C正确;铝热反应需要高温下才能发生,但是它是放热反应,D错误。

答案 C

(利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11.燃煤烟气脱硫可用生物质热解气(主要成分:

CO、CH4、H2)将SO2在一定条件下还原为单质硫。

已知:

①C(s)+O2(g)===CO2(g) ΔH1=-393.5kJ·mol-1

②CO2(g)+C(s)===2CO(g) ΔH2=+172.5kJ·mol-1

③S(s)+O2(g)===SO2(g) ΔH3=-296.0kJ·mol-1

则反应2CO(g)+SO2(g)===S(s)+2CO2(g)的ΔH为(  )

A.+270kJ·mol-1B.+862kJ·mol-1

C.-270kJ·mol-1D.-862kJ·mol-1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③可得,2CO(g)+SO2(g)===S(s)+2CO2(g) ΔH=ΔH1-ΔH2-ΔH3=-393.5kJ·mol-1-172.5kJ·mol-1-(-296.0kJ·mol-1)=-270kJ·mol-1,本题选C。

答案 C

12.对于化学反应3W(g)+2X(g)

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W)=3v(Z)B.2v(X)=3v(Z)

C.2v(X)=v(Y)D.3v(W)=2v(X)

答案 C

13.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恒容,充入N2

C.恒容,充入HeD.恒压,充入He

答案 C

1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

2NH3(g)+CO2(g)。

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解析 该反应是有固体参与的非等体反应,且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压强、密度不变均可作为平衡的标志,该题应特别注意D项,因为该反应为固体的分解反应,所以NH3、CO2的体积分数始终为定值

答案 C

1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c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原来的50%,则(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b+c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D.以上判断都错误

解析 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说明减小压强,平衡没有发生移动,即a=b+c,由于平衡不发生移动,故物质B的质量分数不变,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4个小题,共55分)

16.(每空2分,共10分)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

CH3OH(g) ΔH1

②CO2(g)+3H2(g)

CH3OH(g)+H2O(g) ΔH2

③CO2(g)+H2(g)

CO(g)+H2O(g) ΔH3

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反应①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H—H

C—O

C≡O

H—O

C—H

E/(kJ·mol-1)

436

343

1076

465

413

由此计算ΔH1=____kJ·mol-1;已知ΔH2=-58kJ·mol-1,则ΔH3=____kJ·mol-1。

解析 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可知,ΔH1=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1076kJ·mol-1+2×436kJ·mol-1)-(413kJ·mol-1×3+343kJ·mol-1+465kJ·mol-1)=-99kJ·mol-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由②-①可得:

CO2(g)+H2(g)CO(g)+H2O(g),结合盖斯定律可得:

ΔH3=ΔH2-ΔH1=(-58kJ·mol-1)-(-99kJ·mol-1)=+41kJ·mol-1。

答案 -99 +41

(2)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ΔH=-1275.6kJ·mol-1

②H2O(l)===H2O(g) ΔH=+44.0kJ·mol-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H3OH(l)+

O2(g)===CO2(g)+2H2O(l) ΔH=-725.8kJ·mol-1

(5)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已知:

①P4(白磷,s)+5O2(g)===2P2O5(s)ΔH1

②4P(红磷,s)+5O2(g)===2P2O5(s)ΔH2

比较反应中ΔH的大小:

ΔH1  ΔH2(填“>”、“<”或“=”)。

答案<

(6)已知:

稀溶液中,H+(aq)+OH﹣(aq)===H2O(l)ΔH=﹣57.3kJ•

,则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57.3kJ(填“>”、“<”或“=”)。

答案>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6分)已知1molSO2(g)被氧化为1molSO3(g)的ΔH=﹣99kJ•

,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1分)。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

  (1分),理由是            。

(2)图中ΔH=  kJ•

(3)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

,则v(O2)=  mol•

、v(SO3)=  mol•

(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

,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的ΔH=  kJ•

【答案】

(1)反应物所具有总能量 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无(1分) 降低(1分)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2)-198(3)0.025 0.05 (4)-1185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工业上,向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