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3755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

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

内容

1、口算除法(2课时)

2、笔算除法(8课时)

3、整理与复习(1课时)

单元教学

目标

1、学会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

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估算。

2、在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尝试对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议,懂得尊重客观事实。

单元教学

重难点

重点:

1、探究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2、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并掌握算理。

3、会结合生活实例,解决数学问题。

4、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

1、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的算理。

2、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算理。

3、理解0在商中间的占位作用。

课题

口算除法

(一)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2.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出多种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探究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

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的算理。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容

耕耘手记

一、复习导入

指名学生口答。

50里面有()个十。

900里面有()个百。

把800平均分成4份,每份里面有()个百。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II页情境图,教师介绍:

每沓彩色手工纸有10张,每盒100张。

提问: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引导学生明确:

求每人得到多少张手工纸要用除法解答。

学生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60÷3。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揭示课题:

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口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

口算除法

(一)]

(2)提问:

如何计算60÷3?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对于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示其用小棒摆一摆。

(3)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①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

因此6÷3=2,60÷3=20。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3=2,60÷3=20。

②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60里面有几个十?

”(6个十)

“60÷3可似看成什么?

”(6个十除以3)

“6个十除以3结果是多少?

”(2个十,也就是20)

结合提问和学生的回答,教师在“60÷3”下面进行板书:

60÷3=20

↑↑

6个十2个十

(4)反馈练习:

教师出示60÷2、90÷3。

学生独立口算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用想法②的句式来说。

(5)想一想:

600÷3=?

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指名反馈。

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说清算理:

6个百除以3是2个百,就是200。

(6)教师追问:

6000÷3等于多少?

反馈时,教师应多让几个学生说说算理。

(7)引导学生概括: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的十、百、千。

3.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已是怎样想的。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上下两题的异同,看看能够发现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让学生明确: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或100倍。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1题。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从而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

同时也让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

教师利用易错的题目提醒学生口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2题。

(1)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

“再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每个圆圈多少人?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

把90人围成3个相同的圆圈,也就是把90平均分成3份。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后。

再口算出结果,

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汇报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除法解决了很多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在计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时,可以把整十、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的十、百、千。

五、作业

1、优化设计

1.口算除法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一)

6÷3=2

60÷3=20

↑↑

6个十2个十

600÷3=200

6000÷3=2000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的十、百、千。

课题

口算除法

(二)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会口算一位数除几十几、几百几十和几千几百的除法。

2.通过学习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探究并掌握一位数除几十几、几百几十和几千几百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难点:

弄清一位数除几十几、几百几十和几千几百的口算算理。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容

耕耘手记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练习题:

8000÷2=400÷4=

90÷3=5000÷5=

指名口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教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

口算除法

(二)]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指名口答,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120÷3=

(2)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与上节课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交流后明确:

上节课被除数是整十、整百、整于数,这节课例题中的被除数是几百几十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

(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算法:

①把12沓纸平均分成3个班,每班得4沓,即12÷3=4,120÷3=40;②把120看作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也就是40。

集体交流时,教师可以结合课件演示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4)追问:

1200÷3=?

引导学生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指名口答。

全班反馈时引导学生明确:

把1200看成12个百,12个百除以3是4个百,也就是400。

(5)学生小结算法。

提问:

怎样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

它与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日算方法是否相同?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明确:

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与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相同.都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计算出的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

2、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的情境和问题。

(2)启发学生思考66÷3=?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①60÷3=20,6÷3=2,20+2—22;②通过摆小棒可以直观地看出,把6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2根。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想法①的算理。

教师通过提问和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明确:

66是由6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把66平均分成3份,可以看成把6个十和6个一分别平均分成3份,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6个一除以3是2个一,就是2,20+2=22。

(4)比较例2和例3的异同。

学生比较交流后师小结:

几百几十数或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看成几个十或几个百除以这个数;而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时,可以看成是整十数和几个一分别除以这个数,先计算几个十除以这个数,再计算几个一除以这个数,最后将两个商相加。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

要求学生独立口算,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3、4题。

要求学生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计算,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口算方法,熟练口算技巧。

学生在口算“300÷5,3000÷5”时容易算错,教师要及时进行辨析,让算错的学生说清算理,提高口算的正确率。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时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道算式的异同,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

通过观察、交流,让学生发现:

口算除法时,可以想乘法算除法。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7、8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同桌交流。

(3)指名汇报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三”第9、10题。

组织学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汇报时,师追问:

为什么60÷7的商要写在个位上?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

因为60÷7=8.......4,8表示8个一,所以8要写在个位上。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数时,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口算一位数除几十几时,可以看成是整十数和几个一分别除以这个数,最后把两个商相加。

五、作业

1、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口算除法

(二)

12÷3=466÷3=22

120÷3=4060÷3=20

6÷3=2

20+2=22

课题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及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2.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算理。

3.感受数学的直观、简约美,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及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

难点: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算理。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容

耕耘手记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口算或小组开火车口算。

80÷2=30÷3=120÷2=

500÷5=360÷6=2100÷7=

指名说说360÷6和2100÷7的算理。

2.指名用竖式计算:

8÷2,15÷5,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笔算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15页的植树情境图。

引导观察: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怎样列式?

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列式正确。

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2.教学例1。

(l)口算42÷2时,应该怎样想?

学生可能出现下面的算法:

40÷2=20,2÷2=1,20+1=21。

(2)结合摆小棒理解算理。

请学生拿出小棒分一分,用小棒演示42÷2的过程。

引导学生回答:

先分4捆,再分2根,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个一,2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21。

(3)这道题用竖式可以怎样计算?

你们打算怎样写竖式,自己试试看。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写法。

(4)组织学生针对两种笔算的书写方法进行讨论。

师组织交流后明确:

笔算42÷2应从高位除起。

因为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而4个十除以2商2个十.所以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并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用除数2去乘商的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已经分掉的数,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将个位上的2落下来继续除,2前面十位上的0没意义,可不写,2除以2得1,在商的个位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商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2下面;2减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正好分完。

(5)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笔算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哪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应写在什么位置上,为什么?

引导学生交流后师生共同概括:

笔算除法要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并对齐。

(6)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前3小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掌握竖式的正确书写格式。

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笔算的过程。

3.教学例2:

52÷2。

(1)动手操作。

理解算理。

请同学们想一想:

怎样把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

自己动手分一分。

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

和例1相比,分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

例1中4捆正好分完,例2中5捆分后还剩下1捆。

要把剩下的1捆小棒拆开,与2根合在一起再分。

(2)竖式应该怎么写?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时,让其说说算理。

引导学生回答:

笔算52÷2时还是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被除数最高位是5,表示5个十,5个十除以2,商2个十,所以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下,5减4得l,表示十位上还剩1个十没有分;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与十位上剩下的1个十合在一起组成12,再把l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一,商6,在商的个位上写6,用除数2去乘6,积是12,写在12的下

面,12减1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正好分完。

(3)讨论:

说一说计算例2类型的题目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交流后汇报:

如果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以后还有余数,要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4.小结算法。

师:

说一说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算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哪一位除后有余数,就把余数与被除数的下一位数合起来继续除。

5.教学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1)提问:

平均每班种26棵,2个班种的是不是52棵?

该怎样验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想法:

①再算一遍;②平均每班秭26棵,可以计算下2个班共种多少棵。

(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第②种想法。

教师:

平均每班种26棵,2个班共种多少棵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乘法计算)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全班交流时,要求指名的学生说说在乘法验算的竖式中26、2、52分别表示什么。

(3)归纳小结。

教师:

当没有余数时,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板书:

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16页“做一做后3小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2.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1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互相议一议,查一查。

3.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2题。

先组织学生议一议哪些地方不对,然后要求学生独立把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4.完成教材第19页“练习四”第3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

(2)让学生根据二图上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①一组摆6盆.可以摆几组?

96÷6=16(组):

②一组摆8盆,可以摆几组?

96÷8=12(组)。

(3)教师追问:

计算正确吗?

你是怎样验算的?

(指名学生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呢?

五、作业

1、优化设计

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例1:

42÷2=21例2:

52÷2=26

 

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经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理解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

2.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难点:

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算理和算法。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容

耕耘手记

一、复习导入

1.指名笔算:

56÷4,84÷7,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计算。

2.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应该怎样验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l)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①出示教材第17页例3情境图。

提问:

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信息并列式:

一共有256张照片,用2本这样的相册正好插完,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相片?

算式:

256÷2。

②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板书课题:

一位数除三位数)

(2)教学用竖式计算256÷2。

①师:

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这道题吗?

学生尝试计算,师指名板演。

②师生交流算法,着重引导学生理解1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

师明确:

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1表示1个百,所以要写在商的百位上。

(3)教师:

这样计算正确吗?

请你验算一下。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将验算写在教材第17页的虚线框里。

反馈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4)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前两题,并验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时,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17页“做一做”后两题,提问:

这两小题与前两小题比较,有什么异同?

通过观察、交流,引导学生明确:

都是一位数除三位数,前两题没有余数,后两题有余数。

(2)857÷5=171……2,这个结果算得对吗?

如果还用前两题的方法进行验算行不行?

学生先独立尝试验算,再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并汇报(预设)

1、171×5=855

2、171×5+2=857

(3)师问:

第一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

师组织学生讨论。

(4)师追问:

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

通过集体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

因为857比5个171多2,所以5×171+2.才等于857。

师根据生答总结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

商和除数相乘的积再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

(5)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在验算时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师指名汇报。

师小结:

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一般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上余数。

(6)独立完成教材第17页“做一做”最后一题的验算。

3.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

读题,理解题意,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56÷6。

(2)尝试笔算。

学生进行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交流。

师:

请大家认真观察黑板上的两道竖式,你认为哪一个正确。

为什么?

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围绕以下四点进行讨论:

①256÷6,先用6去除几?

②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该怎么办?

③25个十除以6,商应写在哪个数位上?

④为什么商的十位上是4,余下的“1”表示多少?

根据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第二种竖式的计算过程:

256除以6,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可以把它看成20个十,再与十位上的5个十合并成25个十,25个十除以6,商4个十,所以在商的十位上写4,用除数去乘4个十,积是24个十,写在25的下面,25减24得1,1在十位上,表示还剩下1个十;将1个十与6个一合在一起表示16个一,16除以6商2,表示2个一,所以在商的个位上写2,用除数6去乘2,得12写在16的下面,16减去12得40所以256除以6等于42,余数是4。

(4)验算。

师:

这也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你会验算吗?

学生独立验算,集体订正。

(5)小结。

师:

怎样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百位不够除时又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教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做一做”。

(1)观察各题,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说明理由。

(2)计算、验算并汇报。

(3)讨论:

为什么同样是一位数除三位数,而结果有的是两位数,有的是三位数?

(4)学生交流汇报后,师小结:

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百位上不够商1,就要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看成几个十来计算,商的首位在十位上。

所以商只有两位数。

如果被除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百位上够商1,商则为三位数。

2.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哪些地方不对,最后独立改正错误的地方。

3.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9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相互交流检查,并派代表汇报。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1)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判断商是几位数,关键是比较除数和被除数最高位的大小。

(3)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2.儿歌记忆:

整数除法高位起,除数一位看一位。

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

五、作业

1、优化设计

2.笔算除法

第二课时一位数除三位数

例3:

256÷2=128(张)例4:

256÷6=42(页)……4(张)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除数×商十余数=被除数

课题

练习4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综合判断能力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分析,正确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难点:

熟练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容

耕耘手记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1.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当百位不够商1时,该怎么办?

你能举例说明吗?

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2.引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练习四)

二、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