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3962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管理考研845经验贴.docx

感慨又是,一年春风

前言:

4月的傍晚,坐在窗前,窗外雨声潺潺。

录取结果下来两个多星期了,整理好思绪,写写考研这一路的经历和感触吧,后之览者,或将有感于斯文。

我是山东大学09级管理学院的毕业生,考了两次上交的安泰,第一年考的管科845,没进复试。

第二年考企管845,政英数专,84、66、134、124,总分408分录取。

考研工作权衡什么的,这里就不多说了,看到这篇文章估计你已经决定要考研了。

我是从大一没能去到理想的浙江大学就决定了要考研,大学混了3年成绩一般,仅有一些高数和管理学专业课方面的基础。

从三月份开始报班复习,报了政治和数学的全程班,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吧,这一年的复习浑浑噩噩,没怎么用功,最后运气也差了点,第一年失败告终。

第一年考完就觉得没戏了,所以考完就下定决心要复习了。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了几个调剂,也有不错的,但最后还是决定不去了,我不服,于是,不服再战。

下面就重点跟大家分享我8月到12月5个月的备战过程,几句话说在前面,计划这东西别人的只能是参考,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把握,考研成功或者说计划的制定实施我觉得有三大因素,智力,努力,毅力,毅力是必须的,而智力和努力则是动态平衡,勤能补拙大家也懂,计划方面也是,根据智力和努力情况合理调整,还有,考研需要计划但不要死计划,特别是那些像我一样性格懒惰些的男生,我当时计划几乎都会超时间才完成,这也没什么,动态调整就好~制定紧张的计划的目的是督促自己,但如果计划没完成千万别影响心态~为了清晰条理些,我分科目说说:

一、数学

数学无疑很重要,考的数一,还是挺难的,无论本科基础如何都不能大意。

重难点是高数,线代和概率东西不多,考的也很规范,下功夫明白理顺了就没啥问题了。

高数挺难,大学课本里的难点几乎都要求,考的也很活,尤其证明题,这两年数学的趋势也是逐渐把题目两极化,减少中等难度,增加难题,以便拉开差距,这就牵涉到做题策略了,后面我会再说。

数学整个备考过程中整体的复习规划我觉得比较理想的分下面几个阶段:

1、打牢基础:

考研开始阶段,先做课本,定义定理必须搞明白,多思考为什么这样。

关于教材问题,我觉得都差不多,本科没学过数学的当然用那套经典教材,同济高数,浙大概率,清华线代,本科学过的可以做自己的本科教材,自己熟悉还有笔记,不同的教材框架可能不同,学新教材会多费很多功夫,内容基本都差不多,而且即使有些出入还有全书补充,所以不用担心和纠结。

数学的基础班还是挺不错的,高数课本看完后听听基础班视频或者直接报辅导班。

关于做题,切记不要眼高手低,题目要用笔写出来,从有思路到用最短的时间把答案写出来有一道关乎你是否能拿高分的鸿沟。

条理的写步骤,并把答案算对,比你有思路还难。

一定要从最开始就严格锻炼做题而不是想题的能力。

错题要回去再做,那是你的软肋。

还有做题的时候一定不要习惯性看答案,至少思考两次以上,这个过程对于你串联知识点,发散思维太有好处了。

关于做课本,其实用报班的讲义替代也是可以的,基础再好点直接全书也没问题,而不是那么死。

总之关键是打牢基础,标准有二,整体框架基本清楚,细节的各种定义、定理理解明白。

检验基础可以做王式安的基础过关660题,不过很难,但抠的很细,打基础特别有用。

2、强化能力:

这一阶段做李永乐全书,全书对应着辅导班的强化讲义,做全书的话讲义直接放弃就行。

关于做全书,是数学复习的关键环节,第一遍的基础复习这个时候肯定会忘很多,不用急,都这样,从头开始做,一定不要赶进度,有些点很难,啃几天都很正常,这一遍还要重点再过一遍定义定理。

做全书我当时第一遍做了两个月,做全书的策略可以参考下面这个,第一遍做全书,错题勾下来,第二遍做全书,做笔记!

每章的知识体系,自己觉得的重难点,与前面的章节哪些知识点有联系,错题的多种解法,自己总结的各种tips。

为什么不第一遍做笔记,因为第一遍你的知识体系还很弱,做也没什么用处。

第三遍直接做一遍错题,ok。

做笔记特别慢,因为你首先要思考整个章节的大框架,想清楚了才能下笔,但务必坚持,对你形成知识体系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很有用。

整个耗时大概3到5个月。

关于弹性方面,基础好的或者时间不够的可以一遍就做笔记,省去一遍时间。

3、冲刺阶段:

这阶段说实话我没啥发言权,我因为慢全书弄完就没啥时间了,最后模拟着做做真题,还做了合工大5套卷,那个确实不错。

所以呢我只能结合我同学的复习还有网上看的经验给大家写一点了,真题可以用李永乐那本,模拟着做一遍,然后分章节做一遍,很不错。

真题做完有时间440,超越135都可以做做,反正没坏处,合工大5套题做两年10套。

时间不够真题加合工大就ok。

冲刺阶段遇到模糊的地方再回去翻翻全书强化下,这就差不多了。

最后再强调几点贯穿数学始终的东西,a题目一定要去思考,去做去写,不会就看答案,或者想想有思路了就看答案是大忌,切记切记。

b用什么书这类问题根本不用纠结,一本精足矣。

c做笔记这一环费时间但很有用,有时间的话尽量搞搞。

最最后说说我数学考试时的做题策略,数学也是有做题策略的,就像我一战的数学考得感觉比二战要好,却没二战分高。

第一,别慌,会做的题一定不能出错了,我当时做完每一题都会直接再算一遍,这样看着慢,但是直接检查比你做完一遍时间剩余回头检查更容易发现问题,也更省时间,我们比的是做对了多少而不是做了多少,道理简单却不容易做到。

第二,选择题填空题很难的,就是要投机取巧!

别傻乎乎的在那算,我今年数学选择题有4个都不是严格算出来的,取特殊值、特殊点、特殊函数,充分利用四个选项做排除,实在不会就看8个题的选项分布,肯定四个选项都会有,而且一般是2213,记不清了不一定对,大家自己看看历年真题的选项。

第三、平时练习草稿纸的写法,不然到时候如果回去检查你都找不到哪一题在哪!

第四、不是想考140就别死扣难题,我今年直接放弃了高数证明一大问,最后有时间也没想,而是去检查前面的,最后5分钟居然还真检查做对了一大问,至少多得6分。

二、政治

政治的复习网上也是众说纷纭,其实都有道理,不过每个人适用的不一样。

先说我的,我个人对政治挺感兴趣,加上一战有点基础,看书效率也高,因为时间紧10月份才开始看,明显时间不够用,最后火急火燎的,还好幸运点,辅导班押题押对了挺多,考了84。

大家还是早点开始复习,9月份开始我觉得差不多,要是政治感差的或者不感兴趣的,建议再早点。

现在可以复习累了把政治当消遣看,了解个大概。

先说说各科特点吧,马哲最难,考的特别难,文科的考法,看你的理解够不够深了。

马哲学的时候一定要细抠,点都弄明白。

毛中特和近代史有交叉,近代史偏史实、经验教训意义什么的,是毛中特的引子,毛中特以政治理论的发展为框架,偏理论。

思修法基简单点,花功夫看看背背就没啥问题。

当代最后冲刺时背背就行。

1、基础阶段:

开始早的话大纲没下来,推荐用肖秀荣精讲精练,我教材主看的就是这个,条理清晰,删减也不多。

建议淘宝买视频看看,便宜但讲的都挺有意思。

可以边看精讲精练边听视频,边做肖秀荣1000题(用铅笔,还得再做,错题勾下来),过一遍。

视频马哲推荐徐之明,近代史任燕翔(近代史跟他混绝对没问题),毛中特蒋中挺,思修法基张云天。

当然,这些视频只是引导,听谁的差别不是特别大,主要还看自己用功与否。

关于大纲的问题这里说几句,政治不是想考到90多分可以不看大纲,大纲最全最新,考试也确实有几个小点其他教材上没有,属于大纲上的非重点内容,不过大纲下来晚,厚厚一本,密密麻麻都是字,没条理,看着就头疼,看大纲需要政治感很好很感兴趣那种,不然会看的没头没脑,可以把大纲当做工具书,遇到疑难点教材没有的看看大纲。

就跟练武似的,用大纲属于特别扎实,耗时耗力,但有可能达到大圆满境界,普通人呢则更适合其他教材,删减版的功法,省点功夫,但只能练到8、9成,但考80分政治难道还不行吗?

而且即使用大纲想拿超高分也还需要政治上的天赋和几倍的努力,不划算。

2、强化阶段:

再过一遍教材,做一遍1000题。

强化班视频听不清都行,看自己时间。

第二遍肖秀荣1000题分大块做,而不是一章一章做。

风中劲草我没做过他的题,据说题量大,含量低,也是,学生编的题最多也就抄抄书。

考研真题太活了,市面上没一本教材能跟上那个的灵活度。

所以大家在强化阶段要注意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强化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然后再教材配合风中劲草知识点过一遍,再做遍1000题错题。

3、冲刺阶段:

背风中劲草知识点,还有肖秀荣那本背诵的东西,疑难点还回去翻教材和大纲。

然后背肖秀荣辅导班的讲义,加上做套题,多多益善,必做的有任汝芬和肖秀荣的冲刺几套题,推荐蒋中挺的几套题,其他我就没做了。

什么起航20题田维彬深度预测我浏览过,基本是一个题串一堆知识点,太多了,根本不是押题。

任汝芬肖秀荣的冲刺几套题选择题去年好像都押中了,大题的押题我背的肖秀荣四套和肖秀荣辅导班押题讲义,几乎全中,不过明年就不一定了。

三、英语

我英语一直很差,这次也考的一般,66分。

我就说几点我觉得还不错的东西把。

1、背单词强烈推荐手机上的有道词典,我就是靠这个记得。

红宝书当然得背,不过对于毅力不是特别好的,像我,有道就是我们的救星啊,碰到不会的单词就加入生词本,自动生成复习计划,每天零碎时间,有空就背几个,关键是随时随地的反复,感觉太有用了。

大家可以背两遍红宝书,然后把记得不牢的全弄有道里再反复记。

2、翻译的单项训练特别有用,不光是翻译本身,一本翻译书练下来,对阅读理解和其他项里语境语义的把握也非常有好处。

3、阅读看新东方范猛或者何凯文的视频就行,淘宝都有卖的,很便宜。

何凯文的空间可以看看,每日一句啥的。

4、关于作文,基础好的用张剑的(作文写得太漂亮了,亮点迭出),基础差的用王江涛的(基础一点),看看王江涛的视频,什么都不用想,直接背,背完默写,好句型好短语造句仿写,那些所谓的各种理论都没用,不背成自己的考场上你根本用不好,背个几十篇范文,考场上提笔就会写,而且毫无模板痕迹,亲身体验。

背作文看似最笨,其实大道至简!

5、最后阶段做些模拟题,下午时间模拟考试时间做,这个对于考场上分配时间稳定心态很有用。

6、真题用哪本其实都差不多。

四、专业课

首先说说选哪个专业课的问题。

主要说说845和840之间吧,840的考运筹概率,属理科,近年来越来越难,跪了不少人,需要下很大功夫,适合理工科跨专业的考,还有考管科的以后运筹很重要,也算有些优势。

845考管理学,属文科,易学难精,出题更是没谱,很飘忽,适合文科思维好点的,有一定管理学素养基础或者对管理学很感兴趣的同学考,企管最适合,也没有读研时运筹的劣势。

先说说我自己,我第一年考845,时间紧张,就扫了一遍书几乎裸考,考了114,第二年看了两遍书,背了一遍,考了124,花的时间四门最少,给其他科省了不少时间。

我属于一直对经管很感兴趣,虽然大学学的管理学知识都忘差不多了,但管理学的思维还不错,自己办过社团当过班长算是对管理也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所以说如果适合的话,845省时省力。

后面的建议是基于大家基础一般写的,有天分的就不说了,像上一届有个工作以后考的,就看了两个星期管理学也考了120多。

下面详细讲讲845吧

845几乎一点资料都没有,07年专业课考试改革,真题07年以后就不外放了,07年以前价值不大,当然看看也没坏处。

就一本指定教材和网上几篇帖子。

综合看这两年的真题呢,题型一致,辨析8个一个5分,简答5×8,论述2×15,案例13年两个四问40分,14年一个三问40分。

13年题目天马行空,比如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大学生如何规避创业风险,14年跟课本关联度还大点,但别猜大小年规律什么的,两种情况都准备,两年不算规律。

周三多管理学这本书,跟其他的管理学教材有很大不同,不像那些直接拼凑翻译外国的书,算是本土气息浓厚的一本经典教材了,自成体系,有很多三多教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三多教授算是新中国的第一批管理知识分子,“60岁对一些人来说也许是个人事业的句号,但我只把他当作是一个逗号,学海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三多仍当奋力前进,以无愧于自己崇高的职业,无愧于亲友殷切的厚望和关怀。

”这是三多教授在93年管理学原理成书时第一版序言里的话,老一辈知识分子们不为名利、专研学术以报国为民的信仰和情怀,在这个浮华功利的年代,每每想到都不禁动容,敬佩不已。

三多教授有自己独特的管理哲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要想更深刻的理解三多教授的书,提前看看政治的马哲特别是系统的观点和辩证法,这本书里的条条框框无不有这两点的身影,许多论述都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这两点也是答题的指导思想。

845这门课,易学难精,出题风格一年一变,不像大学的考试,死背就行,只是背下条条框框,如果明年出题课本关联度大还好点,如果像13年那样,在考场上直接就懵了。

所以准备时要两手准备,既有背诵,又有理解和发散。

文科的东西,理解了即使没背住也可现场发挥,就像张无忌当年学武功,招式全忘了,方为大成。

推荐书籍:

周三多五版管理学,配套辅导书,中石化那本845笔记

对于那本书的学习:

第一遍浏览,有个基础印象,第二遍细看,同时做那本配套辅导书,每个知识点都搞明白,知其然,尽可能去思考其所以然,每个知识点都思考与前后知识点的串联,例如领导里的激励理论,是属于行为科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行为科学理论是工业社会时期的古典管理理论在发展到后工业时期遇到管理瓶颈和困境后,对现代管理的在思考,它重视人的因素,研究和把控人的行为规律,为现代管理服务,而为什么现代要更重视人的因素呢?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让你对管理的理解更加深入。

第三遍第四遍细看的同时,学着系统的去看,看完一章或者一大块停下来,想想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自己在草稿纸上列列框架,同时看中石化那本书,那本书就是框架式的笔记,那本书上的习题答案特别多,适合发散着看看。

有时间的可以自己记记笔记,推荐以题目的形式,每一章自己觉得重要的题,还有课后题没有自己想出来的题,记下来。

注意,题目一定要自己尝试去写写,平时多练考试不慌。

案例分析题一定要多练,这个最考验水平也最提高能力。

课外拓展:

有时间拓展一下没坏处,但前提是那本书掌握的可以了,并且拓展时一定是以那本书的框架为主,其他为辅。

管理科学作为一门学科,肯定是百花争艳众说纷纭,指定那本书为教材肯定以那本书的理论为主,不要本末倒置了。

我没看过其他教材和报刊,也没有推荐的,大家可以自己搜搜,中国管理经营报啥的。

案例分析,上交安泰本科教学有一个案例库,大家自己去找找,大家也可以自己搜搜网上的一些案例。

关于考试做题策略和思路:

题量挺大,分配好时间,最好就是按分数分配。

答题的总指导思想就是两个,系统的思想,辩证的思想。

系统的思想是答大题,例如大学生如何规避创业风险?

(可以先啰嗦几句问题里的名字解释,时间不够就不用写,感觉老师给分是看亮点,而不是字数)这属于解决问题类的,解决问题的系统程序就是识别问题,诊断问题,处理问题。

规避风险同理也有三阶段,识别风险,诊断风险(风险类型,风险大小),应对风险(处理风险的策略)。

然后每个阶段大学生都应该具备/增强那些能力对应论述进去,最后总结几句ok。

辩证的思想所有题都可能用上,三多的管理学本身就很多辩证,牵涉到关系关联,就用哲学里的辩证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利也有弊,互为基础条件啥的,学了哲学就明白这个了。

辨析题一个五分,先说对错再分析,我感觉即使对错没写对分析也是能得两分的,不用答太多,几句话就够了,主要用辩证的思想分析,一般观点是片面的。

简答题一个8分,五个,稍微多答点,辩证加系统。

论述题一个15分,2个,别前面答太多这个没时间了,把控好,多答点。

先名词解释,然后说关联,解决问题式的就系统的进行展开。

至于举例子没必要,关键看理论的论述是否合理,举例子浪费时间。

当然如果你理论论述实在没话说了,举个例子充充字数也行。

我是都没有举例子,因为实在时间不够写不完。

案例分析题,40分,可能一体可能两题。

我两年都是到案例分析时间不够了,前面答太多。

40分的案例写的也就和一个论述字数差不多,直接是硬伤。

大家一定控制好时间。

案例分析答题理论联系实际,可以说说相关理论(但没时间这个可以略,我两年考都时间不够都没写,直接上解决方案),关键是分析出案例中的问题,这个考验水平了。

然后说解决措施,你的看法。

重点是分析对问题,解决措施合理。

更具体的答题什么的后期我会以一些题目为例再跟大家多说点。

当然,这些都是基于1314年真题说的,15年会不会变,说不准。

结束语:

经验都只是参考,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努力最重要,越努力越幸运~预祝大家能考个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