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39789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docx

2011年全国自考法理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要实现法律秩序价值,就要做到()

A.确认秩序

B.创设秩序

C.确认秩序和创设秩序的完好结合

D.确保法律正确适用

答案:

C

解析:

实现法律秩序价值,需要注意确认秩序和创设秩序两者的完好结合。

2.人们按照法律的规定实施行为而使法律被遵守、执行或适用,这指的是()

A.法律效果

B.法律效益

C.法律实效

D.法律效力

答案:

C

3.张某(女)在与其丈夫离婚后,一直抚养其未成年女儿王红,张某与王红之间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无体物

答案:

B

4.无权利人以行使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地继续占有他人的财产,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即依法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的制度是()

A.诉讼时效

B.取得时效

C.追溯时效

D.保证时效

答案:

B

5.我国古代法家主张的法治实质上是()

A.专制

B.共和政制

C.德治

D.法律至上

答案:

A

6.诉讼法中关于上诉程序的规定中,有的可以参照一审程序的规定属于()

A.准用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任意性规则

D.权义复合规则

答案:

A

7.对于“法律权利”的含义,自然法学派主张()

A.法律权利是一种法所确认和保护的利益

B.法律权利是一种自由

C.法律权利是一种公正行为的道德品格

D.法律权利是一种要求法保护某种利益的主张,或者提出这种主张的能力或资格

答案:

C

8.法律中的逻辑问题首先表现为()

A.形式逻辑推理方法在法律判断中的运用

B.实质逻辑推理方法在法律判断中的运用

C.辩证逻辑推理方法在法律判断中的运用

D.推理结论的正义性问题的提出

答案:

A

9.中华法系的本质特征和特有的法律文化现象是()

A.礼法结合

B.政教合一

C.重“刑”轻“民”

D.政法合一

答案:

A

10.关于法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如下表述,正确的是()

A.法的状况是政治关系的依据

B.法决定政治的内容

C.政治的外延大于法

D.政治反应法的内容

答案:

C

11.我国民法对个人合伙适用()

A.有限责任原则

B.无限责任原则

C.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混合适用原则

D.过错责任原则

答案:

B

1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可以对下列哪一事项作出规定()

A.国家主权事项

B.民事基本制度

C.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D.诉讼和仲裁制度

答案:

C

13.对间接行为而产生的损害结果当事人应()

A.完全不承担责任

B.必须承担责任

C.有条件的承担责任

D.承担部分责任

答案:

C

14.下列关于法治的民主化的正确表述是()

A.法治的民主化并不要求在法治的各个环节上都坚持民主原则

B.法治的民主化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成果

C.资本主义制度真正实现了彻底的民主化

D.每一种类型的法制都能够实现民主化

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体系的建构性的表现的有()

A.以法的效力逻辑结构来建构

B.以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属性来建构

C.以法的不同功能逻辑来建构

D.以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对应关系来建构

E.以法的不同形式来建构

答案:

A^C^D^

2.法学的产生以法的产生为前提,在促成法学产生的种种条件中,尤为重要的两个条件是()

A.立法的广泛发展

B.专门研究者的出现

C.国家的出现

D.阶级的分化

E.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答案:

A^B^

3.地方性法规的作用主要有()

A.使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大政方针得以有效实施

B.解决中央法律、法规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C.解决暂时不宜由中央解决的问题

D.自主解决应该由地方性法规解决的各种问题

E.是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依据

答案:

A^B^C^D^

4.关于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法理学与部门法学各自独立,互不影响

B.法理学指导各部门法学

C.各部门法学为法理学提供具体材料

D.各部门法是法理学的组成部分

E.法理学属于部门法

答案:

B^C^

5.在我国,需要报请上一级立法机关批准才能生效的立法是()

A.国务院各部委的部门规章

B.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D.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规

E.较大的市的地方政府规章

答案:

B^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法的概念

答案:

是人们对法、法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抽象而产生的范畴,是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的载体。

2.法律关系

答案:

是由法所调整的一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是社会主体在社会生活中依法所形成和实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3.法的形式

答案:

法的形式指法的具体的外部表现形态。

它所指称的,主要是法由何种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具有何种表现形式或效力等级。

法的形式表明法所存在的方式,是一国的法和法律规范的既成产品,是以一定形式存在的已然的法。

4.法的责任

答案:

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5.民主的法制化

答案:

是指通过国家政权,以法的形式,将一定的民主加以总结、确认和固定,使之法律化、制度化,从而获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被成为法理学流派或思潮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

被称为法理学流派或思潮,其基本的条件主要是:

(1)有自成法理学理论学说体系并对法理学的发展或进退发生影响的代表人物;

(2)这些代表人物有较为集中和系统表述其法理学理论学说的代表性著述;

(3)这些人物和作品所阐述的法理学理论学说,在目的上有较为明确的追求或主旨,倡导或追随某种倾向,且自成风格,自成格局,同其他作为体系的法理学理论学说有较为清晰的界限。

2.简述法律全球化对法治发展的影响。

答案:

(1)理念层面。

①法律价值观的转换。

②法律发展观的更新。

③法治理念的转变。

(2)制度层面。

①全球性立法主体的出现。

②各国法律制度的趋同性增强。

3.简述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区别。

答案:

合法行为,即主体的行为在内容和方式上都符合法的要求。

这种行为具有法的效力,是有效行为。

合法行为又有是否旨在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法律关系的区分。

多数情况下,合法行为是以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法律关系为目的的。

在有的情况下,合法行为并非以发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法律关系为目的。

实施这种行为,并不要求主体兼具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不合法行为是指没有法的根据的行为和违犯法的规定的行为。

没有法的根据的行为,属于不受法的保护的行为,也是法律上无效的行为。

违犯法的规定的行为不仅不具有法的效力,是无效行为,而且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常人们所说的不合法行为,更多的是指这种违法的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法律文化的特征。

答案:

(1)传承性和变异性。

法律文化的传承性,是指法律文化形成之后,虽历经社会历史的变迁,仍具有源远流长的特性;法律文化在历史发展中,会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这就是法律文化的变异性。

这说明法律文化既有保守的、惰性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吸收外来文化发展变化的再造性的一面。

(2)民族性和共通性。

法律文化是由特定民族的人们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形成的,因而所有法律文化都必然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然而,任何一种法律文化都应当在本土法律文化民族性的基础上,吸收世界各国法律文化人类性的因素,从而达到法律文化民族性和共通性的统一。

(3)时代性和超越性。

法律文化总是在特定时代条件下产生并且是该时代的真实反映,不同时代的法律文化有着不同的内容,这就是法律文化的时代性;然而,各个时代的法律文化仍然共同具有一些不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内容因素,从而为新旧法律文化之间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4)对抗性和融合性。

法律文化的对抗性,是指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法律文化的价值观念差异很大,以及同一法律文化内部不同群体的法律意识不尽相同,因而会发生一定的冲突和对抗,从而为法律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

而这种冲突与对抗,有可能促使不同种类的法律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出现局部的融合,这就是法律文化的融合性。

2.试述法的渊源价值与良法美制的关系。

答案:

(1)法的渊源的范围是广袤的,不是所有法的渊源都能转化为法,最基本的选择就是:

把法的渊源向法的转化同形成良法美制结合起来,从法的渊源中选择那些具有善良、向上、健康且适合转化为法的要素,予以提炼、整合和改造制作,使其融合于法之中,实现其在形成良法美制方面的价值。

(2)从法的渊源中选择和提炼有关要素以形成法,不能脱离现实的世界,去做徒劳的事情。

另一方面,法在体现现实的同时也应有一定的追求,而不应是对现实的刻板摹写。

(3)法的渊源的价值实现,其效果如何,同法所规定的制度是否属于应当由法调整的事项、是否适合人的行为密不可分。

法是众多社会规范的一种,它的任务是调整基本社会关系和解决基本社会问题,它不可能调整所有社会关系和解决所有社会问题;法又是注重调整人的外在行为的社会规范,法对人的意向也不是全然不顾,然而这种关注也是基于人的意向可能导致某种行为。

从法的渊源中选择和提炼有关原料以形成法,需要注意这两个方面,否则便难以实行。

(4)善于把握不同法的渊源的特质或禀性,把这种特质和禀性同法的特质和禀性加以融合,也是法的渊源价值得以有效实现的一个保障。

法律人的任务,就在于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时空条件出发,把习惯和道德之类的法的渊源中同法有分别的要素加以剔除,把可以同法融通的要素加以选择和提炼并形成法律制度。

(5)法的渊源差不多都有可能被选择和提炼为相关主体所需要的要素,以形成法和法律制度,从而实现其价值。

然而不同法的渊源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合选择和提炼,则往往同历史、时空、社会制度、各有关学派的倡言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发生纠葛。

善于把握这些不同的条件,根据它们的内在规定性,选择和提炼法的渊源以形成良法美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法的渊源的价值。

(6)从各种法的渊源中采集和提炼有关要素以形成法,还需要注意适度。

当我们说从某种渊源中采集和提炼有关要素以形成法时,也意味着它同法的联系的限度。

这个限度就是某个事物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作为法的渊源的界限。

把握这个限度,须注意两点:

一是作为法的渊源的该事物和法这个事物的各自的质的规定性,不能混同这种质的规定性;二是作为法的渊源的该事物和法这个事物各自所存在的时空条件,尤其是所存在的国情环境。

我们的任务应当是把握两者需要和可能融合相洽的空间,使其融合相洽,而不是人为地硬是去做法的渊源和法的捏合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