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6140435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16江苏省高考诗歌鉴赏题讲评.doc

2004-2015江苏省十二年高考诗歌鉴赏题评讲  

【2004高考】  

【诗歌原作】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诗意解说】

去年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白雪还在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

【试题答案】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  

【2005高考】                    

【诗歌原作】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意解说】

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突然,一阵微风吹来惊动了他,于是诗人临窗冥想,盼望故人来到。

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像真的是故人来了。

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沾湿了久无人迹的石阶下蔓生的青苔。

风啊,什么时候能掀帘进屋来,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

【试题答案】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案】颔联:

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颈联:

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滴在阶下青苔上)。

 尾联:

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尘埃)。

⑵“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案】氛围:

清冷、幽静清冷、幽静。

 心情:

 孤单、寂寞     

 ⑶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答案】“为拂绿琴埃” 

【2006高考】  

【诗歌原作】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

妻子生日。

  

【词意解说】

去年的今天自己还曾回到家里,共庆妻子的生日,今年的今天却在天涯与之相望。

整个春天思乡之情萦绕在心头,一天都没有断过,两颊衰鬓已经有些花白。

山水相连,无边无际,水里倒影着晚霞,残阳映照着树林,乌鸦纷纷归巢。

什么时候啊可以回家耕作田园,完工后晚上与儿女团聚,一起细细品茶。

【试题答案】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请略加分析。

  

   【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

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2007高考】  

【诗歌原作】鹧鸪天•送人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词意解说】

  这是一首送人离别之作,但其中颇有世路艰难之感,反映了作者当时已历经仕途挫折,心中深有感慨。

词的大意为:

唱完了《阳关》曲眼泪还流过不止,功名只是小事,姑且把酒言欢。

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

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生之路却是更艰难。

【试题答案】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答案】思想感情:

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

   

(2)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案】这首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世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

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2008高考】  

【诗歌原作】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①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

亦作“二水”。

  

【诗意解说】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座空台,江水仍径自东流不停。

当年华丽的吴王宫殿,如今都已淹没在长满杂草的荒凉幽僻小径之中,晋代的达官显贵们,就算曾经有过辉煌的功业,如今也长眠于古坟中,化为一抔黄土。

远处的三山,依然耸立在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隔成两条水道。

总是因为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让我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试题答案】

(1)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4分)  

【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

(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案】比喻。

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2009高考】  

【诗歌原作】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词意解说】

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

想当年啊!

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

士兵在哪里?

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

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

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机会,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试题答案】

1、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

“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2分)  

【答案】“想当年”,“到而今”。

 借代。

2、词中有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4分 ) 

【答案】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3、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却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变化?

(4分)  

【答案】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2010高考】  

   

【诗歌原作】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诗意解说】

正是橘柚飘香时节,我和友人在江边的高楼上醉饮话别,江上刮着风下着雨,直到夜深寒意侵人才把友人送上离船。

可以预想,从今以后友人将会远远的在潇湘的月照下,听着两岸猿啼一声又一声,而离愁满怀,夜长难眠。

【试题答案】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分)  

【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4分)  

【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2011高考】 

【诗歌原作】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

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

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

此处指论诗。

【诗意解说】

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

他的诗作清新、俊逸,和南北朝时两位著名诗人庾信、鲍照的作品一样。

李白啊,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这无语的春之绿树,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共饮,再次探讨一下我们的诗作呢?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李白的赞誉和怀念之情.

【试题答案】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3分)

答案:

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分)

答案: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3分)

答案:

立足于诗,怀念李白:

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2012高考】

【诗歌原作】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词意解说】

心中有着千万的怅恨,最恨的是心上人远在天涯。

我对着山间明月寄托愁思,山月却不能知晓我的心事;临水看花,花却空自飘零,像我一样没有人去怜惜。

天上碧云缓缓摇曳着,斜斜落向西边的天际。

【试题答案】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分)

标准答案: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亦可这么作答:

“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

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分)

标准答案: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亦可这么作答:

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

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

标准答案:

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亦可这么作答:

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

以景结词,委婉含蓄,蕴味悠长,而又情景交融。

(补充:

梦江南·千万恨(其二)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词意解说】

梳洗打扮完毕,独自一个人倚靠在望江楼上凝望着江面。

已经过去了上千只帆船,都不见心上的人儿,只有在夕阳的余辉里含情脉脉地凝视着悠悠的江水,真是让人日夜柔肠寸断于白蘋洲头。

这首词刻画了一个倚楼望江盼夫归来而又一再失望的妇女形象。

【2013高考】

【诗歌原作】醉眠唐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诗意解说】

山谷静得仿佛没有人烟的远古,每一天都漫长得如同一年光阴。

晚开的花儿依然能够让我沉醉;鸟儿婉转啼鸣,并不妨碍我安眠。

门扉常关远离人世滋味,这时节躺在竹席上非常适宜方便。

梦中常常得到优美的诗句,醒后拿起笔时,却又忘了具体的言语。

这首诗乍看起来很简单,写的是被贬之后的悠闲自得的生活,表达的是宁静喜悦的思想感情。

实质上却蕴含着作者强烈的凄苦无奈的情感。

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试题答案】

(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

(2分)

【答案】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

(4分)

【答案】表达了厌恶官场、追求恬淡的心境。

  

(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门掩世味”“拈笔忘筌”暗含诗人难忘世事,透露幽愤不平之气;全诗却以“山”“馀花”“好鸟”等闲适悠远的意象,形成一种简朴的风格,意味平淡深长。

  

(亦可这么作答:

醉于馀花、眠于好鸟之鸣中、不问世事、竹席醉眠、不闻世味、提笔忘言,表面则是悠闲恬淡,实则含有对世事的耿耿于怀、终不能忘的强烈意绪,其愈说闲淡,愈见其对世事的牵挂、谪居的怨愤。

)  

【2014江苏高考】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3分)

【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

【解析】由“九日驱驰一日闲”中的“驱驰”可看出作者是“乘兴而往”;由“寻君不遇又空还”中的“不遇”和“空还”可看出作者是“怅惘不遇”;由“怪来诗思清人骨”中的“诗思清人骨”可看出作者是“欣赏叹慕”。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

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

【解析】由“城郭休过识者稀”可知此人“城里少有人知”;由“哀猿啼处有柴扉”中的“哀猿啼处”可知此人“家住深山”,由“有柴扉”可知此人“居室简陋”;由“沧江白石渔樵路”中的“渔樵路”可知此人“与渔樵为伍”。

结合本题分值,答案可调整概括为三点:

①城中识者甚少,②居室偏僻简陋,③混迹渔樵行列。

(3)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

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解析】第一首诗的结句,是前一句的原因,所以应结合前一句进行赏析;第二首诗的结句可有两种理解,既可理解为实写诗人自己,也可理解为续写所访隐者。

【评价】今年诗歌鉴赏题量仍是3道简答题,侧重考查情感和技法,这延续了以前的做法,但分值由10分增加了1分,文本由一首诗改为两首同主题的诗,这些变化还不能说是一种创新,愚以为既然用了两首诗,可设计一道比较阅读题以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

【2015江苏高考】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唐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1)联系全诗,简要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4分)

答案:

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位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思路点拨】根据标题“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可概括出朋友新居落成;根据“长爱街西风景闲”可概括出自己心情闲适;根据颔联可概括出周围景色优美;根据颈联可概括出主人品位高雅;根据“认得诗人在此间”可概括出宾主志同道合(都喜欢诗歌,都喜欢闲适)。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答案:

选取景物,铺陈描摹;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

【思路点拨】两联选取“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等景物进行铺陈描摹;颔联写院外的远景,颈联写院内的近景;这两联前三句是实景,第四句是虚景。

(3)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分)

答案:

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思路点拨】根据“诗人在此间”(原来诗人在此间),可以表现出诗人对窦员外的恭维之意;根据“在此间”,可以表现出诗人的向往之情;诗人和窦员外都喜欢诗歌,诗人和窦员外都喜欢闲适,可以表现出他们志趣相同。

【2016江苏高考】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10.

【答案】上阕叙述了:

①李广罢官闲居时同友人在田间饮酒后回归,被势利的醉酒霸陵校尉呵止,只好在亭下止宿;②李广单人独骑横山射虎;③李广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

这样的表达效果:

①表现了作者对势利小人的愤慨以及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②表现李广胆气之壮和武功之强;③表现了朝政的昏暗。

【解析】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意思归纳概括。

本词上阕聊聊数语,约略叙述了李广的事迹。

据《史记》载,李广罢官闲居时,“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

还至霸陵亭。

霸陵尉醉,呵止广。

广骑曰:

‘故李将军。

’尉曰:

‘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止广宿亭下。

”这里特别突出“故将军”一语,表现了作者对势利的霸陵尉势的愤慨。

同时,词中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李广的代称,表示了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

《史记》又载: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

视之,石也。

”“射虎”二句即写此事。

单人独骑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可见筋力之健。

李广如此健者而被废弃,又可见当时朝政之昏暗。

《史记》又载:

“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词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

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进一步说明朝政之黑暗,作者只用数十字便勾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平主要事迹,且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答案】下阕先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

一是汉时开边拓境,健如李广者本不当投闲,然竟亦投闲,可见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为之怅恨;二是汉时征战不休,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今日求和讳战,固当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为之嗟叹。

这从反面立意,表达了作者痛恨朝政腐败,进奸佞而逐贤良,深恐国势更趋衰弱的心情。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一语隐喻奸佞之人的阴险和卑劣,并以点明题语所云“夜读”情事。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