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313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枢神经系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枢神经系doc.docx

《中枢神经系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神经系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枢神经系doc.docx

中枢神经系doc

®™神经系统总结

中枢神经系。

脊髓

1.神经核:

在中枢神经内,包埋在白质内的灰质团块,内有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胞体,称神经核。

2.神经节:

在周围神经,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外形略膨大,称神经节。

如脑神经节,脊神经节。

3.纤维束:

在中枢神经白质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称纤维束或传导束。

4.神经:

在周围神经,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由不同数目的集束再集合成一条神经。

在每条纤维、每个集束及整条神经的周围,都包有结缔组织,分别称神经内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外膜。

5.脊神经节:

后根上的膨大部分。

6.脊髓的外形:

脊髓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上方的称颈膨大(C5~~T1)。

下方的称腰骶膨大(L2~~S3)。

脊髓表面有6条纵沟,前面正中的沟较深,称为前正中裂。

后面正中的沟较浅,称为后正中沟。

前、后正中两条纵沟把脊髓分为对称的两半。

在前正中裂和后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成对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

在前、后外侧沟内有成排的脊神经根丝出入。

出前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前根,入后外侧沟的根丝形成31对后根。

在后根上有膨大的脊神经节。

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由椎间孔出椎管。

脑干

1.脑干位于颅底内面的斜坡上,自下而上为延髓、脑桥和中脑。

第Ⅲ~Ⅳ对脑神经连于中脑。

第Ⅴ~Ⅷ对脑神经连于脑桥。

第Ⅸ~Ⅻ对脑神经连于延髓。

2.网状结构:

脑干内除了各种核团和纤维束外,在脑干中央区还有较分散的纤维纵横交织,其间散在有神经细胞,这个区域称为脑干网状结构(生命中枢,针刺麻醉镇痛点)。

脑干网状结构向上延伸到背侧丘脑,在进化上网状结构比较古老。

3.菱形窝:

是第四脑室底,下界:

薄束、楔束结节、小脑下脚。

上界:

小脑上脚、髓纹、界沟。

外侧区(前庭区):

听结节。

内侧区:

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

4.脑神经核:

分为运动核和感觉核,运动核又分为躯体运动核和内脏运动核,他们分别相当于脊髓灰质的前柱和侧柱。

感觉核相当于脊髓灰质的后柱,又分为躯体感觉核和内脏感觉核。

这四种核都位于脑干中央管上端扩大为第四脑室,大致相当于脊髓两半的灰质各以前柱为轴外展90°,于是运动性和感觉性核团的排列关系便由前后关系变为内外侧关系。

5.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和楔束核:

位于延髓背面的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内,接受薄束和楔束的纤维。

它是传导意识性本体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第二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地。

黑质(引起帕金森)、红核

6.纤维束

锥体束:

是自大脑皮质运动区发出的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的传导束。

在脑干内,行径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到延髓形成锥体。

锥体束一部分纤维终止于脑干的脑神经躯干运动核,此即皮质核束(又称皮质延髓束)。

而其余大部分纤维在锥体下端相互交叉(锥体交叉)到脊髓外侧索,此即皮质脊髓侧束;小部分纤维不交叉至脊髓前索,此即皮质脊髓前束。

内侧丘系:

传导躯干、四肢本体觉和精细触觉的纤维。

由薄、楔束核发出,经丘系交叉至对侧,然后上升形成内侧丘系,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脊髓丘脑束:

也称脊髓丘系。

传导躯干、四肢痛温粗触觉的纤维。

由后角固有核发出,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上升,进入脑干改名为脊髓丘系,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三叉丘脑束:

又称三叉丘系。

传导头面部(深)浅感觉的二级纤维。

起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三叉神经感觉核),纤维越过中线后,上升形成三叉丘系,终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

5.脑神经核的性质、位置和功能

类别

脑神经核名称

位置阶段

功能

 

 

 

动眼神经核

中脑

支配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

滑车神经核

中脑

支配上斜肌

展神经核

脑桥

支配外直肌

舌下神经核

延髓

支配舌肌

三叉神经运动核

脑桥

支配咀嚼肌

面神经核

脑桥

支配面肌

疑核

延髓

支配咽喉肌

副神经核

脊髓上5颈段前角背侧部

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内脏

运动

 

动眼神经副核

中脑

支配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上泌涎核

脑桥

支配泪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

下泌涎核

延髓

支配腮腺的分泌

迷走神经背核

延髓

支配胸腹腔脏器的活动

内脏感觉核

孤束核

延髓

上端接受味觉,其余大部分接受胸腔的一般内脏感觉

三叉神经中脑核

中脑

可能接受咀嚼肌和表情肌的本体觉

三叉神经脑桥核

脑桥

接受面部皮肤和口、鼻腔黏膜的一般感觉(痛、温、触觉)

三叉神经脊束核

脑桥和延髓

接受面部皮肤和口、鼻腔黏膜的一般感觉(痛、温、触觉)

前庭神经核

脑桥和延髓

接受内耳的平衡觉冲动

蜗神经核

脑桥和延髓

接受内耳的听觉冲动

小脑、间脑、端脑

1.基底核:

是指埋藏在大脑底部白质内的灰质核团,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核等。

2.纹状体:

尾状核与豆状核合称纹状体。

纹状体是人类椎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协调各肌群间运动和调节肌张力等功能。

3.内囊:

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

4.边缘叶:

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几乎呈环形围于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故称边缘叶。

5.胼胝体:

左、右半球之间的裂隙为大脑纵裂、裂底有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称为胼胝体。

6.小脑位于颅后窝内,在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脑桥和延髓的后方。

小脑的外形上,可分中间的小脑蚓和两侧的小脑半球。

两半球下面靠近小脑蚓的椭圆形隆起,称为小脑扁桃体。

小脑表面为薄层灰质,称小脑灰质,小脑皮质的深面为白质称小脑髓质,髓质内埋有4对灰质块,称为小脑核,其中最大的为齿状核。

小脑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随意运动。

7.间脑主要包括背侧丘脑、后丘脑和下丘脑。

1)背侧丘脑,又称丘脑,为间脑的背侧份,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

腹后内侧核接受

三叉丘脑束的纤维,腹后外侧核接受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的纤维,两核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

2)后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后侧下方,包括两对小隆起,分别称为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内听外视)。

3)下丘脑:

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构成第三脑室的底和侧壁下份。

在脑底面,下丘脑的范围从前至后为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

灰结节向下方伸出一细蒂,称为漏斗。

漏斗下端连垂体。

下丘脑的核团界线清楚的有视上核和室旁核。

下丘脑的纤维对内脏活动以及内分泌活动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内一些神经元既是神经细胞又是内分泌细胞,它既可以传导神经冲动又可以合成内分泌激素。

7.端脑,又称大脑。

左右半球之间的裂隙为大脑纵裂,裂底有连接两半球的横行纤维,称为胼胝体。

1).3面(上外侧面、内侧面和下面)3沟(中央沟、外侧沟和顶枕沟)5叶(额叶<在中央沟的前方有一条与之平行的中央前沟,两者之间为中央前回。

>、顶叶<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是中央后回。

在顶叶下方,围绕外侧沟末端周围的为缘上回,围绕颞上沟末端的脑回为角回>、枕叶、颞叶<于外侧沟深处的颞上回上壁上有两条短而横行的脑回,称颞横回>和岛叶)

2).中央前、后回自半球上外侧面延续到半球内侧面的部分,称为中央旁小叶。

从胼胝体的后方,有一条向后走向枕叶后端的深沟,称距状沟。

扣带沟和胼胝体之间的回为扣带回。

其后端变窄并弯向前方接连海马旁回。

海马旁回的前端弯成钩形的回折部分,称钩。

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几乎呈环形围于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故称边缘叶。

3).在额叶的下面前内侧有一椭圆形的嗅球,内有嗅球细胞,接受嗅神经的纤维,它的后端变细为嗅束,嗅束向后扩大为嗅三角。

4).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

①躯体运动中枢:

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是控制随意运动的最高中枢。

特点:

ⅰ交叉:

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但对眼斜肌、上部面肌、咀嚼肌和咽、喉肌等是双侧支配。

ⅱ倒置:

中央前回上部及中央旁小叶前部支配下肢肌,中央前回中部支配上肢肌和躯干肌,下部支配头颈肌,但头面部的投影依然是正立位。

ⅲ身体各部在皮质的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复杂程度相关。

②躯体感觉中枢:

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此中枢接受背侧丘脑发出的纤维,司躯体浅、深感觉。

特点:

接受对侧身体的感觉冲动。

感觉冲动传入的皮质投射也是倒置的,与躯体运动中枢相似。

代表区的大小与身体各部感觉的灵敏程度相关。

③视觉中枢:

在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上、下的皮质。

一侧视觉中枢接受同侧视网膜颞侧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传入冲动。

④听觉中枢:

在颞叶的颞横回。

每侧听觉中枢都接受来自两耳的听觉冲动,故一侧听觉中枢受损,不会引起全聋。

⑤语言中枢:

是人类大脑皮层所特有的,通常只存在于优势(左侧)半球。

优势半球内有说话、听话、书写和阅读四种语言中枢。

⑥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

位于额下回后部,又称Broca区。

此区受损,临床上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⑦书写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紧靠中央前回。

此区受损,临床上称为失写症。

⑧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位于顶叶的角回。

其中枢受损,失读症(字盲)。

⑨听觉性语言中枢(听话中枢):

在颞上回后部。

此中枢受损,临床上称为感觉性失语症。

5).大脑白质(又称大脑髓质)

①连合纤维:

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横行纤维,其主要者为胼胝体。

②联络纤维:

为同侧半球皮质各部相互联系的纤维。

③投射纤维:

是大脑皮层与皮层下各结构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大多经过内囊。

(长距离走形)。

6).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

在大脑半球的水平切面上,呈“><”形,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和内囊后肢三部分。

内囊前肢位于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内囊后肢较长,在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前、后肢相接部,称内囊膝。

经内囊前肢的投射纤维主要有额桥束,经内囊膝的投射纤维有皮质核束,经内囊后肢的投射纤维主要有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丘脑皮质束、视辐射和听辐射。

当内囊损伤广泛时,患者会出现对侧偏身感觉丧失(因丘脑皮质受损),对侧偏身运动障碍(因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受损)和对眼对侧半视野偏盲(因视辐射受损)的所谓“三偏”症状。

脑脊液被膜、血管、脑脊液

1.终池:

在脊髓末端与第2骶椎水平之间的一段蛛网膜下隙称终池,池内有马尾终丝和脑脊液。

2.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在上矢状窦两旁,形成许多小的突起,突入矢状窦内,称蛛网膜粒,蛛网膜下隙内的额脑脊液经过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内。

3.脑和脊髓的外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硬脊膜和椎管内膜骨膜之间有一窄隙,称硬膜外隙(临床上进行硬膜外麻醉)。

4.硬脑膜不仅包被脑的外面,而且内层还摺叠形成若干板状突起,分别伸入到脑的裂隙之中以更好的保护脑。

其中伸入到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突起,呈水平位,形似镰刀,称大脑镰;伸入到大、小脑之间的突起,呈水平位,形似幕帐,称小脑幕。

小脑幕前缘游离形成一切迹,称幕切迹。

5.脑的血液供应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腔,主要分支有:

ⅰ眼动脉:

分布眼球及其周围结构。

ⅱ大脑前动脉:

向前进入大脑纵裂,沿胼胝体背侧后行,分布大脑半球内侧面顶枕沟以前的部分及上外侧面上缘。

大脑前动脉间有前交通动脉。

ⅲ大脑中动脉:

沿大脑外侧沟行向后上,分布大脑上外侧面及内囊附近。

ⅳ后交通动脉:

向后与大脑后动脉相连。

椎动脉:

起锁骨下动脉,穿上6个颈椎横突孔和枕骨大孔入颅腔,在脑桥下缘,左、右合成一条基底动脉,沿基底沟上行至脑桥上缘,分左、右大脑后动脉。

主要分布大脑半球枕叶内侧面及颞叶下面。

6.大脑动脉环由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前交通动脉在脑底吻合而成。

对保证大脑的血液供应起重要作用。

7.脑室是脑内的腔隙,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内含脑脊液。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有一个,第三脑室位于左右丘脑和后丘脑下部之间,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和小脑之间。

侧脑室以室间孔通第三脑室,第三脑室以中脑水管通第四脑室。

8.脑脊液由脑室内脉络丛产生。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95%脑脊液→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加上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加上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外侧孔、正中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渗入硬脑膜窦。

传导路

1.躯体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觉传导路

中枢突

周围突

躯体四肢肌肉、腱和关节的感受器脊神经节在脊髓同侧

内侧丘脑

薄束(T4以下)→薄束核

楔束(T4以上)→楔束核

后索上行{

→脑桥→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

2.躯干和四肢浅感觉的传导路

外侧索→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温觉)

前索→脊髓丘脑前束(传导粗触觉)

中枢突

周围突

躯干四肢皮肤感受器脊神经节脊髓白质

也称脊髓丘系

}

→脑干→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上2/3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3.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路

中枢突

周围突

头面部皮肤黏膜感受器三叉神经节脑桥

→三叉丘系

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

脑桥三叉神经脑桥核

{}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1/3

4.视觉传导路

左视束→左外侧膝状体→左侧视辐射→左侧枕叶距状沟上、下皮质

双极细胞→节细胞→视神经→经视神经管入颅

光交叉

视杄细胞(弱光)

视锥神经(强光色觉)

}

→接受双眼右侧半视野

→接受双眼左侧半视野

小部分止于顶盖前核,参与瞳孔对光反射

右视束→右外侧膝状体→右侧视辐射→右侧枕叶距状沟上、下皮质

→视交叉(不完全)

(双眼内侧纤维交叉)

 

5.皮质脊髓束

中央前回上2/3及中央旁小叶前部椎体细胞(上)→内囊后肢→中脑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延髓→形成椎体→椎体交叉{

小部分不交叉在同侧脊髓前索→皮质脊髓前束

(逐节交叉到对侧)

大部分交叉到对侧脊髓对侧索→皮质脊髓侧束

→直接或间接止于对侧脊髓灰质前角运动细胞(下)→脊神经前根→脊神经→躯干和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6.皮质核束(皮质脑干束、皮质延髓束)

中央前回下1/3的锥体细胞(上)→内囊膝部

→脑神经→头面部骨骼肌

其余脑干躯体运动核均受双侧支配

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受对侧支配

→脑干躯体运动神经核(下)

{}

脊神经

1.脊神经共31对,即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2.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组成,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组成,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和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组成,骶丛由第4腰神经前支一部分和第5腰神经前支以及全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3.膈神经发自颈丛,经胸廓上口入胸腔,沿肺根前方,心包的两侧下降至膈。

4.臂丛主干神经

1肌皮神经:

发自外侧束,在肱二头肌的深面下行,支配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后,在肘关节稍上方穿出深筋膜延续为前臂外侧皮神经,其末端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2腋神经:

发自臂丛后束,绕肱骨外科颈行向后外,支配三角肌及肩部的皮肤。

损害后上肢不能外展,呈方形肩。

3桡神经:

发自臂丛后束,经肱三头肌深面紧贴肱骨体中部后面沿桡神经沟向下外行,至肱骨外上髁前方分为浅、深两支,桡神经在臂部支配肱三头肌和肱桡肌。

桡神经浅支为皮支,与桡动脉伴行,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2个半指近节背面的皮肤。

桡神经深支为肌支,穿旋后肌至前臂背侧,支配前臂所有伸肌。

桡神经本干损伤时,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伸腕、伸指,呈垂腕姿态;感觉障碍以手背第1、2掌骨之间的皮肤最明显。

4正中神经:

发自臂丛外侧束及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到肘窝,从肘窝向下行于前臂正中,位于前臂浅、深屈肌之间,经腕管入手掌。

肌支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前臂前群肌以及手肌外侧大部分。

皮支主要分布于掌桡侧2/3区、桡侧3个半指掌面及桡侧3个指手背面末2节的皮肤。

正中神经损伤后,前臂不能旋前,屈腕能力减弱,拇指不能对掌,鱼际肌萎缩;感觉障碍以桡侧3指远节最为明显。

5尺神经:

发自臂丛内侧束,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降,经肱骨内上髁后方的尺神经沟至前臂,在尺侧腕屈肌深面随尺动脉下行,于豌豆骨外侧入手掌。

肌支支配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及手肌内侧大部分。

皮支分布于手掌尺侧1/3区和尺侧1个半指的皮肤以及手背尺侧1/2区和尺侧2个半指的皮肤。

尺神经损伤后,屈腕能力减弱,拇指不能内收,各指不能互相拼拢,小鱼际肌萎缩平坦,指节关节屈曲呈“爪形手”。

5.股神经:

发自腰丛,沿腰大肌和膈肌之间下行、经腹股沟韧带深面至大腿前面股三角内,位于股动脉外侧。

运动纤维主要支配股四头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大腿前面皮肤、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隐神经)。

股神经损伤,不能伸小腿,膝跳反射消失,大腿前面和小腿前面和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

6.坐骨神经发自骶丛,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位于臀大肌的深面,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下行至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长头深面继续下行,一般在腘窝上角附近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大腿肌后群、小腿肌和足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小腿及足的皮肤

脑神经

神经名称

纤维成分

性质

所连核团

连脑部位

出入颅部位

主干行程

功能

嗅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双极)

单感

嗅球

颅前窝嗅球

筛孔

 

传导嗅觉

△视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

单感

外侧膝状体

下丘脑(间脑)

视神经管

视网膜神经节

视神经盘→视网膜外层

脉络膜→巩膜→集合成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间脑

传导视觉 

△动眼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副交感)

单运

 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

 脚间窝

 

 

眶上裂

入眶

出脑

 动眼神经核→脚间窝眶上裂眼肌

动眼神经副核→睫状神经节

(交换神经元)

节后神经

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躯运纤维支配除上斜肌和外直肌以外的眼球外肌;内运纤维支配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滑车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

单运 

 滑车神经核

 下丘脑下方

 眶上裂

 下丘脑下方→绕大脑脚外侧前行→眶上裂→上斜肌

 支配上斜肌

☆三叉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混合性

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脑桥和脑桥臂交界处

眶上裂

圆孔

卵圆孔

①眼神经

 三叉神经节(颞骨岩部尖端)

②上颌神经

③下颌神经

→{

①躯感,三叉神经节→眶上裂→眼球、泪腺、结膜、硬脑膜、部分鼻黏膜、额顶部及上睑和鼻背部的皮肤。

②躯感,三叉神经节→圆孔→眶下裂→延续为眶下神经→眶下沟、眶下管→眶下孔→眼睑与口裂之间的

舌神经--i

③下颌神经,躯感躯运

下牙槽神经--ii

三叉神经节→卵圆孔→{

 传导头面部皮肤黏膜的痛、温、触等感觉;支配咀嚼肌

三叉神经

 

 

 

 

 

(单感)→呈弓形向前入舌内→舌前2/3黏膜(一般感觉)

在舌神经的行程中有来自面神经的味觉纤维和副交感神经加入

(混合)→下颌孔→下颌管(分支)→下颌牙齿及牙龈→颏孔(颏神经)→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

 

展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

 单运

展神经核

延髓脑桥沟中线两侧

眶上裂

 

支配眼外直肌

☆面神经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混合性

面神经核

延髓脑桥沟外侧

茎乳孔

面神经核(躯运)→延髓脑桥沟外侧→内耳门→内耳道→颞骨面神经管→茎乳孔→向前入腮腺→面肌

脑桥的上泌涎核(内感、副交感)→

.(一部分纤维)翼腭神经节(位于蝶骨与颞骨之间的翼腭内)→换元→节后纤维→泪腺及鼻腔粘膜

.(另一部分)下颌下神经节(舌下神经下方)→换元→节后纤维→下颌下腺、舌下腺

 支配面肌;司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司舌前2/3的味觉

前庭蜗神经

躯体感觉纤维

单感

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 

延髓脑桥沟外侧

内耳门 

前庭神经核,小脑←延髓脑桥沟外侧←内耳门←假单极←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

蜗神经核←内耳道←蜗神经节(双极)←螺旋器 

传导平衡觉和听觉

舌咽神经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

混合性

孤束核;

疑核;

下泌涎核

延髓橄榄的背侧

颈静脉孔

1孤束核←下神经节(假单极)←咽、舌后1/3、咽鼓管等处黏膜,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2疑核→咽肌

3下泌涎核→(节前纤维)耳神经节→换元→(节后纤维)腮腺

司舌后1/3味觉;舌根及咽峡区痛觉;腮腺分泌

☆迷走神经

内脏运动纤维(主要)

内脏感觉纤维

躯体运动纤维

躯体感觉纤维

混合性

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疑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延髓橄榄背侧舌咽神经的下方

颈静脉孔

延髓橄榄背侧舌咽神经的下方→颈静脉孔→胸廓上口→胸腔→肺根后方→沿食管下降→左、右迷走神经

1左迷走:

食管前面→食管前丛→食管下端→迷走神经前干

2右迷走:

食管后面→食管后丛→迷走神经后干

①+②→食管裂孔→腹腔

 支配胸腹腔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支配咽喉肌;传导胸腹腔脏器、咽喉黏膜一般感觉、传导硬脑膜、耳郭及外耳道皮肤一般感觉

副神经核

 躯体运动纤维

单运

副神经核

延髓侧面

颈静脉孔

 

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

舌下肌

躯体运动纤维

单运

舌下神经核

锥体外侧

舌下神经管

 

支配舌肌

内脏神经

1.内脏神经包括内脏运动(传入)神经和内脏感觉(传入)神经。

2.内脏运动神经从脑干和脊髓的中枢到所支配的器官有两个神经元。

第一个神经元为节前神经元,其细胞体在中枢内,其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个神经元为节后神经元,其细胞体在内脏神经节内,其轴突称节后纤维。

3.椎旁神经节:

位于脊柱两旁,共19~~24成对节及尾部1个单节。

神经节之间借节间支相连,每侧连成一条链索,称为交感干。

4.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第1胸段至第3腰段的侧角内。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内的副交感核和脊髓第2~~4骶段的骶副交感核。

p.s

脊髓节段

脊柱椎骨

C1-4

C1-4

C5-8

T1-4

C5-7

T1-3

 T5-8

 T4-6

 T9-12

T7-9

 L1-5

 T10-12

 S1-5

Co1

 L1

1.脊髓与脊柱的对应关系:

 

2.临床上将大脑皮层的运动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将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脊髓前角细胞运动神经元和脑神经躯体运动核的神经元称下运动神经元。

正常时,上运动神经元控制下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躯体运动核以上的锥体束损伤。

称为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躯体运动核或脊神经、脑神经受损。

称为周围性瘫痪或软瘫。

 症状与体征

 上运动元损伤

 下运动元损伤

 肌张力

增高

降低

腱反射

亢进

消失或减弱

 病理反射

出现(阳性)

不出现(阴性) 

 肌萎缩

 不明显

明显

 瘫痪

 痉挛性(硬瘫)

 迟缓性(软瘫)

3.薄束、楔束:

传导躯干、四肢本体觉和精细触觉的纤维。

由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组成。

经脊髓后根入后索,同侧T5以下的纤维组成薄束;T4以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