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493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课后限时练13 种群和群落.docx

参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限时练13种群和群落

(参考)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后限时练13种群和群落

 

(建议用时:

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5·××市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哪项叙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

A.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

B.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

C.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

D.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2.(2015·××市高三二模)下图为2010年日本、、印度三国的人口年龄图解,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日本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

B.印度死亡率相对较高

C.人口问题已得到完全解决

D.年龄组成直接决定种群的数量变化

3.(2015·六校高三联考)某高级中学迁入新建校园14年,校园中鸟纲鹎科动物白头鹎在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

据表分析可知(  )

年份

第2年

第4年

第6年

第8年

第10年

第12年

第14年

增长速率

0.66

1.52

2.83

3.69

2.91

1.20

0.03

A.这14年中白头鹎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第12年时白头鹎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研究时用样方法调查白头鹎的种群密度并经计算得出上表中的数据

D.白头鹎在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第8年时白头鹎种群数量的两倍

4.(2015·××市一模)下图表示某海域大黄鱼种群的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则调查值偏高

C.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c点时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

5.(2015·××区一模)在千岛湖地区两个面积、植被、气候等环境条件相似的A、B两岛上对社鼠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得到右图所示结果。

已知B岛上另一种鼠类-青毛硕鼠的数量要明显多于A岛,且6~8月该岛上有黄鼠狼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说明环境容纳量均为50只

B.两岛6月到7月期间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

C.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种间竞争

D.两岛的社鼠因为存在地理隔离,最终将导致生殖隔离

6.(2015·××市西××区二模)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7.(201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下图表示某种类型的群落演替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演替速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

D.在草本群落中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

8.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4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9.(2015·××市高三一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取样地点

取样时间

动物种类及数量

蚂蚁

蚯蚓

蜈蚣

溪边土壤

上午10点

很少

较多

非常多

晚上10点

较多

山地土壤

上午10点

非常多

较少

较少

晚上10点

较多

很少

A.表中所列出的三种动物均为消费者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表中土壤动物的种群密度

C.土壤中的小动物没有垂直分层现象

D.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

10.(2015·××市高三调研)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幼鱼与浮游动物只有捕食关系

B.幼鱼和成鱼处于同一营养级

C.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

D.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1.(2015·襄阳市高三调研)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3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样地

类群数

个体数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第1层

第2层

第3层

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

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

农用地

11

8

4

92

113

21

注:

第一层为距地表0-5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cm

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

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

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

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

12.(2015·大庆一模)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

C.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2015·东××区高三期末)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

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1)为调查馨香木兰所处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本研究中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m×5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m×1m,可见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

物种丰富度(种)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A群落

21.5

35.5

19.5

B群落

22.5

23.8

16.25

C群落

22

31.5

13.5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的丰富度最高。

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____________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

(3)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

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____________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

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____型。

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但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

其原因可能是幼树耐荫蔽,在茂密的常绿阔叶林下能生长良好。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树木对光照的需求加大,在与其他阔叶乔木的____________中不占优势,从而生长受阻。

14.(2015·××市一中考前模拟)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治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

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的研究数据如下图所示:

(1)螺的活动范围小,获得实验数据可通过样方取样,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稻鸭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_______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______________。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圆田螺属于________________,它和凸旋螺之间构成____________关系。

水稻种群中碳的输出除水稻的呼吸途径外,还有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科研人员还发现在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____________演替。

【详解答案】

1.C 稻田中杂草的种类达20种,属于对物种丰富度的表述,A错误;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稗草随机分布,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均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B、D错误;农技站对棉蚜虫害监测结果为2只/叶是对种群密度的表述,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正确。

2.A 3.D

4.C 由图可知,b点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即种群数量处于K/2时。

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b点,这有利于种群迅速恢复到K值,A正确;种群的数量=(重捕前标志的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数,若标记个体更易被捕食,导致重捕标志个体数量减少,所以所得数值可能偏大,B正确;a点和c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均是增长型,C错;c点时种群数量未达到K值,其增长速率与a点相同,D正确。

5.B 两岛社鼠数量超过50只后均开始下降,不能维持在50只上下波动,可见50只超过了环境的容纳量,环境有限的资源,导致种群数量下降,A错误;两岛社鼠的数量在6月到7月期间都迅速下降,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死亡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两岛社鼠在6月到7月期间没有迁入和迁出,可见两种社鼠的出生率均小于死亡率,B正确;6~8月B岛上有黄鼠狼活动,在6月之后B岛社鼠数量下降快的影响因素是黄鼠狼的捕食,C错误;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D错误。

6.D

7.D 由图可知,该群落的演替是从裸岩阶段开始的,属于初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初生演替开始缓慢,然后加快,A错;人类活动将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速度和方向进行,B错;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的取代仅是优势取代,C错;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D正确。

8.C 过度砍伐的森林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变得更为复杂,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增大,因此,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简单,丰富度低;表中群落演替的情况并没有反映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

9.D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进行调查;土壤中的小动物生活在土壤不同的深度,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由表中取样地点、取样时间与动物种类及数量的关系可知此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时间对土壤动物分布的影响。

10.C 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以藻类植物为食,故幼鱼与浮游动物是捕食和竞争关系;幼鱼和成鱼由于食性不同,所以处于的营养级不同;由于是人工生态系统,维持的过程中要投喂大量饲料,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不同种生物在垂直方向的配置状态,成鱼和幼鱼只是同一种生物,不能构成群落。

11.A 各样地同土层土壤中动物丰富度差异较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A正确;据题干和题图分析可知:

土壤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采用的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C错;表中数据给出的是各层土壤动物类群数和总个体数,而种群数量指的是同种生物的数量,无法判断,D错误。

12.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年龄组成可以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A正确;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种群密度变化的决定因素,B正确;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C正确;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群密度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变化幅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错误。

13.解析:

(1)依题意“调查乔木层和灌木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5m×5m,而调查草本层时最小样方面积为1m×1m”,可见选取样方的大小依植物类型而定,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数量情况。

(2)表中数据显示,三个群落中A群落的丰富度最高。

表中最大的数据对应的是A群落的灌木层,所以,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灌木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乔木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

(3)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图示显示,馨香木兰植株的个体数随着胸径的增大而减小,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因此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幼年的个体多,老年的个体少,属于增长型。

馨香木兰植株与其他阔叶乔木的种间关系为竞争。

答案:

(1)保证在最小面积内基本上能反映组成群落的物种数量情况(合理即可) 

(2)A群落 灌木 乔木(3)种群数量 增长 竞争

14.解析:

(1)使用样方法取样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这样才能减少实验的误差。

(2)由图可知,与常规区相比,稻鸭共作区中多足摇蚊的优势地位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尾腮蚓;同时,稻鸭共作区中的物种丰富度也大幅下降。

(3)圆田螺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它和凸旋螺之间构成竞争关系。

水稻种群中碳的输出除水稻的呼吸途径外,还可流向分解者。

(4)鸭的活动疏松了土壤、增大了空气的流动性,因而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

(5)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次生演替。

答案:

(1)随机取样 

(2)多足摇蚊 物种丰富度(物种数目) (3)消费者 竞争 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4)鸭的活动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活动疏松了土壤、活动增大了空气的流动性) (5)次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