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566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三节认识国家学案湘教版

第三节认识国家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①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②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③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④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

⑤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⑥农业现代

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a

b

b

a

b

d

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美国概况

1.位置与领土

位于西半球北美洲,“本土”北接加拿大,东临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

是典型移民国家。

2.三大地形区

东部:

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

中央大平原;西部:

高原、山地,有落基山脉等。

3.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部太平洋沿岸气候带南北狭长分布,南部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4.河湖

河流:

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

湖泊:

五大湖由冰川作用形成。

5.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专业化

a玉米带,b小麦区,c棉花带,d乳畜带。

6.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二、美国农业生产条件

1.自然条件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气候

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好

地形

分为三大纵列带,平原面积广,地势平坦开阔,利于农业机械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土壤

肥沃

水源

有密西西比河、五大淡水湖等提供丰富的浇灌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1)首要因素:

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业化起决定性的作用。

(2)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条件、国家的政策与法规等。

三、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1)含义:

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

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目的: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4)意义:

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美国主要农业带

①乳畜带;②玉米带;③小麦带;④混合农业带;⑤棉花带;⑥亚热带作物带;⑦畜牧和灌溉农业带;⑧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四、美国农业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情景导入先思考———————

[生活中的地理]

美国中央大平原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在2014年2月遭遇特大暴雪,大雪导致交通瘫痪,大面积停电,并且多人死亡。

思考探究:

美国的暴雪天气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示:

①大气环流;②地形;③暖流。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北美地形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地形区

地形单元

地形特征

成因

对天气和

气候的影响

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海岸山、落基山等平行山脉

南北走向、东西排列,多山峰、山间盆地和高原

两大板块相撞挤压

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急剧减少

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区

拉布拉多高原(加)、阿巴拉契亚山脉(美)

山势

低缓

外力

侵蚀

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明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区

北部多湖泊、南部为密西西比平原、西部为大平原

南北纵贯、平坦

密西西比河冲积而成

冬季极地冷空气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大风雪和寒潮天气;夏季来自墨西哥湾暖流上空的气流北上,中东部普遍暖热,使气温年较差较大

二、北美气候的成因

———

————应用体验不可少———————

如图示意北美洲北部某月两条等温线的分布状况,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甲、乙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海陆分布 洋流性质

B.地形地势 洋流性质

C.地形地势 海陆分布

D.海陆分布 地形地势

2.两条等温线在图示地区出现的月份,下列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孟买至广州的航海线路顺风顺水

B.澳大利亚东南部农民忙着播小麦

C.马达加斯加岛西侧河流正值汛期

D.智利圣地亚哥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解析:

1.C 2.C 第1题,图中甲处等温线向低纬凸,说明是由地形地势决定的;乙处位于海洋上,两侧为陆地,故乙处等温线凸出是受海陆分布影响的。

第2题,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说明此时北半球为冬季。

符合北半球冬季特征的是马达加斯岛西侧河流正值汛期,因为马达加斯加岛西侧是热带草原气候,此时正值湿季。

3.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其中中部平原地区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畜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

选C 美国中部平原地区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是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

———————情景导入先思考———————

[谚语中的地理]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思考探究:

谚语说明农业生产受什么条件的影响?

分析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条件,还要分析哪些方面?

提示:

受到气候的影响。

还要分析地形、土壤、水源等其他自然条件和市场、交通、劳动力资源、国家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生产条件

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

本土大部分属于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

宜于栽培多种农作物

地形

本土中部为广阔的平原,地势开阔平坦

有利于农业的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

土壤种类不同,影响作物种类的分布及作物产量的高低

水源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干支流

水源条件是农作物丰产的保证

经济效益

首要因素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经营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的作用

交通运输

发达、便捷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与出口,促进农业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国家政策法规

重要因素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条件,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二、美国的主要农业带及发展条件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

位置偏北,气候湿冷,无霜期短,土地较贫瘠,不适宜种植谷物,但利于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密集,畜产品市

场广阔

玉米带

乳畜带以

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雨量适中,无霜期约半年;苜蓿、玉米轮作

小麦带

美国中部和北部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少,灌溉便利;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棉花带

分布在中部平原南部,35°N以南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纬度低,热量充足;春季降水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西部落基山脉和高原盆地地区

干旱少雨,面积广阔,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多天然牧场

三、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

1.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政策

核心内容

限耕政策

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

休耕政策

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

补贴政策

实行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护、水利设施等方面的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

2.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

含义

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目的

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

方式

免耕、休耕、轮作等

四、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比较

1.相同点

(1)我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为生产规模较大、机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的商品谷物农业。

(2)两地均有适合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适合玉米生长。

(3)两地的种植结构都以玉米为主,玉米面积比重都在50%以上,玉米单产都很高。

2.不同点

(1)经营方式不同:

我国玉米带的农场为国营农场,美国的农场一般为家庭农场;美国玉米带的区域专业化和经营专业化以

及现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国。

(2)

我国玉米带所处的纬度相对较高,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单产相对较低,主要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有关。

———————应用体验不可少———————

如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陆地斜线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D.③④⑤

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B.②④⑤

C.②③⑤D.①②⑤

解析:

1.D 2.C 第1题,图中我国玉米带位于东北

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地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美国玉米带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高温,降水较多;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水源充足。

两地纬度都较高,热量不丰富;地广人稀是社会经济因素。

故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D项。

第2题,我国东北平原和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阔;我国东北地区公路、铁路交通便利,而美国中央大平原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河运、公路、铁路等水陆交通也十分便利。

故C项正确。

如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国家玉米生产区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3.玉米生产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过度垦殖,黑土流失加剧

B.乙——种植面积扩大,破坏当地森林植被

C.丙——不合理灌溉,造成水资源枯竭

D.丁——培育新品种,增加物种多样性

解析:

A 甲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了过度垦殖现象,黑土流失严重,故A项正确;乙地位于非洲南部的高原地带,植被是热带草原,故B项错误;丙地有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不会出现水资源枯竭,故C项错误;培育玉米新品种,不会增加物种多样性,故D项错误。

———————方法技巧很重要———————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

1.分析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分析商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商品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与人口增长过快、农业压力增大导致农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有关。

3.分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

但近年来,受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 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

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

试从自然条件分析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

(2)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

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3)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近年来得到了发展和推广,试分析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

解析:

(1)题,影响东北地区机械化生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土地面积等因素,注意自然条件的要求。

(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大豆的大量进口导致我国国产大豆的积压。

我国的大豆生产成本远高于进口大豆,含油率却低于进口大豆,说明了我国大豆的生产较为落后且质量不高。

针对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提出相应措施。

第(3)题,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归纳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

答案:

(1)地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且面积广大。

(2)①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②实行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③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④加快水利建设和提高机械化水平。

(3)①缓和饲料、肥料和燃料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②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③利用农业剩余劳动力,发展副业,提高农民收入。

一、选择题

如图为美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水源        B.光照

C.热量D.土壤

2.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

少的原因是(  )

①气候较湿润 ②工业用水量大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以乳畜业为主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1.A 2.D 第1题,图中甲地位于美国西南部,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干旱严重缺水,但光照、热量条件好,接近大城市,是重要的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第2题,丁地区是美国乳畜带,靠近五大湖区,受五大湖的调节作用,气候相对湿润,所以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

下图为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示意图。

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专业化地区中,属于棉花带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4.影响①处专业化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

C.地形D.土壤

解析:

3.C 4.A 第3题,根据图中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示意图所反映的农业带可知:

①乳畜带、②春小麦带、③棉花带、④冬小麦带。

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处为乳畜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美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多,市场广阔。

5.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往往受到就业机会、社会治安、文化教育、自然环境等影响。

如图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所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

下列关于大学生们对图示地区“偏好指数”高低的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

A.BC处“偏好指数”高是因为气候优越,自然条件好

B.EF处“偏好指数”高是因为开发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经济发达

C.D处距海远,交通不便,且工业污染严重,“偏好指数”低

D.A处气候干冷,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偏好指数”低

解析:

选D B、C两地“偏好指数”高是因为这里工业发达,城市密集,开发历史悠久,就业机会多;E、F处“偏好指数”高是因为这里为美国高科技工业区,环境好;D处虽距海远,但这里水陆交通便利;A处位于纬度较高的内陆,气候干冷,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偏好指数”低。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结构等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结合区域发展三个阶段的特点,回答6~7题。

6.下列特点属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是(  )

A.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B.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

C.区域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D.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

7.产业比重与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B.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解析:

6.C 7.C 第6题,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小,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是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特点;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逐渐缩小,趋于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和区域开放程度大幅度增强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特征。

第7题,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属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属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发展较慢。

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如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农业区中,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  )

A.甘蔗B.棉花

C.大豆D.小麦

9.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

A.临海交通便利B.内陆多沼泽分布

C.临海开发较早D.临海地形平坦

解析:

8.A 9.B 第8题,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适宜种植甘蔗,棉花、大豆、小麦等为温带作物,不合题意。

第9题,因该州沿海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地形平坦,因此成为人口密集分布区,导致城市多沿海分布。

如图是北美某年1月30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图,图中虚线为一锋面系统,读图回答10~12题。

10.此时图示区域(  )

A.东部和西部均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

B.东部和西部均受来自大陆的冷干气流影响

C.西部受暖湿气流影响,东部受冷干气流控制

D.东部受暖湿气流影响,西部受冷干气流控制

11.与①地比较,②地(  )

A.气压高,降水多B.气压低,降水多

C.气压高,降水少D.气压低,降水少

12.流经甲海区的洋流流向和性质为(  )

A.由南向北流、暖流B.由北向南流、寒流

C.由南向北流、寒流D.由北向南流、暖流

解析:

10.D 11.B 12.A 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东部为低压中心,大西洋湿润气流可影响美国东部,美国西部为高压中心,该地受冷干气流影响。

第11题,从等压线上可知②地气压低于①地,②地位于

低压槽,降水较多。

第12题,流经甲海域的洋流为自南向北流的墨西哥湾暖流。

二、综合题

13.读美国本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区主要农作物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份是(  )

A.广东B.吉林

C.新疆D.陕西

(3)说明①②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B两地区中,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________(填注字母)

(5)现在,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是图中的________(填注字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于该区域的“________”,本地区的主导工业是________工业。

(6)在A地区崛起的早期,起了关键作用的高等院校是________________,政府对该地区发展的支持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题,从图中可知①②两区农作物分别是玉米和小麦。

(2)题,我国输出玉米最多的省是吉林。

第(3)题,①②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第(4)题,B为传统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

第(5)、(6)题,A为美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被称为“硅谷”,他依托于斯坦福大学发展起来的,以微电子工业为主,政府以军事订货的方式支持该地区的发展。

答案:

(1)玉米 小麦 

(2)B

(3)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 (4)B

(5)A 硅谷 微电子 (6)斯坦福大学 军事订货

14.[加试题]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如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

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下表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

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

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解析:

(1)题,比较旧金山和R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R地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冬夏温差大,读地形图可以发现R地位于两山地之间的河流谷地中,受海洋影响小。

(2)题,B处海拔高于A地,易形成地形雨;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故B处年

降水量大于A、C两处。

第(3)题,可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等方面分析两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开展的农业活动。

答案:

(1)冬季气温略低,夏季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大。

海陆位置;地形(谷地)。

(2)B处大于A处。

理由:

B处海拔较高,易形成地形雨。

B处大于C处。

理由:

B处位于迎风坡,C处位于背风坡。

(3)

比较内容对比区域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

大盆地

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

(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植被、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

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

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等栽培)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