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762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单元 植物生活的秘密 修改稿 0320.docx

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修改稿0320

第一单元植物生活的秘密

单元概述

继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的植物后,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带着明确的观察、探究目的再次走近植物。

教材依据教学内容和中年级学生认知水平,选择了合理的呈现形式:

“植物的身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通过资料的查阅和搜集,让学生知道植物各大器官的作用;“根与茎的奥秘”则在观察根的形态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根、茎的作用;“神奇的叶片”先展示先人勇于探索的过程,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激发学生的的兴趣,通过实验研究和直接呈现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太阳与植物的关系,了解叶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本单元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二层:

1、观察归纳植物的共同特征,初步了了解植物六大器官的作用;2、重点探究根、茎、叶的作用。

在技能训练方面采用接受式探究和发现式探究二种学习方式,重点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技能,这也是本册教材能力训练的重点及任务。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实验能力。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科学知识真实可信,但它不是绝对真理”;激发科学兴趣,感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树立“质疑、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

单元页呈现的是一片葱绿青翠的树林,它们在阳光下,在土壤中,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呈现出勃勃生机!

画面暗含植物生活的基本需要,隐现植物身体器官及其功能。

一首小诗道出了植物顽强蓬勃的生命力,植物与所有生命的相互依存关系,呼吁人类要关爱这片绿色!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看这画面,进入绿色树林随想,从而引入本单元的教学。

亦可作为单元结束时总结概括单元内容,提升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认识。

本单元教学,建议安排6~7课时。

1植物的身体

本课是该单元的重点课。

主要内容是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材安排了“观察植物的身体”、“了解植物的器官”两个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即植物的基本结构;学会查阅资料,通过资料的查阅知道植物的器官分别有什么样的作用。

“指南车信箱”引出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能激发学生质疑,并积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能归纳概括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2.学习资料查阅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3.能设计实验验证资料内容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人交流,交流时语言清晰,表意准确。

倾听时尊重他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介绍。

2.学会与同学合作,体会明确的分工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不迷信资料内容,培养合理质疑、积极验证的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体一般都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种器官构成的。

2.知道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别有什么作用。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植物卡片、有关植物器官的图书资料、课件(有条件的学校可在网络教室上课)资料卡。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教学建议用2课时

第一课时:

完成观察植物,总结、指认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第二课时:

查阅资料知道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资料上自己质疑的内容。

教学导入

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绿色能开花的成员!

从参天大树到碧绿小草,身体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王国,仔细地观察一下,看看它们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简单的话语,让学生明了观察活动的目的有二。

其一:

观察不同的植物身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其二:

寻找所观察的植物身体结构上的共同之处。

明确的观察范围和观察目的,有助于学生观察活动有效、有序的展开。

活动1观察植物的身体

活动旨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在观察多个个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加工,归纳概括出植物体共同的结构特征。

教材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各种植物。

教师在引领学生展开活动时,应先选择一种可以同时观察到植物六大器官的典型植物,让学生以独立观察为主。

最好提供一张没指出器官名称的相应植物的图片,让每个学生边看边填写。

之后组织学生观察多种绿色开花植物。

须在室内简要提示活动要求:

带上活动记录表;观察时先整体后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爱护植物。

接着组织室外观察,最后在室内交流汇报观察结果。

最后的环节是一个概括、归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训练。

为了便于组织教学,课堂上可让学生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或是教师用课件演示当地一些有代表性的绿色开花植物,作为课内观察的内容。

让学生分别说出每种植物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之后再让学生结合对典型植物的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出植物体的共同之处。

教材呈现的学生观察记录示例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般情形下,学生通过观察能比较容易地找到植物体都有根、茎、叶三部分。

受观察内容的影响,如果学生观察了一些正在开花、结果的植物,总结时应能找出还有花、果实部分。

但受季节的限制,观察到的植物花期不是在秋季或某些植物的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不够明显,难以辨认,甚至还说出一些非绿色开花植物来,因而学生在总结植物体一般都有花、果实、种子这些器官时,会出现争论。

应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注意植物的选择要凸现概念,根据地区的不同找合适的植物,另外,教师还必须在知识上做好足够的储备,需要时给予必要的讲解和指导。

认识了植物体共同的结构特征之后,教师可结合教材67页的单元评价,组织进行指南车竞赛场的活动。

让学生画一株完整的自己熟悉的植物图,标出植物各部分的名称。

对植物六大器官的指认,有助于学生对植物体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

活动2了解植物的器官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并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植物的各种器官有什么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教学重点是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方法及制作资料卡的方法。

本册教材把指导学生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作为能力训练的侧重点,这是学会搜集信息、制作资料卡的起始课,因此该课是全册书的重点课,该活动又是本课书的重点活动。

教师要注重方法的指导,把握好教学层次,处理好“教”和“扶”的关系。

教材正文以及给出的画面、资料卡、资料摘要,提示了活动的组织形式,明确了资料查阅、资料摘要及制作资料卡的过程及要求。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会有一些学生不知去哪查资料,不知哪些资料中可以查到;一些学生查到资料后,不知道哪些对自己有用,哪些对自己没有用;课堂回答问题时,常见学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资料照本宣科地机械宣读;常见学生能够选出相应的资料,却无力针对资料谈自己的理解等等。

这些都在提醒我们:

学生们刚刚开始进行资料的查阅,需要老师的尽心指导。

1.怎样查阅、搜集资料的方法指导:

要知道植物的各种器官有什么作用?

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查阅和搜集?

具体说说怎样查。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或补充,或解说,最好利用课件演示文字资料的查询过程:

目录查询——内容查询——阅读——摘记整理。

这样有利于所有的学生都掌握查阅资料的方法。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运用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教师要依据学生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水平,课堂上进行演示或给予必要的帮助。

方法介绍完毕后,教师应提供足够量的资料供各组查阅练习,如书刊、杂志、复印资料等,其中还应有少数与本课无关的内容,训练学生学会查阅。

2.制作资料卡的过程指导:

课堂里资料的查阅和制作资料卡活动大约给出15分钟左右。

制作资料卡片是一种重要的整理资料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从小养成制作资料卡片的习惯有助于科学课的学习及个人科学素养的培养。

完整的资料卡片应包括:

资料类别、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

教材中呈现的是资料卡示例栏目设置比较简单,有条件的可以教得更规范些,教师讲解更详细些。

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课件边演示边讲解:

栏目设置的理由、制作过程、内容的要求等。

学生明白了制作资料卡的方法后,可依据时间让各小组分工又合作,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资料的查阅任务,建议学生一边查阅,一边制作完成资料卡,并要求每位学生至少独立完成制作一张资料卡的任务。

3.交流指导:

交流成果和写好摘要

小组成员完成资料卡的制作后,接着要求学生找出植物的器官各有什么作用,并把其中与植物“生活”有关的内容摘抄下来,写好资料摘要。

写资料摘要实质上是对资料卡上的信息一个再分析、整理的过程。

另外,教师应注意在这个活动中做好两项评价。

一是对这节课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过程需要一个引导性的评价。

即在学生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地切入,及时的予以评价,说说哪些同学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是大家需要努力的方向。

因为有具体的事例,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些。

适时、适当的评价可以更好的激励学生发现更多的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是对学生制作的资料卡片进行评价,用准、全、好作为指标评价,用展示、粘贴等方式进行大范围的交流,形成多元评价的措施。

教材最后是指南车提出的问题:

资料上的内容都正确吗?

我们能设计一些实验来研究吗?

教师对教材该处的处理建议如下:

用一个课时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为后面二课针对根、茎、叶的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需要一个课时,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实验设计的实际水平,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本课时大致的教学流程:

1.摘要交流:

先让学生依据资料介绍植物器官的功能。

由于学生查阅资料的来源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不一样的介绍一般会引发争论。

教师可以借此推波助澜提出:

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说法?

如果交流过程中没有出现争论,教师引入指南车的留言:

资料上的内容都正确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2.引领质疑

依据生活经验,对资料上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

这里要强调的是引领学生不迷信资料,大胆质疑是科学精神的表现。

然而也不能无根无据的乱否定,要鼓励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认知,作出合理的质疑,是该环节的关键。

3.实验设计

要验证资料上的内容、自己的质疑是否正确,学生都会想到用实验来验证。

可实验该怎样设计,需要学生动动脑筋。

教师让有同一质疑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实验设计。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全体同学听听每组的设计,师生一同检查设计是否切实可行,条件控制是否严密完善,注意要鼓励、肯定不同的实验方法。

然后各组修改实验设计方案。

如果学生提到验证根和茎的作用,教师可告知学生会在下节课专门组织研究。

4.课后验证

提示学生按自己的实验设计在课外展开实验,提醒学生有的实验需要一定的时间,要好好坚持,探究到底。

一段时间后,教师一定要组织反馈交流。

让学生介绍实验验证情况,对能积极参加试验验证活动的学生要鼓励,要肯定。

老师给予的各种赞许会激起更多学生的探究热情。

本课教学札记

 

课程资源

种子植物的器官及常见术语介绍

种子植物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统称为器官。

在一般情况下,各器官皆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与生理功能。

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分别有吸收、贮藏、输导、同化作用,(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并转化成自身物质、贮存能量的变化叫同化作用)并能使植物获得营养和生长。

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有保证植物种族繁衍的作用和功能。

根为茎向下或在土中的延伸部分,不分节与节间,不生叶、芽和花。

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类。

根还有合成能力,制造某些重要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

茎为植物的主干,一般生于地上或部分生于地下,有节与节间;生叶、芽和花。

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同时又有支持枝叶、花和果实的作用。

此外还有贮藏养料的功能。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器官。

叶主要着生于茎节处,芽或枝的外侧,通常含大量叶绿素,绿色片状。

一个典型的叶主要由叶片,叶柄,托叶等三部分组成。

同时具备此三个部分的叶称为完全叶,缺乏其中任意一或二个组成的则称为不完全叶。

叶片通常片状,叶柄上端支持叶片,下端与茎节相连,托叶则着生于叶柄基部两侧或叶腋,在叶片幼小时,有保护叶片的作用,一般远较叶片为细小。

叶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花主要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它们都由叶演变而成。

具有这四个部分的花叫完全花,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花能够繁殖后代,是由于具有雄蕊和雌蕊。

花是种子植物进行有性繁殖的主要器官,是种子植物固有特征之一。

果实主要由受精后的子房发育而成;子房壁发育而成果皮,胚珠发育而成种子。

果实就由果皮和种子组成。

根据果皮是否肉质化,将果实分为肉果和干果两大类型。

种子主要由胚珠受精发育而来,种子主要由种皮和胚两部分构成。

介绍植物器官的资料

《求知文库:

畅游绿色王国——漫画植物》一济南出版社

《十万个为什么》《植物》植物卷2本一少年儿童出版社

《青少年博览文库——植物世界》一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少年百科丛书——叶绿花红》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相关网址:

http:

//www.chinabird.org/jiangyi/plant/plant-root.ppt

查阅和搜集资料的方法指导

1.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方法介绍:

A传统的书目卡片借阅方法

了解图书馆的分类体系。

一般图书馆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本)进行分类,图书分五十类共22小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等。

搜集资料首先明确其归类。

学会使用书目。

书目就是图书目录,分类记录着图书馆的名称、作者、出版情况或内容提要。

可以根据其中一项查找所需资料。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卡片或目录。

还要配合使用索引。

搜集整理:

查阅中发现所需资料、及时做好摘录、札记、有条件的还可复印。

B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借阅方法。

小型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一般有如下六个流程:

图书编目、图        书流通、图书检索、期刊管理、系统管理、退出系统。

“借阅图书”记录着书名、著者、分类号、出版社、条码号。

知道所需书籍以上任何一项资料,就可以输入电脑,直接到图书检索流程查找。

2.上网找资料的常用方法

直接在IE地址栏输入中文名字,如“中央电视台”就可以直接找到这个网页,这是目前最适合中国人的查找方法。

但必须运行安装了“中文网络地址”软件,才可实现此功能。

这种方法是学生目前最为理想的——因为如果输入的汉字有对应的网站,就会直接进入,如“植物的器官”、“植物的茎”等,如果不完全匹配,则会智能推测出多个相近的网站供你选择,如果找不到,便会自动提交前面提到的搜索引擎继续查找。

还可利用各大搜索引擎,输入关键字进行查询。

2根和茎的奥秘

本课从植物的根和茎对植物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入手,分层次的展开对根和茎的作用探究。

教材先让学生观察和认识根的两种形态,再介绍探究根的作用实验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最后放手让学生设法证实植物的茎能运输水,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大家交流。

在内容的组织安排上充分尊重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特点,从认识到探究,从“扶”到“放”。

本课的重点是设计实验来验证根和茎的作用。

难点落在实验方法的设计上。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观察根的两种不同形态类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

2.实验时懂得运用一定的方式能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有利于观察。

3、培养学生制定、完善实验方案的能力,能做植物根吸水和茎运输水的实验,并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探究植物奥秘的科学兴趣。

2.认真的进行实验,学会细致的观察,促进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科学知识

1.认识直根和须根。

2.知道植物用根吸取生长需要的水分。

3.知道植物的茎有输送水分的作用。

教学建议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用锥形瓶、根系完整的植物幼苗、棉花、植物油组装“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

2.分组:

把芹菜或常见植物的嫩枝下部浸在装有红水的容器中。

(以上准备需提前一天,保证课堂上有可供观察的材料。

实验器材:

刀片、放大镜。

3.一颗盆栽植物——秋海棠、凤仙花等,提前1~2小时浇足水。

学生准备:

城市学生准备白菜、葱等植物的根。

农村孩子可以带来白菜、水稻等植物的根。

课时分配建议

本课建议用1课时。

教学导入

教师可以按照教材,采用谈话的形式导入,简单明了,直接入题。

但为了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导入部分,教师不妨动动脑筋,做些更精彩的设计。

例如可出示一株变色的植物,告诉学生是老师精心培养的,谁知其中秘密?

经过怎样的过程它才变色?

在学生不同的猜测中宣布进入本课的学习。

让我们从观察认识植物的根开始吧。

活动1观察植物的根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根,认识和了解根的两种形态和类型。

然而该活动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学生细心的观察、教师适当的引领可以拓宽学生的认识领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既是预设的又是生成的,教师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1.让学生仔细观察带来植物的根的形态,用观察的目光审视熟悉的事物一定发现多多。

2.组织交流:

说说这些根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用童稚的语言来描绘:

“白菜的根,中间有一根长长的粗粗的,上面长出一些小根,小根上面还有更小的根根。

而葱的根……”教师可适时提示“你们能根据它们不同的形态特点,给长得和它们相似的根取个名吗?

”教师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用名词和概念,要尊重孩子们合理的命名,让所有的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

当然学生中有课外知识丰富的,让这样的学生当当“小小植物专家”,给同学介绍介绍,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在学生描述观察结果,介绍植物的根的过程中,会生发出一些问题,可能涉及根的形态特征与根的固着作用间的联系等。

教师要善于捕捉与肯定,并作出相应的补充和拓展,让学生悟到原来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的,为后续的探究和学习作些铺垫。

活动2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活动重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植物的根确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在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及教师具体的指导,知道在进行实验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实验的方法,用什么器材,怎样控制实验条件,怎样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等。

为探究茎的作用实验设计奠定基础。

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但不能忽视教师有效的必要的指导。

可以按下列步骤展开: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植物的根真能吸水吗?

怎样证明?

学生会依据已有的认知,说出一些办法。

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会出现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不够恰当,在实验条件的控制上不够严密等问题。

那么教师需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原认知,即尽管有错露粗疏之处,却是学生认识这个事物的开端,是学生进行重新建构的起点,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它们有亲历探究和开展反思的机会。

2.深入讨论,修改完善: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上述的设计实验方法是否可行?

器材的使用是否恰当?

操作简便吗?

怎样发现容器中水分减少啦?

水分的减少一定是根吸收了吗,有没有别的原因?

这系列的讨论的进行会使实验设计方法越辩越明,在水面加上适量的食物油,用棉花堵住容器口,防止水被蒸发掉,如果水减少,那一定是被根吸收了。

在容器外壁做好水面高度的标记,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水是否减少了。

这个过程还能让学生学到怎样进行实验设计的方法,悟到科学探究是件非常严谨的事情。

3.出示装置,观察结果:

提前一天准备的“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装置,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到实验的结果,从而证实根的吸水作用。

课堂上组装完成的实验装置,可以放在教室的向阳处。

留待学生课后观察。

活动3植物怎样运输水

让学生运用前一活动获得的体验及方法,来自行设计实验是本活动的重点所在。

同时,活动还需指导学生学会用横切和纵切的方法来观察实验现象,从而证实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活动的实施分三阶段进行:

1.引发矛盾:

通过引导学生对前一活动的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导入本活动。

如果水减少,那一定是被根吸收了,根吸收了水如果都留在根内,根肯定会变胖,但根的形状并没有什么变化?

那么根吸收的水到的跑到哪里去了呢?

2.设计实验

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证实茎有运输水的作用,有利于他们提高以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能力,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首先要在时间上予以保证,让每一个学生有时间做沉思默想,让每一个小组有时间用来相互讨论,用来修改完善设计;其次,虽然是把握好“放”的度,教师要依具体情形而定,如果需要,教师适时、适当的介入不但不会影响学生主体性。

还有助于保护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观察现象

实验一:

观察茎截面上的水珠

学生不难发现在茎的截面可以看到一圈小水珠。

为了让学生觉得浅显易懂,教师可以用自来水管形象作比,如果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植物的茎被切断了,自然就能看到小水珠。

教学过程中,教师深入浅出的解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最好组织学生对上一活动的实验植物的茎进行细致观察,发现植物的茎也变红了,以此来证实茎能运输水。

并获得一个连续的认识:

植物根吸收的水到达了植物的茎部。

实验二:

观察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

选用芹菜插入红水瓶,实验现象不但明显,且易于学生用刀片进行横切和纵切。

告诉学生切的时候要把芹菜按牢,然后再下刀,嘱咐小心别伤着手。

将茎横切,在横切面可以看到一圈红(这是导管的断面);将茎纵切,在纵切面可以看到一条条的红线(这些部位就是导管)。

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后,请大家说说自己的发现,思考回答这些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除了肯定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往往会推想到与这种作用相适应的内部构造,教师要注意引导,从而引发新的问题,学生会有兴趣在课外进行新一轮的探究。

这情形应该是一名科学教师所期待的。

 

本课教学札记

 

课程资源

植物的“嘴巴”——根

根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陆地生活而发展起来的器官,它的功能是吸收、固定、合成和贮藏。

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叫根系。

根系一般分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

1.直根:

是有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

主根由胚根发育而来,因其着生于茎干基部,有一定生长部位,故又名定根。

主根通常较发达,长圆锥状,有分枝,主根的分枝为侧根,侧根的分枝为支根,支根的分枝为小根,小根先端部分着生有根毛,由主根、侧根、支根、小根、根毛所组成的整个根系,称为直根系。

直根系是许多双子叶植物(如大豆等)的主要外形特征之一。

2.须根:

是无垂直向下生长的主根,间有也极不发达或在早期萎缩,代之而起的是于茎干基部,由多数纤细,且无一定的着生部位的不定根所组成的须根系。

须根系是许多单子叶植物(如葱、小麦等)的主要外形特征之一,但亦有少数双子叶植物(如龙胆等)的根是须根系的。

植物庞大的根系在土壤内伸向四面八方,象千万只传锚一样抓住土壤,把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大地上。

如一棵小麦的根可达7万条,总长度可达500米。

一棵只生长了一年的苹果树苗,它的根系竟有38000条侧根。

植物不仅有很多的根,而且根系扎得很深,如沙漠里一种叫“骆驼刺”得植物,地上得茎才长到50~60厘米,地下的根却已深达5~6米。

有时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根系可以入土20米以上。

此外,根系向四周扩展的范围也是很可观的,如向日葵的根系可以向四周延伸5米,青香蕉苹果树的根系向四周延伸的直径可达27米,比树冠还大2~3倍。

植物的根上长有大量的根毛。

如玉米的根毛区每平方毫米约有425条根毛。

根毛很细,壁很薄,可以伸进土壤缝隙里吸收水分和养料。

如果根毛受伤,就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繁忙的运输线——茎

1.导管

植物体内导管是一种输导组织,它的功能是将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通过茎输送到叶等其他器官。

在根的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的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

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了中空的长管,叫做导管。

由于根部的导管与茎、叶等器管导管相连形成一个贯通全身的运输系统,所以,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输送,可以到达茎、叶等器官。

2.筛管

植物体韧皮部内运输有机养料的管道,是由许多筒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

上下相邻的细胞横壁有许多小孔,叫做筛孔。

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