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常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820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建筑常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常识.docx

《建筑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常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筑常识.docx

建筑常识

最精辟的建筑行业知识汇总

一、一个土建工程师应该知道的数据

(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

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

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

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

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

 

(三)、施工功效

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

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

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

4、瓷砖15平米

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

 

(四)、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

 

二、建筑行业必须懂的常识

(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

30kg/m2

砼:

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

38~42kg/m2

砼:

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层:

钢筋:

50~52kg/m2

砼:

0.35m3/m2

4、高层17~18层:

钢筋:

54~60kg/m2

砼:

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

65~75kg/m2

砼:

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

65~70kg/m2

砼:

0.38~0.42m3/m2

7、别墅:

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三、建筑行业顺口溜

要想建设效果好,选择队伍要招标。

中标以后订合同,免得约束无依照。

协议内容应详尽,权利义务与违约。

甲方按时交图纸,会审图纸别忘掉。

施工单位做“两算”,人工机械和材料。

施工现场先平整,线外两米要接牢。

找好方位来放线,按着规定挖地槽。

先做垫层后基础,地梁一般三百高。

基础部位有洞口,具体位置图示标。

做完基础砌墙体,二者之间有防潮。

砖墙砌体要牢固,首层砂浆强度高。

制作圈梁支模板,顶浆上板提工效。

三毡四油来防水,顺水坡度二分毫。

人工排水落水管,自然排水檐板包。

外墙做完做勒脚,勒角间隔有线条。

外墙根部有散水,六米伸缩紧记牢。

室外完工转室内,水暖安装第一招。

中级抹灰分两层,砂灰打底后麻刀。

先做屋面后墙裙,墙裙下面有踢脚。

厨浴厕所精装修,瓷砖地砖不可少。

素灰打底贴稳固,厕浴底部谨防潮

室内最后做地面,磨石机遇要抓好。

门窗安装上油漆,接通水电待结交。

交工之前要验收,自检用户共同瞧。

如有不妥再返修,执行合同勿动摇。

建行留足包修金,保期维修不烦恼。

按时结算保工期,争创国家全优号!

 

四、建筑设计常用尺寸大全

(一)、室内设计常用尺寸

1、墙面尺寸

(1)踢脚板高;80~200mm。

(2)墙裙高:

800~1500mm。

(3)挂镜线高:

1600~1800(画中心距地面高度)mm。

2.餐厅

(1)餐桌高:

750~790mm。

(2)餐椅高;450~500mm。

(3)圆桌直径:

二人500mm.二人800mm,四人900mm,五

人1100mm,六人1100~1250mm,八人1300mm,十人l500mm,十二人1800mm。

(4)方餐桌尺寸:

二人700×850(mm),四人

1350×850(mm),八人2250×850(mm),(5)餐桌转盘直径;700~800mm。

餐桌间距:

(其中座椅占500mm)应大于500mm。

(7)主通道宽:

1200~1300mm。

内部工作道宽:

600~900mm。

(9)酒吧台高:

900~l050mm,宽500mm。

(10)酒吧凳高;

600~750mm。

3.商场营业厅

(1)单边双人走道宽:

1600mm。

(2)双边双人走道宽:

2000mm。

(3)双边三人走道宽:

2300mm。

(4)双边四人走

道宽;3000mm。

(5)营业员柜台走道宽:

800mm。

营业员货柜台:

厚600mm,高:

800~l000mm。

(7)单*背立货架:

厚300~

500mm,高:

1800~2300mm。

双*背立货架;厚;600~800mm,高:

1800~2300mm(9)小商品橱窗:

厚:

500~800mm,高:

400~1200mm。

(10)陈列地台高:

400~800mm。

(11)敞开式货架:

400~600mm。

(12)放射式售货架:

直径2000mm。

(13)

收款台:

长:

1600mm,宽:

600mm

4.饭店客房

(1)标准面积:

大:

25平方米,中:

16~18平方米,小:

16平方米。

(2)床:

高:

400~450mm,床*高:

850~

950mm。

(3)床头柜:

高500~700mm;宽:

500~800mm。

(4)写字台:

长;1100~1500mm;宽450~600mml高700~750mm。

(5)行李台,长9l0~1070mm宽500mm高400mm。

衣柜:

宽:

800~1200mm高1600~2000mm深500mm。

(7)沙发:

宽:

600~

800mm高:

350~400mm*背高1000mm衣架高:

1700~1900mm。

5.卫生间

(1)卫生间面积;3~5平方米。

(2)浴缸长度;一般有三种1220、1520、1680mm;宽;720mm,高450mm。

(3)坐便;

750×350(mm)。

(4)冲洗器:

690×350(mm)。

(5)盟洗盆:

550×410(mm)。

淋浴器高:

2100mm。

(7)化妆台;长:

1350mm;宽

450mm。

6.会议室

(1)中心会议室客容量:

会议桌边长600(mm)。

(2)环式高级会议室客容量;环形内线长700~l000mm。

(3)环式会

议室服务通道宽:

600~800mm。

7.交通空间

(1)楼梯间休息平台净空:

等于或大于2100mm。

(2)楼梯跑道净空:

等于或大于

2300mm。

(3)客房走廊高;等于或大于2400mm。

(4)两侧设座的综合式走廊宽度等于或大于2500mm。

(5)楼梯扶手高;850~

1100mm。

门的常用尺寸:

宽:

850~1000mm。

(7)窗的常用尺寸;宽;400~1800mm,(不包括组合式窗子)窗台高;800~

1200mm。

8.灯具

(1)大吊灯最小高度:

2400mm。

(2)壁灯高:

1500~1800mm。

(3)反光灯槽最小直径:

等于或大于灯管直径两倍。

(4)

壁式床头灯高:

1200~1400mm。

(5)照明开关高:

1000mm。

9.办公家具

(1)办公桌:

长:

1200~1600mm:

宽:

500~650mm5高;700~800mm。

(2)办公椅:

高;400~450mm长×宽:

450×450(mm)。

(3)沙发:

宽:

600~800mm;高:

350~400mm;*背面:

1000mm。

(4)茶几;前置型:

900×400×400(高)

(mm);中心型:

900x900×400(mm)、700×700×400(mm);左右型:

600×400×400(mm)。

(5)书柜:

高:

1800mm,宽:

1200~1500mm;深:

450~500mm。

书架:

高:

1800mm6宽:

1000~1300mm;深:

350~450mm。

 

(二)、室内设计及家具设计的基本尺寸(单位:

厘米)

衣橱:

深度:

一般60~65;推拉门:

70,衣橱门宽度:

40~65推拉门:

75~150,高度:

190~240矮柜:

深度:

35~45,

柜门宽度:

30~60电视柜:

深度:

45~60,高度:

60~70单人床:

宽度:

90,105,120;长度:

180,186,200,210双

人床:

宽度:

135,150,180;长度180,186,200,210圆床:

直径:

186,212.5,242.4(常用)室内门:

宽度:

80

~95,医院120;高度:

190,200,210,220,240厕所、厨房门:

宽度:

80,90;高度:

190,200,210窗帘盒:

高度:

12~18;深度:

单层布12;双层布16~18(实际尺寸)沙发:

单人式:

长度:

80~95,深度:

85~90;坐垫高:

35~42;

背高:

70~90双人式:

长度:

126~150;深度:

80~90三人式:

长度:

175~196;深度:

80~90四人式:

长度:

232~

252;深度80~90茶几:

小型,长方形:

长度60~75,宽度45~60,高度38~50(38最佳)中型,长方形:

长度120~

135;宽度38~50或者60~75正方形:

长度75~90,高度43~50大型,长方形:

长度150~180,宽度60~80,高度33~

42(33最佳)圆形:

直径75,90,105,120;高度:

33~42方形:

宽度90,105,120,135,150;高度33~42书桌:

固定式:

深度45~70(60最佳),高度75活动式:

深度65~80,高度75~78书桌下缘离地至少58;长度:

最少90(150

~180最佳)餐桌:

高度75~78(一般),西式高度68~72,一般方桌宽度120,90,75;长方桌宽度80,90,105,120;

长度150,165,180,210,240圆桌:

直径90,120,135,150,180书架:

深度25~40(每一格),长度:

60~120;下

大上小型下方深度35~45,高度80~90活动未及顶高柜:

深度45,高度180~200木隔间墙厚:

6~10;内角材排距:

长度

(45~60)*90

房地产开发报建流程及潜规则指南

1、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要点批复阶段

土地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这两个证,加上规划要点批复,是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前提.但是,这几样东西领取的先后顺序,非常的有学问。

有经验的同志,一看这几样东西的发出时间,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地块背后的故事。

这三样东西涉及到国土部门和规划部门旷日持久的权力斗争。

目前我国法律也没有很好的规范这个问题。

      

恩,简单的说一下,土地证由国土部门颁发,是土地权属证明,载明了土地用途及使用期限(只是载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由规划部门颁发,是核定土地用途及用地界线的法律依据;规划要点批复由规划部门颁发,是确定土地使用强度指标的法律依据,如容积率啊建筑密度啊停车位配置要求啊这些指标都在这个批复里体现出来,包括现在的那个小户型比例限制要求,也会在这个文件里体现出来。

一般来说,一块地,必须要由规划部门核定规划要点,颁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地规证)之后,才能领取土地使用权证。

这绝对应该是必须的程序。

因为国土部门必须依据规划部门核定的土地功能及土地使用强度,才能计算出土地出让金,才能在土地证上载明土地用途及年限。

但是呢,在现实中呢,这个想法只能是理想状态。

因为首先,很多地方的国土部门在出让土地的时候,根本不考虑规划,直接就整块出让了。

然后给人家办出商住用地土地使用权证。

这种让人无法理解的土地出让模式一度非常盛行。

然后受让了土地的开发商,再去规划部门软磨硬泡,无论是修改规划也好,还是根本没有规划都好,反正,我的土地出让金是已经交了,剩下的事情你规划部门得给我搞定。

      

我不是批评这种土地出让模式容易滋生腐败。

要知道,我国正式搞土地出让也只不过是从1990年开始的,而以公开交易的形式搞土地出让,甚至都只是从1997年才正式开始。

而北京第一块公开交易的土地,是到2000年之后才上市的。

我只不过是说,我国在这个问题上缺乏经验,国际上也没有什么可供借鉴的模式。

因为我国的房地产管理体系那绝对是全世界独有的。

愤青们不要在这里给我指三道四。

我在这个行业浸了这些年了,起码我个人觉得,把我放到90年代的背景里面去,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土地交易模式。

城市规划这个概念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深入人心,更何况当时呢。

不过无论如何,这种土地交易模式现在已经只是历史了。

新城乡规划法第三十八条:

在城市、镇规划区内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出让地块的位置、使用性质、开发强度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未确定规划条件的地块,不得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应当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向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擅自改变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组成部分的规划条件。

      

      

2、项目公司设立、立项、环境评估、房地产开发资质

这四项几乎是每一个项目要开始的时候必须要搞的东西。

非常的社会主义特色。

不过这里也有些东西很有趣,与法律的关系也比较大,比如设立项目公司。

这里要注意一下,母公司拍到的土地,转到其全资设立的项目公司名下,按我国法律,不属于交易。

我再次强调一下:

母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之间的土地流转,不属于交易。

再次强调:

不属于交易。

因此,房地产公司可以任意设置项目子公司,在房子卖完后再把它在实体上消灭,只留下一个壳。

这种操作模式没什么法律风险可言,非常的经济实用,因此现在我国稍微有点规模的房地产公司都这么干。

      

再说立项,这个东西纯粹是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产物,非常的烦,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应该算什么。

立项主要考察的是项目的投资额及可行性。

我不知道在目前的市场里,可行性这个东西,政府是从什么角度来管理的。

反正现在各地由于市场经济的深度不同,所以在这个事情的管理上也不同。

有些地方基本上不太管,有些地方就管得非常严。

而且立项到底需要什么材料那也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事情。

立项与其他程序的先后关系那更是异常随便的事情。

譬如最近国家的政策,要求先把环境评估搞了,再回头来立项。

这是基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但在很多地方,环评的一项主要前提材料就是立项批文。

立不了项根本做不了环评。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事情都是人办出来的。

反正到目前为止,建设项目都在纷纷的上马中,我也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在这些莫名其妙的政策中穿过来的。

反正我自己如果操办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直接去这些部门,譬如去计划部门,就让他们给我推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公司,去环保局,就让他们给我推荐环境评估报告的编制公司,然后让这些公司负责把这些手续办出来。

编制费用稍微给多点都没关系。

总之我自己一看到这些手续,头就痛得厉害。

房地产开发资质就比较有技术含量一点,关键是专业技术人员难找。

现在这些专业技术人员资料都是省内联网了,想搞几个球人糊弄建设部门基本上做不到,建设部门也不敢在这个事情上乱来,因为任何人都可以上网查到,某某是什么专业资质任职什么公司。

现在结构类的工程师难找啊,感慨一个。

嘿嘿。

      

下一篇开始讲正式的规划报建:

总平面审查阶段。

 

3、总平面审查阶段

这个阶段各地的叫法不一样,我听得比较多的叫“修建性详细规划审查”。

这个阶段就是审查小区的总平面规划图纸,也就是审一个小区的建筑物都是怎么排的,每栋单体建筑有多高,有多大,各栋单体建筑之间怎么间隔,间距是多少,日照够不够,总容积率是多大,有没有超过规定的容积率,建筑密度是多少,进出小区的道路怎么安排,是不是符合消防规范,等等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的专业啊专业。

      

在这里我要举例说明一下,比如建筑密度,这个东西看起来很简单是吧,就是建筑物基底面积占整个小区面积的比例数。

譬如这个小区是1万平方米,有3000平方米的地面上有建筑物,那么建筑密度就是30%。

看起来这个计算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了。

但是且慢。

我这3000平方米的建筑占地里面,有2000平方米是一个大型的架空平台,架空层下是停车位,上面是空中绿化广场。

现在,争议就来了,我这个2000平方米,到底算不算建筑基底?

你之所以限制我的建筑密度,无非就是为了保证绿化嘛,保障居民的休闲空间嘛。

现在我虽然好象是在地面上建了东西,但是我这个东西顶上都是绿化啊,我的绿化没有减少啊,我的休闲空间没有减少啊,所以这个2000平方米不能算在建筑密度里面。

这种空中花园型的架空层到底要不要算建筑密度的问题,反正技术规范没有限死,有无穷的空间可以钻营。

再举个例子,容积率,总建筑面积除以净用地面积。

也是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放到实践中一看,啥是净用地面积啊?

从哪里起算啊?

是纯粹的土地使用权证载的面积呢,还是比这个面积大那么一点,一直到周边道路的道路中线去呢?

这个东西根本说不清楚,怎么算都行。

把净用地面积一加大,总建筑面积自然就水涨船高。

这都是可以钻营的地方。

      

其他的地方,譬如消防通道的设置,高层建筑四周必须设立环形消防车道。

但是这么一搞,小区的绿化基本上就毁掉了。

怎么办?

设置那种隐形消防车道,上面种草保持绿化,就指着图纸说这就是一条消防道路。

这么搞行不行?

反正我个人不知道行不行。

消防车道的载重量那是有非常严格滴设计要求滴,反正我个人不知道这种草地能不能承载得起消防车。

      

审总平面是整个开发报建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的活,这个过程一般都要2到3个月,往往都要和规划部门反复修改扯皮,来回磨,磨到双方都没了脾气,才能通得过。

我反正几乎没有见过能顺顺当当啥工作不做,干等着就能通过总平面审查的。

我也没见过那种零缺陷的总平面设计,只要有心,无论什么公司的总平面,无论是你万科还是富力还是雅居乐,那只要一挑起来,问题都是一筐筐的。

不是消防间距不够,就是在不能开窗的地方开了窗,要么就是车道转弯半径太小,等等等等。

(在这自夸一个:

本人不才,曾经试过在10天内完成这个工作,至今被引为传奇故事。

嘿嘿) 

      

4、管线综合审查、排水许可证

管线综合审查是规划部门的专业审查内容之一,我现在专门拿出来讲,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非常,非常的专业啊。

搞得不好的话,实在是害死人啊。

而且,被这个东西害死的公司比比皆是。

各位千万别以为那些什么保利啊合生啊之类的大公司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犯重大原则性的错误,事实上,无论什么房地产公司,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的的几率,是一样的,这个东西就跟击鼓传花似的,一轮到就死。

    

说了半天,管线综合是啥?

包括三大项:

小区给排水管线、强电线路、弱电线路,这三项综合起来考虑,根据各项设计规范科学统筹安排,放到同一张图纸上。

给排水不用多解释了,就是怎么引自来水进小区,然后怎么把生活污水和雨水排出小区;强电就是生活用电,线路从哪里进,怎么上楼,怎么进门;弱电的内容就多了,什么有线电视线、各类通讯线路、网线、内部监控线路,等等等等,多得要死。

上面这三样东西要科学的话,统统都得在地下走,从地下穿进各栋单体再连接进入千家万户。

    

这些线路啊什么的,必须要合理的安排好,不能到处乱走。

作为非专业人士,要判断一个小区的官线综合设计好不好,只需要看两个东西:

1、你就这么走进一个小区,看它里面是不是有电线搭在楼和楼之间。

只要有这个,基本上这个小区你就不用多考虑了;2、沙井盖是不是基本沿着小区道路排布,不是搞到到处都是。

如果什么沙井盖搞得满地都是,简直看不出走向来的,基本上这个小区你就可以考虑放弃了。

    

为什么我要这么强调这个管线综合呢?

如果它设计不好有什么后果呢?

首先,就是给排水会整天出问题。

一下雨小区就变池塘的事情,我实在是见得太多了;然后,对于年轻的我来说,就是网络整天出问题,小区网络运营商根本没得选,因为只埋了一条管,别的网络运营商想进来提供优质服务都不行,而现在的这家,不是这里的线路坏就是那里坏,整天修,我这正打怪呢,嘣的一下,断网了。

再然后,夏天千万别开空调,一开就断电跳闸。

家里的电器得轮着用,千万别一起开。

看电视的时候千万别开电脑,不然就得在黑暗之中耗一晚上。

这都是管线综合没搞好的标志啊。

你说,这样的小区,能住吗?

管线综合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说,我们设计的时候好好的考虑,好好的研究,不就行了吗?

事实上,是不行。

为什么?

因为所有的线,你都得从外面引进来,都得跟外面有个接口。

但是接口在哪里呢?

我现在告诉你们,无论开发商们在事先做多少准备工作,做多少调查工作,都无法保证预留的接口不发生变化。

最常见的是市政排污管线突然就重新施工,换地方了,哪怕它不换地方,就是水平抬高个几公分,这个小区的排水因为倾斜度不够,那也完蛋了。

这种事情太常见了。

大家肯定经常看到市政管线施工,把路挖开,今天搞搞这里,明天搞搞哪里。

我反正是被这个东西搞怕了。

这种情况那是想赔钱都搞不定的。

然后,高压电线的接入口,一开始说得好好的,从某某变电站接,等到施工完毕,要正式接的时候,突然发现那个变电站已经搬走了,又或者它的容量已经超了,不能再让你接,你得从其他地方接,这个时候只能花冤枉钱,乱引。

引到多少电算多少电。

至于,呃,会引起什么生活上的麻烦,我也不知道。

    

再说到这个排水许可证。

这个东西是市政部门发的,专门针对小区的排水。

现在都是要求雨污分流了。

就是雨水和生活污水要分两条管排。

这个东西管的是管径和流量,以及连接市政管线的位置。

然后这个东西反过来又影响管线综合设计,事实上是一回事。

我就不多说了。

 

      

5、单体审查、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规划部门对单体设计的审查那也是非常严格的,但是总体来说,相对于总平面规划,就比较容易通过一点。

单体设计是啥呢?

就是在总平面规划的基础上,落实单体建筑的设计方案。

单体方案主要是些啥内容呢?

我个人是这么总结的:

关键就是落实各空间的大小尺寸。

这个阶段有些东西也很麻烦,最烦的是车位。

目前来说,我国各大城市在车位问题上管得那都是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是每户住宅配一个车位,商业一般是100平方米配一个车位。

大体的配置要求基本上都是这样,各城市大同小异。

车位不够,基本上都别想通过单体审查。

      

当然,总平面审查期间一般来说,也会审车位,不过那个阶段主要是经验值,按35平方米到45平方米平方米一个车位这样的经验值,来评估地下室面积够不够,一般来说规划部门不会很在意车位够不够,不会认真的在图纸上数。

但是单体阶段就不一样了,就开始数了。

这个时候什么毛招都会用上。

比如所谓的子母车位啦,根本停不进去车的转角位也放个车位啦,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有些时候,无论怎么摆都摆不够,那也有办法,就是宣称我这里要做立体机械停车位。

立体机械停车位我相信很多人都见过,那玩意非常的不好使唤,进出一次花上半个小时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过无数开发商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只要通过单体审查了,这个机械停车装置那是绝对不会安装的。

      

那么,为什么开发商那么不愿意建大点地下室?

因为建地下室是亏本的。

买的人也少。

我知道这个话一说出来粪青们就会向我开炮,说什么10几20万买一巴掌大的停车位,开发商还亏本?

事实是,停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