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4989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docx

工学中南林科大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

总学时82(理论学时66)

学分数

4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授课年级专业班级

2011通信1-3班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

考试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应使学生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功率放大电路,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反馈放大电路,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

教学难点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信号产生电路

教材

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作者

康华光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1月

指定参考书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作者

童诗白、华成英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

作者

陈大钦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模拟电子技术解题指南

作者

唐竞新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模拟集成电子技术教程

作者

邓汉馨、郑家龙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授课教师

职称

讲师

单位

电信学院

授课学期

2011年秋季学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一章绪论

内容

1.电子系统与信号的基本概念

2.放大电路模型及主要性能指标

3.电子学与模拟电子技术概述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子系统和信号的基本知识。

2.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模拟电子线路的发展过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3.理解放大电路的模型和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模拟电子线路的发展过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难点:

放大电路模型的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电子系统及本课程教学内容30分钟

信号及频谱15分钟

放大电路模型20分钟

主要性能指标2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2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二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内容

1.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2.PN结的形成及特点,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参数、模型及应用电路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N结的形成

2.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

3.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原理、伏安特性及性能参数

4.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模型及应用电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PN结、二极管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难点:

二极管的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知识20分钟

PN结的形成25分钟

晶体二极管的原理、伏安特性20分钟

半导体二极管的模型及应用电路2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3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二章特殊二极管

第三章半导体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内容

1稳压管的结构特点与应用

2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稳压管的结构特点与具体应用。

2.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稳压管的结构特点与应用电路分析,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分析

难点:

半导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电流分配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稳压管的结构10分钟

稳压管的应用电路20分钟

半导体三极管的放大原理分析6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4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内容

1.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2.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特性曲线。

2.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3.掌握估算法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4.图解法确定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半导体三极管特性曲线分析,用图解法和估算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难点:

半导体三极管特性曲线分析,用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半导体三极管特性曲线分析30分钟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5分钟

估算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0分钟

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5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内容

1图解法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工作情况

2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共射电路接入正弦信号时的放大过程分析。

2.掌握交流负载线的做法

3.掌握BJT的三个工作区域的特点

4.掌握饱和区和截止区的失真分析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交流负载线的做法,BJT的三个工作区域分析,饱和区和截止区的失真分析

难点:

对交流放大过程的理解,BJT的三个工作区域的分析与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共射电路接入正弦信号时的放大过程分析15分钟

交流负载线的分析30分钟

BJT的三个工作区域10分钟

饱和区和截止区的失真分析15分钟

例题讲解2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6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内容

1.BJT的H参数小信号模型

2.用H参数小信号模型分析共射极放大电路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H参数小信号模型的导出。

2.掌握BJT简化的H参数小信号模型中参数的确定

3.掌握用H参数模型计算共射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用H参数模型计算共射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难点:

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概念的理解与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BJT的小信号模型35分钟

H参数小信号模型中参数的确定10分钟

画出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10分钟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概念与计算3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7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

内容

1.温度对工作点的影响

2.射极偏置电路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温度对放大电路工作点的影响。

2.掌握射极偏置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射极偏置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

难点:

理解温度对放大电路工作点的影响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温度对放大电路工作点的影响15分钟

射极偏置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30分钟

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25分钟

例题讲解2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8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共集电极和共基极电路

内容

1共集电极电路

2共基极电路

3多级放大电路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共集极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

2.掌握共基极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

3.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共集极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

难点: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共集极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30分钟

共基极电路的静态分析与交流参数计算15分钟

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0分钟

例题讲解1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9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三极管放大电路的习题讲解

内容

习题讲解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深化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交直流分析,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参数分析与计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掌握各种放大电路的参数分析与计算

难点:

深化理解三极管放大电路交直流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习题讲解9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并结合板书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0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内容

1.单时间常数RC电路的频率响应

2.BJT的高频小信号建模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概念。

2.理解RC低通、RC高通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3.BJT的高频小信号建模及高频参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概念,RC低通、RC高通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难点:

BJT的高频小信号建模及高频参数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0分钟

RC低通电路的频率响应25分钟

RC高通电路的频率响应10分钟

BJT的高频小信号建模25分钟

BJT的高频参数分析1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1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内容

1.单级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

2.单级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概念及影响频率响应的因素

2.掌握利用波特图分析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和低频响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概念及影响频率响应的因素。

难点:

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和低频响应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45分钟

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响应15分钟

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低频响应20分钟

多级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1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2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四章场效益管放大电路

内容

1.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2.理解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

难点:

场效应管的导电机理及外特性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30分钟

结型场效应管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30分钟

N沟道增强型MOSFET20分钟

N沟道耗尽型MOSFET1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3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四章场效益管放大电路

内容

1.场效应管的直流偏置电路及静态分析

2.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场效应管小信号模型的表示方法。

2.掌握用公式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其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

3.了解三极管与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异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场效应管放大器交流性能指标

难点:

场效应管小信号模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1.场效应管的直流偏置电路及静态分析20分钟

2.场效应管的小信号模型20分钟

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小信号模型分析法20分钟

4.习题讲解3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4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

内容

1.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和非线性失真之间的关系

2.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与Q点位置的关系

2.掌握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

3.理解功放管的选择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甲类、乙类、甲乙类三种工作状态的理解,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

难点: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与Q点位置的关系30分钟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0分钟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效率的分析计算

40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5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五章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内容

1.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2.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双电源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交越失真的分析。

2.掌握单电源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

3.理解自举的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双电源和单电源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分析计算,交越失真的分析。

难点:

自举的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交越失真的产生与克服15分钟

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分析计算15分钟

自举的单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15分钟

习题讲解4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6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六章集成运放电路中的恒流源

内容

1.模拟集成电路的概述

2.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

3.正确理解采用差放电路做为运放输入级的理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差放电路做为运放输入级的理由,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

难点:

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10分钟

单个BJT构成的简单恒流源10分钟

镜像恒流源30分钟

微电流源25分钟

零点漂移的产生1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7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六章基本差分放大电路

内容

1.各种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指标的计算。

2.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增益和共模抑制比的基本概念

授课学时

理论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种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指标的计算。

2掌握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增益和共模抑制比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指标的计算,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增益和共模抑制比的基本概念。

难点:

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的分析与计算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堂讲授,配合启发式教学

2.教具:

3.多媒体

课件来源

自制

使用章节

本节

学时

2

[与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差动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分钟

双入双出差放电路的交流性能指标30分钟

双入单出电路差放电路的交流性能指标15分钟

共模输入和共模抑制比25分钟

任意信号输入的情况5分钟

讲课提纲与板书设计

(或电子教案)

课堂教学使用电子教案

教案完成时间

2011年9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案18

教研室:

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姓名:

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年级班级

2011通信1-3班

班级人数

106

授课内容

章节(单元、专题)

第六章差分式放大电路

内容

1.各种形式的差动放大电路分析

2.差动放大电路的归一化传输特性

授课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