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003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docx

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教育概论

1.教育学发展的阶段

原始社会的教育:

生产力水平低下,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具有宗教性。

教育无阶级性

古代社会的教育:

出现了学校教育,教育目标狭窄。

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教育具有阶级性。

教育内容封闭。

教育方法机械。

获得了初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现代社会的教育:

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教育具有法制性。

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具有科学性。

2.现代教育学的共同特征

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教育性质具有生产性。

教育内容具有开放性。

教育具有法制性。

教育呈现终身化。

教育具有国际性。

教育具有科学性。

3.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永恒性生产性历史性继承性相对独立性民族性长期性阶级性

4.东西方对于教育内涵的不同理解

东方

1、教育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双边活动,且教师占主导地位。

2、重视书本知识。

3、教育具有强制性。

西方

1、是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

2、学生是教育中的真正主体。

3、学生自动参与教学的过程。

5.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人的发展是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即:

一方面,人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具体为:

体力与智力获得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精神道德与审美情趣获得充分发展;其结果的能够适应劳动的变化,从一个劳动部门流动到另一个劳动部门);另一方面,全面发展中主要体现在德智体三个基本素质上面。

6.我国的教育目的的表述及其精神实质是什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劳动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全民素质的提高。

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是什么

应试教育:

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是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教育质量的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甄别的功能。

它是一种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违反教育教学的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

素质教育: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点:

以人为本。

突出主体精神。

面向全体。

关注终身发展。

8.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教育要求

特点:

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均衡性

教育要求:

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9.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

家庭教育是基础。

学校教育是主流。

社会教育是辅助。

学校、家庭、社会做为学生教育的三大体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0.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变革

革新教育观念。

教学组织形式、手段、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

加速教育的个性化、社会化和全球化。

11.现代教师的职业特点

1.劳动的复杂性;2.劳动的创造性和重组性。

3.劳动的示范性。

4.劳动的长周期性和迟效性

12.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哪些

1.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2.知识基础:

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实践知识。

3.教学能力:

教案,教具,教材,教学方法,管理。

4.身心素质:

体质健康,良好习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

13.现代教育的角色转换

第一、教书匠变为教育研究者第二、课堂独白者变为对话者

第三、课程执行者变为开发者(校本课程)第四、学习评判者变化发展促进者

14.阐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其发展途径

“教师教育”:

利用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合作培养专业教师的教育;它兼具“师范性、专业性”的规定性。

教师专业发展:

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实现:

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基础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客观要求

发展教师评价----保障机制教育行动研究----有效途径

15.师生关系的主要类型

命令-服从型师生关系放任-自流型师生关系民主-参与型师生关系

16.课程本质的不同观点

观点1:

课程即学问和学科

观点2:

课程即书面教学/活动计划

观点3:

课程即预期学习结果或目标

观点4:

课程即学习经验

观点5: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17.现代课程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

课程设置统一与灵活学生发展全面与个性

双基教学注重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国际理解的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强化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学科的重要性

强化道德和人文教育课程走向综合化课程面向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个性化和多样化融合现代技术

18.当代教学论的主要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理论渊源:

行为主义心理学。

提出了S-R-S’的思想

遵循的原则:

循序渐进;显著反应;及时强化和自动步调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渊源:

认知心理学。

基本观点:

反对行为主义不关注人的心理结构。

认为个体的反应不是环境刺激的产物,而是个体知识经验的获得或者改组。

提出S-O-R学习模式。

代表:

布鲁纳结构主义和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渊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

马斯洛和罗杰斯

基本观点:

人生来具有发展自己潜能的动力,学习就是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不仅仅是学习者提供的事实。

教学目的:

教育应该把人培养成为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个性充分发展的人。

教学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策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核心,围绕个人发展而制定措施。

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活动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给学生提供材料;学生探索感兴趣的话题;提供真诚学习气氛;学习重在体验;强调自我训练;重视自我评价。

师生关系:

老师扮演“促进者”。

要求老师真诚、理解、接受。

19.课堂教学要处理的几种关系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关系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关系

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关系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20.当代国内外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方法可以分为:

一般教学方法、发展专项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般教学方法主要有:

讨论法发现法学导式教学法讲授法和实践法

发展专项能力的教学方法:

发展思维能力的方法发展记忆能力的方法发展社会智能的方法

发展和培养个性的方法

21.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间关系

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22.现代德育的方法有哪些

说服教育法:

明理法,方式:

灌输和疏导。

榜样教育法:

提供优秀的模板进行学习

陶冶教育法:

创设情境,接受感化,从而改变。

自我修养法:

自觉学习,自觉修炼。

古人讲的反省,反思都是此类方法的体现。

心理咨询法。

品德评价法:

对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强化。

24.现代班主任的主要工作

决策性工作:

做班级发展规划;学生发展规划和措施;学习习惯的培养。

协调性工作:

综合各方力量促进学生发展,包括校内与校外的协调;横向和纵向协调(年级组和行政部门)。

常规事务性工作:

组建班委会,组织考试,节日庆典活动、各种比赛,评优等,还有突发性的事件,生病,打架等。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在很多程度上影响班级发展和学生成长。

25.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传统的双轨制在向单轨制发展,更多国家教育制度向分支型学制方向发展。

重视学前教育;延长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逐步延伸到终身教育。

26.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第一、教学管理===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其管理涉及学科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教学监控和评价、教师管理、学生学籍管理等众多环节。

第二、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枢纽:

激励人、调动人学校

第三、经费管理===经费的来源、分配与使用等。

第四、学生管理===学校管理的灵魂,关心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

第五、组织管理===各级教育机构和职能部门的协调与分工。

分校内与校外管理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